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滩水电站泄洪消能布置方案可靠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祖信 《水利学报》1990,21(8):48-52
  相似文献   

2.
周鸿汉  王平 《水电站设计》1999,15(2):42-46,66
简要介绍了二滩水电站两条泄洪隧洞的布置、选型、结构设计,以及在高流速水流条件下所采取的减免蚀措施和防雾化措施。  相似文献   

3.
二滩泄洪隧洞为龙抬头型式。大部分洞段处于低弗氏数、小底坡和近45/s的高速水流中,形成了独特的减免蚀措施。本文从实验和设计优化两个方面介绍了泄流面不平整度的控制、掺气设施的体型及其位置和保护长度、抗蚀耐磨材料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周钟 《水力发电》1997,(11):10-14
结合溪洛渡水电站“高水头,大泄量,窄河谷”的泄洪特点,拟定出泄洪消能的“多种设施,分散泄洪,分区消能”布置原则,采用8表孔,7深孔及4条泄洪洞的泄洪设施共同承担泄洪,并提出了“泄小洪水时,增加运行灵活性;泄中洪水时,充分利用水库调洪削峰,泄大洪水时,有足够的超泄能力,提高安全度”的泄量分配原则。  相似文献   

5.
二滩泄洪洞泄洪水流落差达180m,单洞泄流量为3800m3/s,为国内已建和在建泄洪洞的首位,在世界上也位居前列。本文介绍了二滩泄洪洞采用浅水式短进水口、龙抬头隧洞洞身、扭曲斜切挑流鼻坎和舌形挑坎体型的设计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6.
李旭东  鲁毅 《水电站设计》1999,15(2):20-25,32
溪洛渡水电站的泄洪设施由坝身孔口和两岸泄洪洞组成,其中隧洞泄洪流量达18000 ̄20000m^3/s,占枢纽总泄洪量的45%左右。本文结合坝址地形、地质条件及隧洞泄洪要求,对泄洪洞的布置、选型与设计开展了多方案的比较研究,提出了“有压接无压-洞内龙落尾”的泄洪洞布置型式。  相似文献   

7.
小浪底工程多条隧洞泄洪布置的特点与消能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黄河小浪底工程泄洪建筑物下游消能的试验研究,总结了多条隧洞泄洪布置的特点与消能问题.该工程泄洪消能布置的特点是:布局紧凑,多条隧洞集中布置,下游设一综合消力池,池内设二道纵向隔墙,分为三个小池,消力池下游接泄水渠,使水流平顺地导入主河道.为解决其消能问题,采用洞内多级孔板消能,优化出口体型,调整消力池尺寸等措施,充分利用了消力池的长度和宽度,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沙溪口水电站泄洪消能采用戽池式消能工,设计泄洪流量20300m^3/s。自1987年底蓄水发电至今经历多次泄量达16900m^3/s。运行实践证明,其消能设计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9.
10.
将导流洞改变成泄洪隧洞的过程中,国内外都积极的应用了消能策略。因为导流洞水头大、流速高、出口低,不但容易导致空蚀破坏,还会导致洞内腐蚀,同时,下游水和出口还很难有效的衔接到一起。对此,国内外相关行业及人事都开始投入更多的精力研究消能方案,在改善传统方案的不足之处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了能够更加扎实的掌握该项技术,文章通过下文对相关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探究,从而为有关研究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提供一定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11.
洪家渡水电站泄洪隧洞的设计优化,经多种设计方案的比较论证,优选出适宜于该洞自然条件和运行要求的方案三。该方案降低了洞高,减少了工程量,节约了投资。出口采用斜鼻坎挑流消能,对解决狭谷消能问题,减轻水流对下游两岸冲刷,减少高边坡开挖具有较好效果,同时也改善了施工和运行条件。  相似文献   

12.
13.
本文对古洞口水电站泄洪兼防空隧洞的设计进行了简介,并重点介绍了隧洞的布置型式、水力设计、结构设计和基础处理等,以期对同类工程的设计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4.
小湾水电站左岸的两条泄洪隧洞是三套泄洪设施之一。因其水头高、流量大、洞线长、消能量大、泄洪时的空蚀及归槽问题比较突出,尤其是洞身过F7断层的结构处理困难。  相似文献   

15.
文章简要介绍了景洪水电站泄洪消能方案的选择、“宽尾墩-消力池”新型联合消能工在本工程中的应用以及主要泄洪建筑物的设计。  相似文献   

16.
溪洛渡水电站坝身泄洪消能布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溪洛渡水电站具有“窄河谷、高拱坝、巨泄量”的特点,按照“分散泄洪、分区消能”的布置原则,以及“泄小洪水时运行灵活,泄中洪水时充分发挥水库调洪削峰能力,泄大洪水又有足够的超泄能力”的泄量分配原则,开展了多方案的坝身泄洪消能布置比较研究。结合水力模型试验,初步论证了坝身7表孔+8深孔方案宣泄30000m^3/s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洪家渡水电站泄洪系统所处峡谷地区河谷狭窄这一特点,以满足泄洪要求为主,并兼顾消能防冲和雾化问题,通过分析泄流和消能水力特性及雾化物理现象,解决泄洪系统的结构布置、高速水流、出口消能和河床防冲、以及两岸山坡特别是塌滑体雾化防治等一系列问题,使泄洪系统布置设计的综合效益最佳,达到工程安全经济运行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19.
本文简要介绍了南腊河水电站泄洪消能试验成果。通过水工模型试验对原设计方案进行修改,并对原设计方案和修改后的方案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