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对低屈强比建筑用耐火钢进行了实验研究,介绍了实验钢的化学成分、实验工艺、力学性能等;重点论述了合金元素、组织等对钢的屈强比、高温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该钢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组织为铁素体基体 贝氏体,因此获得低的屈强比。合金元素Cr、Mo、Nb等的加入有效地提高了钢的高温性能。  相似文献   

2.
对一种低屈强比建筑用耐火钢进行试验研究,介绍了试验钢的化学成分、试验工艺、力学性能等,重点论述了合金元素、组织等对钢的屈强比、高温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该钢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组织为铁素体基体加贝氏体第二相,因此获得低的屈强比。合金元素Cr、Mo、Nb等的加入有效地提高了钢的高温性能。  相似文献   

3.
成分对经济型热轧双相钢性能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芳  郑磊 《宝钢技术》2007,(2):30-34
在试验室研究了不添加贵重合金元素的经济型热轧铁素体-马氏体双相(DP)钢的成分对组织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微量的Nb和Ti元素可提高钢的抗拉强度,同时也可提高钢的屈服强度和屈强比;锰过高或过低都会阻碍组织中马氏体的形成;适当增加硅可以提高钢的抗拉强度并降低延伸率.通过成分控制和配合适当的控轧、控冷工艺可满足DP600和DP800热轧双相钢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4.
利用Nb、Ti等元素微合金化,配合控轧控冷工艺,开发了低屈强比、高强度Q420GJC钢。对其工业性试制钢板进行了拉伸、冲击、组织结构检验及焊接性能试验,结果显示,研制的钢种组织为铁素体+珠光体且铁素体比例占50%以上,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屈强比≤0.81,Rm≥560 MPa,满足高层建筑用钢技术要求,已成功实现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5.
测试了Nb-Ti微合金化Mn系低碳贝氏体钢经不同温度回火后的拉伸性能,研究了回火温度对实验钢屈强比(Yield ratio)的影响,通过引入Swift公式分析了实验钢经不同温度回火后的应变硬化指数n和材料常数b的变化规律,建立了显微组织与屈强比之间的关系模型。结果表明:实验钢在280~600℃温度范围内回火2 h后,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屈强比和材料常数b逐渐增加,应变硬化指数n呈现下降趋势,同时屈强比和ln(b/n~2)呈线性递增关系。显微分析表明,回火后屈强比的变化主要是由于回火过程中贝氏体板条的粗化造成的;同时结合透射电镜(TEM)观察讨论了回火过程中微合金化元素Nb, Ti的碳氮化物析出对贝氏体钢屈强比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武凤娟  杨浩  曲锦波 《中国冶金》2020,30(12):52-58
通过化学成分设计以及TMCP过程控制研究了不同的强化机制对高强度桥梁钢Q500QE屈强比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增加固溶元素Mn、Cr的含量和降低析出强化元素Nb的含量,可有效降低屈强比。晶粒细化有利于强度和韧性的提高,但对屈强比不利。相比之下,相变强化是实现高强度和低屈强比的最佳途径。热轧后采用分段冷却工艺可获得铁素体+贝氏体的双相组织。通过调整铁素体和贝氏体相的比例和硬度,可有效控制屈强比。  相似文献   

7.
为了适应市场汽车业及家电业对超低碳钢深冲性能的需求,拓展包钢产品的品种,提升包钢产品的质量,为后续投产的冷轧生产线开发试制超深冲用钢做技术储备,包钢稀土钢板材厂对深冲用钢DC04热轧原料进行开发与试制,该钢种通过加入合金元素Ti控制间隙原子含量,使钢质纯净,采用高温终轧与卷取的工艺,控制碳化物的析出与固溶,得到低屈服强度、低屈强比的深冲原料,满足下游工序要求。  相似文献   

