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核酸酶P1是一种重要的工业酶制剂,可用于水解核酸制备5’-核苷酸。通过摇瓶发酵对桔青霉发酵产核酸酶P1的培养基进行了优化,并在30L的贝朗全自动发酵罐中对桔青霉发酵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基于Logistic方程和Luedeking-Piret方程分别建立了桔青霉发酵过程中的菌体生长、产物合成及底物消耗随时间变化的数学模型。模拟出的模型数据与实验值能较好的吻合,该模型能较好地反映桔青霉在30L的Bio-Statplus贝朗发酵罐中的发酵过程。该模型对指导工业生产中利用桔青霉大规模发酵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廖明义  陈雯莉 《食品工业科技》2012,33(3):180-182,316
核酸酶P1是一种重要的工业酶制剂,可用于水解核酸制备5’-核苷酸。通过摇瓶发酵对桔青霉发酵产核酸酶P1的培养基进行了优化,并在30L的贝朗全自动发酵罐中对桔青霉发酵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基于Logistic方程和Luedeking-Piret方程分别建立了桔青霉发酵过程中的菌体生长、产物合成及底物消耗随时间变化的数学模型。模拟出的模型数据与实验值能较好的吻合,该模型能较好地反映桔青霉在30L的Bio-Statplus贝朗发酵罐中的发酵过程。该模型对指导工业生产中利用桔青霉大规模发酵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桔青霉高产核酸酶P1的固态发酵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本实验室从土壤中分离筛选到的一株高产核酸酶P1的桔青霉GX-K为生产菌种,研究了该菌固体发酵产核酸酶P1的发酵条件。结果表明其最佳产酶条件为:以麸皮作为固态发酵基料,添加4%的蔗糖,料水比为1:0.9,30℃培养72h。该条件下核酸酶P1产量达5783.41U/g干基。  相似文献   

4.
核酸酶P1是一种重要的工业酶制剂,可用于水解核酸生产5’-核苷酸。本文综述了利用桔青霉发酵得到核酸酶P1的菌种选育、培养基优化、发酵工艺控制、浓缩、相关应用和国内外市场状况。   相似文献   

5.
考察了核酸酶P1发酵条件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核酸酶P1的发酵工艺为接种量10%、种龄24h、初始pH6.50。发酵温度对产酶影响较大,26℃有利于菌体产酶;锌离子添加时间和添加量对核酸酶P1发酵都有影响,其最佳的添加量为0.2g/L;吐温-80、泡敌-80以及橄榄油都可以提高发酵产酶水平,尤以吐温-80最为明显,0.2%的吐温-80可以使产酶提高达30%;此外,植酸类化合物和核酸类物质对桔青霉发酵产核酸酶P1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陈洁  王璋 《食品科学》2004,25(1):108-111
本研究主要研究酵母中核酸酶的性质包括最适pH和最适温度,pH稳定性和温度稳定性,金属离子和抑制剂对酵母核苷酸的作用等.通过将酵母核酸酶性质与外加的5'-磷酸二酯酶(麦芽根核酸酶)的性质的比较,发现由于外加的麦芽根核酸酶的稳定性比酵母核酸酶的要高,因此外加麦芽根核酸酶不能显著提高自溶法制备的酵母提取物中呈味核苷酸的含量的原因,并不在于外加的麦芽根核酸酶本身的性质,而是另有其它原因.  相似文献   

7.
以核酸酶P1产生菌桔青霉(Penicillum citrinum)为出发菌株,通过微波诱变,得到1株产核酸酶较高的生产菌SL5。在适宜条件下(004250MHz、800W、150s),其产生的核酸酶P1酶活由667.50U/mL提高到1228.20U/mL,提高了84.00%。传代试验表明,该突变株SL5的高产性能遗传特性较稳定。  相似文献   

8.
1.3 发酵—转化法生产5’—核苷酸1.3.1 5’—肌苷酸生产此法是先发酵生成肌苷(IR),然后磷酸化为5’—IMP,其工艺流程如图5所示。肌苷菌种培养→扩大培养→发酵48h→离子变换柱分离肌苷干燥分离冷冻结晶浓缩磷酸化结晶过滤烘干IMP图5发酵—磷酸化法生产IMP 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9.
陈洁  王璋 《食品科学》2004,25(1):108-111
本研究主要研究酵母中核酸酶的性质包括最适pH和最适温度, pH稳定性和温度稳定性,金属离子和抑制剂对酵母核苷酸的作用等。通过将酵母核酸酶性质与外加的5’-磷酸二酯酶(麦芽根核酸酶)的性质的比较,发现由于外加的麦芽根核酸酶的稳定性比酵母核酸酶的要高,因此外加麦芽根核酸酶不能显著提高自溶法制备的酵母提取物中呈味核苷酸的含量的原因,并不在于外加的麦芽根核酸酶本身的性质,而是另有其它原因。  相似文献   

