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194年黄河决口,主流在淮阴夺淮,淮河入海受阻,造成淮河流域洪、涝、旱灾害频繁。淮河来水留滞洼地,形成洪泽湖,成为淮河下游调洪、调蓄水库。1949年江苏开始治理淮河,取得1954年淮河大洪水防汛胜利,但淮河下游的洪水出路仍未妥善解决。1959年开始江水北调工程,补充淮水不足,水资源供应有了改善,淮河下游地方经济得到很大发展。已开始实施的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将淮河下游江苏段既作为水资源调出区,又作为调入区,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该区的可用水资源,将导致淮河下游流域水不安全。河湖分离的目的是要降低淮河行洪水位,使中游淮北平原涝水能自排入淮河,新建低水行洪入海的淮河不仅工程量巨大,还因上、中游已建水库留滞了60%~70%的平均年径流量,致使入海的平均地面径流量将难以维持入海感潮河段不被淤狭,使河水位抬高,中游淮北平原涝水仍将无法自排入淮河,而且导致失去洪泽湖水源,已建的入江水道、苏北灌溉总渠、入海水道等不再能分泄淮河洪水和利用洪水资源。建议采用机械抽排,有把握解决淮北平原排涝入淮河,且投资少、风险小、见效益快。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成立后,江苏省淮河下游区治淮工程,首先从防治洪灾入手,进行了卓越的防洪工程建设。全面整修加固洪泽湖大堤,兴建控制性工程,充分发挥洪泽湖的调洪作用。扩大入江入海泄量,增强了排洪能力。从1951年开始,八十万劳动大军艰苦奋战,开挖了一条长168公里能排洪800立方米每秒的苏北灌溉总渠,建成了高良涧闸,使淮河自黄泛以来重新得到一条入海尾闾。  相似文献   

3.
如果追溯到地质年代,整个淮北平原包括豫东、皖北、苏北都是黄河泥沙淤积而成(下游南岸受长江泥沙淤积)。淮河中下游与黄河下游同样在黄土冲积平原上形成,是黄土流失的产物,他们是孪生姐妹。黄土高原生成于第四纪,因此这两条河也都已有百万年的发育历史。苏北里下河是黄河与长江两个三角洲向海延伸扩大闭合而成的内陆碟形盆地,是泻湖的遗迹。有史以来,黄水虽曾多次南决入淮,其间也有夺泗、汴入淮的,但水路分歧,淮  相似文献   

4.
淮河本来是一条尾闾通畅的入海河道,自12世纪起,黄河南泛,侵泗夺淮约700年,使淮河和沂沐泗河的洪水失去了正常的出路。 对淮河下游治理的主要目标是扩大洪水出路,提高防洪标准。主要工程措施是加固洪泽湖大堤,整治入江水道,开辟苏北灌溉总渠,建设分淮入沂工程,还计划开辟入海水道工程等。 洪泽湖及洪泽湖大堤。洪泽湖,远古时是黄海的海湾。随着海岸东移,平原扩大,洼地成为湖泊。淮河右岸的破釜塘等湖泊,在自然力与人力的共同影响下逐渐形成了洪泽湖。现在,洪泽湖  相似文献   

5.
6.
本文通过简述淮河下游地区面临的洪水威胁及下游防洪骨干工程的现状、治理目标,分析大堤、淮河入江水道、苏北灌溉总渠、分淮入沂、淮河人海水道五项防洪骨干工程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治理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淮河原本东注入海,是一条美丽富饶的河流。后因黄河南泛夺淮,淮河洪水被迫逐步南泄长江。近700年的夺淮历史,使淮河原有水系混乱不堪,水灾不断;居其下游的苏北地区灾害尤甚。 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发出了“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江苏人民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治淮运动,取得了巨大成就。为了根治淮河水患,我省多次提出开辟入海水道  相似文献   

8.
本刊1957年第四期刊出了治淮委员会勘测设计院编制的“淮河流域规划提要”。嗣后江苏省又提出“淮水北调,分淮入沂”方案。现本着争鸣精神,提出个人意见。(一)治理淮河的方针1950年10月14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拟定治理淮河方针是:蓄泄兼顾。上游筹建水库,普遍推行水土保持,一方面尽量利用山谷及窪地拦蓄洪水,一方面进行适当的防洪与疏浚。中游蓄泄并重,一方面利用湖沼窪地,拦蓄干支洪水;一方面整理河槽,承泄拦蓄以外的全部洪  相似文献   

9.
楚恩国 《江苏水利》2008,(1):29-29,31
淮河下游西起洪泽湖大堤,东临黄海、北至废黄河、南至新通扬运河,流域面积3.03万km^2,地势低洼,河网密布,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各种天气系统相互交错又相互影响,极易形成洪涝灾害,是典型的孕灾地区。  相似文献   

10.
李坤刚 《人民黄河》2005,27(11):62-63
自1998年长江等江河发生大洪水之后,中国逐渐转变了防洪减灾思路,开始逐步地从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方向发展。1998年以来,除淮河于2003年发生一次大洪水外,其他大江大河没有发生流域性大洪水。  相似文献   

