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聚氨酯泡沫固定化米根霉发酵L-乳酸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软质聚氨酯泡沫吸附固定化米根霉发酵生产L-乳酸进行了研究,确定了种子培养方式。与单纯固定化发酵相比,采用游离茵丝方式进行种子培养,然后在发酵培养基中添加适量软质聚氨酯泡沫的固定化发酵方式,发挥了固定化发酵和自聚集形成小茵球发酵的双重优点,产酸量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米根霉发酵生产L-乳酸的发酵过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过程中的底物消耗,L-乳酸生成与菌体生长之间的关系,初步得出培养条件影响发酵的原因,对L-乳酸发酵有着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3,(12):114-118
以高产淀粉的优质红薯品种为原料,采用生产菌株米根霉Fp-6研究不同的红薯预处理方式对高光学纯度L-乳酸发酵的影响,并进行了50 L发酵罐放大试验。结果表明:用制备的红薯淀粉为原料,产酸和发酵周期均与以玉米淀粉为原料相同。当红薯液化液中的有机N含量高于0.25 g/L时,产乳酸量和糖转化率明显下降,副产物富马酸和甘油浓度明显增加,菌体量显著增加。无机N对发酵产酸有促进作用。用去除红薯中部分有机N的液化液进行发酵,在50 L罐中其产乳酸量达91.3 g/L,糖转化率为81.28%,发酵周期48 h。  相似文献   

4.
为降低生产成本,以大米粉为原料,采用米根霉NRRL395生料发酵生产L-乳酸。考察了青霉素钠、青霉素V钾、硫酸链霉素、土霉素等4种抗生素在生料发酵中的作用及不同接种方式等对发酵产酸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4种抗生素都能起到较好的抑制杂菌、促进乳酸发酵的作用,其中以160万单位/L青霉素钠效果最为显著。采用菌丝体接种的乳酸产量高于孢子液接种,采用同步糖化发酵法的生产成本及乳酸产量均优于常规的分步糖化发酵法。在初步优化的培养条件下,120 g/L大米粉发酵后乳酸产量最高达到67.80 g/L,相应的乳酸转化率为76.45%,展示了米根霉生料发酵技术生产乳酸的实践可行性及其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赵龙  蒋雪薇  盛灿梅  李萍  李慧 《食品与机械》2012,28(3):226-229,239
对玉米芯载体固定化米根霉R-1发酵L-乳酸的工艺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玉米芯与葡萄糖的添加比例为1∶4,经L9(34)的正交设计优化,(NH4)2SO4、KH2PO4、Mg-SO4、ZnSO4质量浓度分别3,0.3,0.4,0.2g/L,经48h发酵,L-乳酸积累量达到32.23g/L,葡萄糖对L-乳酸转化率达80.58%。  相似文献   

6.
通过正交试验研究米根霉AS3.819利用葡萄糖发酵生产L-乳酸时,发酵培养基中葡萄糖、(NH4)2SO4、KH2PO4、ZnSO4·7H2O、MgSO4对发酵的影响.确定的最佳发酵培养基组成:葡萄糖80 g/L、(NH4)2SO4 2 g/L、KH2PO4 0.3 g/L、ZnSO4·7H2O 0.05 g/L、MgSO40.3 g/L.在此培养基组中平均发酵产L-乳酸61.5g/L,对葡萄糖的平均转化率为76.9%.初步建立米根霉AS3.819利用葡萄糖发酵生产L-乳酸的动力学模型,并通过发酵动力学试验获得到模型参数,对培养基中初始葡萄糖质量浓度分别为72、74g/L的发酵过程进行预报.结果表明,建立的动力学模型能较好地描述米根霉发酵生产L-乳酸的过程:L-乳酸的生成机制是以生长机制为主的混合动力学机制.  相似文献   

7.
固定化米根霉电渗析发酵生产L—乳酸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研究了海藻酸钙包埋法固定米根霉在三相流化床反应器中电渗析发酵生产L-乳酸的工艺华用电渗可及时除去发酵过程中生成的L-乳酸,解除产物抑制。使发酵得以继续进行,间歇电渗析发酵产酸速度为8-11g,得率0.69g/g。连续补料电渗析发酵产酸速度13.0g’,得度0.74g/g。  相似文献   

