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全热交换器入口段结构关系到芯体迎风面的气流分布,对全热交换器性能有重要影响。为进一步提高全热交换器性能,针对一种常见的垂直交叉流板翘式全热交换器,将入口气流垂直于芯体改为入口气流平行于芯体,并在流道内设置导流片,通过实验对导流片的数量和角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比原结构,改变入口气流方向,在低风量下换热效率有所提高;在流道内设置导流片,换热效率进一步提高;增加导流片数量以及增加导流片角度,都会再进一步提高换热效率。  相似文献   

2.
芯体是全热交换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热交换器进行热质交换的关键构件。对平板流道、三角流道翅片不导热、三角流道翅片导热3种情况下,全热交换器的热质交换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分析,结果表明:由于二次换热面的存在,三角流道翅片导热时,全热交换器的显热效率以及焓效率明显优于其他两种情况;而当进口风速大于0.8 m/s后,三角流道翅片不导热条件下的焓效率逐渐地略优于平板流道的焓效率,这主要是由于前者的潜热效率随着风速的增加而减少的幅度要小于平板流道造成的。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对板式全热交换器的显热和全热效率进行测试,分析温差、湿度差和风量对效率的影响;并结合试验结果分析了其在空调系统中应用的节能性。  相似文献   

4.
将调湿纤维作为蓄湿芯体运用于间歇性换向式全热交换器中,对换热器性能进行研究。通过实验测试棉,羊毛,亚麻和大麻四种纤维在换热器运行条件下的吸放湿变化情况并绘制曲线,得到换热器分别在四种纤维填充条件下的潜热效率。同时通过测定填充芯体前后的压力损失计算节能率,由此得出羊毛芯体性能最佳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为提升固体蓄热式电锅炉机组整体效率及系统安全性,对其放热特性进行研究。通过数值模拟锅炉内部布风及换热器结构,并分析实验测试结果,采用蓄热体迎风面设置导流装置和改变换热器管排结构的优化方法,改善锅炉放热不均匀的问题,提升翅片管式换热器的换热效率。优化结果表明:通过设置导流装置可使迎风截面的流速分布均匀性指数提升13.58%;通过优化换热器的管排结构,可使换热器风侧温降均匀性提高49.779%。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长宽比对矩形截面高层建筑表面风压分布的影响,进行7个长宽比建筑的风洞试验,分析长边和短边正迎风时各立面的风压分布,从短边正迎风时侧风面的风压分布研究气流的分离和再附,计算得到面体型系数,并将面体型系数与荷载规范值进行比较。研究表明:短边正迎风时,迎风面的风压分布与长宽比无关,背风面风压比较均匀,长宽比越大负平均风压系数绝对值越小;当长宽比大于4∶1时,侧风面负风压绝对值由大变小再变大,气流发生分离、附着、再分离。试验获得的迎风面体型系数随着深宽比的增大而增大,背风面体型系数随深宽比的分布总体上与荷载规范一致。  相似文献   

7.
通过合理假设,将气固(膜)两相间透湿类比为流固耦合传热,建立了空气一膜热湿耦合传递数学模型。利用现有CFD软件Flu—ent实现该数学模型的计算,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数学模型的正确性。保持风量不变,改变入口气流方向,计算了不同入口工况下换热器的性能参数。通过比较发现,当入口气流与迎风面夹角在75°附近时获得最佳性能。通过定义气流分布系数分析了入口气流方向对换热器性能影响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全热交换器芯体材料是全热交换器实现热湿交换的关键,目前我国尚未发布对其芯体材料的评价标准。本文主要对全热交换器芯体材料的性能评价实验方法、评价指标进行探究,提出了对材料的评价指标应包括其传热性,透湿性,透气性以及阻燃性,并给出了相应的实验方法和表征参数,希望得到更广泛的讨论,推动全热交换器芯体材料评价方法标准的建立。  相似文献   

