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首次以亲和素作为凝聚剂与金纳米粒子(表面未经修饰)作用,通过中和金纳米粒子表面负电使粒子间斥力减弱、距离减小而聚集。通过探讨亲和素浓度和体积、缓冲溶液浓度以及金纳米粒子尺寸等因素对金纳米粒子聚集程度的影响发现,当与金纳米粒子溶液反应的亲和素体积≤5μL时,PBS缓冲溶液中的离子对金纳米粒子影响可忽略;当与金纳米粒子溶液反应的亲和素的浓度介于50~100μg/mL时,金纳米粒子呈现最大程度的聚集;相比于较小尺寸的金纳米粒子,大尺寸的金纳米粒子更易聚集;3种尺寸的金纳米粒子的聚集程度都随亲和素浓度变化而改变。本实验将为以金纳米粒子聚集为基础的生物检测研究以及金纳米粒子自组装方面的深入研究提供可靠的文献资料。  相似文献   

2.
以氯金酸为原料,柠檬酸钠为保护剂,成功制备出金纳米粒子,并应用透射电镜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该实验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此类纳米粒子尺寸均匀、呈球形单分散分布.  相似文献   

3.
以氯金酸为原料,柠檬酸钠为保护剂,制备了金纳米粒子;应用透射电镜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该实验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此类纳米粒子尺寸均匀、呈球形单分散分布。  相似文献   

4.
文章采用超声膜扩散法以氯金酸为原料,用柠檬酸三钠(TSC)在有保护剂PVP保护的条件下还原制备了金纳米粒子。制得的金纳米粒子溶胶采用X射线衍射(XRD)及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对得金纳米粒子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制得的金纳米粒子纯度较高,分散性好,基本呈球形,粒径平均尺寸为20nm。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调节环境pH酸碱度改变聚电解质膜中氨基基团的键合状态,以控制聚电解质膜表面金纳米粒子的原位还原与自组装过程中的聚集行为,发现当聚电解质膜经pH为5.40的去离子水处理后可在其表面制备出片状金纳米结构;经pH为0.65的强酸溶液处理后,可在膜表面制备出树枝状的金纳米结构,且尺寸比pH为5.40条件下增大一倍;经pH为12.77的强碱溶液处理后,金纳米粒子的聚集状态发生改变,形成了球形纳米结构;对金纳米粒子形貌的调控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李诗浩  张麟 《精细化工》2020,37(9):1819-1824
针对姜黄素在水中溶解性差、稳定性差、难吸收、代谢快等缺点,以姜黄素、金纳米颗粒和哺乳动物红细胞膜为原料,设计开发了红细胞膜仿生纳米载药系统(Au-Cur@RBC)。抗癌药物姜黄素通过疏水作用吸附到利于封装的小尺寸金纳米颗粒表面,然后通过物理挤压的方式将载药纳米粒子包封到红细胞膜囊泡内。结果表明,制备的金纳米粒子尺寸均一度高,分散性良好,平均粒径为13.18 nm。金-姜黄素纳米颗粒中姜黄素的吸附率为86.85%,载药率为20.25%。金纳米颗粒的负载可显著提高姜黄素的稳定性,金-姜黄素纳米颗粒在水溶液中储存30 d后仍保留了52%的姜黄素。同时,暗场显微镜结果表明,红细胞膜涂覆增强了制备的Au-Cur@RBC对暗场显微镜入射光线的折射与衍射能力,从而呈现更清晰的图像。  相似文献   

7.
生物法介导纳米金合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纳米技术及纳米材料领域,既重要又具有挑战性的是金属纳米粒子的合成。纳米金作为金属纳米粒子中的一员,由于其具有独特的光学、电学和催化性质而在许多领域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因此,开发简单、经济、环境友好型的合成方法变得愈来愈重要,而控制特定尺寸、形状、结构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综述了近年来利用生物法合成纳米金的进展,并对其将来的合成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TiO2纳米粒子,并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仪和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仪对TiO2纳米粒子的形貌、结构和尺寸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TiO2纳米粒子为近球形,粒径为12~15nm左右的锐钛矿型纳米晶;TiO2溶胶薄膜中粒子均匀分散,有较好的均一性;TiO2纳米粒子表面富氧,含有较多的TiOH基团;TiO2纳米粒子尺寸对反应体系的pH值很敏感;不同尺寸的纳米粒子在紫外区均有较强吸收,并表现出吸收带边蓝移效应。  相似文献   

