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继红  郭鑫 《岩性油气藏》2016,28(4):101-105
为寻求一种适合松辽盆地葡北油田采收率的聚合物溶液驱油方法,对葡北油田葡A1 井区一检查井的岩心进行压汞实验,认为该油田属于典型低渗透油藏。因此,通过测量普通中分聚合物和抗盐聚合物流体力学直径,从微观角度考察了2 种聚合物在不同配制条件下对该井区储层孔隙结构的适应性,同时利用柱状岩心进行了驱油效率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注入浓度为700 mg/L 的抗盐聚合物溶液驱油比注入浓度为1 200 mg/L 的普通中分聚合物溶液驱油采收率提高了3.22%,相对于普通中分聚合物溶液,抗盐聚合物更适应于葡北油田的聚驱应用。  相似文献   

2.
赵传峰  陈民锋 《特种油气藏》2011,18(1):83-86,139,140
利用因子分析法对聚合物驱影响因素进行排序,在此基础上,考虑聚合物溶液浓度、聚合物驱油体系用量、注入速度、注采比4个因素,每个因素取3个水平,进行正交试验设计,以采收率增量、吨聚增油量和综合指标为评价指标,优化注聚参数组合。聚合物溶液浓度为1 200 mg/L,聚合物驱油体系用量为600 mg.L-1.PV,注入速度为0.11 PV/a,注采比为1时可达到最优效果。研究结果为SH油田IV油组油藏的聚合物驱开发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针对大庆萨北油田二类油层储层物性差、平面和纵向非均质性严重和普通浓度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增油效果不明显等问题,提出开展高浓度聚合物驱技术思路.结合矿场实际需求,采用仪器检测和理论分析方法,开展了高浓度聚合物溶液流变性、黏弹性、流动特性和驱油效果物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高浓度聚合物溶液的黏弹性较普通浓度聚合物溶液更强,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更大.在注入整体段塞尺寸(0.57 PV)相等的条件下,高浓度聚合物驱较普通浓度聚合物驱最终采收率能提高近10个百分点.高浓度聚合物注入时机、用量和段塞组合方式对增油效果影响很大,注入时机愈早,聚合物用量愈大,高浓度聚合物驱增油效果愈好.整体段塞和"低中高黏度"段塞组合注入压力愈高,扩大波及体积能力强,增油效果较好.理论分析表明,高浓度聚合物溶液流度控制能力更强、驱油效率更高是其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的主要机理.  相似文献   

4.
采用聚合物驱技术提高稠油油藏原油采收率已经在国内外海上油田得到成功实践,而陆上稠油油田的开采目前却主要依赖于热力采油。为探究陆上稠油油田聚合物驱开采的可行性及相应技术对策,以我国西部某油田的ZH区块普通稠油油藏为研究对象,采用聚合物驱数值模拟技术,从参数优化的角度对陆上稠油油田聚合物驱的合理实施界限进行了研究,明确了聚合物驱核心技术参数注入量、注入速度、聚合物溶液浓度、注入时机对聚合物驱效果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陆上稠油油田多轮次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技术。多轮次聚合物驱中,5个独立段塞发挥不同功效,组合协同增油作用明显。对ZH区块的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多轮次聚合物驱可提高水驱采收率达11.78%,吨聚增油量达到168.97 m3。陆上普通稠油油田聚合物驱的成功探索为该类油田提供了一条提高采收率的新途径,特别是对热力采油技术应用具有局限性的油田有较强实用性。  相似文献   

5.
稠油油藏有机铬交联聚合物调驱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海上油田开发实际需求出发,针对南堡35-2油田储层非均质特征、储层物性和流体性质特点,利用室内实验方法,对以有机铬为交联剂的交联聚合物溶液的成胶性能、流动能力、粘弹性进行了测定,对交联聚合物溶液的封堵和驱油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有机铬交联聚合物溶液能够在南堡35-2油田地质条件下形成"分子内"交联体系,注入油藏后可达到增大孔隙流动阻力、增加注入压力的作用;注入时机、交联聚合物注入量、聚合物浓度、原油粘度和物理模型等参数将影响封堵和驱油效果。  相似文献   

