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对花脸香蘑液体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以菌丝体生物量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分析,优化培养基中碳源、氮源、p H值、无机盐以及菌龄。结果表明,液体发酵培养基中,最佳碳源为土豆粉;最佳氮源为NH_4Cl;最佳p H值为7;无机盐为Cu SO_4和Fe SO_4;菌龄对菌丝体生物量没有影响。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筛选出适合于花脸香蘑深层发酵培养配方为:碳源为土豆粉;氮源为NH_4Cl;p H值为7;无机盐为Fe SO_4;菌龄12 d。  相似文献   

2.
正红菇液体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正红菇(Russulavinosa)在发酵过程中菌丝体及胞外多糖产量的变化趋势,碳源、氮源、无机盐以及发酵温度、pH值、时间和装液量等因素对正红菇液体深层发酵菌丝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蔗糖为最佳碳源,酵母膏为最佳氮源,优化培养基配方为蔗糖40g/L,酵母膏9g/L,KH2PO42g/L,MgSO41g/L;最适菌丝体生长的液体发酵条件:培养温度28℃ ̄30℃,初始pH值为5.5 ̄6.5,250mL三角瓶装液量为50mL ̄60mL,发酵时间为5d。通过优化培养基和发酵条件,胞外多糖产量达到4.96g/L,菌丝体生物量达到22.34g/L。  相似文献   

3.
试验研究了桑黄在液体培养条件下碳源、氮源及无机盐对菌丝生物量的影响,并利用正交试验优化了桑黄液体培养的培养基。结果显示:最佳的碳源是玉米粉,最佳的氮源是黄豆粉,优化培养基配方为:玉米粉4%、黄豆粉1.5%、磷酸二氢钾0.1%、硫酸镁0.1%。最适合桑黄菌丝体生长的液体发酵条件是:培养温度26℃,pH值6.5,摇瓶装液量为250ml三角瓶装100ml,摇瓶转速130r/min,接种量15%,发酵时间7天。  相似文献   

4.
马勃液体培养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以马勃发酵液中菌丝生物量为指标研究了碳源、氮源及无机盐对马勃在液体培养条件下生长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优化了马勃液体培养的培养基。结果表明:玉米粉为最佳碳源,黄豆粉为最佳氮源,优化培养基配方为:玉米粉3.0%、黄豆粉1.5%、磷酸二氢钾0.1%、硫酸镁0.1%。最适合马勃菌丝体生长的液体发酵条件是:培养温度26℃,pH值6.5,摇瓶装液量为250ml装80ml,摇床转速130r/min,接种量15%。  相似文献   

5.
探究不同营养因素对金针菇液体发酵的影响,提高金针菇菌丝体产量,为金针菇的工厂化生产和液体发酵产物开发利用提供参考和依据。试验采用6种不同的碳源和氮源,并分别测定其对金针菇液体培养菌丝体干重的影响,进一步选取了良好的碳源、氮源、无机盐和维生素作为4个影响因子设计正交试验。供试碳源中的玉米粉、可溶性淀粉和葡萄糖是金针菇菌丝液体培养的良好碳源,供试氮源中的黄豆粉、麸皮和酵母粉培养效果优于其它供试氮源。影响金针菇液体培养中菌丝体干重的主要因素依次是碳源和氮源。试验确定了适宜的金针菇液体培养基配方为可溶性淀粉3%、麸皮3%、MgSO_4 0.05%、V_(B2) 0.01%。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究金针菇与杏鲍菇混合发酵的条件,从而更好地利用金针菇与杏鲍菇的营养,采用单因素试验法以胞外多糖产生量和菌丝体生物量为指标,探究金针菇和杏鲍菇混合发酵培养时的最适碳源、最适氮源、最适无机盐、最适温度、最适转速,然后通过正交试验法找出碳源、氮源和无机盐的最适配比。结果表明,金针菇和杏鲍菇混合发酵液培养的优化条件为在基本液体培养基中加入蛋白胨2%,麦芽糖2%,FeSO40.5%,KH2PO43.6%,最适温度26℃,最适转速110r/min。  相似文献   

7.
以新鲜野生松乳菇子实体为材料,分别取其组织和孢子进行菌种分离,获得纯菌株。经固体培养和液体培养研究其人工培养特性,得知:以葡萄糖和蔗糖为碳源,蛋白胨或硝酸钾为氮源,pH7.5~8,26℃等条件下菌丝生长很旺盛,但不形成子实体。当以松树锯木屑或湿松树根或锯木屑加糖为培养料,并在恒温(25℃)、恒湿(95%)、光照培养条件下,不仅菌丝生长旺盛,而且能长出大拇指大小的菌蕾。  相似文献   

