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根据GB50045—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目前在高层建筑、公共建筑中,防火阀、排烟阀、排烟口已得到普遍使用,实践证明其功能基本满足设计规范及使用要求,但仍需进一步完善,尤其是在板式排烟口的结构与功能以及动作后的复位方式上与国外同类产...  相似文献   

2.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对大型公共建筑设计提出了更多、更新、更高的要求.综合安排好种类繁多、功能各异的管线已是建筑设计中一项十分重要而复杂的工作.  相似文献   

3.
受时代和当时条件的限制,我国20世纪七八十年代建设的许多公共建筑已明显不符合当前的使用功能和使用需要,如何实施更新改造,焕发其生命活力,是摆在设计师面前的一个课题。本文以笔者已完成的华师大小教学楼、电化教学楼更新改造为学校经管学部专业学位教育中心教学楼过程中的设计思考为例,探讨老旧的公共建筑更新改造需要突破的理念和创新的思维,尤其是功能上如何满足现在的需要,而其空间环境又要达到环保、绿化、安全的要求,以期总结公共建筑更新设计的方法与路径。  相似文献   

4.
正1编制背景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水平和公众出行便利程度的提高,我国各地新建饭店建筑数量明显增加,对环境和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饭店建筑作为一种重要建筑类型,由于其使用功能需求特殊,一般需全年连续运行空调系统,连续供应大量生活热水,故其能源和资源消耗一般比常规公共建筑  相似文献   

5.
《建筑知识》2014,(9):46-46
我国现阶段正处于迅速城镇化时期,伴随着城市的迅猛扩张,城市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大型公共建筑的兴建。这些公共建筑项目或将成为城市中心区的标志物,或将成为旧区更新的引擎,或将成为新区建设的标杆,在城市中地位举足轻重。然而,其与周边地区不相符的巨大尺度与体量常常粗暴地割裂城市原有肌理关系。更由于多数公共建筑被直接围合在一块城市用地内,以致公共建筑外部空间缺乏“公共性”,最终造成城市空间公共性的逐步丧失。因此,要解决这一问题需从公共建筑与城市公共化融合的角度进行审视与思考。本文首先分析国内外公共建筑外部空间设计的研究现状,探讨了公共建筑外部空间公共化融合的理念,并将此理念应用于设计实践,对公共建筑外部空间的公共化融合做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人们对公共建筑的形态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让公共建筑形态在满足基本形式美的前提下更好地诠释其精神内涵,是值得探索的一项课题。本文通过分析公共建筑形态之美与精神内涵两者之间所存在的联系,剖析优秀案例,总结已有经验,提出了公共建筑精神内涵表达的设计思路,以期为我国未来公共建筑的设计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公共建筑工程设计中,需依据城市规划目标,妥善处理公共建筑与城市规划之间的关系,确保满足城市规划设计要求。对此,本文首先对城市规划设计与公共建筑设计概念进行介绍,然后对城市规划设计与公共建筑设计的关系进行分析,并对城市规划设计与公共建筑设计的融合策略进行详细探究。  相似文献   

8.
谷军  余瑜  陈元金 《重庆建筑》2006,(10):60-63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明确了结构和结构构件的设计使用年限,要求在此期限内不需大修即能满足预定功能。近年来,由于非结构构件(包括栏杆、玻璃、幕墙、面砖等)年久失修引发的事故、纷争日渐突出,对此,本文提出对非结构构件也应该明确设计使用年限,并且应重视设计使用年限期内的正常使用和正常维护。  相似文献   

9.
我国近些年各行各业的产业经济增长步履迅猛,但不可避免的也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这是因为人们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显著提升,不论是对居住环境要求还是对各类能源、资源的使用需求也在与之提升。同样,对建筑行业下的各类公共建筑而言,由于工业化经济下的强烈生产需求和城市规模不断壮大所影响,各类建筑材料损耗严重,甚至非常铺张与浪费,并能随处可见大量的钢筋混凝土充斥在其中。虽然应用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并不能轻易改变公共建筑不去应用钢筋混凝土的基本格局,但却能通过先进节能技术工艺、环保材料的综合应用,使现代公共建筑设计出来的施工产品打造成节能、低碳、环保的理想建筑产品。因此,公共建筑设计中融入绿色设计理念值得业界人士予以高度重视与关注。  相似文献   

