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央商务区以商业与商务办公用地为主,交通出行的潮汐特性和高峰特性均非常明显,在路网交通承载能力有限的情况下,控制用地开发强度是解决中心商务区交通问题的根本措施。研究基于交通承载力及土地利用条件(OD分布)约束,建立以区域用地最大开发强度为目标的交通模型,并以南宁市龙岗片区的土地利用规划为例,推算各交通小区的最大交通生成量及极限容积率,确定区域最佳的用地开发方案。  相似文献   

2.
从城市开发强度的主张角度看,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可以划分为分散化、集中化与折衷化三大类.不同的开发模式,对交通产生不同的影响.国外在这方面积累了大量值得借鉴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主要包括研究城市开发强度对交通发展战略、交通及城市运营效率、交通基础设施和交通需求的影响等方面.高强度开发是中国大多数城市的基本特征,在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中国城市的开发模式对交通的影响效果与国外既有相似,又有差别.通过综述国外的相关研究成果及结合中国实际情况的对比,为城市交通发展战略和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作为国土空间治理的基础性制度,主体功能区战略对于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秩序具有重要的规范与引导作用。建设用地强度是建设用地管理的重要维度,分析不同主体功能区的建设用地强度变化,有助于深化主体功能区战略效应的理论认知,同时为后续规划实施提供方向引导。基于中国2000-2020年人口普查、建设用地分布数据,分析全国各县区建设用地强度变化,识别面向主体功能分区的建设用地利用模式与时空演变特征,并探究人口规模与利用强度变化对于建设用地扩张的解释程度。研究发现:首先,2000-2020年间,城市化地区建设用地强度有所上升,而限制开发区建设用地强度显著下降;其次,“人口收缩-用地强度下降”是全国占比最高的建设用地利用模式,城市化地区与限制开发区建设用地利用模式呈现差异化特征;最后,建设用地强度变化是建设用地扩张的主导性因素,用地强度变化在2000-2010、2010-2020年解释了全国88.18%与94.81%的建设用地扩张,限制开发区中用地强度变化对建设用地扩张解释度随时间加强,城市化地区则有所减弱。本文对不同主体功能区下建设用地强度进行了及时、系统评估,也为推动主体功能区战略优化提供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4.
城市的高强度开发建设如何影响城市绿地的渗蓄效能值得研究,可解决现有研究由于原型观测量不足造成的参数误差,实现城市雨洪韧性管理的科学预测和精准调控.以沈阳市三环内主城区为研究范围,将土壤容重作为因变量,选取不同自变量例如绿地类型、容积率、建设密度、建筑高度、用地开发年限、地形高程、绿化覆盖率、下垫面硬化比例等用地开发强度...  相似文献   

5.
从城市生态学角度出发,系统遴选城乡用地适宜性评价正因子与负因子,基于AHP法对沈阳市域用地适宜性做出评价,应用GIS技术定量化揭示和反映适宜性空间分布特征与差异,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的用地适宜性分区,为沈阳市总体规划"三区"的科学划定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控制性详细规划等片区规划编制中用地强度与路网规划的协调性,本文基于交通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约束关系,通过构建归一化用地强度、路网支干比等新指标,运用路网消散能力计算方法,建立基于路网承载力的归一化用地强度协调性评估模型。模型结果显示,增加路网密度能够显著地提升用地强度的上限;提高支路在路网中的占比,对路网交通效率的负面影响相对较小。文章以广州市主城区六处典型片区为例,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和指导性,为探索和推广“窄马路、密路网”道路布局理念提供理论支撑和工具支持,有助于用地开发方案的科学决策。  相似文献   

7.
城镇存量低效用地的存在导致宝贵的土地资源无法实现其效用和效益的良性循环,也无法发挥最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因此必须重视并积极开展城镇低效用地的再开发工作。本文分析了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的意义和低效用地出现的原因,并提出了基于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的规划策略。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正处在物流快速发展阶段,物流建设项目数量巨大.但是国家并没有专门针对物流项目用地的建设制定相关控制指标标准来进行控制和引导.出现了“投资强度无法反映经济效益、容积率的制定缺乏科学性、建筑密度与实际建设密度不符、绿地率无法反映真实生态环境”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尝试可改进的方法有“投资强度增加辅助指标、基于合理地块划分及功能差异来确定容积率、建筑系数代替建筑密度、绿地率中增加植物配比要求“等,这些方法的运用能更有针对性地指导物流园区建设,改善物流项目建设乱象.  相似文献   

