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06Cr19Ni10钢与Q345R钢焊接的主要问题是,多层多道焊时,靠Q345R钢的一侧(焊缝根部的焊趾线上)易产生未熔合与夹渣.作者通过参与一台余热锅炉锅筒的焊接试验、焊接工艺编制与锅筒制造,研究06Cr19Ni10与Q345R钢的焊接及焊接缺陷产生的原因、避免缺陷产生的工艺措施以及产生缺陷后如何进行返修等几个方面.同时阐述了06Cr19Ni10与Q345R异种钢的焊接工艺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孙咸 《现代焊接》2012,(8):16-19
本文介绍了异种钢焊缝焊接工艺特征及对钢焊接性的影响,探讨了中碳合金钢的异种钢焊缝焊接材料的选择及影响因素,评述了中碳合金钢异种钢焊缝焊接工艺的应用。结果表明,中碳合金钢的异种钢焊缝组织特征,与同质焊缝有很大的不同,底层焊缝熔合区的显微组织最复杂,不同的工艺方案对底层焊缝熔合区裂纹的影响迥异,异种钢焊缝对焊接HAZ组织遗传现象不太敏感。底层焊缝材料的选用,应当考虑抗裂性、焊缝金属的热膨胀系数,以及焊缝不形成全奥氏体或马氏体组织,填充材料选用高强、高韧性低匹配型同质焊材,工艺条件的变化可以明显改善接头焊接性。异种钢焊缝焊接材料和工艺方案(工件预热150℃+焊后缓冷),在掘进机滚筒结构应用,各项性能指标符合技术要求,产品井下运行报告显示,其使用寿命超过日本同类产品。  相似文献   

3.
采用手工钨极氩弧焊工艺和S214焊丝焊接了20钢和铝青铜,并采用光学显微镜(O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检测了焊接接头的组织和显微硬度。结果表明:焊接接头20钢母材的显微组织为铁素体和珠光体,20钢侧热影响区组织为贝氏体,焊缝、铝青铜侧热影响区和铝青铜母材的组织均以α-Cu为主。在20钢侧的熔合线附近存在未熔合、气孔等焊接缺陷和严重不均匀的组织,这主要是由于钨极氩弧焊的焊接热输入过大和手工焊接过程的不稳定所导致的。焊缝区的硬度约为150 HV0. 2,20钢侧热影响区的硬度为170~220 HV0. 2,母材20钢的硬度约为180 HV0. 2。20钢-铝青铜焊接接头的组织不均匀性及焊接缺陷的存在可能会严重影响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因此需选用合适的焊接工艺和提高焊接过程的稳定性,以改善接头组织的均匀性。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不同工艺条件下A350 LF2钢冷焊修复层的组织特征以及在NACE标准实验条件下的硫化物应力开裂(SSC)和氢致开裂(HIC)特征。结果表明,低的热输入量、短持续时间和高占空比条件下容易产生未熔合焊接缺陷,Ar气输入量较大则容易产生焊接气泡。H_2S腐蚀实验结果表明,冷焊修复层对SSC不敏感,但是却极易在焊接缺陷处产生HIC裂纹,裂纹在未熔合区以及焊缝气泡的边缘萌生,并沿着焊接熔合线在焊缝一侧扩展。适当的冷焊修复工艺参数能消除焊接缺陷,有利于提高焊缝的抗HIC开裂性能。  相似文献   

5.
针对动车组铝合金车体平顶焊接易出现焊缝未熔合、焊缝根部裂纹以及变形难控制等问题,分析了造成动车组铝合金车体平顶搭接焊缝未熔合、根部裂纹及易变形的原因,优化了原有的焊接工艺参数和平顶焊接变形控制方法。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焊接工艺有效地解决了动车组铝合金车体平顶焊接易出现焊缝未熔合和焊缝根部裂纹的问题,动车组铝合金车体平顶焊后整体平面度控制在3 mm以内,满足使用要求,有效保证了车体平顶的焊接质量。  相似文献   

6.
针对海洋平台用钢E36-Z35钢的焊接特点,开发了一种药芯焊丝焊接工艺,并对焊接接头的母材、焊缝、热影响区和熔合线进行了疲劳裂纹扩展速率试验.结果表明:由于焊材及工艺选择合理,焊缝、热影响区及熔合线处的疲劳裂纹扩展速率低于母材.  相似文献   

