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高脱乙酰度壳聚糖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甲壳素为原料,以异丁醇为溶剂,氢氧化钠为亲核试剂,探讨了一种制备高脱乙酰度壳聚糖的新方法.研究了投料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方法等对脱乙酰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110℃,反应时间2.5h,壳聚糖∶NaOH∶醇=1∶5∶12(质量比)条件下制得脱乙酰度为93.2%的壳聚糖,而传统水溶剂脱乙酰度小于50%.另外间歇法处理样品可以在较短的时间里制备出脱乙酰度较高的壳聚糖,并用红外谱图对壳聚糖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2.
甲壳素制备壳聚糖脱乙酰度可控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戎 《四川化工》2007,10(2):14-17
介绍了甲壳素(ehintin)和壳聚糖(ehitosan)的性质、用途及发展前景;分析了国内外对壳聚糖的研究状况及取得的成果;描述了制备壳聚糖的实验原理;初步研究了在保证能获得大分子量的情况下提高壳聚糖的脱乙酰度的实验方法;介绍了测定壳聚糖脱乙酰基的实验方法;分析了影响壳聚糖脱乙酰度(Degree of  Deacetylation缩写:D.D.)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双突跃电位滴定法测定壳聚糖脱乙酰度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贾之慎  李奇彪 《化学世界》2001,42(5):240-241,253
用 Microsoft Excel研究了电位滴定法测定壳聚糖的脱乙酰度的滴定曲线 ,利用两个突跃之间的氢氧化钠的用量计算了脱乙酰度。该方法具有准确可靠 ,重复性好等优点 ,相对标准偏差小于 0 .9%。  相似文献   

4.
制备高脱乙酰度壳聚糖反应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自制甲壳素为原料,通过单组分因素和正交试验结果确定制备高脱乙酰度壳聚糖的反应条件为:碱浓度40%,反应时间5h。反应温度130℃,脱乙酰度为94.4%。实验中,测脱乙酰度采用混合指示剂来代替传统的单指示剂,所得数据更加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5.
《应用化工》2022,(9):1756-1759
主要介绍近年来壳聚糖脱乙酰度测定方法研究新进展,概述了双突跃电位滴定法——加酶预处理、光纤折射传感法、拉曼光谱法、库仑滴定法等测定原理与特点,并作出比较,为相关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测定方法的选择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壳聚糖作为一种具有独特性能的天然高分子生物材料,其应用越来越广泛,并且对壳聚糖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脱乙酰度和高黏度是壳聚糖的二个重要质量指标,传统制备工艺中,通过提高反应温度和延长反应时间,能得到高脱乙酰度的壳聚糖产品,但由于过长的反应时间使黏度大大降低。本文采用微波技术和传统工艺相结合,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从虾壳中提取高脱乙酰度高黏度壳聚糖的较优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7.
《应用化工》2016,(9):1756-1759
主要介绍近年来壳聚糖脱乙酰度测定方法研究新进展,概述了双突跃电位滴定法——加酶预处理、光纤折射传感法、拉曼光谱法、库仑滴定法等测定原理与特点,并作出比较,为相关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测定方法的选择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通过比较酸碱滴定法,电位滴定法和紫外光谱法对壳聚糖脱乙酰度的测定结果,发现三种方法中的精确度为紫外光谱法电位滴定法酸碱滴定法,其中紫外光谱法因其准确性高且所需仪器简单,比其它方法更具优越性。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甲壳质分步脱乙酰制壳聚糖反应的温度、时间、NaOH含量和预浸泡时间对脱乙酰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的反应温度为110℃,反应时间为4 h,NaOH的质量分数为47%,预浸泡时间为48 h.在此条件下,可以得到脱乙酰度90%以上的壳聚糖产品.  相似文献   