9.
随着近年来滨水用地地价的提升,在再开发的过程中.鉴于政府对开发中经济利益的考虑.要求建筑密度最大化.导致对滨水空间的利用只是取得了短期利益,而并没有将滨水空间对城市形态发展形成的长期利益做重点考虑,本文研究的对象即滨水用地的再开发模式,其良好的区位蕴涵着巨大的商业价值.对政府来说.开发滨水区有助于振兴地方经济.对私人企业来说.可以获得巨额的利润,本文将通过国外滨水用地实例.试图探析出适合滨水再开发的正确模式。  相似文献   

10.
开发强度控制是营造城市空间形态和城市空间结构的重要手段,合理确定控制开发强度能够有效落实上位规划的控制要求,引导城市开发建设.以建筑总量控制为前提,借助GIS技术平台,应用多因子分析方法对西咸新区沣东新城三桥片区用地的开发强度进行分区研究,为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开发强度分区控制提供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1.
贾金龙 《山西建筑》2009,35(21):36-36,166
从北京城市土地与交通发展现状入手,重点剖析了在规划实施过程中二者相互不协调的现象,总结了国内外城市在促进城市土地与交通协调发展的实施政策、机制、方法等方面的成功经验,提出改善现行相关政策法规、管理机制和实施策略的措施建议,以实现土地与交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唐乐 《山西建筑》2009,35(29):41-43
对国内多位学者的研究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总结,并就长沙市地铁当前的建设状况,针对其具体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提出了先于轨道交通建设合适的研究方法,以完善地铁沿线交通建设。  相似文献   

13.
楼洋 《城市建筑》2014,(12):42-42
义乌市稠城新建城区是以小商品市场建设为导向发展而来的新城区。本文通过对其建筑密度和容积率等指标的分析,研究该地区土地开发强度的空间分异与演变趋势,为义乌城市空间形态的实证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4.
刘吉磊  赵存维 《山西建筑》2012,38(20):215-217
首先介绍了方格网法进行土方量计算的原理、方法与步骤,然后以邱县梁二庄乡霍赵屯村为例,借助CASS7.0软件对土地平整工程土方量进行了辅助计算。经过与实际工程的对比分析发现,计算结果与实际工程相差不大,能够满足项目需要。  相似文献   

15.
针对人员个性差异,合理预测空气呼吸器耗气时间,提出一种依据人员活动强度计算空气呼吸器耗气率的方法。按照人员的4 种活动强度等级,通过采集人员的空呼静止耗气率、个人动静心率比和空呼耗气率的数据,利用相关系数矩阵确定不同活动强度空呼耗气率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其主要影响因素为自变量,耗气率为因变量,建立基于活动强度计算空呼耗气率的回归模型。经验证,该模型具有较高的拟合度,对预测空气呼吸器的耗气率具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分析研究了交通发展与城市土地使用协调发展的关系,针对太原市现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在城市发展目标多元化越发明显的趋势下,提出了既能发挥交通设施的最大效益,又能先期引导土地布局的形成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7.
康旺泉  段丽丽 《山西建筑》2010,36(31):22-24
通过对以往临港工业区土地开发利用的分析,结合长兴岛临港工业区建设的自身特点,提出了长兴岛临港工业区的土地开发利用策略,为新兴临港工业区的土地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西部地区的土地利用与城镇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维新 《城市规划》2002,26(2):27-33
探索和研究西部城镇土地开发 ,必然涉及到西部地区的土地资源、特征、耕地保护与政策调整。文章重点研究西部地区土地资源的利用及其政策调整和西部地区城镇开发的重点及其城镇开发的资金筹措 ,以及如何建立城市建设资金的良性循环机制问题。  相似文献   

19.
刘丽 《山西建筑》2006,32(17):195-196
通过分析太原市的客运交通现状,指出太原市客运交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适合太原市交通特点的客运交通发展措施,以满足城市健康、和谐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秦禹 《山西建筑》2011,37(2):12-13
针对郑州市的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了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用地布局的建议和对策,从而积极有效的缓解郑州市土地资源供需紧张的状况,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