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内外射孔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射孔可实现井筒和测试的全部产层之间连通,有效的射孔孔眼对于正确评价油气层、提高油气井产能和提高油气藏产出程度是至关重要的。随着射孔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复合增效射孔、双复射孔、套管外射孔和超正压射孔等国内外的射孔新技术。在调研国内外射孔工艺技术现状和新工艺的基础上,分析了部分射孔新技术的基本原理、技术特点、应用情况等,并对国内外的射孔新技术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2.
双复射孔器主要由复式射孔枪和复式射孔弹组成。双复射孔器有两种系列,一种是适用于高渗透油藏的复式射孔器;另一种是射孔弹前仓配装火药,适用于中低渗透油藏的双复式射孔器。由于采用了复式射孔枪和复式射孔弹结构,使射孔弹和火药能量得到充分利用。因此与一般的枪径及弹型的射孔器比较,其穿孔深度提高7%以上,孔容提高10%以上。特别是双复式射孔器,经地面多种模拟实验证实,它具有极强的扩孔造逢效力。该项技术已在胜利油田应用300多口井,见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在欠平衡钻井条件下的射孔技术具有四大射孔难题:井口带压作业、射孔全过程不压井作业、低围压射孔作业及有利于射孔后续作业,施工难度较大。本文阐述了全通径射孔工艺技术、锚定射孔工艺技术及井口带压电缆输送射孔工艺技术等三种射孔作业方法,较好地解决了欠平衡条件下射孔作业难题,并在现场应用中见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双复射孔器(射孔枪使用复式射孔枪,射孔弹是复式射孔弹)是胜利测井公司研制成功的新型射孔器。采用内外枪结构,外枪减薄承受外压,内枪(不同于弹架)加厚承受内压,内枪加厚为外枪减薄提供条件,同时提高射孔弹的内炸高,提高射孔弹的穿深;复式射孔弹采用火箭推进剂为能源,在射孔的同时通过射孔孔眼对地层实施压裂、造缝,是中、低渗透油层首选的射孔器。本文对双复射孔器在胜利油田的应用作了简要的介绍与分析。  相似文献   

5.
水力喷射射孔效果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理论分析和计算的方法对常规聚能射孔与工艺与水力喷射射孔工艺进行了评价对比。根据水力喷射射孔的渗流及假设条件与分支水平井基本一致的特点,利用分支水平井产能分析方法,对水力喷射射孔的产能效果进行了研究,并对影响其效果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研究结果认为,这两种射孔工艺对产能的影响基本一致,且孔深和孔密对其产能的影响较大;射孔效果方面,水力喷射射孔要好于常规聚能射孔,尤其是射孔难度较大的井和重点井,采用水力喷射射工艺会有较大;射孔效果方面,水力喷射孔要好于常规聚能射孔,尤其是射孔难度较大的井和重点井,采用水力喷射射孔工艺会有更好的产能效果,但使用过程中工艺,费用较高,可作为聚能射孔工艺的补充。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分析了目前大孔径射孔弹设计原理的基础上,在有效利用射孔枪空间的条件下,把深穿透射孔弹与大孔径射孔弹的设计原理结合起来,提出了大孔径深穿透射孔弹设计的新构想。即在深穿透射孔弹的药型罩口部到射孔枪内壁的空间里,增加了扩孔弹的设计,使深穿透射孔弹与扩孔弹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大孔径深穿透射孔弹的新的设计构想——双药型罩深穿透大孔径及大孔容射孔弹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大庆射孔数字传输系统的总体构成入手,简介了每个子系统的功能,旨在体现射孔原始数据传输,射孔自动化校深,射孔深度计算,数控仪现场施工,射后资料验收、射孔数据率六个子系统各自独立又朴素关联,通过数字传递控制整个射孔工艺过程,实现了射孔数据的自动传输及高度共享。  相似文献   

8.
射孔完井出砂预测新模型及其在射孔优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射孔完井的油层出砂机理,以线弹性理论为基础,考虑变温应力和流体渗流作用的拖曳力影响,建立了一种新的射孔完井出砂预测模型。应用该模型研究射孔方位、射孔参数对油井出砂的影响,结果表明,深穿透射孔弹比大孔半径射孔弹能更好地避免孔道出砂,采用定向射孔能有效地减少油井出砂问题。其结果对砂岩油藏射孔优化设计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射孔完井技术——模块化电缆射孔工艺技术。其基本原理是采用单芯电缆传输方式,首先将射孔器支撑装置锚定到预定深度,然后将射孔所需的全部模块化射孔器分次下入井内,最后引爆射孔弹,从而达到多支射孔器分次下井、一次点火完成的目的。在此基础上,通过特殊导向装置设计,实现电缆定方位射孔。它的优点是充分发挥了电缆传输方式动用设备少、作业方便、施工时问短等优势,又实现了部分油管输送射孔的功能,如全井负压射孔、防喷等。另外,在高压油气井射孔时,模块化射孔器可自动丢到井底,油气井直接生产,对高压油气不会产生截流;如果想起出井下工具,由于井下工具不长,利用井口防喷管就可完成此项工作。  相似文献   