10.
醇溶剂法制备高脱乙酰度壳聚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庆平  汪泳  丁纯梅 《化学世界》2005,46(7):422-423,433
采用戊醇-氢氧化钠反应体系,通过对投料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影响因素研究了甲壳素的脱乙酰反应,结果表明在四流温度.反应时间1.5h,壳聚糖:NaOH:醇=1:5:11(质量比)条件下制得脱乙酰度为99.7%的壳聚糖,而传统水溶剂脱乙酰度小于50%。  相似文献   

11.
刘晓宇  付田霞  刘志恒 《辽宁化工》2006,35(11):634-637
甲壳素是一种仅次于纤维素的第二大天然高分子聚合物,是一种可再生资源。概略的记述了目前甲壳素及其脱酰衍生物?壳聚糖的特性以及其在抑菌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甲壳后,壳聚糖在医药,环保,纺织,印染,造纸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甲壳质脱乙酰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壳聚糖的性质,因此,壳聚糖所含酰基度的分析就显得格外重要,对有些不同的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实验考察,比较其优缺点,并采用紫外光谱法对其进行测试,得到比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从虾蟹壳制备甲壳素及壳聚糖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以云南出产的蟹、虾的外壳为原料,制备出粘度高、色泽洁白的甲壳素和壳聚糖产品。同时,对制备过程中酸、碱的浓度、反应温度和时间,配料比以及氧化还原的条件等对产品质量和收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找出了较好的生产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4.
壳聚糖的抑菌性能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付田霞  刘晓宇  刘志恒 《辽宁化工》2005,34(12):541-544
介绍了壳聚糖的性质,以及壳聚糖及其衍生物抑菌性能的应用研究进宸。  相似文献   

15.
甲壳质和壳聚糖的研究、开发和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俊玲 《辽宁化工》2001,30(8):367-370
论述了壳聚糖作为成模剂,医用材料,医药材料,食品添加剂,植物生长剂,水果保鲜剂,护肤、护发用品,纸张处理剂,污水处理剂等用途,以及在氨基上发生的化学反应。并就其生产、开发应用及前景展望几部分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6.
杨彪 《贵州化工》2001,26(3):3-5
提出用甲壳素 (壳聚糖 )盐胶体溶液作为粘合剂、缓释剂 ,制备颗粒复混肥 ,测定了氮的释放速率  相似文献   

17.
甲壳素、壳聚糖在医药领域的应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刘流  王云普等 《辽宁化工》2001,30(12):537-541
论述了甲壳素/壳聚糖的制备,结构,性质及作为医用敷料,生物接合材料,硬组织修复材料,抗凝血材料,药物控释材料,药用保健品等医药学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和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18.
Chitosan powder was extracted from prawn shell via chitin formation by chemical treatment. Chitosan solution (2 wt.%) was prepared in aqueous solution containing ethanoic acid (2 wt.%) along with varying amounts of potassium persulphate as thermal initiator (10 to 50 mg). Surgical gauze was immersed in the chitosan solution for 10–45 min. Coating was carried out at 70–110°C and heating time varied from 30–180 min. Chitosan uptake and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chitosan coated surgical gauze, such as tensile strength (TS) and elongation at break (Eb), were measured. Soaking time, curing time, and curing temperature of the surgical gauze were optimized for the preparation of coated gauze over chitosan uptak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Surgical gauze soaked for 20 min at 90°C for 120 min of curing showed the highest chitosan uptake and TS (9 MPa). Soil burial tests revealed that coated gauze became twisted and almost degraded within 6 weeks of ageing. Water uptake properties of the coated gauze were monitore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ic analysis of the surface of the coated gauze found that the coating of chitosan became brittle with the use of higher amounts (50 mg) of thermal initiator.  相似文献   

19.
对当前我国甲壳素开发的几点看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文俊 《上海化工》2000,25(5):29-31
对我国当前甲壳索开发中的问题,诸如:绿色生产、质量监测、原料问题、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等,进行评述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甲壳素开发应用的新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康卓  董哲 《辽宁化工》2001,30(5):208-211
甲壳素作为一种资源丰富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用途。本文对该领域研究和发展的新动向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