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随着公路建设的不断深入与完善,对公路景观环境的规划和设计越来越受到公路管理及建设部门的重视.但国内目前对该领域的研究刚刚起步,还没有比较成熟的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为了尽可能系统、全面地指导公路景观环境的规划设计,从生态、场地、空间、时间、人文、技术等几方面探析了公路景观环境的规划设计理念.同时,探讨研究了公路景观环境的规划设计模式并提出了公路景观环境的评价流程与规划设计流程图及设计内容构成框架图等.  相似文献   

2.
结合道路桥梁景观构成要素,以景观三元论(视觉景观形象、环境生态绿化和大众行为心理)作为道路景观评价的依据,从生态学、建筑学和景观学三方面构建了道路桥梁景观与环境和谐评价指标体系,并用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多级模糊评价方法来对武汉机场快速通道与丘陵湿地景观进行和谐评价分析,为道路桥梁景观和环境和谐评价研究提供了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长春市高架桥桥下空间景观环境现状进行调研分析,发现桥下空间在景观处理技术、景观色彩上存在一些问题.本文根据高架桥的建设对景观环境所产生的影响及桥下空间的活动类型,提出长春市高架桥桥下空间景观环境改造思路及高架桥桥下空间景观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4.
高等级公路景观系统评价离不开合理的指标体系和科学的评价方法。本文分析了高等级公路景观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原则,在对高等级公路景观功能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利用头脑风暴法、Delph i法、会内会外法、聚类分析法等建立了一套层次分明的高等级公路景观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实例验证了所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的有效性。本文的研究结果为高等级公路景观评价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城市景观中的声景观解析与设计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传统的城市景观设计通常只注重视觉要素,非常欠缺对声环境的考虑.把声景观概念引入城市景观设计,为城市景观设计提供了崭新的研究视点,并丰富了城市开放空间的设计方法.通过引入声音要素完善景观设计概念,对声景观的概念及其特征进行了归纳.进而以城市公园为观测对象,对公园内的声景观类型、特征、与人类主观感受的关联性进行了调查分析,在声景观设计要素、设计步骤和设计层次等几个方面加以阐述,形成了完整的声景观设计方法.声景观在城市景观的构成中具有重要作用,自然声、背景声、人工声、活动声在人类对景观的认识过程中提供了重要信息,丰富和完整了人类对客观环境的认知手段和主观体验.结合环境造型艺术以及建筑施工技术进行声景观设计,不仅可以更全面地满足人类活动的各种功能需求,还能够促进人与环境的相互联系,提高客观物质环境的人性化水平.  相似文献   

