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陈军 《山西建筑》2009,35(22):133-134
概括了低应变动测、高应变动测、静载荷试验及孔内摄像等方法检测PHC管桩时的优缺点,分析了管桩接桩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了针对此问题的检测方案,从而避免因桩的接头问题引起的建筑物不均匀沉降。  相似文献   

2.
郭连盛 《建筑》2012,(4):72-73
本文探讨了孔内摄像、低应变动测、高应变动测及静载荷试验四种目前普遍使用的基桩完整性检测方法,分析了工程基桩使用PHC管桩时的优缺点,及接桩缺陷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多种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3.
通过模型桩和工程桩试验,在管桩机械接头处涂抹适合的耦合剂,低应变动测在机械快速接头管桩中得到成功应用.以低应变检测为主、孔内摄像法为补充的检测方案,经济实用地解决了机械快速接头管桩桩身完整性的检测难题.  相似文献   

4.
采用低应变动测法检测是基桩工程质量检测的有效方法之一,管桩存在着浅部裂缝、深度裂缝和接桩部位欠密贴的缺陷,介绍了处理这些缺陷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
预应力管桩在施工时会产生强烈的挤土效应,其桩身质量检测采用高应变动测法可得到较准确的检测结果。在实际工程中应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进行桩身质量检测。  相似文献   

6.
胡群雄 《四川建材》2009,35(4):71-72,75
本文结合笔者多年建筑桩基质量检测工作实践,详细介绍了低应变动测技术基本原理及检测方法,并对检测过程中常见问题的分析处理及混凝土管桩的检测分析与判定进行了详细阐述,对波速的定值分析进行了探讨和总结。  相似文献   

7.
李立超 《建筑》2014,(14):58-59
本文以两种不同类型的基桩(灌注桩、管桩)为例,简要介绍基桩低应变动测技术的基本理论,在两种不同类型基桩检测中的对比应用,以及如何判断灌注桩与管桩中存在的缺陷,从而达到控制基桩质量的目的,并能使低应变法得到更好的理解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根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的设计要求标准,运用低应变动测法检测桩身的完整性,判定桩身缺陷的程度及位置.文中对低应变动测法在基桩完整性检测中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9.
针对某办公大楼工程出现的预应力管桩质量事故,根据桩基静载试验及低应变动测情况,从施工工艺、工序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在查明事故原因的基础上,介绍了事故桩的处理方案和实施效果,并探讨了预应力管桩设计和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高应变动测试验自20世纪70年代就被用于桩基监测,但由于这种方法自身的特点其可靠性一直存在较大争议。为了进一步研究高应变动测的可靠性,笔者从可靠性原理出发,对不同桩径以及不同桩长的92根钢管桩和混凝土预制桩的高应变动测结果与静载试验数据结果进行了计算分析,研究了管桩高应变动测值与其静载试验值的相关性,讨论了管桩高应变动测值与其静载试验值之比的分布。分析显示,动测结果和静载试验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其比值可用正态分布进行拟合。在考虑动测试验结果与静载试验结果之比的概率分布的条件下,从整体上对比分析了管桩的高应变动测与其静载试验值之比的波动区间,计算结果显示其波动区间为±50%。此外还对动测值与静载试验值之比的均值进行了考虑,分析了置信度为0.95时的置信区间,计算结果显示总体来说混凝土桩的置信区间长度小于钢管桩的置信区间,表现出更好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介绍PHC管桩特点、PHC桩吊运堆放要求、沉桩工艺选择、沉桩质量控制、沉桩质量评价、提出加强PHC桩沉桩质量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2.
由于受地质条件的限制,当大型厂房内的设备基础和柱基础均采用PHC管桩时,施工中容易出现异常PHC桩。通过炼钢厂房PHC桩的施工,叙述了PHC桩在施工中的质量控制、异常桩的判断及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3.
PHC管桩施工方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晓霞 《山西建筑》2009,35(8):128-129
结合具体工程实例,对PHC管桩施工方案编制依据、质量目标及质量验收标准等作了论述,着重介绍了打桩原则及顺序、柴油打桩机PHC管桩施工方法及质量控制以及应急预案处理措施,从而确保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14.
光纤Bragg光栅(FBG)传感技术在工程测试方面优势显著,如何合理应用该项技术实施PHC管桩的荷载试验,难度较大,相关研究工作与实践经验较少。基于FBG工作原理与硬件特性的分析,结合PHC管桩成型与现场施工的工艺特点,利用PHC管桩水平承载力载荷试验的实践验证,研究FBG传感器合理应用于PHC管桩的埋设方案与施工技术。结果表明:按笔者提出的预设方案与施工技术,在PHC管桩采用锤击和静压2种成桩工艺时,FBG传感器的成活率可达100%;FBG传感器获得的PHC管桩应变与应力监测数据,比传统电阻应变式传感器更具优越性;实测数据与理论计算的对比分析证实,《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中有关水平承载力的计算方法能够较好地反映桩身受力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采用厚壁钢管桩代替静压预应力砼管桩工程设计实例,通过对钢管桩单桩承载力特征值计算与桩身强度验算,以及单桩承载力静压载荷试验,证明利用厚壁钢管桩代替静压砼管桩工艺成功解决了工程施工中的技术难题,同时也可作为类似工程项目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沿海地区PHC管桩的耐久性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振中 《山西建筑》2010,36(28):113-114
针对PHC管桩使用过程中面临的有害离子及冻融的侵蚀等问题,探讨了沿海地区PHC管桩的耐久性影响因素,分析了PHC管桩的腐蚀机理和冻融破坏作用的本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防治措施,以期提高PHC管桩耐久性。  相似文献   

17.
对某工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PHC)的试桩结果进行了分析,认为该工程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提供的桩基设计参数估算的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偏于保守,为同类地质条件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PHC)的优化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针对某工程PHC管桩施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多种方法的综合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对事故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根据问题桩的偏斜状况及实际工程施工条件,对偏斜管桩采用填芯加固处理,并在承台间补打适量的钻孔灌注桩,使基础的承载力达到规范和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抗拔桩的用量急剧增加,地下室及地下车库中采用预应力管桩作为抗拔桩的工程很多,部分地下结构在建造期间或竣工后使用期间出现上浮.通过对上浮地下车库外观状况调查、底板上浮量监测,查阅分析设计、施工及基桩检测资料,采取选择典型上浮区域将底板切开、工程桩开挖出露后截取的方式,对基础底板厚度及配筋、桩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