7.
枕梁是城轨地铁车体承受疲劳载荷的重要部件,其焊缝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整车的运行安全。B型地铁枕梁焊接采用自动焊工艺,25V焊缝质量等级为CP C1,自动焊时容易在打底焊缝产生横向纵向裂纹、未熔合等焊接缺陷。通过采取工装压卡调节、点固焊工艺优化、调整焊接工艺参数等措施避免裂纹及未熔合缺陷的产生,提高了焊缝质量,降低了返修率,提高了产品合格率。  相似文献   

8.
焊接刀具超焊缝加热淬火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W18Cr4V钢、45钢摩擦焊焊接刀具进行了超焊缝加热淬火工艺研究。结果表明,超焊缝加热淬火回火,焊缝组织得到改善,硬度、抗弯强度及扭转强度均得到提高、焊缝处未产生裂纹。超焊缝加热淬火工艺具有很多优点,应进行深人研究。  相似文献   

9.
某集中供热管道工程(Q235B钢,规格DN 1 400 mm×24 mm,螺旋焊管)焊接接头焊缝经无损检测发现裂纹和未熔合超标缺陷,文中分析了裂纹及未熔合缺陷产生的原因,并采取了有效的返修工艺措施。结果表明,裂纹和未熔合缺陷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10.
针对液压支架结构件用Q690D高强钢多层多道焊焊缝,通过焊缝横截面形貌分析、X射线检测等分析手段研究了焊接电流、保护气体流量、焊丝干伸长、坡口拼装间隙等焊接工艺参数对焊缝缺欠类型、位置与数量的影响,并通过拉伸试验、冲击试验测试了焊接接头性能。结果表明,液压支架结构件用Q690D高强钢多层多道焊焊缝中缺欠以气孔、未熔透和未熔合为主,其中气孔约占43%,未熔透约占30%,未熔合约占23%;缺欠主要集中于焊道根部、焊缝内、焊道与母材熔合线处、焊道之间等位置,其中,焊道根部缺欠数量约占54%,为焊缝缺欠最集中的位置;试验范围内,焊接电流、保护气流量、焊丝干伸长等参数对焊缝内部缺欠影响较大,而对焊缝根部缺欠无明显影响;拼接间隙对焊缝根部未熔透、气孔等缺欠有明显的影响作用,当拼接间隙为2mm时,可有效减少根部缺欠;保护气种类主要影响焊缝成形质量,而对焊缝缺欠无明显影响;优化工艺参数后,焊缝缺欠明显降低,无明显未熔透、未熔合等缺欠,气孔率约2.1%,接头抗拉强度达798.6MPa,接头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1.
胡柏上 《焊接技术》2004,33(4):53-55
为避免埋弧焊接过程中产生未熔合、未焊透和条状夹渣等危害性缺陷。提高埋弧焊接质量。探讨了直流弧焊电源埋弧焊接时弧偏吹现象的产生机理.分析阐述了埋弧焊接过程中条状缺陷的形成原因、弧偏吹产生的条件及弧偏吹对埋弧焊接质量的影响,并以此为指导。改进对接焊缝和熔透T形焊缝的埋弧焊接工艺。经推广应用.效果理想,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2.
针对D6A 20钢异种金属机器人自动焊焊缝质量的射线检测问题,从焊接结构入手,合理安排射线检测工艺,在缺陷评定中排除焊缝成形干扰,实现了该椭圆多层焊缝的高质量检测和缺陷的准确定性.并分析了焊缝中裂纹产生在焊接性能良好的20钢根部的机理,其原因是D6A与20钢的厚度和抗拉强度差异太大,导致在焊接应力和拉伸应力的作用下,在20钢焊缝根部区域沿熔合线方向产生焊接裂纹.根据分析结果,改进焊接工艺后,裂纹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13.
应用旋转电弧GMAW对大厚度10Ni5CrMoV钢小坡口焊接工艺进行了探讨.高速摄影观察了其焊接过程中电弧及溶滴过渡行为对侧壁熔合的影响,对旋转频率及焊接工艺参数对焊缝成形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获得了在合适的旋转频率和工艺参数下的外观成形良好的焊缝.焊接接头宏观金相表明,接头中未见气孔、裂纹、夹渣、未熔合等缺陷;拉伸结果表明,焊接接头强度与母材强度相当;低温冲击试验结果表明,焊接接头低温冲击韧性已达到使用要求.研究成果为大厚度10Ni5CrMoV钢在船舶制造业中的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采用CO2保护低合金钢焊丝焊接C4镍基合金/X60钢异种金属.并研究了焊缝的组织与耐蚀性.结果表明:靠近C4镍基合金熔合线附近出现含有奥氏体组织的未混合区,X60钢熔合区组织无明显未混合区出现;在CA镍基合金未混合区内Cr、Ni元素含量较高,从焊缝中央到X60钢熔合线,Cr元素含量明显减少,Ni元素含量增加;C4镍基合金熔合区和X60钢熔合区的耐蚀性优于焊缝区;形成腐蚀膜对基体保护作用也比焊缝区好.  相似文献   

