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白花蛇舌草为原料,采用微波预处理-热水浸提法,在不同的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醇沉浓度下,探讨白花蛇舌草多糖的提取工艺。通过清除DPPH自由基法,测定多糖的抗氧化活性,并研究不同条件下多糖的抗氧化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40,提取时间2.5h,提取温度60℃,醇沉时乙醇浓度为60%。白花蛇舌草多糖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温度、p H及Na+、K+、Ca2+、Zn2+、Cu2+几种金属离子对多糖清除DPPH自由基影响较大;Al3+和光照影响则较小。  相似文献   

2.
水提法提取雪松松针多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水提法提取雪松松针多糖的提取条件进行研究.以雪松松针为原料,雪松多糖提取得率为指标,分别从对它有影响的4个单因素(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pH)进行探讨;然后对上述4个因素采用L9(34)正交试验进行优化,得出结论雪松松针多糖提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时间、料液比、温度和pH值分别为4 h、1:30、90℃和6.0,在此条件下的得率为4.907%.而正交试验的方差分析表明最佳组合为A3B3C3D1,即最佳提取时间为4 h,料液比为1:30,温度为100℃,pH为6.0.  相似文献   

3.
以汉中山茱萸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确定微波预处理-超声波提取山茱萸多糖的最佳工艺为:提取时间80 min,提取温度60℃,料液比1∶14(g/mL),醇沉浓度65%,多糖提取率达到16.83%。多糖提取物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山茱萸中多糖在K+、Ca2+、Na+、Fe3+、Cu2+、柠檬酸钠、VC及氧化还原剂中稳定性较差,在Al3+、苯甲酸钠、酸性溶液中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4.
采用复合酶法对猴头菇多糖进行提取,以猴头菇多糖得率和纯度的综合指标为评价指标,研究了酶添加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酶解p H 4个因素对提取效果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猴头菇多糖的提取工艺条件。建立了多糖综合指标Y与酶添加量A、酶解温度B、酶解时间C、酶解p H D之间的回归方程:Y=24.91+0.011A-0.38B-0.100C-0.22D-0.27AB+0.024AC+3.250E-003AD-0.61BC+6.250E-003BD+1.500E-003CD-0.79A2-0.79B2-1.19C2-0.75D2。最终确定最佳酶解条件为酶添加量0.51%,酶解温度48.71℃,酶解时间100.50 min,酶解p H4.43。在此条件下多糖的得率为19.22%,纯度为38.39%,综合指标为24.97%。  相似文献   

5.
采用微波辅助法对松针多糖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考察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功率和料液比对松针多糖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进行正交优化,确定了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10 min、提取功率800 W、料液比1∶14(g·m L-1),提取两次,在优化条件下松针多糖的提取得率最高达2.1698%;此外,通过测定松针多糖还原能力、清除自由基的能力评价了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松针多糖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对DPPH、·OH、ABTS+·的半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0.291、1.793、0.617 mg/m L。   相似文献   

6.
采用响应面法对燕麦麸皮多糖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在4个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超声温度、p H值、超声时间和超声波功率作为考察因素,以燕麦麸皮多糖提取得率作为评价指标,利用响应面法考察4个不同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燕麦麸皮多糖提取得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燕麦麸皮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温度为66℃,p H值为9.2,超声时间为21 min和超声波功率为401 W。在此工艺参数的条件下提取了3批燕麦麸皮,多糖的平均提取得率为(7.48±2.6)%(n=3)。  相似文献   

7.
采用乙醇/盐双水相体系对牡丹花色苷进行萃取精制,分别考察分相盐和乙醇的添加量对花色苷和多糖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选择硫酸铵作为分相盐,添加量为5.5 g,乙醇与水的体积比为1∶1,在此条件下花色苷和多糖分离效果最好,花色苷萃取率为96.43%。进一步考察有机酸、金属离子、p H对牡丹花色苷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表明,丙二酸和Mn2+对花色苷有辅色效果,可以提高花色苷的稳定性,低p H条件(p H 2,3)下花色苷的稳定性较好;以花色苷保存率为响应值,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响应面分析试验。试验优化结果为:丙二酸浓度88 mmol/L,Mn2+浓度6.2 mmol/L,p H 2.6,在此条件下花色苷保存率为79.21%,较空白对照组稳定性提高了近2倍。  相似文献   

