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水泥》2003,(3):62-63
1立窑生产配料方案的现状影响水泥熟料强度的主要因素是熟料的矿物组成和熟料的岩相结构,这主要取决于熟料的配料方案和窑的煅烧条件及操作技术。物料在不同窑内的受热情况和煅烧过程不完全相同,因此设计的熟料组成也有所不同。不同窑型硅酸盐水泥熟料各率值见表1。立窑生产特点不同于回转窑,从含煤生料成球喂入窑内至熟料从窑底卸出,经历了8.5m~11m高度的从上而下运动,下沉速度一般为1.2~1.3m/h。窑底鼓入的高压空气从下而上运动。随着料球向下运动,煤由表及里产生燃烧,温度逐渐升高,沿窑高度不同温度不同。根据物…  相似文献   

2.
在内径40mm的实验柱中,用30%TBP(煤油)-醋酸-水体系研究了脉冲筛板柱的稳定操作范围和传质特性。按扩散模型的近似解法处理实验数据,讨论了表观传质单元高度H_(OXP)、真实传质单元高度H_(OX)、分散单元高度H_(OXD)和体积传质系数K_(OX)a随脉冲强度fA变化的规律。结合低浓醋酸废水的回收问题,讨论了脉冲筛板柱的优化操作条件。  相似文献   

3.
在φ0.4m×9.1m循环流化床提升管中采集了分布板以上不同轴向高度的气体压力瞬时波动信号,并利用统计方法和功率谱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操作气速条件下,固体颗粒循环速率越大,在同一轴向位置,压力平均值越大;在相同操作条件下,压力标准偏差随轴向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功率谱谱图中存在一个明显主频。  相似文献   

4.
贴壁现象是制约移动床反应器操作弹性的瓶颈之一。在高度为1.3 m,宽度为0.3 m,厚度为0.04 m的矩形径向移动床冷模实验装置上考察了颗粒层的贴壁现象。记录了不同操作条件下贴壁与空腔现象产生的位置及形状大小,并测量了气体通过床层的压降。结果表明,随着表观气速的增加,贴壁层变厚,空腔变大,呈现为渐进型贴壁,而颗粒循环强度对贴壁与空腔现象无影响。通过力平衡分析建立了描述贴壁现象的数学模型,引入矫正因子对模型进行修正,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5.
龙文宇  徐军  范怡平  卢春喜 《化工学报》2014,65(4):1179-1185
贴壁现象是制约移动床反应器操作弹性的瓶颈之一。在高度为1.3 m、顶部宽度为0.185 m、底部宽度为0.299 m、厚度为0.04 m的梯形径向移动床冷模实验装置上考察了颗粒层的贴壁现象。记录不同的操作条件下,贴壁与空腔现象产生的位置及形状大小,并测量了气体通过床层的压降。随着表观气速的增加,贴壁层变厚,空腔变大,呈现为渐进型贴壁;而颗粒循环强度对贴壁与空腔现象无影响。通过力平衡分析建立了梯形床贴壁现象的数学模型,引入矫正因子对模型进行修正,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6.
贴壁现象是制约移动床反应器操作弹性的瓶颈之一。在高度为1.3 m、顶部宽度为0.185 m、底部宽度为0.299m、厚度为0.04 m的梯形径向移动床冷模实验装置上考察了颗粒层的贴壁现象。记录不同的操作条件下,贴壁与空腔现象产生的位置及形状大小,并测量了气体通过床层的压降。随着表观气速的增加,贴壁层变厚,空腔变大,呈现为渐进型贴壁;而颗粒循环强度对贴壁与空腔现象无影响。通过力平衡分析建立了梯形床贴壁现象的数学模型,引入矫正因子对模型进行修正,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7.
申红艳  刘有智  谷磊  刘振河 《化工进展》2006,25(11):1336-1339
采用石英砂过滤对NHD脱碳液进行了净化处理,研究了石英砂粒径、床层高度、过滤速度及操作压力等因素对固体杂质去除率的影响。确定了石英砂过滤方法处理NHD脱碳液的适宜条件,同时确定了砂床反冲洗方式及其强度。实验结果表明:在室温,石英砂粒径范围0.60~0.80 mm、床层高度600 mm、操作压力为0.03 MPa以及滤速为8.1 m/h的条件下,NHD脱碳液经石英砂过滤净化处理后,固体杂质去除率可达89.8%以上,且处理后的NHD脱碳液的吸收性能未变。  相似文献   

8.
用导热油和蒸馏水配制成W/O乳状液,在高压高频脉冲电场下通过显微实验考察了含水率、乳化强度、温度等操作参数对高压高频脉冲电聚结和水滴迁移聚并的影响。结果表明,含水率低时,水滴碰撞几率和偶极聚结力的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相符,含水率高时脱水效果下降;乳化强度越强,水滴碰撞速率越大,偶极聚结力越小,乳化强度适中,电聚结效果越好;操作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强,连续相粘度越小,液膜排液阻力减小,对水滴聚结越有利。  相似文献   