15.
崔静  瞿体明  曾攀 《焊接技术》2012,41(7):13-16,78
研究了2种不同高炉铜冷却壁Ⅰ(焊丝为合金),Ⅱ(焊丝为纯铜)管板焊接结构处的原位显微组织.经观察发现,对金相图片进行特殊的原位处理后,可找到焊接熔合线,并由此确定焊缝区、热影响区及母材区铜冷却壁Ⅰ中存在外形显著有别的柱状晶、等轴晶以及相应的过渡晶,其焊缝中存在未熔合、气孔和变向生长柱状晶等焊接缺陷.铜冷却壁Ⅱ晶粒相对均匀,焊缝组织中未发现明显的焊接缺陷.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改进铜冷却壁的焊接工艺.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结合汽车用双相钢带性能特点,分析了双相钢在连续退火窄搭接焊接时产生飞溅及焊缝熔合不牢的原因。试验表明,通过调整焊接电流、焊接速度等参数,可以获得高质量焊缝。  相似文献   

17.
45钢手工自蔓延焊接熔合区组织和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工程机械中最常用的45钢板,运用手工自蔓延焊接技术,系统分析了45钢在应急焊接时的组织与性能.结果表明:手工自蔓延焊接5mm厚45钢板实现了冶金结合,抗拉强度达到400MPa;焊缝合金主要由Cu、Fe和Ni形成的同溶体组成,熔合区宽10~30μm由结晶过渡区、熔合线和半熔化区构成,是富铁相与富铜相两相混合组织;熔合区成分复杂、组织不均匀,为焊接接头的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18.
《铸造技术》2016,(1):137-139
采用表面探伤和超声波探伤方法对P92钢主蒸汽管道焊缝进行缺陷检测,能够有效的检验出气孔、夹渣、未熔合等类型缺陷,经挖补缺陷消除,通过科学的焊接工艺制定及严格的焊后热处理工艺控制,保证了焊接修复质量,消除了主蒸汽管道焊缝缺陷存在的隐患,为机组的安全运行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19.
轨道车辆用铝合金横焊自动焊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褚宏宇  唐衡郴  何小勃  吴晓明  吴振华 《焊接技术》2012,41(11):29-32,0,1,0
研究了动车组铝合金车体的横焊自动焊技术,通过Fronius专机进行焊接工艺试验,分析了焊缝下坠、焊缝表面发黑与根部气孔、焊缝熔合不良、未焊透等焊接缺陷产生的原因,制订了合理的工艺措施,有效保证了焊接质量。工艺优化后焊接接头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抗拉强度为192 MPa,断后伸长率为9.8%,弯曲试件合格,综合力学性能满足设计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20.
在三种不同焊接速度下,研究了40CrNiMo钢和93W4.9Ni2.1Fe钨合金激光焊接性能的差异。首先,通过对焊接件进行显微硬度测试,评价了其焊接工艺性能。然后,分析了激光焊接速度对焊缝区全貌、钢与焊缝熔合区微观形貌以及焊缝区钨颗粒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焊接速度的提高,由钢侧热影响区到远离热影响区的母材硬度开始急剧下降;钢侧热影响区中的母材硬度依然较高,但是熔合区和焊缝中的硬度却发生连续降低。此外,焊接速度较慢时,钢与焊缝熔合性能较好,焊缝中钨颗粒与基体的分离程度也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