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云南某大型斑岩型铜矿,采用混合浮选+铜钼分离浮选的生产工艺流程,在原设计流程及药剂制度下,分离浮选阶段硫化钠及氟硅酸钠用量较大,导致分离浮选废水中硫化物和氟化物含量较高,回水处理及利用困难,通过优化原有药剂制度,采用新型D系列铜抑制剂替代常规抑制剂开展小型试验能获得合格的钼精矿产品。工业应用中,选矿厂获得了合格的钼精矿产品,钼精矿钼品位为46.43%,作业钼回收率为84.59%,吨矿选矿药剂成本由原设计的19.733元/t降至4.193元/t,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某大型铜钼矿铜钼可浮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某大型铜钼矿矿石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在浮选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当今矿山生产的可行性,采用常规浮选药剂制度,混合浮选铜钼金属,获得了较好的金属品位和回收率,铜、钼品位达到14.03%和0.823%,铜回收率为94.85%,钼回收率为84.38%。在试验过程中还组合了不同种捕收剂,亦取得了很好的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3.
MLA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工艺矿物学参数自动定量分析测试系统之一。目前国内MLA技术主要用于指导选矿工艺研究,以要进行选矿加工的矿石为研究对象,为选矿流程提供矿物组成、含量、目标矿物嵌布粒度、磨矿产品解离度、伴生元素赋存状态等信息,指导确定选矿工艺,提高选矿试验研究效率。本研究采用MLA技术指导某铜钼矿选矿工艺研究。根据MLA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确定选矿工艺和药剂制度,通过条件试验确定详细的工艺参数和各药剂用量,最终在原矿铜品位0.63%、钼品位0.022%的条件下,得到铜品位24.82%,铜回收率91.90%,钼品位35.15%,钼回收率57.56%的选别指标。与现场生产指标相比,铜回收率接近,钼回收率提高12%。  相似文献   

4.
云南某铜钼矿选矿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针对云南某铜钼矿的矿石特点及共生嵌布状况,对其进行了合理的药剂制度及选矿工艺研究。在采用合理药剂制度的基础上,通过铜钼混合浮选,粗精矿再进行铜钼分离,闭路试验中通过中矿再磨流程,使铜品位达到28.43%、铜回收率达到90.10%,钼品位达到48.66%、钼回收率达到76.13%的试验指标。铜钼矿物取得了较好的浮选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5.
铅精矿中铜综合回收试验及工业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南京某铅锌硫化矿选厂生产的含铜铅精矿铅高铜低、铜矿物组成复杂等特点,应用新型、无毒、高效选矿药剂,在小型试验研究的基楚上,进行铅精矿中铜综合回收的工业实践.工业试验在废水全部回用的前提下,实现了铜精矿铜品位30.33%,含铅7.89%,铜回收率66.08%,铅精矿铅回收率99.58%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6.
为实现锂辉石选矿废水的回用,在实验室进行了尾矿浆脱水性能、废水处理及基于正交试验的浮选药剂制度优化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氧化钙作为尾矿浆助沉剂时,尾矿浆脱水效果优于用硫酸、聚合硫酸铁和聚合硫酸铝作沉降剂,氧化钙最佳用量为1700g/t;不同方案处理的废水,其回用的浮选指标较脱水后直接回用并未明显改善;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废水直接回用后的浮选药剂制度后,全流程闭路试验获得精矿Li2O品位为5.28%,回收率为79.16%的分选指标,与清水浮选指标相近。提出了合理添加助沉剂和调整浮选药剂制度实现锂辉石选矿废水高效回用的工艺方案。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某铜钼矿属于低品位大型斑岩铜钼矿,矿石主要有用矿物为黄铜矿、斑铜矿、蓝辉铜矿、铜蓝和辉钼矿。现场工业生产中铜钼回收采用铜钼混合优先(对黄铁矿)流程,流程相对简单。随着矿石性质的不断变化,原有药剂制度对现有矿石适应性变差,铜钼回收率目前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特别是钼回收率下降较为明显,钼回收率在30%~60%间波动。为了提高铜和钼的回收率,进行了药剂制度优化试验。药剂制度优化后采用捕收剂BK925代替原有捕收剂,可实现铜钼的高效回收,铜钼回收率均可在87%以上。  相似文献   

