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自适应测试算法"是现代测试研究的一个新的领域,对于研究测试效果与质量有着开创性意义。CAT是"网络计算机技术"和"教育测量理论"相结合的一个新的技术。本文主要是从自适应测试系统的背景、CAT的工作原理、CAT的模拟程序、评价准则及自适应测试系统的优势与局限性这四个部分来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了教育测量的两种主要理论,即经典测试理论(Classical Test Theory,CTT)和项目反应理论(Item Response Theory,IRT),其中IRT是计算机自适应测试CAT的理论基础。介绍了IRT和CTT相比的优点和几种IRT模型,并以三参数Logistic模型为代表论述了Logistic模型的基本理论。 相似文献
3.
建立一套科学、有效、公平的考试系统是现代测试系统中不可缺少的。文中基于项目反应理论的Logistic模型,介绍了自适应测试系统的基本流程,重点解决了在实现过程中必须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极大地提高了测试的效率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目前,计算机等级考试采用的还是基于计算机的考试形式,计算机在整个考试中所起的作用仅局限于题目的呈现和成绩的统训‘,起到考试“执行者”的作用。由于考试并没有因材施测,考试不能很好地考察学生的真实水平,考生抽取试题时存在“运气”,考试的合理性和公平性受到很大质疑。自适应形式的计算机等级考试可以解决传统计算机等级考试固有的弊病,可以实现“因材施测”,并且考试的实施和组织更加经济。对自适应形式的计算机等级考试中所涉及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进行研究,探索大规模实施自适应形式的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可行性,并进行模拟研究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中的5种选题策略,实验用蒙特卡洛方法模拟数据,结果表明,在测验中期的部分数据中有所差异,但不是特别明显。5种策略在实验比较的4个指标中,除了指标x2和指标TOR表现有点差异,其余表现均相近。因此从选题效率上建议采用c分层法,从选题策略的可行性和便捷性上建议采用a分层法。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经典测试理论与自适应测试原理,提出了一种在自适应测试中曝光度控制的算法.系统采用三参数逻辑斯蒂模型,针对二值型数据,该系统能有效地解决目前自适应测试中不可避免的试题曝光度问题. 相似文献
7.
计算机自适应考试是现代测验研究中的一个新领域,对于提高测验效率与质量有着重要意义.根据自适应考试项目反应理论,分析自适应考试系统设计原理,给出了其实现框架. 相似文献
8.
9.
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Computerized Adaptive Test,简记为CAT)是在项目反应理论的指导下,把测量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考试形式。本文对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系统的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及实现进行了详细分析,并重点分析了CAT中的两个关键技术选题策略及能力估计,设计和实现了一个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系统。 相似文献
10.
颜杰群 《齐齐哈尔轻工业学院学报》2011,(5):24-26
题库建设是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及反馈的重要工作。项目反应理论能克服经典测量理论的不足,通过建.立被试者与其潜在特质之间的非线性曲线模型,抽调出与之相适应的题目,较为准确地评估出被试者的能力水平。 相似文献
11.
自适应考试系统的研究和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群锋 《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6,18(2):58-61
计算机自适应考试是现代测验研究中的一个新领域,对于提高测验效率与质量有着重要意义,根据自适应考试项目反应理论,分析自适应考试系统设计原理,并给出了其实现框架。 相似文献
12.
大型复杂武器装备的大修过程在现代武器装备保障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而维修装备的测试过程又是其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将博弈理论引入武器装备维修测试过程,建立测试博弈模型,对于检验大修质量和解决何时“停止测试过程”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装备维修测试博弈模型的基本过程包括测试环境、模型要素及测试对策的分析,以参与测试的各方取得博奕均衡为条件停止测试过程。 相似文献
13.
江河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2(5)
构建以知识结构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化适性诊断系统。在研究过程中,先以专家知识结构出题,每个试题皆让100位以上的学生预先测试,分析学生的知识结构,系统以此学生知识结构出题,并于学生作答完毕后加以诊断,提供学习诊断报告。最后以专家知识结构结合学生知识结构的补教教学结构进行补充学习,达到因材施测与因材施教的目标。研究发现,该系统具有节省试题、缩短施测时间及高预测率的功效。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现有软件开发模型和测试模型的分析,总结各个模型的优点,结合一些应用项目的实际情况,对现有的软件测试工作模型进行了改进,介绍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软件测试工作模型。该测试模型要求对软件开发的全过程开展积极的分析、度量和改进,充分地了解测试工作中的质量状态,如同开发过程一样地组织软件测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