8.
以野生松乳菇子实体为材料,分别取不同组织进行菌种分离。用 PDA 培养基培养纯化,筛选出8株菌株,取生长快的菌丝体用不同固体平板培养研究其人工培养特性。结果表明:叶柄间分离到的菌丝生长最快;葡萄糖为最佳碳源;乙酸铵为最佳氮源,其次是玉米浆和蛋白胨;不同培养基的最适 pH 分别是:配方1pH5.0~5.5,配方2pH5.5~6.0,配方3pH6.0~6.5。  相似文献   

9.
分别采用4种不同溶剂(乙醇、甲醇、丙酮和水)对薛凡尼氏炭角菌菌丝体进行提取,测定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总酚和总黄酮含量以及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总还原力。结果表明,不同溶剂提取物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抗氧化活性。在各提取物浓度为2.5 mg/m L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以水提物为最高(91.8%),其次为60%丙酮提取物和70%乙醇提取物,清除率分别为89.6%和83.6%,甲醇提取物的清除率最低(75.1%)。各溶剂提取物的还原能力强弱依次为:水60%乙醇70%乙醇60%丙酮甲醇。菌丝体水提物的总酚含量最高,而总黄酮含量最高的是甲醇提取物。总体而言,薛凡尼氏炭角菌菌丝体水提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可能具有开发为食品抗氧化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10.
通过单因素试验来筛选碳源、氮源和无机盐的种类,通过响应面试验优化榛蘑液体菌种培养基配方,并研究菌丝体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当以蔗糖作为碳源、蛋白胨作为氮源和磷酸二氢钾作为无机盐时,菌丝体多糖含量和生物量最高。榛蘑液体菌种培养基最优配方为蔗糖添加量33.0 g/L、蛋白胨添加量21.6 g/L、磷酸二氢钾添加量1.7 g/L,在此条件下菌丝体多糖含量达到8.91 g/100 g。热水浸提法得到的菌丝体多糖具有清除DPPH·、ABTS+·、·OH的能力,说明榛蘑菌丝体多糖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1.
鸡枞菌的培养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鸡枞菌营养要求,实现鸡枞菌的人工栽培.采用液体振荡培养法,研究鸡枞菌菌丝体对不同矿物质、维生素、氨基酸等营养物质的需要.结果表明,鸡枞菌菌丝体在葡萄糖为碳源,氨基酸为氮源时,最适C/N为12~14:1.在分别以谷氨酸、天门冬氨酸和精氨酸为氮源时,鸡枞菌菌丝体的生长最好,其生物量最高,鸡枞菌菌丝体对Ca2 的需要量最大,其次是K1 和Mn2 .对VB1、VB2、VB3,VB5、VC、VM的需要量在3.5mg/L时鸡枞菌菌丝体生物量最高,对VB6、VB12的需要量在2.0~2.5 mg/L时,其菌丝体生物量最高.  相似文献   

12.
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以米糠和蔗糖为复合碳源,黄豆粉为氮源,以筛选的碳源、氮源与无机盐KH2PO4 和MgSO4·7H2O为考察因素,以菌丝干重和总三萜产量为主要指标,利用正交设计法优化树舌灵芝菌丝体培养基配方比例,确定树舌灵芝液体发酵培养基最佳配方为:米糠40.0 g/L,蔗糖10.0 g/L,黄豆粉40.0 g/L,磷酸氢二钾 2.0 g/L,硫酸镁 0.5 g/L, 自然pH.于25 ℃、120 r/min振荡培养7 d,该菌菌丝体干重高达21.41 g/L,总三萜产量为69.94 g/L.  相似文献   