8.
量化乌山铜钼矿不利于选矿的黏土类矿物种类、含量及空间分布,以达到提高选矿回收率的目的。基于大规模地表取样、钻孔岩芯的近红外光谱分析以及铜、钼品位数据库,结合克里格插值法建立了包含黏土类矿物质的三维地质资源模型,利用该模型可精确控制每日供矿中的黏土类矿物质。结果显示:通过利用三维物理性质模式优化配矿方案,严格控制每日云母的综合含量,保证了选厂指标稳定,提高了选矿回收率。铜回收率提高至87.97%,钼回收率提高至71.55%,铜钼分离药剂单耗下降到0.30 kg/t,处理量稳定于8.5万t/d。  相似文献   

9.
根据广东某钼矿的原矿性质,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采用煤油作为含钼矿物捕收剂,BK204作为起泡剂,BK510作为钼精选作业脉石矿物的抑制剂,可以实现钼的有效浮选回收,获得了合格的钼精矿。在探索试验、条件试验及开路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实验室小型闭路试验,获得钼精矿钼品位52.23%、钼回收率90.30%的选别指标。选矿药剂BK510用于钼精选作业,获得了很好的分离效果,值得在同类矿石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蒙古某铜钼矿位于蒙古国中部,属典型的斑岩型铜钼矿,矿石含铜0.54%、钼0.016%、硫1.93%,含硫量相对较高。投产运营后,经多次改造,目前采用“抑硫-铜钼混合浮选”的原则工艺流程。因捕收剂MX与选矿工艺不匹配,实际生产中铜、钼回收率较低。采用新型特效捕收剂BKAP替代MX开展优化试验研究,在现场选矿工艺条件下,选矿技术指标明显提高,其中钼回收率为82.26%,比使用MX捕收剂时提高约20个百分点。对现场选矿工艺进行优化,优化后闭路试验可获得铜品位24.33%,钼品位0.72%的铜钼混合精矿,铜回收率为86.57%,钼回收率为84.30%,铜钼回收率均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11.
铅锌选矿厂废水量大、污染物组分复杂,且含有多种有毒有害物质,处理达标外排或循环利用难度大.以栖霞山铅锌矿和会泽铅锌矿为研究对象,概述了矿石性质、所用选矿工艺和浮选药剂,对比分析了选矿废水的源头分质回用和末端处理回用,阐述了选矿废水零外排的效果.通过对比分析,指出了在选矿工艺的选择制订时,应将选矿废水的处理回用一并纳入考...  相似文献   

12.
低品位黄铜矿石配矿处理氧化矿的生产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常规选矿方法对氧化矿中的铜进行回收,均没有达到理想的选矿指标,通过试验及工业生产实践,利用浮选协同效应,将氧化矿与硫化矿按比例配矿处理,获得了较为合理的选矿指标,氧化矿铜回收率相对提高了2.27%,已应用到实际生产,有效地提高矿产资源的利用率,合理实现优化矿产资源的配置.  相似文献   