10.
食品中的呈味肽及其呈味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呈味肽因其不同链长度和结构序列具有不同的滋味特征,包括甜味、苦味、酸味、咸味和鲜味。目前国内对于呈味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种类和数量的发掘阶段,关于呈味肽与味觉感受器相互作用而呈味的机理还不是十分清晰;而国外对于呈味肽的降血压、降血糖等生物活性功能以及5类呈味肽的相应呈味机理研究有相关新报道。本文阐述了食品中的呈味肽以及其在食品中的作用,并综述了其呈味机理的研究新进展,以期为食品风味研究及调味品的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反相HPLC快速测定调味品中有机酸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了酱油、食醋中的主要有机酸,在ODS2柱上,以5%CH3OH-0.10mol.L^-1KH2PO4(pH3.0)溶液作流动相,流速1.0mL/min,UV215nm进行检测。方法简便、快速,样品加标回收率在95%-110%范围内。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核酸酶P1的发酵酶活,以桔青霉菌株CK-3为出发菌株,利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诱变方法,获得了3株(CK-3-1,CK-3-7,CK-3-9)高产核酸酶P1菌株,其中CK-3-9突变株酶活较高,其核酸酶Pl发酵酶活达到1232 U/m L,比出发菌株CK-3(酶活866 U/m L)提高到了42.2%,遗传实验表明稳定性好,有望用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3.
发酵鱼骨调味料生产工艺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淡水鱼鱼骨为原料,经酶解和乳酸菌发酵后制得新型鱼骨调味料,其发酵条件为乳酸菌接种量5%,发酵温度40℃,摇瓶转速120r/min,发酵18h,所制得的调味料具有风味独特、氨基酸态氮含量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论传统发酵调味品生产工艺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由于传统发酵调味品成份复杂、风味要求高,认为生产优质传统发酵调味品“多菌种发酵”是传统发酵工艺的内因,“低温混合发酵”是其条件。并举例说明要创新传统发酵调味品,必须深入发掘传统工艺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
将茶树花加入苹果汁中进行发酵,研究茶树花苹果酒发酵工艺。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应用响应面分析法对茶树花苹果酒的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并确定最佳的发酵条件。结果表明,茶树花的添加量为苹果汁的1.0%(w/v)、酵母接种量12.5%(v/v)、初始糖度200g/L、果胶酶0.08g/L、温度27.0℃时,所制茶树花苹果酒色泽金黄,澄清透明无沉淀,具有浓郁的茶花香、酒香和果香,口感柔和,酒体醇和协调;各理化指标为:酒精度10.7%,可溶性固形物5.0%,还原糖2.32g/L,pH3.66,杂醇油397.89mg/L;是一种既风味独特又健康养生的低度果酒。   相似文献   

16.
以葱蒜姜为主原料,经综合护色、多效抑臭、科学复配以及相关工艺技术条件的系统研究,在明确不同原料加工特性及配合使用时相互间因果关系的基础上,开发出口味各异、风味多样、调味方式简便且可广泛适用于各种不同调味场合使用的本味与风味类系列软管膏体调味品。  相似文献   

17.
此研究提出了一种以腌制发酵的蔬菜、辣椒、植物油为主要原料生产蔬菜复合调味品的加工技术,对蔬菜复合调味品的生产工艺、最佳配比、操作技术要点、产品质量标准及工艺参数进行了研究。该产品色、香、味佳,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柿子醋酸饮料发酵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柿子醋酸饮料的发酵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果胶酶处理柿子浆,柿汁易于提取,出汁率得到提高;其最佳生产工艺参数为果胶酶用量0.2%,酶解温度45℃,酶解时间2h;酒精发酵期2d;醋酸发酵期2.5d;柿子醋酸饮料的最佳配方为醋酸发酵柿子汁与水之比为3:1,加糖量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