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张锐  詹忻  田伟  祝成炎 《纺织学报》2010,31(4):45-49
为实现纱罗组织配色模纹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分析了纱罗组织配色模纹的形成原理。结果表明纱罗组织配色模纹外观的变化除了受组织图和色经、色纬循环影响之外,还受到绞综穿综图的制约,因此在建模过程中将其配色模纹分为组织图、色纬循环图、色经循环图和绞综穿综图4个部分,并建立了相应的矩阵。同时利用Kronecker积运算法,提出普通组织配色模纹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纱罗组织配色模纹的数学模型并验证该模型的正确性。此模型的建立为纱罗组织CAD辅助设计系统的实现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探讨采用配色模纹逆向思维设计表里接结双层织物的方法。概述了表里接结织物配色模纹的设计方法、色纱排列和表里组织的选择。以表层配色模纹为例,介绍了配色模纹、色经排列、色纬排列、表组织、里组织,并试织了小样。结果表明:当织物采用表层配色模纹时,如果接结组织和里层色纱排列不当,织物会出现露底现象;通过调整接结组织及里层色纱配合,织物表层配色模纹效果良好、里层纹路清晰。认为:利用配色模纹逆向思维的设计方法,表里接结双层织物可以达到双面异效且色彩丰富的外观效果。  相似文献   

3.
周亦清  顾平 《丝绸》2004,(10):10-11
织物的饰纹效应已经是纺织品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配色模纹则是形成织物饰纹效应的主要方法。本文主要论述了如何利用配色模纹形成织物的饰纹效应。通过举例说明织物的简单组织和复杂组织与不同颜色的色经、色纬排列进行配置,可以形成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饰纹图案,这对于开发纺织新品种具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配色模纹与织物组织设计的内在关系,以设计好的配色模纹为基础,分析组织图中各个组织点的性质,得出组织图的初步设计方案,然后对该组织图进行拆分,分析组织循环的大小,最后利用组织图中的待定点及经纬纱交织规律,确定组织循环的设计方案;并采用其中一种组织设计方案进行小样试织,得到小样织物的花型图案与经纬纱交织状态。结果表明:采用一种配色模纹可以设计出多种织物组织,配色模纹上各个点的颜色及色经色纬的排列顺序对织物组织的确定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为以配色模纹为基础的织物设计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
探讨织物配色模纹的设计方法。采用同一种织物规格,设计了4个方案,在织物CAD系统上模拟织物的配色模纹外观,并采用相应色纱进行试样织造。针对4个方案,从色感觉转移的角度分析了织物配色模纹形状变化的原因。认为:纱线色彩配置不仅直接影响织物配色模纹的外观色彩,而且能影响织物配色模纹的形状。  相似文献   

6.
应用织物CAD,分别调整纱线色彩的色调、饱和度和亮度,探讨纱线色彩改变对配色模纹外观形状的影响。由于不同色彩对比产生的色感觉转移,纱线色彩配置不仅影响配色模纹的外观色彩变化,而且影响配色模纹的形状。  相似文献   

7.
探讨了具有双面配色模纹效果的双层织物的设计方法。织物表里层采用不同的色经排列和色纬排列,利用双层组织中的表里接结组织,采用2上2下纬重平作为表、里组织和接结组织。表经和里经排列比为2∶2,表纬与里纬排列比为1∶1,成功织造了正反面都有配色模纹效果的双层织物。  相似文献   

8.
顾平 《国外丝绸》2007,22(6):31-34
具有配色模纹效应的纺织面料是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中国纺织信息中心提供的06春夏/秋冬面料流行的主要趋势之一。就图示的5只流行的、有代表性的配色模纹效应机织物,分析了织物配色模纹效应的创新设计方法,以图助文式地介绍了配色模纹效应设计的实例。  相似文献   

9.
《毛纺科技》2021,49(3)
为配色模纹织物提供新的设计思路,概述了组织与色纱配合形成配色模纹的原理,探讨了平纹织物的配色模纹设计。为了进一步丰富配色模纹设计,针对平纹织物配色模纹图案相对简单的问题,将单、双起平纹进行组合排列,同时有序变化色纱排列次序,得出了织物配色模纹图案的数量与色纱排列变化次数的公式。研究结果表明:织物上所能形成的配色模纹图案的数量是经纬色纱排列变化次数的乘积,色纱变化次数越多,形成配色模纹图案的数量越多。当经纬色纱排列变化次数均为3时,可形成9种配色模纹图案,可归纳为3种回字形配色模纹图案。  相似文献   

10.
总结三种表里接结配色模纹织物的设计与试织要点。设计了表层配色模纹、里层配色模纹和表里层配色模纹三种不同的表里接结双层织物;选择合适的基础组织和排列比,根据配色模纹和色纱排列,织造了三种不同的表里接结配色模纹织物。结果表明:当表层有配色模纹时,织物呈现出正面犬牙纹反面纯色的外观效果。认为:结合配色模纹的设计方法和表里接结双层结构,织物正反面可以出现不同的外观效果。  相似文献   