6.
景观设计是公路建设新质量观的必然要求.遵循景观总体规划的设计原则,对沿线自然、人文环境进行分析研究,将东永高速公路景观划分为4大区段,通过确立不同景观区段的设计主题、色彩基调和视觉空间,对浙中乡土风情进行挖掘和再创造,确定"江南山水"的景观设计定位,使高速公路建设做到功能、生态、景观、旅游四位一体的创新理念,为高速公路景观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以陕西土地利用现状图作为数据基础,应用Arc/Info和Arc/view等GIS专业软件,对陕北地区的景 观进行了分类,并形成了景观分类图。利用景观格局分析软件FRAGSTATS,在斑块类型和景观两个水平上计 算了相应的参数和景观指数,定量揭示了整个区域的景观格局与类型特征。为进行深入研究和揭示生态过渡地 带生态过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生态绿心景观多功能调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综述生态绿心与景观功能的概念内涵,系统梳理当前国内外绿心景观的多功能研究内容及方法,重点关注多功能调控技术手段及方法的应用,明确生态绿心景观多功能调控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生态绿心景观多功能调控应加强景观结构变化和空间格局差异对景观功能变化的影响研究,从区域多空间尺度探讨景观多功能响应,构建多情景模拟模型下的景观功能调控决策体系;完善景观的多功能评价方法,采用大数据技术,开发能反映景观功能在区域上变化差异的多功能景观指数;优化景观多功能调控决策,模拟多重景观功能调控措施,建立景观功能的动态监测机制;将景观功能调控研究与实践应用相结合,加强景观功能的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9.
考虑到桥梁景观评价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因素,基于集对分析理论,引入了能体现系统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同异反联系度(IDC)的计算公式,并建立了以桥梁景观为评价对象的集对分析模型(SPAM).模型从两个层次阐明集对分析理论的具体意义并将多指标表达成一个从总体上衡量桥梁景观的5元联系数;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从主客观两方面定量计算桥梁美观程度.将SPAM应用于葫芦河特大桥的景观评价.结果表明:就总指标来说,桥梁景观评价等级为"二级(良)";就各个子系统来说,桥梁美学、造型和环境协调性相对好于其它三个指标.SPAM模型可以较好地处理研究对象中所包含的不确定性问题,将辨证性认知与定量性分析有机结合,是桥梁景观综合评价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以滇中城市群为例,采用GIS技术、Fragstats4.2等软件工具分析2009—2015年滇中城市群尺度和州市尺度的景观格局时空分异的特征.结果表明:在城市群尺度上,研究区内优势景观连通性降低,景观异质性程度、破碎化程度大,景观斑块的聚合程度降低,土地利用情况朝均匀化和多样化发展;在州市尺度上,玉溪市、曲靖市和楚雄彝族自治州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增加,蔓延度指数逐渐减小,楚雄彝族自治州、曲靖市和昆明市的最大斑块指数和聚合度指数均减小.整个研究区的西南部、东部以及西部地区的景观异质性增加,土地利用均匀多样,优势景观对景观格局的控制性减弱;西部、东部以及中部地区的破碎度增加,连通性变弱,人为活动对该地区景观格局变化影响显著.本研究对滇中城市群国土空间格局多尺度演化模拟及优化配置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公路边坡的景观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强调设计要反映特色与个性的今天,公路边坡的设计者、建设者也应考虑与关注边坡在满足防护功能的同时,如何提升公路景观环境质量,反映地域及道路特色等问题.为了设计、创造出适合各类防护功能且具有鲜明特色的公路边坡景观环境,剖析了目前公路边坡景观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公路边坡景观及视觉效果不佳,形式单一,相互模仿,毫无特色等问题;提出了边坡景观设计的核心内容:即安全、生态、景观、个性;归纳总结了非结构性边坡与结构性边坡在材料使用、景观效果等方面的性质、特点.给出了非结构性边坡与结构性边坡的景观设计方法及图例;最后,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就公路边坡的景观规划设计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基于生态设计理念的公路景观设计,同时指出公路景观设计不应该局限于满足其生理功能和审美形态上,生态设计理念的核心是基础环境和生态效益.在尊重自然生态景观和文化生态景观的基础上,分析了基于生态设计的高速公路景观设计的理念和方法,主要介绍了文化生态景观设计的理念在展示地域文化特色和建造公路景观方面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公路景观规划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系统地探讨了公路景观规划设计的内容、原则、方法与流程。  相似文献   

14.
以汶川地震震后道路为研究对象,根据震区地形条件及道路的具体形态,运用景观三元论原理分析道路景观的构成要素,指出震后道路景观的破坏状况,提出震后道路景观设计原则、目标及要点,并针对高切坡路段进行了景观设计实验,为震后道路景观恢复重建提供有益的参考,有利于带动灾区旅游业等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公路景观设计理论框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构建公路景观设计理论框架,通过探讨公路景观设计理论涵义提出,公路景观的研究框架应该包括公路景观设计原理、景观设计理论框架构成以及从中提取的景观设计指标.  相似文献   

16.
层次分析法在城市道路景观评价中的运用   总被引:45,自引:0,他引:45  
城市道路景观评价的难点是不可量度指标,由于其不确定性而且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很大,将其尽量量化是较好的办法. 结合城市道路的景观特点提出了其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层次分析法对各指标在评价体系中所占的权重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7.
针对我国现阶段城市景观趋同化的现状,"城市景观网络化"方法结合了典型的景观都市杭州的城市建设,对其景观栅格网络进行实证研究.采用栅格分析方法,提出"自然山水网络"、"历史发展网络"、"道路交通网络"、"用地性质网络"4个子网络,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分析、重回归分析,逐一分析各层网络之间的相互关系,根据主观满意度求得景观网络的适宜性回归方程,并针对杭州景观规划的实践成果和质化要素进行了最优尺度分析.结果发现:各景观网络具有复合层次上的相关性,并影响着人的主观判断;不同的景观切片在节奏密度与空间尺度2个维度上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8.
在城镇化的过程中,乡村作为城镇化的主要承载对象,乡村景观各组成要素的形态也发生了衍变,乡村景观的现状与问题分析及解决对策的探讨是科学合理进行乡村景观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文章以聊城市乡村景观为例,阐述了乡村景观的概念及研究尺度,根据乡村景观评价要素及其分类,通过实地调研与综合分析的研究方法,描述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聊城乡村景观各要素的现状,对农业生产景观、水体景观、乡村建筑、道路等基本要素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了聊城市乡村景观存在的问题,从景观规划角度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