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平民化视角下的人物报道方式,将电视节目的焦点聚集在平民百姓身上,并从这些平凡的人身上发掘不平凡的闪光点,让媒体真正服务于民众、立足民众。  相似文献   

2.
追求人性化、平民化、故事化是当今各大电视媒体追求的一种境界,尤其是平民化视角,不仅与广大受众的口味相符合,而且还可以起到很好的宣传、舆论引导以及监督作用,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公正。多元化开放的信息环境、媒体营销时代的生存之道以及其在迅速发展过程中,呈现对受众本位意识的不断增强,都要求电视新闻在发展过程中注重平民化视角。  相似文献   

3.
吴坤 《西部广播电视》2013,(7):97-97,99
追求人性化、平民化、故事化是当今各大电视媒体追求的一种境界,尤其是平民化视角,不仅与广大受众的口味相符合,而且还可以起到很好的宣传、舆论引导以及监督作用,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公正.多元化开放的信息环境、媒体营销时代的生存之道以及其在迅速发展过程中,呈现对受众本位意识的不断增强,都要求电视新闻在发展过程中注重平民化视角.  相似文献   

4.
追求人性化、平民化、故事化是当今各大电视媒体追求的一种境界,尤其是平民化视角,不仅与广大受众的口味相符合,而且还可以起到很好的宣传、舆论引导以及监督作用,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公正.多元化开放的信息环境、媒体营销时代的生存之道以及其在迅速发展过程中,呈现对受众本位意识的不断增强,都要求电视新闻在发展过程中注重平民化视角.  相似文献   

5.
民生新闻应该充分地反映民生民计,关心民生疾苦,将新闻的传播视角平民化,以受众为中心.随着国家对民生问题的重视,作为宣传的主导力量,媒体也在不断地调整角度,进行贴近民生的报道,但其实绝大部分媒体在报道民生问题时,在价值取向上出现了偏差,以为报道一些琐碎的百姓故事就是关注民生.其实不然,真正的民生新闻应该具备一定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6.
《新闻联播》自1978年开播,如今已陪伴国人度过四十多个春秋.作为中国广播电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生命力的新闻节目,它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新媒体时代,其话语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从文本角度来看,《新闻联播》勇于创新,大胆使用潮流语言,强烈关注社会热点,内容朴实亲民接地气;从语境角度来看,《新闻联播》在保持原有严肃客观正向的报道基调上,大大增强了和人民的沟通与交流,更加坚持多元包容和协同创新.改版后的《新闻联播》影响力更大,权威性更强,其话语方式的转变形式、宣传效果以及传播思维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现象是事物本质的外在表现,透过现象了解本质,是认识事物的必然途径.梳理电视现象,可以更好地把握中国特色的电视,深化对电视现实问题和未来命运的认识. 1、全国必转的《新闻联播》.央视《新闻联播》源于《电视新闻》,1978年1月1日开播,以其独具的中国特色扬名中外,在转型期的中国,它以主旋律和全景式报道,对整合社会意识,促进国家认同,指导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信息的开放,《新闻联播》收视影响力逐年下滑,其高大上的报道方式和全国联播的传播模式面临挑战.  相似文献   

8.
经济报道是电视媒体永恒而又常新的选题,做好经济报道是城市电视台的重要任务之一。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城市电视台经济报道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挑战,城市电视台应积极适应新的传播环境,使用贴近现实的经济报道形式,创新思维方式,给广大受众呈现出更好的经济报道。本文主要对当前城市电视台经济报道存在的问题、发展策略及切入视角进行分析,并提出立足于民生视角、扎根群众、把握大局大势、深挖内涵、深究问题根本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新闻报道体现出平民化最早是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一经出现就受到新闻行业广泛的关注,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新闻报道中呈现出的平民化趋势更加明显了.新闻媒介是将发生的一切事情传递给受众的一种途径,新闻报道对于平民的生活状态和生活方式的关注已经受到了广大国民的认可. 新闻报道平民化的原因 1 "以人为本"观念深入人心 随着"以人为本"理念的根深蒂同,人们的思想又获得了一次大的解放,把人们对于政治、经济方面的关注度,逐渐向着关注生活最底层人们的权利、尊严和要求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今年是《新闻联播》开播20周年纪念。在这漫长的20年里,一批批新闻工作魂牵梦绕地为她辛勤地工作、默默地奉献。伴随着《新闻联播》的进步成长,新技术的采用不断为她注入着生命活力。近年来,电子计算机逐步进入了人类社会生活的各项活动中,并以它特有的魅力,强烈地吸引着人们接受它、应用它。  相似文献   