8.
目的确定以纤维素酶法提取罗汉果中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多糖提取率为指标,首先以单因素试验分别考察了酶活力、酶解温度、酶解时间以及酶解p H对罗汉果中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探讨了各因素对酶解法提取罗汉果多糖的影响程度及各因素的最佳水平。结果各因素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酶解温度酶活力酶解时间酶解p H,确定了纤维素酶法提取罗汉果中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50℃,酶活力500 U/g,p H为6.0,酶解时间55 min。在此条件下进行5次平行试验,多糖提取率为6.82%,相对标准偏差为2.2%。将本工艺与传统热水浸提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本法比传统的热水浸提法提取罗汉果多糖的提取率提高了10%~22%。结论本工艺操作简单、提取率高,是提取罗汉果中多糖的一个有效途径,为综合利用罗汉果中多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5,(6):218-222
研究了密蒙花中天然黄色素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及其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研究黄色素的最优提取工艺条件;分析其在不同p H值、温度、光线条件以及与常见金属离子、氧化剂、还原剂、糖等物质共存时黄色素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最佳的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是60%,提取温度为60℃,提取时间为2.5 h,液料比为1∶50。密蒙花黄色素在p H2~8时较稳定,对高温比较敏感,在日光下较不稳定;对还原剂较敏感,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对金属离子K+、Na+、Ca2+、Mg2+、Zn2+、Al3+、Cu2+比较稳定,对Fe3+和Pb2+不稳定;葡萄糖、蔗糖、麦芽糖、苯甲酸钠等常用食品添加剂对黄色素的稳定性无明显影响。可为密蒙花黄色素作为食用色素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酶解法提取黑米多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去皮脱脂的黑米为原料,研究了纤维素酶对黑米中多糖的提取率的影响,实验采用单因素试验法研究了在酶解浓度、酶解温度、酶解时间、p H值4个因素下对黑米多糖提取率的影响,选出了影响较大的3个因素;然后用星点设计优化法对实验数据进行进一步优化,确定了最优的提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在p H6.0,酶解温度52℃,酶解时间2.5 h,酶浓度3 mg/100 m L的条件下,黑米多糖得率为0.435 3%。各因素对多糖得率的影响依次为酶解时间p H酶解温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提高茶叶中粗多糖的提取率。方法以汉中红茶为原料,采用复合酶(纤维素酶、果胶酶)法提取粗多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L9(34)正交试验优化了复合酶添加量,提取温度,p H值和料液比等工艺参数。结果影响粗多糖得率的因素依次为提取温度(B)复合酶添加量(A)p H值(C)料液比(D),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复合酶(果胶酶:纤维素酶=2:1)添加量0.8%,提取温度50℃,p H值4.0,料液比1:25。在此条件下粗多糖的平均得率为5.97%,是水提法的2.61倍。结论该研究优化的工艺参数具有提取效率高、提取温度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以苯酚-浓硫酸法测定多糖,研究了采用微波辅助提取杏鲍菇子实体粗多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获得杏鲍菇子实体多糖提取的较佳工艺条件为:颗粒过100目筛、提取温度75℃、提取时间12 min、p H值7、料液比1∶35、微波功率400 W、提取2次。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杏鲍菇多糖的得率高达7.348%。  相似文献   