8.
Mo对耐火钢组织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三种含Mo耐火钢组织和性能进行了实验分析,发现合金元素Mo在耐火钢中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提高贝氏体淬透性来满足钢的高温性能.从组织学角度看,降低合金中的Mo含量而增加其它提高贝氏体淬透性的元素也能够满足耐火钢成分设计要求.探讨了设计低Mo或无Mo耐火钢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通过优化成分设计以及轧制、热处理工艺,成功开发出8 ~ 80 mm厚度的免涂装低屈强比耐候桥梁钢.针对免涂装低屈强比耐候桥梁钢的工艺、金相组织和焊接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耐候桥梁钢Q345qENH~ Q690qENH的屈强比可以通过适量铁素体+不同形态贝氏体组织配比进行调控,使低温冲击韧性、低屈强比和耐候性同时得到...  相似文献   

10.
从低屈强比的物理内涵、影响因素以及低屈强比结构钢在国内外工程上的应用等方面,总结了低屈强比高强度钢的发展现状,同时指出目前生产面临的问题,并对其未来的发展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11.
桥梁用高强度耐候钢板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蒋善玉  夏茂森 《宽厚板》2003,9(2):12-15
本文介绍了济钢研制开发桥梁用高强度耐候钢板SMA490AW、SMA490BW的生产工艺和结果,该钢化学成分、力学性能等技术指标均达到了标准要求,具有低的屈强比、优良的焊接性能和耐大气腐蚀性能,满足了桥梁钢结构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以低C- Mn为基体,辅以钼、铜、铬、镍等元素合金化,采用实验室冶炼及轧制,配合合理的控轧控冷工艺,研发了Q460级别耐火耐候抗震结构用钢。对试制的钢板进行了力学性能、高温耐火性能及耐大气腐蚀性能检验,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Q460钢韧性和塑性优异,屈强比低,具有较好的抗震性,600 ℃保温3 h耐火及耐大气腐蚀性能良好,完全满足高性能建筑结构钢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抗大变形管线钢加热并保温一段时间后,钢管力学性能将发生变化,通常会有屈服强度、屈强比升高,均匀延伸率降低,应力—应变曲线形状改变等,这些性能变化将降低钢管抵抗变形的能力。利用扫描镜等设备研究了冷却工艺对21mmX70HD抗大变形管线钢组织、性能和应变时效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开始冷却温度的降低,先共析铁素体含量逐渐增加,贝氏体组织含量逐渐降低,贝氏体的组织相态由粒状贝氏体逐渐向板条贝氏体转变。当开始冷却温度在700℃时,试验钢板具有最佳的综合力学性能。试验钢板制成1016mm钢管后,钢管在200℃时效保温5min下,纵向屈服强度Rt0.5为497MPa,抗拉强度Rm为695MPa,伸长率为41%,屈强比Rt0.5/Rm为0.72,Rt1.5/Rt0.5为1.24、Rt2.0/Rt1.0为1.09,均匀变形伸长率达到9.0%。  相似文献   

14.
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冷轧压下量(65%~80%)和退火温度(660~780℃)对Ti-IF钢(/%:0.02C、0.012Si、0.10Mn、0.013P、0.011S、0.064Ti、0.0020N)组织、力学和成形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700℃退火Ti-IF钢再结晶基本完成,当压下量75%700℃退火时,该钢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屈服强度120 MPa,屈强比0.38,应变硬化指数n值0.25,塑性应变比r值1.65。  相似文献   

15.
Cold-rolled advanced high-strength steel sheets have become the material of choice for the automotive industry because of their unique attributes of high strength and balanced mechanical properties. High-hydrogen gas jet cooling and water quenching are the most commonly used ultrafast cooling technologies for producing martensite-containing high-strength steel sheets. The water quenching technology ensures the fastest industrial cooling rate of 1 000 K/s; therefore,it has the highest potential with respect to saving alloys. In this study,the water quenching of a C-Mn-containing steel sheet is simulated during continuous annealing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water quenching and tempering parameters on its mechanical properties. The results reveal that at low quenching temperatures,the strength of the steel sheet decreases as the soaking temperature increases. However,at high quenching temperatures,a high soaking temperature corresponds to increased strength after quenching,regardless of whether the material was austenitized in the single austenite zone or the inter-critical zone. Therefore,a high quenching temperature always results in a high strength and a high yield ratio after quenching. Low-temperature overaging( tempering) considerably influences the yield strength and yield ratio,and the extent of this influence is correlated with the soaking temperature.  相似文献   

