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针对塔河油田稠油油藏的特点,我们开展了降粘驱油助剂的研究,驱油助剂DE-2、WD-4等能在较低温度下使稠油的粘度降低,并且具有良好的驱油效率.用它辅助驱油或进行井筒降粘能进一步提高稠油油藏的采收率.  相似文献   

2.
轮古稠油降粘方法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各种常规井筒降粘技术,如电加热降粘、掺稀油降粘、乳化降粘及降凝降粘剂降粘法,对轮古稠油井区稠油在中高含水期的降粘效果和适用性。结果表明,电加热降粘法不适宜于轮古稠油,乳化降粘法和降凝降粘剂降粘法对轮古稠油的适用性也不理想,掺稀油降粘法是一种适合于轮古中高含水期稠油降粘的技术。  相似文献   

3.
塔河油田两种主要稠油井筒降粘技术的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塔河油田不同稠油降粘举升工艺适应性分析结果表明,掺稀油和化学降粘两种稠油井筒降粘技术适用于塔河油田6区稠油井的开采。简要介绍了两种降粘技术原理,实验室和油井使用结果表明,掺稀油技术适用于稠油粘度大于50000mPa·S、油井含水低于20%的自喷井,在稀油与稠油体积比l:2至1:1时,降粘率达90%以上;化学降粘技术选择的乳化降粘剂XS-2具有抗盐性强、使用温度范围宽的特点,在油水体积比7:3、温度60℃、XS-2用量1.0kg/t原油条件下,T433油井稠油粘度由3156mPa·s降低至345mPa·s。  相似文献   

4.
原油降凝降粘剂HC在稠油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祝明华  姜红金 《油田化学》1998,15(1):28-30,41
本文概括介绍了原油降凝降粘剂HC的基本组成,作用原理和性能指标,详细介绍了在中原油采油三厂各类稠油生产井中投加HC的降凝降粘开采工艺,简要说明了现场应用结果。  相似文献   

5.
稠油降粘方法概述   总被引:39,自引:1,他引:39  
综述了目前常用的稠油 (包括特稠油和超稠油 )降粘方法 (包括掺稀油降粘、加热降粘、稠油改质降粘及化学降粘等四种 )的降粘原理及其优缺点。掺稀油降粘存在着稀油短缺及稠油与稀油间价格上的差异等不利因素 ;加热降粘则要消耗大量的热能 ,存在着较高的能量损耗和经济损失 ;改质降粘要求较为苛刻的反应条件 ,同时使用范围较窄 ;化学降粘使用范围相对较宽 (包括油层开采、井筒降粘、管道输送等领域 ) ,同时工艺简单 ,成本较低 ,易于实现。分析认为 ,采用化学降粘方法进行稠油降粘具有一定的优势 ,建议优先考虑。  相似文献   

6.
为降低稠油生产成本,开发稠油掺稀油井筒降粘的替代技术,开展掺降粘剂降粘技术研究,通过室内研究,研制了高效绿色环保型降粘剂以及助剂,并设计了井筒掺液混合装置等配套设备,在小洼油田进行现场试验10井次,取得了良好的试验效果,该项技术对其他稠油油田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了经济有效地开采高凝,中原油和降低原油管道输送的能耗,开展了原油在超声波作用下的降粘,降凝效果试验,在室内针对稀油,稠油,稠稀混合油做了不同声强,频率,作时间的超声波降粘试验,探索了超声波降粘效果的作用规律,并取得了较好的试验效果。  相似文献   

8.
综合论述了辽河油田近年来在完井、开采工艺方面所用化学助剂的研究应用情况,基本反同目前在稠油降粘、调剖堵水、酸化压裂与解堵、防膨防砂和防清蜡洗井等五个方面的发展水平,并展望了今后化学助剂研究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9.
综合论述了辽河油田近年来在完井、开采工艺方面所用化学助剂的研究应用情况,基本反映出目前在稠油降粘、调剖堵水、酸化压裂与解堵、防膨防砂和防清蜡洗井等五个方面的发展水平.并展望了今后化学助剂研究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0.
稠油化学降粘技术是近几年稠油降粘举升技术中的新型特色技术,随着稠油井含水的逐渐升高,化学降粘技术的适应性明显增强。吐哈稠油化学降粘技术在稠油井中高含水阶段取得了明显的技术应用效果。目前该技术已在吐哈油田鲁克沁采油厂的鲁八区块开展了区块整体化学降粘技术应用,应用周期长达14个月,降粘率达到99.8%,达到了与掺稀油同等的降粘举升效果。  相似文献   