9.
新型板式全热交换器研制--产品研制及实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殷平 《暖通空调》2005,35(11):56-62
讨论了国内外评价全热交换器性能的主要指标,介绍了一种新型全热交换器的基本结构、主要特点以及实验结果。结果表明,由于采用了纳米气体分离复合膜作为热质交换材料,该全热交换器具有以下特点:a)全热交换效率高达75%以上,高于其他形式的同类产品;b)取消了传统的波纹瓦楞纸支撑结构,空气阻力大幅度下降;c)在较高的迎面风速下,仍然有较高的换热效率;d)热质交换材料的孔径只有2nm,细菌、病毒和气体均无法通过,实现了零泄漏;e)由于采用了板式换热器的可拆卸结构,加上材料良好的疏水性,因此芯体可以拆卸,大大延长了换热器寿命。  相似文献   

10.
以实际工程运用为例,分析了板式空气全热交换器引入空调系统后对于系统运行能耗的影响.根据实测数据计算了全热交换器的全热效率、潜热效率和显热效率,并且得出了在设备使用年限内静态和动态投资回收期分别为2.8年和3.3年.板式空气全热交换器在上海地区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利用权重系数建立了全热换热器的全热效率、显热效率及潜热效率三者的关系式,根据显热、潜热效率权重系数判定显热效率、潜热效率对全热换热器全热效率的影响程度。夏季工况下,我国大部分地区空调系统中全热换热器的全热效率主要受潜热效率影响。我国西北地区的空调系统不适合使用全热换热器。  相似文献   

12.
对燃气热水器的换热器建立单管计算模型,计算分析了工作参数(烟气进口温度、过剩空气系数、烟气温度分布、水质量流量)、结构参数(肋片数量、肋片厚度)和水管顺、逆流排布对换热器换热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杨伟 《暖通空调》2007,37(3):68-70,78
通过改变换热器的结构形式和流程,设计了一种椭圆螺旋管束换热器,理论分析了该换热器传热效率提高的原因。试验测试的结果表明,椭圆螺旋管束换热器总传热系数高于普通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且加工成本降低,换热器体积减小,是换热器发展的一个新方向。  相似文献   

14.
以北京某宾馆污水源热泵系统中的污水换热器为研究对象,连续测试了污水、中间水以及热水流量、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根据测试数据计算得到了污水换热器换热效率的衰减情况,并拟合得到了传热系数的衰减公式,测试分析结果可为污水源热泵供热系统中的污水换热器设计和选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全热换热器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空调用全热换热器中流体的传热传质过程,给出了综合换热系数的计算式,介绍了全热换热器的设计计算方法和性能评价参数,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竖直U形地埋管换热器进水温度一定的条件下,进出水温差不仅反映地埋管换热器的换热能力,还影响着地源热泵的运行效率,引入地埋管换热器能效系数反映此影响特性。实验研究了地埋管换热器进水温度、流量、地埋管埋深对地埋管换热器传热特性的影响。提高地埋管换热器的进水温度、降低流量、增大地埋管埋深可以有效增大能效系数。受地质条件与经济性等制约.地埋管换热器进水温度、埋深不能无限制增大,流量不能无限制减小,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化分析:  相似文献   

17.
应用Fluent软件,建立了冷凝式燃气壁挂炉的管壳式潜热换热器的三维四面体网格模型。采用CFD和k-ε湍流模型进行模拟计算,得到了有代表性的管内流速分布及其相关结果。通过添加均流板以及开孔布置和尺寸的优化,使管内流速分布的均匀性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8.
测试和分析了可用于转轮全热换热器的硅胶、分子筛和吸水树脂干燥剂涂层材料的吸湿及放湿特性。采用优化的干燥剂涂覆工艺加工制作了硅胶转轮换热器并进行了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采用优化的干燥剂涂覆工艺制作的硅胶转轮全热换热器全热回收效率比传统3A型分子筛转轮换热器提高了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