9.
王红彬  刘一丁 《应用化工》2024,(3):677-680+686
综述了近年来磁-金纳米粒子的合成及其在生物医学成像诊断和生物医学治疗上的最新应用研究进展。从磁性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磁-金纳米粒子的合成方法、磁-金纳米粒子作为成像造影剂用于生物医学多模态成像及“无背景”成像、磁-金纳米粒子作为诊疗一体化探针用于医学诊疗一体化几个方面进行了概述,并对磁-金纳米粒子未来的发展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金纳米团簇作为一种新型发光的纳米材料,其粒子直径通常小于2 nm,接近电子费米波长,从而产生类似分子的性质,包括离散的电子态和与尺寸密切相关的荧光。由于金簇具有超小尺寸,优良的荧光性能和生物相容性等特点,故多次被发展为荧光传感器,应用于生物成像、传感、环境监测等方面。本文将对金簇与尺寸相关的发光原理、合成方法,以及作为纳米探针应用于生物成像研究进行综述,并对金簇的今后发展趋势做简要展望。  相似文献   

11.
综述了近年来纳米粒子作为共振光散射探针在药物分析中的研究进展,展望了纳米粒子共振光散射探针应用于药物分析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利用浸渍法制备Pd/Fe3O4负载型磁性纳米催化剂。通过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及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等物理化学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将Pd/Fe3O4催化剂应用于卤代芳烃与芳基硼酸的Suzuki偶联反应中。研究结果表明:Pd/Fe3O4催化剂具有一定的磁性,利用外磁场可方便快速地分离出催化剂。负载Pd的质量分数为12.01%时,催化活性最高;在空气中,无需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能有效地催化芳基硼酸与卤代芳烃的Suzuki偶联反应,催化剂重复使用5次后,催化活性没有明显的降低。  相似文献   

13.
对近年来正向渗透膜的不同制备方式及为了达到更优性能所使用的共混、物理涂覆、化学涂覆、植入纳米材料等改性手段进行了概况总结。梳理了正向渗透膜最新研究进展,分析表明改善正向渗透膜的支撑层厚度、表面亲水性是未来研究发展主流。  相似文献   

14.
将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和硅树脂制成混合液,采用喷涂法(spray-coating)制备出了具备超疏水性的复合涂层.研究了二氧化硅、硅树脂不同含量配比对涂层疏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涂层的接触角随二氧化硅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在二氧化硅含量大于3%(质量分数)时,涂层显现超疏水性;当二氧化硅含量为3%(质量分数)、硅树脂含量为7%(质量分数)时,涂层与水的接触角达到151.6°,滚动角接近0°.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涂层表面的微观结构,发现超疏水性的涂层具备微-纳复合阶层结构,类球状突起粒径在5μm左右,类球状突起上分布纳米团聚颗粒,直径约为50 nm.这种类似荷叶表面的微(纳复合阶层结构,结合硅树脂的低表面能,使得复合涂层具备了超疏水性能.  相似文献   

15.
利用微乳液法制备了平均粒径约为600nm的聚苯乙烯纳米粒子,聚苯乙烯纳米粒子在溶胶水分子缓慢自然挥发过程中,可自发地在固体基底表面形成单层或多层自组装规则结构,通常每层聚苯乙烯粒子都采用密堆积方式排列,其自组装排列为典型的立方面心密堆积结构.探讨了温度、质量分数对模板粒子排列的影响,利用SEM和TEM检测了模板的形状和粒径.  相似文献   

16.
分散型铂纳米微粒和负载型铂纳米微粒都是重要的催化剂。制备尺度可控、粒度分布均一的铂纳米微粒,对提高其催化活性和选择性,以及延长其使用寿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分散型和负载型铂纳米微粒常用的制备方法,讨论了各方法的制备原理及其优缺点。  相似文献   

17.
用共沉淀法制备出具有磁性的Fe3O4纳米粒子水溶液。红外光谱和XRD表明,纳米粒子是Fe3O4且其粒径在15 nm左右。通过磁滞回线得到纳米粒子比饱和磁化强度σr=56.58 emu/g。对PET薄膜进行预处理和阴离子化后,在PET表面交替吸附聚电解质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DA)和纳米粒子水溶液,由于PDDA的存在,Fe3O4纳米粒子能均匀地被吸附在PET表面,形成PET基磁性膜材料,且吸附的强度较强。该材料的矫顽力为41.11 Oe,剩余磁化强度为0.66 emu,与Fe3O4纳米粒子一样,具有超顺磁性。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Li4Ti5O12因具有"零应变"特性而广受关注。由于材料的形貌对性能有着直接的影响,因而Li4Ti5O12的形貌控制成为研究热点之一。本文综述了包括纳米颗粒、纳米线、纳米棒、纳米纤维、纳米管、纳米片、薄膜以及多孔结构等不同形貌Li4Ti5O12的制备方法和性能研究的最新进展,并对Li4Ti5O12的进一步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