11.
罗庆金  佘跃惠 《润滑油》2003,18(5):24-26
利用辽河低凝稠油加工的常二线基础油试验研制45号超高压变压器油,考察油品的析气性、抗氧化安定性以及与绝缘材料的相容性,证明试制油品的运动粘度、密度、闪点等各项性能指标均能满足500kV超高压变压器油的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12.
生物酶降粘剂在捞油井稠油降粘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辽河油田曙1~20374井目前存在的油帽粘度高、关井时间长、在套管内形成死油帽、难以进行捞油作业等问题,考察了生物酶降粘剂SUN600对捞油井稠油的降粘效果。结果表明,生物酶稠油降粘技术能有效解决原油粘度高而难以采出的问题,降粘率达99%;当温度为50℃时,生物酶降粘剂降粘效果最好;且生物酶降粘剂用清水配样比污水降粘效果好,但对超稠油效果不明显;生物酶稠油降粘技术相对成本较低,增油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稠油催化降粘机理,对胜坨油田催化降粘可行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对稠油降粘催化剂以及催化剂助剂进行了筛选和研究,研制出适合胜坨油田稠油特点的催化剂和催化剂助剂,降粘效率达到60%以上,制定了催化降粘的选井条件及现场施工注入工艺,为胜坨油田稠油蒸汽吞吐采收率的提高提供了新的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稠油催化降粘机理,对胜坨油田催化降粘可行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对稠油降粘催化剂以及催化剂助剂进行了筛选和研究,研制出适合胜坨油田稠油特点的催化剂和催化剂助剂,降粘效率达到60%以上,制定了催化降粘的选井条件及现场施工注入工艺,为胜坨油田稠油蒸汽吞吐采收率的提高提供了新的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15.
针对辽河油田曙1-20-374井目前存在的油帽粘度高、关井时间长、在套管内形成死油帽,难以进行捞油作业等问题,进行了生物酶稠油降粘在捞油过程中的作用研究,分析了降粘机理及影响降粘率的各个因素。结果表明:生物酶稠油降粘技术能够有效解决原油的粘度高而难以采出问题;当温度为50℃时,生物酶降粘效果最好;超过50℃,降粘效果随温度升高而降低,且生物酶用清水配样比用污水配样效果好,对超稠油效果不明显;生物酶稠油降粘技术相对成本较低,增油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6.
针对渤海 SZ36-1油田油藏条件及其稠油的性质,通过稠油乳化降粘试验和填砂管驱油试验,确定了复合表面活性剂驱最佳配方为:0.6%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表面活性剂与0.3%助剂 BD-1,该配方与地层水有较好的配伍性。对该复合表面活性剂进行了稠油乳化降粘试验,当水加量为50%时,稠油粘度由2.004 Pa·s 降至0.038 Pa·s,总降粘率高达98.1%。物模驱油试验表明,该复合表面活性剂使采收率在水驱基础上提高19.88%。  相似文献   

17.
稠油采集输炼一体化处理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稠油开发成本较高,加之掺稀油降粘工艺的应用,使得稠油、稀油物性改变,降低了使用价值,销售效益下降。为了既解决稠油降粘难题,又能保持稠油固有特性,提高稠油开发经济效益,推出了稠油采集输炼一体化地面处理新工艺。本文介绍了该工艺的原理、流程和特点,并进一步阐述了技术的可行性、工艺的配套性及经济对比分析,展示了该工艺的应用前景和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一种新型稠油、高凝油开采工艺--磁降凝降粘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文军 《特种油气藏》2003,10(2):67-68,75
针对以往稠油、高凝油区块开采工艺技术的不足,研究了磁降凝、降粘技术。其原理是利用稀土永久磁铁产生磁场,使原油经过特定的磁场处理后,其粘度和凝固点在一定时间内发生变化,粘度下降30%—50%,凝固点下降6—22℃。磁降凝、降粘技术配合热水循环工艺使一些难以开采的油井正常生产,从而提高油井的产量和采收率。  相似文献   

19.
稠油油溶性降粘剂降粘机理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前,稠油油溶性降粘荆被认为是解决稠油开采和输送问题最有前途的方法。本文讨论了捌油高粘的内在根本原因,并通过加荆前后对稠油粘温曲线的对比、透射电镜图像的对比以及DSC曲线的对比,分析稠油加荆前后微观结构上的变化,进一步提出了油溶性降粘荆的降粘机理。  相似文献   

20.
胜利油田稠油开采技术现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稠油的流动性差,粘度大,开采的关键问题是降粘,改善其流动性,胜利油田根据不同油藏的条件选择了多种降粘开采方式,逐步建立了并开成了具有自己特点的筒油油藏水驱开采技术和热采技术。稠油油藏水驱开采技术主要包括机械降粘,井筒加热,稀释降粘,化学降粘,微生物单井吞吐,抽稠工艺配套等,筒油油藏热采技术主要包括蒸汽吞吐,蒸汽驱,丛式定向井及水平井,火烧油层以及与稠油热采配套的其它工艺技术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