6.
针对外围油田高含水葡萄花油层剩余油潜力大、井网加密效果差、水驱剩余可采储量小等问题,提出了中低渗透油藏聚合物驱技术.评价了外围油藏条件下聚合物溶液的稳定性及与外围储层的匹配性,利用物模模型和数值模型研究了其驱油效果.室内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低分子质量的聚合物溶液具有较好的增黏性和稳定性,能够注入外围油田大部分葡萄花油层,并取得较好的驱油效果.当温度60℃、空气渗透率200 × 10-3 μm2、原油黏度9.9 mPa·s时,聚合物驱能够提高采收率6.75%~9.50%.外围油田葡萄花油层实施聚合物驱油技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为了保证双河油田Ⅶ1-3单元高温聚合物驱取得成功,通过实验评价了影响耐温聚合物溶液黏度的各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耐温聚合物BHY适合作为双河油田Ⅶ1-3单元高温聚合物驱用剂;推荐聚合物最佳注入浓度为1 500 mg/L、注入段塞量为0.4~0.6 PV;在最佳注入参数下,对于渗透率为600×10-3μm2的均质岩心,聚合物驱室内驱油实验可提高采收率17.75个百分点;在渗透率极差为3的双管并联驱油实验中,可提高采收率10.5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8.
姜维东  张健  吕鑫 《石油地质与工程》2012,26(3):109-112,141
针对渤海油田高效开发面临的技术需求,以提高采收率为目标,利用现代物理模拟方法,对六种新型驱油剂的流动性能和驱油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六种驱油剂中,泡沫复合体系的流动性能和驱油效果最好,其次为二元复合体系和PA-2聚合物溶液,PA-1聚合物溶液和"PA-1聚合物+ES微球"体系较差。聚合物驱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增油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9.
注聚三采期阿尔奇公式m、n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油田进入三次采油期,储层注入聚合物溶液,储层的物性、电性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为了查明储层注入聚合物溶液发生的变化,模拟油田实际注聚三次采油开发过程设计岩心实验,通过注聚合物岩心的基础实验,获得了岩心驱替后阿尔奇公式中的胶结指数m增大、饱和度指数集中在1.4~1.7之间,电阻率变化呈"S"和斜躺"L"型减小的变化规律.在聚合物驱油过程中,岩心的电阻率变化规律与盐水驱油过程相类似,在测井评价中,可直接使用水驱油田的饱和度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从国内外三次采油技术现状出发,以提高油田采收率为目标,在分析各类化学驱特点的基础上,研究YC系列双子型表面活性剂的驱油机理、适用条件和注剂工艺。通过岩心驱油实验、储层水配伍性实验、原油乳化实验等室内研究发现,YC-3表面活性剂能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改变岩石表面润湿性,提高注水洗油效率和油田采收率。通过延长油田坪74站等多个注水区块现场应用及评价,YC-3表面活性剂虽能达到延缓产量递减、提高原油采收率的目的,但开始见效都在半年以上,注入方式和注入浓度还需针对不同的油藏进一步优化。根据研究结果,延长油田表面活性剂驱技术的发展方向为油藏精细化、注入参数优化、驱油模拟化、复配体系优化及新型表面活性剂研发。  相似文献   

11.
M油田为高孔、高渗、有边水和气顶的高盐油藏,已进入中高含水期,含水快速上升、产油量大幅递减,稳产难度越来越大。聚合物调驱作为油田注水开发中后期稳产的有效技术,但对高矿化度油藏存在一定的风险。为了降低风险,对高盐M油藏进行聚合物驱可行性研究,用正交设计原理和数值模拟方法,以采收率增量、吨聚增油量及综合指标为优化目标,对聚合物的分子量、聚合物溶液的注入浓度、聚合物溶液的注入段塞、注入速度进行筛选,确定不同优化目标下的最优参数组合,经济评价后表明聚驱不可行。  相似文献   

12.
经历近30年注水开发,印度尼西亚Widuri油田存在严重的注水突进、水驱效果差、油田采收率低等问题,亟需采取稳油控水措施提高采收率。通过对Widuri油田开展聚合物驱可行性分析、聚合物筛选评价、优化地面配注工艺、研制地面注入设施以及应用井间示踪监测技术和聚合物保黏工艺等一系列技术措施,成功在该油田实施了聚合物驱单井先导性试验,并取得了较好成果,可为今后类似海外油田稳油控水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海上油田多层段、强非均质性的典型储层特征,给以聚合物驱为主的提高采收率新开发模式带来极大的挑战,如何通过全过程动态优化注入方案,延长聚合物体系高效阶段变得尤为关键.通过长岩心并联驱替实验,考察单一段塞和组合段塞注入方式下的驱油效果,以找出影响聚合物驱高效性的关键问题.实验结果表明:非均质油藏注入聚合物体系高效性变差的机...  相似文献   

