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Planning》2014,(30)
本文对因子分析法进行了介绍,选取山东省各城市主要经济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各城市的综合经济水平进行了评估,并据此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对提高山东省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我国新农村建设类型划分与模式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崔明  覃志豪  唐冲  耿杰  王娜 《城市规划》2006,30(12):27-32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过程,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一定程度上具备了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显著,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地区,其新农村建设内容、重点、模式和方式上都应不同。基于此,本文从城乡统筹的角度,以省为单位分别设立了评价我国城市和农村发展水平的两套指标体系,将我国的城市与农村发展水平分别划分为强、中、弱三个级别,并对各省评价结果进行了叠加。按照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一致的原则,将叠加的结果归并为五个类型,分别是发达类型、相对发达类型、发展中类型、相对落后类型、落后类型;最后针对各类型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初步探讨了个类型的新农村建设模式,提出了各类型新农村建设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城市化发展水平现已有了很大提升,再加上社会各界均已认识到环保、绿化的重要性,城市园林绿化项目已经成为了城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各城市的发展水平、经济水平,以及对园林绿化的重视力度均有不同,所以部分城市存在园林经济发展落后、缺乏养护资金等问题。本文主要对城市常见的园林绿化发展问题进行探究分析,同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1)
资源型城市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走低碳之路不失为一种可行的选择。在分析资源型城市向低碳城市转型过程中面临主要5方面障碍的基础上,遵循制定指标体系的相关原则,充分借鉴国内外衡量低碳城市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已有的研究成果,在考虑资源型城市特点的基础上,构建了符合其特点的指标体系。纵向上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计算资源型城市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数,横向上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比较各资源型城市低碳经济发展水平,最后综合纵向和横向分析结果提出被评价资源型城市发展低碳经济的具体建议,以期为资源型城市发展低碳经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研究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能为制定有效的经济发展机制提供决策依据.通过运用综合评价法构建辽宁城市群经济发展水平测度模型,进而运用ESDA对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及演绎特征进行探讨.研究表明辽宁省城市的经济发展均有不同程度提升,但差异性增大;全省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显著但微弱的正相关,但空间格局对比愈加显著;城市经济协同发展的空间趋势...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2)
本文通过梳理新型城市化和城市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的关系建立指标体系,后使用时序全局主成分分析法并结合SPSS和ArcGIS对2000-2011年湖南省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得到了长足的提升、但是提升幅度、提升趋势等差异较大,空间格局上整体呈现出以长-株-潭城市群为核心的圈层结构——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由里往外依次递减;国家政策、经济发展、相关制度安排是导致时间特征的原因所在;功能定位、经济发展水平、历史基础、区位条件、行政管理体制等是圈层结构形成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6,(2)
研究长三角经济圈主要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关系对于促进区域经济以及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制定各市的发展规划有着重大意义。本文从经济角度出发选取2003-2013年长江三角洲区域的6大主要城市10个经济指标,用MATLAB软件对其进行多元分析中的主成分分析,通过各市近10年来在长三角经济圈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对于近10年长三角经济圈主要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25)
本文对交通运输业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解析,发现交通运输与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联系非常密切,相辅相成。想要提高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水平,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必须注重对城市的交通运输网科学规划与建设,并增加信息技术的投入比重,增强工作人员的基础素养,保证各项工作的落实水平,满足城市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9.
周艳时 《规划师》2015,(1):39-43
研究采用多层次、多因素灰色关联分析、因子分析和协调性分析等定量分析方法对1978~2014年新疆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特征进行了分析,对不同区域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新疆区域经济差异明显,呈现不均衡的空间格局,总体上呈现"金字塔型"结构;设市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城镇化水平协调程度较高,天山北坡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城镇化协调程度较高,而南疆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城镇化水平协调程度低。在此基础上,从产业发展、外力推动和制度层面对新疆城镇化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及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从历史的角度对几个重要时期的城市发展进行了分析,揭示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美学之间的关系,并结合目前城市美学的一些现状,提出了如何创造城市美,从而提升城市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对核心城市在大城市经济群发展中的聚集作用、辐射作用和示范作用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上海市对长三角的带动为例,通过分析上海作为长三角核心城市在推动长三角区域交通一体化、经济一体化、旅游一体化中等城市发展建设事业中所发挥的龙头带动效应,进一步得出核心城市在大城市经济群中的带动影响效应。  相似文献   