13.
为了优化猪苓多糖的微波提取工艺,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法,研究液料比、p H、微波功率、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及其交互作用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应用Design Expert和响应面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模拟得到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和可信度,分析得到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液料比30∶1(m L/g),p H 6.6,微波功率614 W,提取时间2.5 min,提取次数2次。在此条件下,多糖提取率达到6.75%。利用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法优化得到的猪苓多糖提取条件参数,为猪苓多糖工业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研究微波法提取马尾松松针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先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微波功率、微波时间、料液比以及提取次数对松针多糖得率的影响;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提取松针多糖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浸提次数是主要影响因素,其次是微波功率和料液比,微波时间对多糖得率影响较小。最佳提取条件为:微波功率800 W,微波时间150 s,料液质量体积比1:30(g/mL),浸提次数2次。此条件下松针多糖得率达3.92%。此法操作便捷、条件温和,易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探索南海鸢乌贼墨汁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南海鸢乌贼墨汁多糖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方法: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选取因素与水平,根据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原理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以获得多元二次线性回归方程,以Y(多糖含量(%)×粗多糖得率(%)×104)为响应值分析各因素的交互作用。结果:鸢乌贼墨汁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料液比1∶2、浸提液p H5.5、加酶量1.00%,此条件下,粗多糖得率为0.91%,多糖含量为9.8%,与理论预测值接近。结论: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鸢乌贼墨多糖提取工艺,取得最佳提取工艺,且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甜菜红色素提取工艺及其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化出甜菜红色素的提取工艺,并对甜菜红色素的稳定性进行研究。方法:首先研究影响提取甜菜红色素的几个因素,包括最佳提取液、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提取p H,并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与分析优化最佳工艺参数;然后研究了甜菜红色素在光照、温度、护色剂和各金属离子下的稳定性。结果:甜菜红色素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在常温下,以水作为提取溶剂、提取料液比为1∶5(g/m L),时间为5h,p H为4.5,并进行二次提取;其中溶剂p H是影响提取效果的主要因素。甜菜红色素的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光照和温度对甜菜红色素稳定性影响较大;护色剂苯甲酸钠对甜菜红色素有保护作用,1‰苯甲酸钠护色效果最好。各金属离子对甜菜红色素色泽无明显影响,Ca2+对甜菜红色素稳定性影响最小、Fe3+和Cu2+对色素稳定性影响最大,同时Fe3+和Cu2+还可降低甜菜红色素的色调。结论:利用该工艺提取甜菜红色素简单可行,光照和温度对其稳定性影响较大,金属离子影响较小,此研究可为甜菜红分离提取提供理论指导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采用间歇式超声辅助提取金针菇菇根多糖,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设计优化金针菇菇根多糖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影响金针菇菇根多糖得率的工艺因素按主次顺序排列为后段超声时间(C)恒温提取时间(B)前段超声时间(A)。确定金针菇菇根多糖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液p H5,料液比1∶30(g/m L),提取温度90℃,超声功率400 W,前段超声时间20 min,恒温提取时间130 min,后段超声时间23 min,在此最佳条件下,多糖得率为7.24%。在超声时间和恒温提取时间相同条件下,该方式多糖得率比"前超声辅提+恒温提取"方式和"恒温提取+后超声辅提"方式分别提高6.3%和5.6%,比直接恒温水浴提取提高12.76%。  相似文献   

18.
苹果果皮中类黄酮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超声波法提取苹果果皮中的类黄酮,得到类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对产品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苹果果皮中类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温度60℃、乙醇体积分数60%、提取时间20min、料液比1:25(g/mL),此条件下提取率为27.56mg/g,超声波法提取苹果果皮中类黄酮重现性好,相对标准偏差0.55%;提取的类黄酮在pH6.0左右较稳定,温度超过40℃时稳定性较差,光照会使类黄酮稳定性降低;H2O2、Na2SO3和NaNO2使类黄酮吸光度明显下降,VC对类黄酮吸光度下降不明显。Mg2+、Ca2+使类黄酮提取液吸光度增大,Pb2+、Cu2+、Fe3+使其吸光度降低,Zn2+、Al3+、K+对其吸光度影响不大。苹果果皮类黄酮不耐高温、不耐酸碱,VC、Zn 2+、Al3+、K+对其稳定性的影响不明显,H 2O2、Na2SO 3、NaNO 2、Mg 2+、Ca2+、Pb 2+、Cu 2+、Fe3+对其稳定性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19.
采用超声辅助水提法提取黑松松针多糖,苯酚-硫酸法测定提取的多糖含量。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对黑松松针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采用抑菌圈法考察了提取的松针多糖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松针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浸提时间2 h、液料比80∶1(m L/g)、浸提温度90℃、超声功率为130 W,在此条件下,黑松松针多糖得率为2.47%。提取的黑松松针多糖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拓宽极大螺旋藻藻蓝蛋白的应用范围,研究了温度、时间、p H值、固液比对其提取工艺及金属离子、食品添加剂等因素对其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藻蓝蛋白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温度30℃、反应时间1.5h、Na_2HPO_4-柠檬酸缓冲液p H值7.0,固液比1∶60,在此条件下藻蓝蛋白的提取率达最大值。藻蓝蛋白在p H值5.0~7.0,温度30℃,室内可见光或暗光条件下较稳定;淀粉、蔗糖、明胶、苯甲酸钠等食品添加剂与低浓度条件下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对其稳定性影响不显著;金属离子Na~+、K~+、Mg~(2+)和低浓度的Ca~(2+)、Zn~(2+)、Al~(3+)、Fe~(3+)、Cu~(2+)对其稳定性无影响。因此,藻蓝蛋白在弱酸性环境、低金属离子浓度及常用食品添加剂等条件下较稳定,可将其作为天然色素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