14.
经历近30年注水开发,印度尼西亚Widuri油田存在严重的注水突进、水驱效果差、油田采收率低等问题,亟需采取稳油控水措施提高采收率。通过对Widuri油田开展聚合物驱可行性分析、聚合物筛选评价、优化地面配注工艺、研制地面注入设施以及应用井间示踪监测技术和聚合物保黏工艺等一系列技术措施,成功在该油田实施了聚合物驱单井先导性试验,并取得了较好成果,可为今后类似海外油田稳油控水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依据河南油田矿场生产实际需求,通过室内研究,定义了高浓度聚合物(ZL-I型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的下限值,优化了聚合物驱最佳注入段塞尺寸。研究结果表明:聚合物溶液质量浓度从500增至3000 mg/L时,黏度从11.8逐渐增至227.2 mPa·s;当聚合物质量浓度超过1670 mg/L后,溶液黏度大幅上升。在频率0.1 Hz下,黏性模量在聚合物质量浓度达到1643 mg/L后快速上升,而弹性模量在聚合物浓度达到1680 mg/L后快速上升。据此得到高浓度聚合物的下限值为1700 mg/L。当2000 mg/L聚合物注入量增至0.7 PV时,聚合物驱采收率大幅提高,增幅为19.77%;当注入量大于0.85 PV时,采收率增幅变缓。推荐下二门油田进行高浓度聚合物驱的注入浓度为1800~2000 mg/L,注入聚合物段塞量为0.85 PV。在该油田10口注聚井进行现场应用,日产液891.3 t,日产油77.9 t,累计增油143498 t,二次聚驱阶段提高采收率8.66%。表明注入高浓度、大段塞聚合物是挖掘聚合物驱增油潜能、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海上油田聚合物驱后提高采收率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中国海上油田中有3个油田实施了聚合物驱开采技术,且取得了较好的增油控水效果,但聚合物驱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技术将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研究海上油田聚合物驱后提高采收率的合理接替技术,在调研总结中外聚合物驱后提高采收率技术的基础上,从工业化应用规模、矿场试验效果和驱油机理等方面进行分析,针对海上油田的特点和条件,筛选出适合海上油田聚合物驱后提高采收率的接替技术。结合室内物理模拟实验,对残留聚合物的分布特点和聚合物驱后接替技术进行了分析,对比了聚合物驱后二元复合驱与絮凝剂驱提高采收率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海上油田聚合物驱后可采用二元复合驱和聚合物再利用等提高采收率技术进一步开发;聚合物驱结束时,残留聚合物主要分布在主流线上;聚合物驱结束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时机越早越好;二元复合驱油体系增油降水效果及注入性均优于絮凝剂驱。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提高聚合物驱后特高含水开发后期油藏采收率,根据强化泡沫驱先导试验区的油藏特点及开发现状,利用CMG数值模拟软件,对双河油田强化泡沫驱的注入段塞大小、注入浓度、注入方式等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并依此制定了开发方案。优化结果表明:强化泡沫体系为2 000 mg/L稳泡剂+0.3%发泡剂,合理气液比为1∶1,最佳注入量为0.5 PV,并且采用气液混注方式驱油效果最佳;预测矿场实施后,可提高采收率10%,对聚合物驱后油藏采用强化泡沫驱技术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注聚合物速度对提高原油采收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孤岛油田注聚合物先导区,孤岛油田注聚合物扩大区,孤东油田注聚合物扩大区注聚合物驱油效果的研究,认为聚合物溶液粘度受剪 切速度的影响,在地层中的滞留情况与现场注入速度有关,年平均注聚速度高的区块见效早,早期采收率提高幅度高,但最终采收率低于年平均注入速度低的区块,因此,应根据各区块地质特点适当控制注入速度,以减少由于剪切,滞留待地聚合物粘度造成的影响,达到提高原渍采收率的目的,该三个区块注聚驱获得的成功经验为胜利油区其它同类油田开展聚合物驱油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9.
薛小叶 《测井技术》2022,(4):472-477
随着大庆油田的不断开发,3次采油已成为提高采收率、保持油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技术手段。聚合物驱油能大幅度提高原油采收率,经济效益好,已成为油田老区保持稳产的主要技术。通过对注入剖面测井资料在某聚合物驱油工业区综合调整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发现通过调整,吸液剖面得到有效改善,从而扩大注入聚合物溶液波及体积,体现了测井资料在...  相似文献   

20.
关丹  娄清香  任豪  阙庭丽 《油田化学》2020,37(2):287-291
为提高砾岩油藏采收率,针对七东1区砾岩低渗储层强非均质性、水驱采出程度低、剩余油饱和度较高等特点,在七东1区实施聚合物驱。通过理论计算、聚合物注入性及流动性分析、天然岩心驱油实验,对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和注入浓度进行了筛选,并在七东1区进行了矿场应用。结果表明,七东1区低渗砾岩储层可注入浓度不高于1000 mg/L、相对分子质量400×10~4以下的聚合物,采收率可提高4%数9%。针对低渗透油藏特点,形成了驱油体系与油藏流体等黏驱替流度控制技术。试验区于2016年1月全面注入相对分子质量为350×10~4、质量浓度为800 mg/L的聚合物溶液。截至2019年2月,聚合物驱阶段产油8.01×10~4t,阶段采出程度14.5%,降水增油效果明显。图6表6参1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