10.
射孔优化设计在油田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射孔完井是油气田勘探开发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对油气井产能影响很大,通过对射孔完井对产能影响的机理进行深入的研究,找出了各种射孔参数对油气井产能影响的规律,提高了射孔对产能影响产能机理的认识,并开发研制了射孔优化设计软件;同时又进行了射孔液优化,措施推荐等内容的研究工作,结合射孔工艺,地层条件和开发目的等实际情况,形成了一套科学系统的射孔方案优化设计方法,论述了射孔优化设计和根据不同需求进行的射孔方案设计,并对应用效果进行分析,说明了射孔优化设计在提高油气井产能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原油区文、卫、马油田属复杂断块油气藏,目前已进入中高含水开发期,采用常规的射孔技术已不能满足油田开发的需要。结合储层性质及射孔参数对射孔效率影响和理论研究,通过引进超正压射孔、1m弹射孔、袖套式射孔等新型射孔技术,针对不同类型油藏优化射孔参数,射孔完善程度得到提高,取得了明显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油井射孔状况检测技术开发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青松 《特种油气藏》2003,10(2):76-77,84
辽河油田射孔状况的检测仅局限于地面对射孔抢实发情况进行目测检测,而对于井下射孔具体状况无法验证。针对这种情况,研制了油井射孔质量检测仪。该仪器结构合理,技术先进,可以对井下射孔位置、孔眼数量进行量化检测,更加精确判明射孔状况,为上产、补射孔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3.
内盲孔射孔器的开发研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从内盲孔射孔器的可行性入手。分析内盲孔射孔器与外盲孔射孔器相比所具有的突出优点,对射孔器的方案设计及前期打靶试验情况进行了说明。并将该射孔器的穿透深度与外盲孔射孔器的穿透深度进行比较。通过对在油田初步应用40口井的射后效果进行收集、分析,表明内盲孔射孔器工艺可行,可提高射孔穿透深度10%以上,从而达到提高油气井产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四川石油管理局测井公司射孔器材研制和射孔工程技术服务的实力雄厚,拥有8大系列射孔器(深穿透、大孔径、高密度、过油管等);射孔工艺技术体系:水平井射孔、超正压射孔、射孔一测试联作、一次管柱多层射孔测试联作、全通径射孔、WCP带压射孔等工艺技术系列;拥有9项专利技术,成为拓宽国内外市场的动力,促使产业名列国内同行业前列。  相似文献   

15.
从射孔器、射孔工艺技术、射孔基础性实验研究等三个方面总结国内2003年射孔技术的新进展,对射孔新技术的应用范围、适应性做了简要的概括,结合生产实际对今后射孔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随着水平井钻井新技术的发展。给测井射孔带来新的研究课题;如何采用定向射孔工艺技术,正确无误地射开产油层。结合生产需要,长庆石油勘探局测井工程处自行研制出一套水平井射孔装备,由自动定位射孔枪,自动定位检测器。信号传感器三部分组成。自动定位检测器是水平射孔工艺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检测射孔弹在井下的射孔方位,提高射孔方位准确度。  相似文献   

17.
闫新玲 《青海石油》2008,26(1):69-71
简介了注聚障井和射孔完井工艺技术,由于部分注聚障井射开气层,射孔施工存在一定的危险性,根据初期射孔完井工艺方案,进行了射孔与分层注入管柱联作技术试验,由于封隔器的提前坐封,将完井方案确定为射孔与笼统注入管柱联作工艺,并在现场实施成功,为试验区射孔完井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射孔工艺、射孔参数、射孔液、射孔完井过程中压实等因素对油井产能影响的分析,可以看出不合理的射孔参数、不匹配的完井液、不先进的射孔工艺及不正确的射孔完井过程都会对油层造成极大的伤害,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注重优化射孔工艺、优化射孔参数,注重射孔液与油层配伍性,保证负压射孔,使新井产能达到方案的要求,见到了很好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9.
射孔弹穿深是评价射孔弹性能的最重要指标。本文通过四川弹厂与外国公司的射孔弹打靶数据对比,反映了中外深穿透射孔弹的真实水平;通过分析外国射孔弹的特点,提出了对策,为中国深穿透射孔弹尽快赶上国际先进水平提供了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20.
本文说明了如何综合考虑射孔技术,地质情况及完井类型来选择最佳的射孔设备(射孔枪类型,射孔弹及压盖)射孔中应考虑的一些地质因素有:储层压缩强度,压力与厚度,岩性,孔隙度与渗透率,水平与垂直渗透率之比及流体类型,射孔枪的几何参数包括射孔密度,孔眼入口直径,射孔相位和射流穿深,定义的另一个新参数是射流的相对倾角,即射流通道与地层倾向之间的夹角,Geocan是将地质与射孔枪几何参数和类型联系起来以选择最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