13.
分别采用4种不同溶剂(乙醇、甲醇、丙酮和水)对薛凡尼氏炭角菌菌丝体进行提取,测定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总酚和总黄酮含量以及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总还原力。结果表明,不同溶剂提取物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抗氧化活性。在各提取物浓度为2.5 mg/m L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以水提物为最高(91.8%),其次为60%丙酮提取物和70%乙醇提取物,清除率分别为89.6%和83.6%,甲醇提取物的清除率最低(75.1%)。各溶剂提取物的还原能力强弱依次为:水>60%乙醇>70%乙醇>60%丙酮>甲醇。菌丝体水提物的总酚含量最高,而总黄酮含量最高的是甲醇提取物。总体而言,薛凡尼氏炭角菌菌丝体水提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可能具有开发为食品抗氧化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14.
桦褐孔菌深层发酵培养条件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多糖和生物量的得率为指标,研究了不同碳源、氮源、无机盐、温度、初始pH值、接种量等不同因素对桦褐孔菌深层发酵的影响,运用了单因素试验的方法探索了其最佳的液体培养条件。确定了促进桦褐孔菌菌丝体发酵生产多糖的培养基组成为1.8%蔗糖,0.2%麸皮,0.05%MgSO.47H2O和0.1%KH2PO4。适宜发酵多糖的条件为:发酵温度25℃,培养基初始pH值为8.5,接种量为10%。  相似文献   

15.
金针菇液体培养营养需求及培养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装液量100mL/250mL三角瓶,接种量10%的基础上,以菌丝体生物量为指标,从实验室常见的5种碳源、6种氮源中,筛选出金针菇菌丝体生长的最适碳源、最适氮源和最适pH,并进一步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出培养基的养分浓度和摇瓶发酵条件,从而确定金针菇摇瓶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25g/L,NH4NO31.5g/L,KH2PO41.0g/L,MgSO4·7H2O0.5g/L,VB150mg/L;最佳发酵条件为23℃,起始pH6.0,摇床转速150r/min,发酵时间8d。   相似文献   

16.
试验研究了亮菌存液体培养条件下碳源、氮源对菌丝体于重的影响,并优化了亮菌液体培养的工艺条件.结果显示,最佳的碳源是玉米粉,最佳的氮源是黄豆粉,培养基配方为玉米粉4%、黄豆粉1%、酵母膏0.3%、KH2PO40.1%、MgSO40.05%,优化工艺条件为初始pH值为5.0、初始糖浓度4%、培养基装景100mL(300mL三角瓶)及添加0.5%碳酸钙,此条件下胞外多糖得率高.  相似文献   

17.
采用组织分离法从黄绿蜜环菌子实体的菌盖与菌柄结合处分离菌种,经多次纯化,获得纯化的黄绿蜜环菌菌株。以分离的黄绿蜜环菌母种为材料,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以菌落直径及菌丝体干重为指标,研究不同碳源、氮源、无机盐、维生素对菌丝体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黄绿蜜环菌菌丝最优化培养条件为马铃薯浸出液20%、黄豆芽浸提液10%、KH2PO40.3‰、VB1+VB21 mg/L(等比例),在此培养条件下,黄绿蜜环菌菌丝体干重可达6.5 mg/m L。   相似文献   

18.
测定广叶绣球菌(Sparassis latifolia)子实体及不同配方液体培养基中菌丝体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采用国际通用的蛋白质营养评价方法对子实体和菌丝体的营养价值进行综合评价。不同液体培养基中菌丝体蛋白质含量为26.8%~30.6%,子实体蛋白质含量为13.4%;玉米粉配方菌丝体第一限制氨基酸为异亮氨酸,面粉、糯米粉配方第一限制氨基酸为含硫氨基酸(蛋氨酸+胱氨酸);子实体必需氨基酸含量为48.62%,高于各液体配方菌丝体,且子实体必需氨基酸指数、生物价最高。借助模糊识别法得出,玉米粉、面粉、糯米粉菌丝体与全鸡蛋蛋白质的贴近度分别为0.94、0.90和0.92,高于子实体。  相似文献   

19.
桦褐孔菌菌丝体深层培养条件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得到大量的桦褐孔菌菌丝体,进行不同碳源、氮源、碳源浓度、氮源浓度、pH、温度、摇床转速,培养时间、装液量和接种量对桦褐孔菌菌丝生长的试验.应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试验相结合得到菌丝体优化培养条件.确定了以玉米糖化液2.76%、可溶性淀粉1.91%、酵母浸粉0.75%、蛋白胨0.95%,磷酸二氢钾0.20%,硫酸镁0.05%,起始pH为6.0的最佳发酵培养基.摇床培养条件为:温度28℃,转速130 r/min摇床振荡培养6d.  相似文献   

20.
桑黄菌丝体液体发酵培养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影响桑黄菌丝体产量的液体发酵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碳源,氮源,生长因子对桑黄菌丝体产量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Box-Benhnken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对碳源、氮源、维生素对菌丝体产量的影响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桑黄的最佳液体培养条件:玉米淀粉0.5%,酵母膏0.1%,VB1 0.1%,培养时间6d,得到桑黄菌丝体干重为18.43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