10.
梁源 《中外建筑》1999,(2):29-30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居住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清晰亮丽的电视;一打就燃的液化气;联通八方的通信网络……,这些已成为都市人必需的生活配套设施。在居住小区的建设中,建筑的使用功能逐步发展,小区内管线越来越多,各种管线的设计、施工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合理地利用地上,地下的空间,解决各种管道交叉结点标高上的矛盾,逐步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就居住小区内部各种管线综合设计及施工问题进行探讨。 1、居住小区内主干管线的平面布置 居住小区内有多种管线(见表1)。各种管线不论是埋地还是高架都需占用地下或地上的空间,所谓的管线综合设计就是在满足国家规范和各种管线的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合理有序地将它们敷设在小区内的地下或地上的空间,尽可能地使用投资最省,施工、维护方便并且兼顾美观。  相似文献   

11.
正近日,四川省成都市发布《成都市建筑节能管理规定》,明确建筑工程项目的设计和施工,应当严格执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等国家、行业或四川省现行有关标准和规范,建筑设计中装配率、绿色建材的使用比例应当达到国家、省、市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相关要求。新建、改(扩)建的公共建筑应当设计安装分类分项能耗计量装置,并与市级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联网。鼓励开展建筑节能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大力推广应用节  相似文献   

12.
宗轩 《时代建筑》2011,(6):68-75
唐山博物馆作为唐山市经历了大地震考验的唯一保存下来的一组大型公共建筑,其改扩建项目在建设之初就被赋予了传承城市历史、记忆城市的使命。文章从对既存环境的延续、建筑与功能的更新及空间与生活体验几方面解读新唐山博物馆设计,寻求作为城市中的建筑记忆城市、融入城市生活的本源。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发展,近十几年来,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们对建筑环境和功能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这一形势,无论是居住建筑,还是大型公共建筑,在建筑装修的设计、选材、构造和施工工艺等方面,均已开始适应现代建筑发展的要求,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美学规律,结合客观  相似文献   

14.
空旷砖房的特点是有较大的空间,系砖墙(柱)承重的结构。从功能上看,主要包括影剧院、礼堂、俱乐部、大食堂等公共建筑,搞好这类建筑的抗震加固非常重要。由于使用上的要求,这类建筑一般分为前厅、中厅(观众厅)、后厅和侧厅(休息厅)四部分。前厅多为砖混或内框架结构,一般为二、三层;中厅为木、钢及少数为钢筋混凝土屋  相似文献   

15.
彝区汉村是云南彝族自治州中矛盾较为突出的村落,如何在彝族文化背景下保留汉族文化底蕴,是乡村更新需要关注的地方。研究为了激活楚雄市子午镇以口夸村公共建筑的活力,提升乡村文化价值,通过田野调研,对公共建筑的基因进行研究和分析。文章运用认知地图的方法提取三类人群记忆共同点的公共建筑,并对其进行记忆、功能、精神上的更新设计,提出保护、融合、互动、持续的设计策略。通过对以口夸村公共建筑的个案研究,以期为此类乡村的振兴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随之提高,空调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近年来房地产的大量开发,无论是居住建筑、公共建筑,还是商业建筑都离不开空调的使用。为配合国家提出的节能倡议,出台了相应的法规和标准。其中《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就对夏热冬暖地区的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提出了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17.
为了满足人们对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要,将建筑物(新建或原有的)大厅建成既能开宴会,又能举办舞会;既能召开各种会议,又能举办音乐会,演出文艺节目的多功能厅堂,可以满足各种场合的功能要求,提高厅堂的使用效率并节省投资。一、多功能厅堂对照明的要求由于大厅的功能下同,故对照明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进步,公共建筑的设计标准也随着提升,绿色建筑理念的提出,对绿色公共建筑的设计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模式下的公共建筑设计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绿色建筑的要求,而且公共建筑规模、功能日趋多样化,为更好地提升绿色公共建筑设计水平,需要引进先进技术进行改善,其中BIM技术是当前建筑工程技术当中应用较为广泛的高新技术之一。论文阐述了绿色建筑的定义及绿色公共建筑设计的主要原则,分析了BIM技术应用于绿色建筑设计的优势,以及在绿色公共建筑设计过程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9.
“烂尾楼”,这一由于资金问题未能完成、而停工的工程,是各地普遍存在的现象.本文通过一个实际“烂尾楼”工程的后续改造加固案例,对停工的建筑物进行重新修改设计,包括使用功能的改变、结构布置的改变等,探讨了复建工程的设计和施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酒店建筑已成为当下市场中需求量极大的公共建筑业态,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对于酒店业态也提出了更多的设计要求。新形势下,现代建筑理念应运而生,对酒店建筑而言,除了满足基本使用要求之外,对于功能使用场景提出了更高的品质要求,酒店文化、酒店审美需求等需要更高层次的设计内涵。以此为背景,全面分析现代酒店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并结合工程实例来探究现代酒店建筑设计的要点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