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过去的一年,是客户关系管理这一理念在业界“声名鹊起“的一年,金蝶公司凭借自己的努力也在客户关系管理软件这一领域取得了重大的突破.2001年8月8日,也就是金蝶成立八周年的日子,我们推出了历时一年半,耗资近千万元打造的金蝶K/3 CRM.……  相似文献   

2.
过去的一年,是客户关系管理这一理念在业界“声名鹊起”的一年,金蝶公司凭借自己的努力也在客户关系管理软件这一领域取得了重大的突破。2001年8月8日,也就是金蝶成立八周年的日子,我们推出了历时一年半,耗资近千万元打造的金蝶K/3 CRM。 总结和回顾2001年我们所取得的成绩,可以归结为下面两点: 首先,产品发展体系有了清晰的思  相似文献   

3.
金蝶过去十年的历史,是一部金蝶人激情燃烧的历史,是一部金蝶与客户及合作伙伴共享成功的历史,是一部金蝶人成功实践各级政府关于软件产业鼓励政策的历史!未来十年,是中国软件产业辉煌发展的十年,是金蝶铸就世界级领先品牌的十年,也是金蝶跻身世界企业应用软件十强的十年。尽管前方的路,充满艰难险阻,充满惊涛骇浪,但不管遇到多少艰难险阻,我们都将勇往直前,铸造金蝶在世界的成功!  相似文献   

4.
作为国内著名的企业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金蝶ERP成功之路是遵循怎样的规律,有哪些方面是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的呢? 目前,在国内ERP系统中,金蝶K/3ERP的品牌覆盖率已稳居全国首位,这充分说明金蝶K/3ERP是拥有用户数最多的国产软件品牌,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但为了这个荣誉,金蝶经历了数年来“学习、继承、探索和创新”的艰难过程。  相似文献   

5.
2001年10月,金蝶与中国建设银行正式签约,在建行总行及其所属的省级分行、二级分行、县支行全面启用金蝶ERP系统,这标志着金蝶公司产品正式进  相似文献   

6.
2004年10月28日,北京天伦王朝饭店.在宽敞的"颐和"宴会厅里,徐少春面对着他已经非常熟悉的国资委及下属集团的头头脑脑,宣布以"中间件+ERP"模式打造的新一代管理软件--金蝶EAS v4.0集团版正式问世.徐少春认为,"中间件+EAS"标志着中国管理软件的第三次技术革命.徐少春的背后的布板上,是一艘巨大的航空母舰,金蝶希望以此昭示--"中间件+EAS"作为金蝶的进攻性作战方队,已经全面起航.  相似文献   

7.
业界     
金蝶打造企业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 本刊记者 刘杰 3月13日,金蝶国际软件集团在北京发布了金蝶企业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v1.0。这是继3个月前金蝶国际软件集团宣布并购开思公司后,又一重大战略举措。它展示了金蝶国际未来2年内的新形象、新使命和新定位,金蝶也想就此彻底摆脱了单一软件厂商的印象,成为企业信息化的最佳战略伙伴。金蝶国际主席徐少春说“该  相似文献   

8.
在2013年或是更远的未来,金蝶希望有很多的伙伴具备很强的向集团型客户提供解决方案的能力,这是金蝶伙伴向高端发展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9.
2002年是企业信息化红红火火的一年。作为国内企业信息化领导厂商,金蝶国际软件集团也迎来了集团发展史上大飞跃的一年;通过开发、整合、购并,合作等多种方式充实自身的产品线和服务能力,金蝶国际推出了企业整体解决方案V1.0、彻底摆脱了单一软件厂商的印象,成为中国众多企业信息化的最佳战略伙伴:同时,旨在“创造价值型客户”的“东方明珠计划”启动,金蝶联合政府、专家、媒体、企业的强大力量,共同关注企业信息化的成长,共同揭示中国成长性企业管理变革奥秘,分享明珠企  相似文献   

10.
2006年6月29日,东软集团宣布正式启动"珠穆朗玛"战略计划,标志着东软正式吹响了全面进军管理软件市场的号角的进军号.这样标志着东软和SAP之间的合作终于走出了实质性的步伐.针对中国的ERP市场,比之国内的用友、金蝶等管理软件公司,东软似乎是一个后来者.但是做ERP的业务东软却不晚,早在2003年东软就开始了与SAP的合作,并成立了一支专业从事SAP业务的队伍,但之后将近三年的时间里,企业管理软件却一直未能成为东软的战略重点.一直到SAP增资成为东软集团的股东,东软才正式将这一业务定位为今后发展的一项核心业务,但在这期间,SAP、Oracle等企业管理软件厂商已经在中国市场上完成了布局,也得到了相当的收获.用友、金蝶等国内管理软件厂商也都各自站稳了国内管理软件领导厂商的地位.而此次东软携手国际巨头SAP共进国内ERP市场,推出"珠穆朗玛"的计划却不同于一般新进入的竞争者,给ERP市场投下了一颗威力难以预计的重磅炸弹.  相似文献   