8.
固定化米根霉电渗析发酵生产L-乳酸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海藻酸钙包埋法固定米根霉在三相流化床反应器中电渗析发酵生产L-乳酸的工艺。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电渗析可及时除去发酵过程中生成的L-乳酸,解除产物抑制。使发酵得以继续进行。间歇电渗析发酵产酸速率为8~11g/(L颗粒·h),得率0.699/g。连续补料电渗析发酵产酸速率13.0g/(L颗料·h),得率0.749/g。  相似文献   

9.
米根霉发酵甘薯淀粉制备L-乳酸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米根霉AS3.819的诱变株为菌种,甘薯淀粉为碳源,在摇瓶发酵工艺的基础上,利用10L发酵罐对该菌株产L-乳酸进行研究,探索出10L罐最适发酵条件为:装液量40%,搅拌转速400~650r/min,通气流量0.5~0.6L/(L·min),溶氧≥88%,温度32℃,pH5.0~5.5,消泡剂添加量0.1%左右。罐发酵结果得到L-乳酸累积浓度为99.54g/L,对原淀粉的转化率达77%,最高生物量7.2g/L,发酵周期70h。  相似文献   

10.
以米根霉(Rhizopus oryzae)NRRL395为生产菌,玉米粉为发酵基质,对玉米粉与水两相分开灭菌冷却后混合制成玉米粉悬浊液发酵生产L-(+)-乳酸的新工艺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新工艺在不添加任何外源营养的情况下,以150 g/L天然玉米粉为培养基可产L-(+)-乳酸88.8 g/L,L-(+)-乳酸对玉米粉的转化率达到59.2%,对葡萄糖的转化率达到72.4%。该工艺克服了玉米粉在浓度较高情况下由于蒸煮灭菌冷却后呈凝胶而不能被发酵的困难;且省去酶解糖化操作,使成本降低,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米根霉直接发酵玉米粉生产L-(+)乳酸的新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米根霉(Rhizopus oryzae)NRRL395HS99为菌种,玉米粉为基质,研究了一种新的L-(+)-乳酸发酵工艺。该工艺克服了淀粉浓度过高时基质变为凝胶而不能发酵的困难,不需要液化程序。当基质浓度为150g/l,接种量5×106个孢子/100ml时,于33℃下摇瓶培养(180r/min)64h,可产L-(+)-乳酸88.75g/l,L-(+)-乳酸对葡萄糖的转化率为72.2%。本法工艺简单,具有较高的工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研究玉米芯作为部分替代碳源及载体固定化米根霉R-1发酵L-乳酸的工艺条件,考察玉米芯作为替代碳源的利用率及作为载体的添加比例和最佳粉碎粒度。研究表明:米根霉R-1以玉米芯为碳源,其利用率达14.9%;玉米芯作为部分替代碳源与葡萄糖混合发酵时最佳比例为1:4,此比例下葡萄糖对L-乳酸的转化率高达82.5%,较纯葡萄糖发酵提高了14.6%;玉米芯载体的最佳粉碎粒度为40目,此条件下米根霉R-1发酵混合碳源产酸达到34.68g/L,并形成直径为0.5~1.0mm具有连续发酵能力的固定化菌丝球,连续发酵6批,葡萄糖对L-乳酸的平均转化率为83.1%。由此得出,玉米芯可以作为良好的载体及原料直接发酵产L-乳酸。  相似文献   

13.
<正>L-(+)-乳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品,在食品、医药及化工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L-(+)-乳酸的生产可由化学合成法和发酵法两种方法实现。发酵法生产L-(+)-乳酸的菌种主要有细菌和真菌两类微生物,其中真菌自身能够产生淀粉酶和糖化酶,可直接利用淀粉质原料进行发酵;发酵生产的L-(+)-乳酸纯净度较高,而高光学纯度的L-(+)-乳酸是生产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聚乳酸所必需的。因而近二十几年来,利用根霉发酵生产L-(+)-乳酸的研究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普遍重视。  相似文献   