12.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analysing the role of innovation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assessed, as is the application of such theories to urbanisation processes. It is concluded that innovation lies at the heart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at urban development has important feedback effects on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alysing these feedbacks requires a sophisticated data set allowing the analysis of input-output relationships in urban systems over time. In the absence of such data, industry employment classifications are used as a proxy for economic structure in an analysis of United States and Australian cities. Particular kinds of cities in the urban hierarchy can be analysed in terms of their economic structure and this can then be related to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rends. The contributions of categories of city (particularly by size class) to economic development can then be explored. Obviously, results will vary with the era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covered by the data. However, in all eras, certain kinds of cities will emerge as leaders in the process of urba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will also play a crucial role in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3.
宁夏地处西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区域竞争逐步加强。本篇通过对宁夏自治区区域竞争力现状的研究分析,明确区域竞争力在全国范围所处位置.分析了自治区在经济发展中的优势与劣势,提出了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4.
我国各地区城市基础设施水平的量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柯崴 《福建建筑》2008,(9):10-11
城市是现代文明的标志,是科技、经济、文化、教育的中心,集中体现了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而城市基础设施(Urban?? Infrastructure)则是城市的根本,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着城市发展的方向。本文运用R型因子分析对我国各地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依据基础设施综合得分的高低进行分类。研究表明:浙江省的城市基础设施水平最高,与其他省份相比优势明显。广东省的经济发展虽然迅速,但综合得分并不高,这主要由于广东省垃圾处理因子得分偏低。因此,广东省在兼顾经济增长的同时,应加大垃圾处理力度,才能显著提高城市基础设施水平,实现城市与经济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城市区域辐射与沿海经济低谷崛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落成 《规划师》2001,17(1):34-37
城市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较大。通过对沿海省会城市与周围地市以及上海与周围地市联系强度分析发现,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差别较大。加快欠发达地区城市化发展进程是促进其经济快速崛起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中部六省省会城市的相关数据,分为经济发展水平、科技与教育、交通运输与邮电通信、基础设施与生活质量4个子系统建立城市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研究六省会的整体实力,综合评价与分析后提出应该确立武汉作为中部六省的龙头城市进行发展以及相应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7.
“双城记”现象在全国范围内各个省市都有典型存在,本文以“成渝双城记”为例,通过对双城效应产生原因和存在问题分析基础上,提出解决双城效应带来的负面影响对策,使得西部城市在优惠政策下,以成渝两地发展为中心,形成“哑铃共同体”城市都市圈不断向周边城市群辐射,带动整个西部经济发展,最终形成一个超大规模经济的都市带。  相似文献   

18.
城市收缩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一种国际化现象。以往研究表明,超过一半的俄罗斯城市经历了不同程度的收缩,这种情况在其气候条件恶劣的北方地区更为严重。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社会经济发展动态分析俄罗斯北部城市的收缩过程,首先对俄罗斯收缩城市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在此基础上,选取过去30年中人口总数下降较为明显的三个北方城市--诺里尔斯克、杜丁卡和伊加尔卡作为案例城市,对其反映人均工业产出的经济指数(EI)和反映社会福利水平的社会指数(SI)进行计算,结果表明该地区北部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呈现出不均衡增长的现象。本研究证实了城市的经济福祉与人口生活水平之间的直接关系,并揭示出俄罗斯当前政策对收缩城市支持性的不足。  相似文献   

19.
为实现向老年人提供优质养老住房服务的目标,以京津冀地区为研究对象进行商业养老地产开发适宜性评价。通过指标初选与 R 型聚类分析,从生态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 3 个方面建立商业养老地产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中的中心值概念,对各城市的养老适宜性进行排序,得到京津冀地区 13 个城市的养老地产开发适宜性排名。最终选取 4 个优先开发城市(中心值>0),包括天津、唐山、石家庄、廊坊;5 个潜力城市(中心值<0),包括保定、沧州、秦皇岛、张家口、承德。研究结果可以为未来的地产开发提供指导,同时也为京津冀地区各城市提升自身养老产业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关键  吴庆晖 《山西建筑》2007,33(34):39-40
结合辽河油田城市的具体情况,就资源型城市在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进行了分析总结,对目前处于资源枯竭地区摆脱经济衰退和资源型城市避免陷入全面衰退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