9.
低压脉冲喷吹袋除尘器清灰强度大,清灰效率高,已得到各行业的广泛使用。传统观念认为袋长6m即可称为长袋,因而数年来脉冲喷吹除尘器局限于此,造成除尘器占地面积大,换袋数量过多。在现实条件迫切的需求下,借助于实验验证、CFD模拟,超长袋低压脉冲喷吹袋除尘器得到了初步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能,将进一步推动脉冲喷吹袋除尘器的发展与应用。超长袋低压脉冲喷吹除尘器研制的核心在于导流装置的使用以及运输安装的整体化思考,随着传统观念的突破,超长袋低压脉冲喷吹技术将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0.
火炬计算的参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化工装置中火炬的计算,分析了火炬计算中影响高空火炬高度和直径的主要参数;对国内目前应用较少的地面火炬的计算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影响火炬计算结果的最主要的因素为火炬气流量以及人为规定的热辐射强度等,在排放量为200 t/h、热辐射强度为1.58 kW/m2要求下,高空火炬烟囱直径和高度分别约为0.82 m和60 m;地面火炬的安全距离必须大于30.3 m。  相似文献   

11.
利用pGEX-KG载体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重组表达了L-苏氨酸醛缩酶,以4-硝基苯甲醛、甘氨酸为底物酶法合成了L-4-硝基苯基丝氨酸,考察了反应温度、pH、底物摩尔比和甘氨酸浓度对酶活的影响。最佳转化条件为:反应温度45℃,pH=8.0,甘氨酸与4-硝基苯甲醛底物摩尔比5:1,底物甘氨酸最适浓度为500 mmol/L;0.1 g湿细胞菌体在10 mL反应体系中在最佳反应条件下反应24 h,底物4-硝基苯甲醛转化率为43%,产物L-4-硝基苯基丝氨酸达到9.72g/L,总收率为35%。  相似文献   

12.
郭威  周卫红 《广州化工》2010,38(6):168-170
制备色谱是得到高纯度药物中间体的极好手段。柱径的选择是制备色谱分离中的关键问题。在制备色谱的应用中,柱效和压力是两个重要的参数。因此,分析柱径对压力和柱效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基本测试的基础上,研究了柱径对柱压力和柱效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柱径增大,柱的孔隙率减小;柱压力并不随柱径的增大,呈平方倍数的增加;柱效随柱径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3.
Reactor models that feature a practical way to design bubble columns on the (semi‐)industrial scale have been published only rarely in the scientific literature. Creating a one‐dimensional model in the equation‐oriented simulation software ASPEN Custom ModelerTM, a compromise between model precision and modeling can be reached. The model quantitatively describes the processes in a bubble column reactor with sufficient accuracy.  相似文献   

14.
石灰石/石灰—石膏湿法脱硫反应塔模型比较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就二氧化硫的污染控制最常用方法-石灰石/石灰-石膏湿法脱硫的几种主要的反应塔模型进行了比较。讨论了已经发展的几种基本传质吸收模型,包括薄膜理论、渗透理论以及表面更新理论在脱硫反应塔建模中的应用,特别是对于新型脱硫塔-液柱脱硫塔的建模作了初步探索,并从模型基本理论的角度分析了现行的各种脱硫反应塔工艺之间的差别,以及如何通过加强传质反应来提高脱硫设备的运行效率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丁惠萍 《山东化工》2006,35(1):37-38
对在甲醇精馏操作中如何降低产品酸度、如何对加压塔与常压塔进行操作及如何治理废水超标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6.
梁维强 《云南化工》1995,(4):34-36,41
本文利用均匀各向同性湍流特性分析连续相湍流脉动液滴大小的影响,得出搅拌强度和液滴平均直径之间的关系,根据所使用的三种塔几何结构所得的实验数据检验。理论分析结果与实验所得结果较好地相符。本文也讨论了分散相存留分数对平均液滴直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塔器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国内外塔器技术的发展现状,包括对板式塔的塔板的改进、性能研究和新型塔板的开发与应用以及有关填料塔技术的发展、新型高效填料的研制、塔内件的研究和应用现状的论述。同时给出了规整填料在国内的一些成功应用实例。展望了塔器技术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填料塔技术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9  
介绍了填料塔和塔填料的发展史、现状和工业应用情况;分析了填料塔内流体流动与分布、传质过程中的返混现象和传质动力学等理论研究中的若干技术问题,并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The divided wall column (DWC) is, in terms of capital costs and energy savings, a promising alternative for separating ternary mixtures. Since its design was proposed, almost 50 years ago, many authors have addressed design considerations. Operation and control of the DWC have received much less attention. However, some works have been published recently. Preliminary results reported indicate that feedback diagonal control structures may be used to control the DWC. In this work, the study of feedback diagonal control strategies has been further extended to consider the DWC control design in detail. Different control structures have been systematically analyzed and compared under performance and robustness considerations. In order to study the effect of the energy optimization on the controllability of the DWC, a column at optimal nominal operating conditions is compared to a column under non-optimal operation. Finally, a complete control strategy is proposed. Linear analysis tools are used for the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MIMO) feedback control analysis, and simulations using a non-linear model are performed to study the non-linear behavior of the control systems.  相似文献   

20.
运用气相色谱填充柱分离法分析测定丁基橡胶生产中含同分异构体的各种C4组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