11.
涤纶纤维的碱性染色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正升 《丝绸》1997,(11):33-36
涤纶碱性染色法是染色工艺合理化和提高产品质量的有效方法。文中介绍了碱性染色法的特点,染浴PH和分散染料的上染率,各种碱性染色助剂的性能以及适合于碱性染色的耐碱性染料。  相似文献   

12.
阎玉秀  金子敏 《纺织学报》2005,26(3):125-128
通过驳样实验、穿着实验及分析研究,不断改进完善样板,从而得到造型美观、穿着舒适的男衬衫基型。用该基型进行款式变化,其样板设计简单方便、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3.
杨琳  陈青俊  梁晶晶  王京  丁献荣  吴平 《食品科学》2012,33(24):303-306
辣椒制品中的非食用色素工业染料经甲醇-水(7:3,V/V)超声振荡数次提取,高速离心,采用HPLC系统用20mmol/L醋酸铵溶液和甲醇梯度洗脱,采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用外标法峰面积定量。结果显示:4种工业染料在0.25~20.0μg/mL范围内的峰面积与质量浓度的线性关系良好,加标回收率为94.4%~101.9%。该方法简便易行,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4.
分散染料碱性染色助剂的开发和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杨军 《印染助剂》2001,18(1):33-35
开发性能好,价格合适的碱性染色助剂,以解决分散染料碱性法中的不足之处,氨基酸与烧碱反应合成的碱性染色助剂JPH-95,稳定性和缓冲能力与日本碱性染色助剂TRA-100,UK-85均相近,价格便宜50%,在碱性染色法中染色质量优于酸性染色法,还可免去还原清洗,降低环保负荷。  相似文献   

15.
详细分析了内廓接触直动从动件盘型凸轮机构转角、从动件运动规律及机构基本尺寸之间的关系,推导出该类机构运动学尺寸设计的通用公式和基本条件,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接装纸和成形纸透气度对主流烟气中碱性香味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卷烟接装纸和成形纸对烟气中碱性香味成分的影响,采用GC/MS法对不同接装纸和成形纸透气度卷烟中烟气粒相物和气相物中的碱性香味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分子量小、沸点低的碱性香味成分在气粒相均有分布;成形纸透气度对烟气中碱性香味成分影响较小;接装纸透气度对烟气中碱性香味成分影响显著;随着接装纸和成形纸透气度的增加,烟气中碱性香味成分释放量降低.  相似文献   

17.
从标准涉及的污染物种类、食品类别和限量值3个方面来对比我国污染物基础标准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制定的污染物通用标准的异同,为我国污染物基础标准体系的完善提供参考.我国基础标准涉及污染物种类20种,CAC标准为15种,二者相同的污染物种类为8种;我国标准涉及的食品种类多于CAC标准;在可比指标范围内,我国有19个...  相似文献   

18.
现代食品机械产品质量保证的基本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食品机械产品质量的基本概念、市场需求,研究了食品机械的质量设计以及设计阶段对产品质量和成本的影响,提出了食品机械产品质量保证的基本要素,包括质量保证的基本方法、设计者的基本素质、设计者的工作思路、开发过程的质量控制,对食品机械产品质量保证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建立一种识别大曲酱香轮次基酒的方法。以91个大曲酱香轮次基酒为样本,并以每一样本的乙醛、甲醇、乙酸乙酯、正丙醇等15个共有峰的气相色谱定性定量结果为评价指标,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识别大曲酱香各轮次基酒。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精密度、稳定性和重现性,对随机挑选企业提供的63个大曲酱香轮次基酒样品进行判别分析,其准确率为90.5%,表明该方法可作为大曲酱香轮次基酒的识别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基于香气成分进行信阳毛尖香型分类的效果与可行性。方法对81个信阳毛尖进行感官审评,依据基础香型、特征香型、缺陷香型及其组合进行分类筛选出基础香型特征明显的样品共52个,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 HS-SPME-GC-MS)分析其香气成分。基于单因素方差分析筛选4种基础香型中含量差异显著的21种香气化合物分别进行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结果主成分分析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针对基础香型、基础香型与特征/缺陷香型结合的分析中主成分的累积贡献均大于90%。对基础香型进行判别分析正确率较低,但对不同基础香型中的特征/缺陷香型进行判别分析效果较好。结论主成分分析、判别分析显示基础香型(清香、清高、高鲜、高爽)与特征/缺陷香型组合的效果均优于仅以基础香型进行的统计分析。因此在研究信阳毛尖香型分类和香气成分之间的关系时,要充分考虑复合香型对分类结果的影响,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均为开展其香型分类研究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