14.
研究米根霉CS323-9 在摇瓶培养条件下影响菌丝成球及产乳酸的因素。考察(NH4)2SO4 质量浓度、接种量、摇瓶转速及表面活性剂吐温-80 用量4 个因素,再利用L9(34)的正交试验,对菌丝球形成及产酸的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NH4)2SO4 质量浓度4g/L、接种量7%、摇瓶转速200r/min、吐温-80 用量0.5g/L 时,摇瓶发酵菌丝球数目达115 个/mL、菌丝球平均直径为1.2mm、L- 乳酸积累量为78.9g/L。说明米根霉CS323-9 在摇瓶培养条件下菌丝球的形成与乳酸的积累有较大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由于研究生产L-乳酸代替D-乳酸和DL-乳酸已成为一种趋势,为构建米根霉液体发酵L-乳酸动力学模型,对米根霉发酵生产L-乳酸进行了初步研究。在米根霉分批发酵过程中,测定菌体生物量、还原糖和乳酸含量,经处理后得到菌体生长、乳酸生成和基质消耗的动力学模型及参数。对比实验数据与模型表明,两者能较好拟合,基本反映米根霉发酵L-乳酸动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16.
L-(+)-乳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酸,它在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具有广泛的用途。与乳杆菌相比,根霉发酵营养要求简单,所产L-(+)-乳酸纯度高,是国内外生产L-(+)-乳酸普遍采用的菌种。近十几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根霉发酵生产L-(+)-乳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下列五个方面:菌种、代谢机理、培养基、发酵工艺、发酵动力学。  相似文献   

17.
本实验采用少根根霉(Rhizopus arrhizus)AS 3.2893为发酵菌株,以早米为原料,对游离和固定化少根根霉发酵生产。一乳酸进行了比较实验,发现固定化比游离发酵的转化率高。探索了以聚氨酯泡沫为固定化材料,在间歇发酵的条件下产L-乳酸的情况。结果表明:C/N比36/1,装液量70ml/250ml,温度28℃,发酵时间48h为最适的发酵条件。  相似文献   

18.
以培养基配方(糖化液、蛋白胨、酵母膏、麦芽粉添加量)和培养条件(培养温度、pH、培养时间、接种量)的单因素试验结果为 依据,选取糖化液质量分数、培养时间、pH和培养温度4因素,以发酵液中L-乳酸含量为评价指标,基于Box-Behnken试验设计响应面 法优化了米根霉发酵木薯淀粉产L-乳酸的发酵工艺参数。 结果表明,最优发酵工艺参数为糖化液26%、蛋白胨6 g/L、酵母浸膏4 g/L、 麦芽粉10 g/L、KH2PO4 0.3 g/L、MgSO·4 7H2O 0.4 g/L、ZnSO4·7H2O 0.3 g/L、CaCO3 45 g/L、培养时间80 h、培养温度29 ℃、初始pH 5.5、接 种量6%。 该优化条件下,发酵液中L-乳酸的含量可达84.33 g/L,发酵液中葡萄糖对L-乳酸的转化率为71.34%,其光学纯度为75.62%, 比旋光度为+2.12。  相似文献   

19.
在米根霉发酵产L- 乳酸过程中,采用CaCO3 作为中和剂会造成下游分离过程中膜堵塞和环保压力,因此以NH3·H2O 和NaOH 替代CaCO3 作中和剂,对米根霉发酵产L- 乳酸的工艺条件和发酵动力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添加CaCO3 后L- 乳酸产量平均提高7.3 倍;NaOH、NH3·H2O 作为中和剂的最佳浓度及质量分数分别为10mol/L、25%,以该条件进行发酵72h 得菌丝体小球直径分别为0.2~1.2mm 和1.2~2.2mm,残糖含量分别为2.58g/L 和1.37g/L,L- 乳酸产量分别为74.34g/L 和80.61g/L。  相似文献   

20.
研究米根霉HB12利用玉米淀粉生产乳酸的发酵条件优化。从土壤中新筛选得到一株以高浓度玉米淀粉为原料发酵生产乳酸的米根霉HB12。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得到最佳发酵培养基组成(g/L)为:玉米淀粉140、NH4Cl 2、KH2PO4 0.3、MgSO4·7H2O 0.3、ZnSO4·7H2O 0.05、CaCO3 80;最佳培养条件为:摇瓶装液量50mL/250mL,接种量为2.5×106个孢子,35℃、200r/min培养108h。该条件下,菌株最大产酸量为104.9g/L,产酸速率为0.97g/(L·h),对玉米淀粉的转化率达74.9%,产酸量提高了49.4%。此菌株能够直接高效利用价格低廉来源广泛的玉米淀粉发酵生产乳酸,具有很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