16.
16Cr20Ni14Si2属于经典耐热钢牌号,标准中碳、锰、硅控制范围较宽,元素含量的高低对钢的力学性能和高温性能有着明显的影响。为了了解碳、锰、硅元素等对16Cr20Ni14Si2耐热钢性能的影响,通过不同碳、锰、硅含量试验钢的力学性能比较,以及Thermal-Calc析出相计算与比较,初步了解这些元素在钢中的作用及对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数据表明,700℃以下拉伸时,碳、锰、硅元素的含量对16Cr20Ni14Si2耐热钢高温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摘要:随着工程机械向大型化轻量化方向发展,超高强钢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且综合性能要求越来越严格。结合5000mm宽厚板生产线及热处理装备,研究淬火过程中淬火温度对屈服强度1100MPa级超高强度钢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淬火温度决定了合金元素的溶解和分布状态、原始奥氏体晶粒尺寸,影响试验钢的综合力学性能。不同淬火温度下,基本微观组织为板条马氏体。随着淬火温度的升高,原奥氏体晶粒尺寸增大;当淬火温度由840℃升高至990℃时,原奥氏体晶粒平均尺寸由9.0μm增加到22.5μm。采用900~930℃淬火及350℃回火的热处理工艺,试验钢可获得最佳的强韧性匹配,此时屈服强度为1125~1155MPa、抗拉强度为1306~1335MPa、断后伸长率为12.5%~14.0%,布氏硬度为415~419,-40℃冲击功为80~100J,抗拉强度与布氏硬度比值范围在3.10~3.20之间,满足标准GB/T 28909—2012对Q1100E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为了开发并稳定600 MPa级低合金高强钢的生产工艺参数,利用连续退火模拟机对试验钢进行了连续退火试验,并通过扫描电镜和拉伸试验机研究了均热温度和过时效温度对试验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均热温度的升高,试验钢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均逐渐减小,伸长率逐渐增大;随着过时效温度的升高,屈服强度逐渐增大,抗拉强度逐渐减小,伸长率则先增大后减小。试验钢在820 ℃均热、390 ℃过时效时,获得最优的力学性能,其中抗拉强度为627 MPa,屈服强度为493 MPa,总伸长率超过20%。此外,利用透射电镜观察到钢中存在大量的纳米尺度析出物,这些析出物对试验钢强度的提升有较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减震器用钢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龚士弘  盛光敏  姚德康  李绍敬  陈琼英 《钢铁》2001,36(9):55-57,61
研究了具有高塑性低屈服点的减震器用钢化学成分、冶炼、轧制、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 ,0 .0 3 % C-0 .45 % Mn- 0 .11% Si- 0 .0 77% Al试验钢的屈强比、伸长率、低温韧性和焊接性等综合性能 ,在试验条件下均满足减震器用钢的要求 ;在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工业试验后 ,可望用于制造建筑物的减震器  相似文献   

20.
王帅  陈伟健  赵征志  赵小龙 《钢铁》2021,56(3):23-28
 为了研究临界退火中锰钢的微观组织演变规律以及组织对力学性能和变形行为的影响,对冷轧中锰钢(0.1C-7Mn-0.35Si)在570~650 ℃范围内进行了临界退火处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退火温度升高,双相“奥氏体+铁素体”组织逐步趋于等轴化且晶粒有粗化的趋势,并且在650 ℃时出现了马氏体组织;试验钢的抗拉强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加,而伸长率和屈服强度均呈下降趋势,局部不均匀变形带随着退火温度升高逐步弱化,在620和650 ℃时完全消失;在相对较高的退火温度下,粗化的等轴奥氏体晶粒中形变诱导马氏体相变的增强和大尺寸的铁素体晶粒中动态回复的减弱,以及更高温度时马氏体的引入等,均改善了屈服阶段的加工硬化能力,从而有效减弱或抑制吕德斯带的扩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