11.
十岁金蝶     
<正> 十年前,一款由中国人独立研发的名为“爱普”的财务软件通过了深圳市财政局的评审,自此打破了深圳特区各企事业单位的财务软件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也是在这一年,徐少春与一位美籍华人共同创办了一间软件公司——金蝶软件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十年后,当时单一的财务软件已经衍生品类繁多的管理软件,金蝶软件科技公司已经变成金蝶国际软件集团,而徐少春  相似文献   

12.
诞生于2003年的金蝶BOS,是一个面向业务的集成与开发平台.最初从金蝶内部员工的一个报表生成器的编制,逐渐发展成为具有针对性的BOS平台的系统研发.截止2007年5月,金蝶BOS已经过数千家客户验证,拥有数百个客户自主开发的行业插件,约50%的ERP实施服务伙伴掌握了BOS的设计与开发方法,而广泛的客户基础与成熟易用的平台化产品,这些正是"金蝶BOS应用大赛"得以成功举办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白丽 《中国信息化》2005,(15):85-85
2005年7月18日,香港创业板收市后.金蝶国际被标普港交所创业板指数剔除,这标志着金蝶在进入创业板四年之后.正式告别创业板。这是继2004年TOM科技转板之后,又一家转板成功的科技股企业。  相似文献   

14.
金蝶的“航母”计划提出了许久,2002年是检验它一年一小步的时候,金蝶的挑战是,如何漂亮地迈出这第一步。  相似文献   

15.
2003年2月25日,"产品领先,伙伴至上--金蝶企业应用套件战略发布会"在北京隆重举行.金蝶国际软件集团主席兼行政总裁徐少春先生携高层管理团队正式宣布了酝酿已久的2003~2005年发展战略.同时发布了推进战略实施的金蝶企业应用套件(KingDee EAS),旗帜鲜明地表明了要带领中国企业冲破ERP理论的围墙,为成长性企业打造集成、贴身的具有ERPⅡ理论思想的管理信息平台.  相似文献   

16.
《软件世界》2004,(4):23-23
3月11日,金蝶公司宣布更换其使用了近十年的企业标识。从外观看,新标识沿用了旧标识的“KINGDEE”7个字母,保留了旧标识的颜色,所不同的是将部分字母由大写变成了小写(Kingdee)。在这一点上,金蝶的“易容术”和之前联想、华旗资讯、夏新的换标有很大的不同。那么,这种标识上的改动对金蝶来说到底有什么意义呢?“金蝶换Logo,看起来这是一种表面的形式,但是它提升的内涵是非常深刻的。”金蝶总裁徐少春如是诉记者:“换Logo的想法实际上在香港上市时就有了。”虽然金蝶换标一事之前一直被高度保密,但分析其目的无疑与国际化战略密切相连,“…  相似文献   

17.
曹玫 《软件世界》2005,(4):41-41
"商场上没有永恒的敌人,唯有永恒的利益",这句话精确地道出了商业竞争的内在规律。在全球经济"整合"的大背景下,虽然商业竞争无处不在,但市场主流正在悄然转向"合作"。尤其对国内企业而言,跨地域合作无疑是国际化战略的首要选择。经过几年的筹划和周密的准备之后,金蝶的国际化战略轮廓开始清晰起来,与国际巨头合作的思路和策略逐渐浮出水面。近期,金蝶与IBM公布的"开发商互利计划(IAA)"正是这种思路的体现。双方顺市而动,在产品、技术、服务和渠道等方面展开了多层次、多角度的合作。为了确保合作的可行性和执行  相似文献   

18.
在金蝶徐少春总裁十周年庆曲的邀请函中,有这么一句话,“仿佛有一种声音,轻微而鼓动心扉,感觉有一种力量,疼痛却势不可挡”,我觉得这句话不仅传神地描述了中国软件业的发展现状,同时也概括了金蝶人的心路历程。短短的十年时间里,金蝶从创办开始,迅速地成长为国内一流的软件厂商,并由单一的财务软件领域成功拓展到企业管理软件领域。回顾金蝶所走过的道路和取得的荣誉,觉得金蝶的确“势不可挡”。我在为金蝶所取得的成就感  相似文献   

19.
今天,看到一篇标题为“管理软件竞争加剧,金蝶差距越来越大”的评论性文章,大跌眼镜。做记者10年,跑IT这条线也算6年有余,也没有料到“南金蝶”竟然“被”媒体和竞争对手变成了“难金蝶”;深圳、广州少几个客户就变成了“失守”市场;正常的员工流动就是人才流失……  相似文献   

20.
成长型企业信息化历史问题主要是:频繁更换软件系统,导致重复投入和资源浪费;各个信息系统不能集成,导致信息孤岛,管理内耗;大多数高层管理者不直接操作应用软件,导致IT应用受到限制等。3月18日,在“创新品质、贴身管理-2003金蝶企业应用套件(EAS)全国巡展”大会上,金蝶国际主席徐少春先生在主题报告中提出以上观点。为此,金蝶推出的EAS涵盖了企业资源计划(ERP)、分销资源计划(DRP)、客户关系管理(CRM)、知识管理(K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