11.
淮河入海水道泄洪闸下游河床冲淤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言 淮河入海水道工程海口枢纽泄洪闸是集挡潮、排涝、泄洪于一体的重大水利工程,位于江苏省滨海县扁担河北侧,距离海口约500m,与现在南偏泓六垛北海口闸在同一闸轴线上。闸上游泓道底宽170m,长600m;经过2000m长斜向过渡段与上游泓道底宽68m呈对称直线联接,与此相对应北侧2000m长斜向过渡段大堤沿程呈直线收缩状。自口门外向外海,由近岸滩面1.3m至-0.1m  相似文献   

12.
潘志南 《治淮》1991,(10):16-18
今年淮河流域中下游地区梅雨特大,其特点是“入梅早、雨量大、暴雨多、雨季长”,造成建国以来仅次于1954年的大洪水。淮河下游地区发生了百年未遇的特大梅雨,平均雨量达840毫米,是正常年景梅雨量的4倍;暴雨中心的兴化、高邮、东台三市多达1043~1302毫米,超过了多年平均年雨量。里下河地区水位普遍高于1954年,洪泽湖承泄上中游洪量500多亿立方米,入江水道两侧和洪泽湖周边的低洼圩区,外洪内涝,洪涝夹击,损失巨  相似文献   

13.
王钧 《江苏水利》2003,(6):11-12
引言 淮河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流经豫、皖、苏三省,全长1000km。洪泽湖是淮河中下游结合部的巨型平原水库,承泄上中游15.8万km~2来水,总库容达176亿m~3,湖底高程10~11m,高出下游地面4~8m,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地上“悬湖”,使下游地区200hm~2耕地、2000万人口受洪水威胁很大。 淮河下游防洪骨干工程现主要  相似文献   

14.
吕振霖 《江苏水利》2006,(1):9-11,13
江苏地处淮河下游,苏北绝大部分地区都属于淮河流域。黄河夺淮的几百年间,淮河下游水系遭到全面破坏,洪涝灾害极为频繁,人民生活十分困苦。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发出了“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江苏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人民坚持不懈治  相似文献   

15.
洪泽湖是黄河南下夺淮的产物。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兴建一系列的控制工程,使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一座巨型平原水库,并对淮河下游地区防洪安全和水资源供给产生了巨大影响。深入研究淮河与洪泽湖的关系.对促进淮河下游治理具有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洪泽湖是一座调蓄淮河上、中游15.8万km^2面积来水的平原水库,总库容176亿m^3。湖底高程比下游地区地面高出4~8m,数百年来,洪泽湖大堤屡建屡毁、屡毁屡建,仅1575年~1855年的280年中,大堤溃决就达140余次。而历次堵口过程中使用的柴、乱石、埽都成为了大堤堤身的隐患。本文就大堤现存在的问题及加固方案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江淮水利科技》2014,(3):49-49
<正>安徽省淮河河道工程有限公司我公司是水利水电施工总承包二级企业,注册资本为2652万元,经营堤防工程、土石方工程、河湖整治工程、水工建筑物工程、水利水电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水工金属结构制作与安装工程等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公司取得了ISO9001国际质量认证和安全生产许可证,企业信誉逐年提高,连年获得银行"AAA"资信等级、水利信用评价"AA"信誉等级和"重合同守信用企业"称号。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水利》2007,(14):I0003-I0004
淮河从来不是一条简单的河流。 我国古代众多先贤圣哲在此诞生并频繁活动于此,上古时期有许许多多的历史传说发生在淮河流域。淮河也有其令人生畏的一面,这就是淮河的水患灾难。  相似文献   

19.
邵正 《治淮》2000,(11)
我和曹楚生老师结束50年代治理淮河时期的共事合作,近半个世纪了。但是,我们之间的联系和合作,并没有中断。2000年春节前,我和曹总为了“佛子岭、磨子潭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的方案研究”,在合肥市的旭日宾馆,促膝长谈、抵足而眠。 曹总于1948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结构专业,毕业后,执教于交大。在抗美援朝的火热战争时期,1950年淮河流域发生了特大洪水灾害,周总理主持成立治淮委员  相似文献   

20.
淮河,全长一千多公里,以她甘美的乳汁孕育着豫、皖、鲁、苏四省儿女。然而其真源在哪里?自古以来,众说纷纭。吉诗云:“专淮绿于苔,飞下桐柏山”。《禹贡》也说“导淮自桐柏”。《桐柏县志》又载:“淮,始于大复(桐柏山一山峰)”。更有不少言其是“固庙”或“淮井”等。不过,大凡来桐柏溯源者,总要从固庙镇开始,认为镇旁有“淮井”并碑刻“淮源”(清、康熙年间)二字,即为此地。但事实皆非上述所言。真正的淮源,可从桐柏县固庙镇沿河岸南上寻觅。在经河堰口,进入深山区时。便见峭壁深壑,茂林参天。万绿丛中,时而溪流涓涓,如玉如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