13.
会泽铅锌矿选矿废水产生量大,且含多种有害物质,其治理及回用难度极大。针对选矿废水的来源及特性,在生产实践及技术改造过程中,逐步构建形成了一套具有和谐互补模式的选矿废水治理和回用技术,包括源头控制改善选矿废水、过程消减利用选矿废水、末端处理回用选矿废水,实现了选矿废水厂内治理与资源化利用零外排,且提高了矿产资源利用率。与之相关的先进技术及成功生产经验,可为类似金属矿山选矿厂治理选矿废水推进选矿清洁生产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决复杂难选氧—硫混合铅锌矿清洁分选、矿区生态破坏及环境污染等难题,会泽铅锌矿研究开发了多种流程结构并存的选矿新工艺,引进了国内外先进适用的选矿设备及自动化控制技术,并构建了以膏体充填和选矿废水处理回用为核心的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实现了矿石中有用组分的高效综合回收、选矿尾砂零堆存及选矿废水零排放,为多金属矿山清洁生产及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丰山铜矿铜钼分离的药剂制度及存在问题,采用高效有机抑制剂D8替代常规抑制剂硫化钠并开展铜钼分离选矿小型试验。在不增加选矿成本的情况下,选钼回收率得到提高。采用试验推荐的选别方案可获得较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
针对新疆某铜锌矿选矿废水开展了水处理工艺研究。结果表明,选矿废水经40g/t凝聚剂PAC、2g/t絮凝剂CH2710及250g/t沉淀剂硫化钠混凝沉淀后,作为浮选回水进行浮选闭路全流程试验,铜、锌精矿品位及回收率较选矿废水未处理直接回用都有所提高,与利用新鲜水时的选矿指标相近。生产实践也表明,选矿废水处理后回用未对铜、锌精矿品位及回收率产生不利影响,而有利于锌精矿回收率的提高及铜精矿中锌含量的降低,同时还能节约部分浮选药剂消耗,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7.
位于我国西南部高寒高海拔地区的某特大型铜钼矿原矿含铜0.32%,钼0.012%,硫2.18%,属低品位斑岩型铜钼矿石。为了高效开发利用该铜钼资源,同时尽量避免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在选矿环节筛选绿色环保的选矿工艺及药剂尤为重要。为此选用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研制的绿色清洁高效铜钼矿捕收剂BKYE、辅助捕收剂BKYF及铜钼分离抑制剂BKLN,采用“铜钼混合浮选-铜钼分离”原则工艺流程,闭路试验获得了铜品位22.51%、铜回收率86.19%的铜精矿以及钼品位46.12%、钼回收率75.26%的钼精矿。试验研究获得了较好的选矿指标,对类似矿产资源的综合回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王越 《矿冶》2017,26(1):24-28
内蒙古某大型斑岩型铜钼矿属细脉浸染型低品位贫矿石,原矿含铜0.35%,含钼0.02%,有价矿物主要是黄铜矿、辉钼矿和辉铜矿,脉石矿物以石英、绢云母和长石为主。小型试验研究及工业试验表明,在铜钼混合浮选阶段,即使是嵌布粒度较细,裸露面较小的钼矿物,也能在捕收剂JJ-4#的作用下很好地矿化捕收,因此该捕收剂具有矿化效果好、捕收能力强、作用时间持久的特点。工业生产中也取得了很好的选矿指标。混合浮选段铜、钼回收率分别由86.59%和76.29%提高到88.08%和80.94%,混合精矿铜钼品位未受影响,选矿效果理想,对同类矿山的生产具有一定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我国西南部某特大型铜矿山浮选尾矿中铜品位0.21%,硫品位2.10%,含金0.11g/t。该矿石中目的矿物嵌布粒度细,与脉石矿物嵌布关系复杂,另外,因该矿山建设投产较早,受限于当时选矿技术水平相对较低,选矿指标不理想,有较多的铜损失在尾矿中。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对资源需求量的逐步提高,针对老尾矿开展资源回收再利用,实现有价资源的应收尽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因此,本文针对该尾矿开展了详细的选矿试验研究,通过工艺及药剂制度的研究,开发了高效捕收剂BKL-1,采用“铜硫依次优先浮选”的工艺流程,实验室闭路试验获得了铜品位20.11%,含金3.11g/t,铜回收率81.63%、金回收率25.39%的铜精矿及硫品位42.15%、硫回收率81.18%的硫精矿,在减少尾矿排放的同时,进一步实现了有用资源的综合回收。  相似文献   

20.
本文成功开发出分段浓缩-分质回用-末端废水净化处理的选矿废水回用技术并成功应用于工业,实现了银铅锌多金属选矿废水全部回用,该技术的应用不仅大幅度减少了末端废水处理量和处理成本,而且还使废水中的选矿药剂得到充分利用,降低了选矿药剂消耗,选矿指标稳定提高,显著节约了选矿能耗,大幅度节约了选矿新鲜水的用量,实现了选矿废水全部回用,杜绝了环境污染。该项技术推动了我国金属矿山废水综合利用新技术的进步,为我国金属矿山行业废水高效利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技术支撑与很好的工程范例,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