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一种基于图形化编程技术的馈线保护装置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结合我国微机保护现状,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馈线保护方案及主要的实现方法,它成功地将图形化编程技术应用于馈线保护,并采用了32位低功耗DSP技术,实现了保护、测控功能并行实时处理,改善了技术指标,提高了系统可靠性,具有体积小巧,成本低廉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图形化编程技术在微机保护研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微机保护研发过程,构建了一套图形化编程系统.该系统以JAVA语言构建,图形化编程语言遵循IEC61131-3标准,图形元件的功能划分则按照IEC61850数据模中的逻辑节点设计.整套图形化编程软件,已使用于中低压微机保护的研发过程中,提高了微机保护软件的开发效率,增强了代码的可靠性及通用性.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供电系统特点及无功补偿原理的分析,提出了一种无功动态补偿的设计方法,利用图形化编程技术的优势,开发了无功动态补偿装置。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供电系统特点及无功补偿原理的分析,提出了一种无功动态补偿的设计方法,利用图形化编程技术的优势,开发了无功动态补偿装置.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牵引馈线非金属性短路电流(尤其是电弧性短路电流)和机车过断电区充电电流的变化特征。采用电流上升率作为启动元件检测的主保护判据,并针对以上变化特征提出应用电流累积和监测作为保护判据,两者结合实现地铁直流馈线保护方案;并以该保护方案为基础开发出微机保护装置。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防止用户侧的事故波及配电网,从而造成其它用户不必要的停电,提出了一种配电网的馈线终端保护。根据对配电网用户侧波及事故的统计分析,得出该保护应具有过电流储能跳闸和零序接地保护的动作特性。利用成熟的软、硬件技术,合理设计保护装置的结构,使该保护的抗干扰能力、可靠性等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很好地满足了配电网的特殊要求。同时根据装置的特殊要求在设计中采用了各种新技术如:利用MEMS工艺的压力传感器来检测SF6开关压力,并通过改进的4~20mA的电流变换回路来传输压力信号;利用超级电容器组替代传统的蓄电池作为备用电源等。目前装置已投入试运行,满足预期的各种功能,状态良好。  相似文献   

7.
IEC 61850标准的互操作及功能自由分布特性要求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不同智能电子设备(IED)间更灵活地协同。提出一种图形化编程技术的IED开发方法,它基于IEC 61850标准,遵循IEC 61131-3编程标准,不仅具有常规图形化编程的优点,而且提升了IED外在形态和内在形态的标准性。设计一种IED软件方案,研究图形化编程与IED数据存储区的参数关联方法,为推进产品编程开发手段的灵活性、标准化,提高产品互换性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介绍新一代电铁馈线保护装置的特点及保护配置,对主要的保护原理及判据进行分析.该装置具有完善的保护功能和强大的辅助功能,并于2000年5月通过部级鉴定,已经供货200余套,运行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FPGA等大规模可编程逻辑器件的特点;针对现有微机保护产品开发手段的不足,提出并分析了采用FPGA实现低技术门槛、低成本、高可靠性微机保护图形化编程设计的方法,并陈述了图形化编程的具体实现过程;此方法与CPU基本无关,适用于各档次CPU图形化编程保护产品的设计开发.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满足电气化铁路飞速发展,对保护装置提出更高的要求出发,研制了一种新型的微机电铁馈线成套保护装置,解决了传统电铁馈线保护装置躲负荷难及困扰电铁保护的高阻接地问题。  相似文献   

11.
图形化编程与继电保护装置开发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数字式保护装置的开发手段对保护装置的可靠性具有决定性影响。介绍了数字式保护装置开发手段的现状,指出了基于人工录入计算机语言的常规开发手段的缺点。通过分析提出了基于图形化语言进行保护装置开发的思想,对其优越性进行了阐述,实现所见即所得的开发,从开发手段上保证了保护装置的可靠性。通过一个应用实例,说明了运用图形化语言编程技术进行继电保护装置开发的可行性和优势。  相似文献   

12.
基于FPGA的微机保护图形化编程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FPGA等大规模可编程逻辑器件的特点;针对现有微机保护产品开发手段的不足,提出并分析了采用FPGA实现低技术门槛、低成本、高可靠性微机保护图形化编程设计的方法,并陈述了图形化编程的具体实现过程;此方法与CPU基本无关,适用于各档次CPU图形化编程保护产品的设计开发。  相似文献   

13.
基于GPRS技术的配电线路故障自动定位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解决小电流接地系统线路故障,尤其是单相接地故障的自动定位问题,提出一种实现配电线路短路故障和单相接地故障快速自动定位的新方法。该方法通过检测过流现象判断相间短路故障,通过在中性点投入中电阻增加接地故障电流有功分量的方法实现单相接地故障的检测。故障检测信息通过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无线通信网络上报至自动定位系统主站,主站自动定位分析软件根据各节点上报的故障检测信息,可以定位出故障所在区段。  相似文献   

14.
An adaptive system for protecting a distribution network should determine and implement relay settings that are most appropriate for the prevailing state of the power system. This paper presents a technique for determining coordinated relay settings. The technique uses the Simplex two-phase method; Phase I determines whether the constraints selected for illustrating the conditionality between primary and back up relays are feasible, and Phase II finds the optimal relay settings. A looped distribution system, protected by directional overcurrent relays, was used for testing the technique. The tests were conducted in a laboratory environment; some results from those tests are reported in the paper  相似文献   

15.
电网继电保护动作仿真软件开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结合电力网的实际结构及运行特点,利用定值判断法,采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思想开发了基于图形界面的电网继电保护动作仿真系统.该系统可模拟电网在实际故障中的保护动作情况,通过调用故障计算模块得到故障下各保护处测量值,与系统保护整定值进行比较判断,得到保护仿真结果,实现对全网保护整定值的校验.提出了面向装置的距离保护整定值校验思想,保证了保护动作仿真功能的正确性和有效性.该系统通用性好、使用灵活,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The hardware design and laboratory testing of a new high-speed current differential protection scheme for application to EHV teed feeders is described. Special emphasis is placed on designing the relay comparator and its associated data acquisition units for inputting data into the comparator from a laboratory-based programmable transmission line. The protection algorithm, which includes all the necessary filtering and a sophisticated trip logic, has been implemented on a single digital signal processor. A comparison of the signal waveforms, in particular the differential and bias signals, has shown a very close correspondence between the signals attained from practical and theoretical models of the relay. Furthermore, an extensive series of tests carried out on the practical model using a programmable transmission line has shown that the performance attained from the hardware design, both for internal and external faults, is nearly consistent with that obtained from computer-aided design techniqu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