11.
《新闻联播》是中国新闻类节目的"风向标""领航者",从1978年1月1日启播至今已经走过了四十个年头。本文着重介绍了《新闻联播》语言传播的固有模式及时代背景下《新闻联播》面临的挑战,分析了近年来《新闻联播》语言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2.
自2011年,中宣部组织开展“走基层、改作风、转文风”活动以来,各地时政栏目的新闻报道都在力求报道视角更贴近基层,用百姓听得懂、乐意听的话去报道他们喜闻乐见的新闻.2012年底,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出台了“切实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更是对新闻报道特别是涉及各级领导报道的规格、字数、时长等内容做出明确的规定和要求.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地方台时政新闻应如何确保发挥好地方党委政府的舆论喉舌作用,在宣传好党委政府的新政策新主张的同时,又能顺应新形势,做到既符合中央八项规定要求,保证时政栏目的新闻更好看,更耐看,老百姓更爱看.本文以作者所在的金华电视台的时政栏目《金华新闻联播》所作的改革探索为样本,提出一些适合地方台时政栏目改革的方法手段.  相似文献   

13.
在2014年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电视节目技术质量奖(金帆奖)评比中,山东广播电视台选送的《山东新闻联播》节目获得标清录制技术质量奖新闻类一等奖。本文从多个方面分享了《山东新闻联播》制作中的技术改良和创新,分析了金帆奖评奖要求,展示了《山东新闻联播》录制中演播室设备的调试过程,对演播室设备调整的关键技术如摄像机调试,监视器调整等作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4.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是国内最权威的比赛之一,每年央视《新闻联播》都会进行报道。有机会获得保送上重点大学的机会。  相似文献   

15.
2008年的第一天,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迎来了自己30周年的生日.30年前的今天,即1978年1月1日,央视<新闻联播>正式开播.  相似文献   

16.
从电视媒介看平民化,内涵有四个方面:一是素材选择视角,即从普通百姓的生活视角、审美趣味出发,观察生活、决定取舍、抓拍镜头.二是白话式徐庶,即遵循事件发生发展的自然形态,以原生态的材料组合构成节目.三是随生活的制作流程,即提倡最大限度地参与生活,同时又强调这种参与绝不是导演和改变.四是在美学风格上,即寻找"以我观物"和"以物观物"两种创作方法的统一,追求自然和本色.电视节目的"平民化"是电视传播发展新阶段的产物,它无论在取材视点、叙事方式、制作流程和审美效果上,都有着区别于其它传播形式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7.
2013年,中央电视台不断求新求变,诸如春节联欢晚会更具开放性,综艺节目更有看点等等,不过,变化最多的应该是老牌权威节目《新闻联播》.有网友总结出了2013年CCTV《新闻联播》10大"微"变化,包括民生新闻时段增加,领导人出访、会议、活动不再是头条唯一内容,灰霾、拆迁等敏感话题成"重头戏",惯用词汇逐渐减少、负面新闻加大比例,"悦耳声""刺耳声"同在等等.但最引人注目的是新闻联播引入了特约评论员直播连线,连线特约评论员在《新闻联播》中进行直播评论,是该节目开播35年来的第一次,凸显出评论在电视新闻节目中的重要作用和价值.  相似文献   

18.
英国Wharfedale(乐富豪)这个历史悠久的老牌音箱生产厂商从创立至今,无论是规模还是产品的种类都不断在扩展,并在发展的道路上拥有了自己的技术,而且它整体的产品市场定位相对比较平民化。因此,Wharfedale的产品多年来在市场上都很受欢迎,从而在整个影音市场中建立了自己的声誉和地位。  相似文献   

19.
民生新闻是指采用平民化的视角,站在百姓的立场,去播报百姓喜闻乐见的新闻,评说百姓关心的事情,并为百姓排忧解难,从而体现出社会主义媒体对百姓的社会关怀,是一种以广大人民群众为收视对象的新闻样式。  相似文献   

20.
从电视媒介看平民化,内涵有四个方面:一是素材选择视角,即从普通百姓的生活视角、审美趣味出发,观察生活、决定取舍、抓拍镜头。二是白话式徐庶,即遵循事件发生发展的自然形态,以原生态的材料组合构成节目。三是随生活的制作流程,即提倡最大限度地参与生活,同时又强调这种参与绝不是导演和改变。四是在美学风格上,即寻找"以我观物"和"以物观物"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