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对邻甲酚酚醛环氧树脂进行接枝改性,制备一种高防潮性能的环氧绝缘材料,从理论计算及实验的角度对其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质量分数为10%时,改性环氧树脂的模量和韧性较高、高温体积变化率较小;在改性环氧树脂与水的层模型中,水分子向远离环氧树脂的方向扩散;改性环氧树脂样品的吸水率相对于未改性的降低了13.74%;在吸水后,改性环氧树脂样品的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均大于未改性的,且电气强度比未改性的提升了1.1 kV/mm.  相似文献   

2.
制备了一种聚氨酯型热致性液晶聚合物,采用液晶增韧改性环氧树脂,分析液晶的含量对环氧树脂力学性能和耐热性的影响。在环氧树脂中同时添加液晶和Al2O3制备了三元共混体系,并对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和电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液晶与环氧的质量比为3∶100时,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相对于纯环氧树脂体系提高了60%,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也分别提高了80%和87%,而且液晶的加入对环氧的耐热性基本没影响。在室温下,三元体系的介电常数是二元体系介电常数的1.5倍。  相似文献   

3.
利用不饱和聚酯亚胺、环氧树脂和高闪点环保活性稀释剂研制出环保型聚酯亚胺改性环氧浸渍绝缘漆。首先测试了不同稀释剂对绝缘漆和线棒电性能的影响,然后测试了该高压绝缘漆的常规性能,并研究了该浸渍绝缘漆对绝缘结构的要求,最后试验了浸漆工艺对10 kV线棒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改性环氧浸渍绝缘漆在保持环氧优良电性能的同时,解决了环氧酸酐体系绝缘漆贮存稳定性差的问题,而且消除了苯乙烯等稀释剂的慢性危害和潜在的致癌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系统地综述了环氧树脂在固化过程中介电性能(绝缘电阻、介电常数、介电损耗)与固化反应时间(或固化程度)之间的关系。讨论了对环氧树脂固化物的电击穿强度与环氧交联网结构的关系,并总结了它的击穿机理。最后对纤维/环氧复合材料界面的介电性能和其FRP的热老化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环氧树脂作为电绝缘材料,由于其优良的电性能及各种各样的物理、化学、机械性能,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但是,对于决定环氧树脂电气强度的各种因素以及相互之间关系却知道得很少,这是由于固化后的环氧  相似文献   

6.
喻志伟 《电站辅机》1989,(3):52-54,59
本文对九江火力发电厂 N——7000——Ⅰ型凝汽器铜管二次分别涂置环氧树脂及改性的聚硫橡胶保护膜的膜态理化性能的研究,分析了二种保护膜对防止铜管腐蚀的利弊及安全可靠性。并提出了二种成膜的基本工艺。研究表明,改性后的聚硫橡胶环氧脂树比未改性的环氧树脂防腐性能优越。  相似文献   

7.
采用羧基功能化碳纳米管(C–MWNTs)和环氧基功能化碳纳米管(E–MWNTs)改性环氧树脂。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碳纳米管功能化前后的形貌变化,分析碳纳米管/环氧树脂纳米复合材料的冲击断面形貌,测试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介电性能。结果表明:环氧基功能化碳纳米管与环氧树脂基体作用力更强,当E–MWNTs和C–MWNTs在复合材料中的掺杂量分别达到1.0wt%和0.7wt%时,E–MWNTs/EP复合材料和C–MWNTs/EP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较未掺杂环氧树脂分别提高了52.2%和39.9%,当碳纳米管掺杂量为0.7wt%时,两体系的弯曲强度与未掺杂环氧相比分别提高了35%和26%。探讨了碳纳米管增韧环氧树脂的机理。不同方法处理的碳纳米管对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影响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8.
采用聚酯改性环氧树脂和无挥发活性稀释剂制备了单组分环氧低挥发高压绝缘漆,对其理化性能、毒性和电性能进行测试,并将其制作的模拟线棒进行电性能分析。结果表明:该单组分环氧无挥发高压绝缘漆性能优良,气味小,挥发份小于3%,基本无毒性;单边厚度为1.8 mm的10 kV模拟线棒的介质损耗因数、介损增量均满足使用要求,耐电压达到70 kV。  相似文献   

9.
环氧改性水性聚氨酯的结构分析与表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甲苯二异氰酸酯(TDI-80)、聚醚二醇(N220)、二羟甲基丙酸(DMPA)、环氧树脂和丙烯酸羟丙酯(HPA)为主要原料,合成了环氧改性的水性聚氨酯乳液。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粒径分析仪、凝胶渗透色谱(GPC)和透射电镜(TEM)对乳液进行了结构分析与表征。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和透射电镜分析结果表明,环氧树脂已接枝到水性聚氨酯分子上,且环氧树脂的羟基和环氧基全部参与了发应。凝胶渗透色谱分析表明环氧树脂改性水性聚氨酯提高了聚氨酯的分子量。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不同牌号及纯度的双酚F和双酚A环氧树脂与甲基六氢苯酐制备成环氧/酸酐浸渍树脂,对比研究了不同环氧树脂对环氧/酸酐浸渍体系的粘度、贮存稳定性、固化物力学性能及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无稀释剂条件下,由双酚F配制的浸渍树脂起始粘度低于双酚A环氧配制的浸渍树脂,且环氧树脂纯度越高、有机氯离子含量越少,对浸渍树脂贮存稳定性和固化反应的影响越小,得到的固化物电性能越好。  相似文献   

11.
分别以溴化环氧和含磷环氧树脂为基体树脂制备了覆铜板,将覆铜板放入80℃的水浴中进行处理,研究了两种树脂、树脂与填料及覆铜板的耐湿热性能及介电性能。结果表明:溴化环氧板材较含磷环氧板材的耐湿热性能好,溴化环氧板材的介电性能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12.
合成了一种新型星形聚醚环氧树脂,用以改善双酚A环氧体系的综合性能。用FTIR光谱和化学分析法,表征了其结构组成。通过冲击试验、拉伸试验、弯曲试验和扫描电镜(SEM)观察等方法,研究了星形聚醚环氧树脂对E-44环氧树脂的改性作用;结果表明,改性后的环氧树脂体系冲击强度显著提高,并且拉伸强度、弯曲弹性模量降低较少;改性环氧树脂体系的冲击断面有明显韧性断裂特征。  相似文献   

13.
通过脂环族环氧树脂改性双酚A环氧制得共混改性体系,采用TGA、DMA和SEM等手段对改性体系的力学性能、热性能和电气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加入适当脂环族环氧树脂可以改善体系的弯曲性能、冲击性能、耐热性能、耐电弧和耐电痕化性能。当脂环族环氧树脂添加量为10份时,体系的力学性能最佳,弯曲强度提高了10%,拉伸强度提高了6.67%,冲击强度提高了4.35%。  相似文献   

14.
马来酰亚胺桐油酸酐—环氧树脂F级无溶剂浸渍漆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氧树脂无溶剂漆,具有机械性能高,电性能、耐潮性、耐化学性能好和固化收缩率小等优点。但是,以双酚A型环氧树脂为基的环氧漆,一般只能作为E、B级绝缘材料使用。据文献报导,采用马来酰亚胺改性环氧无溶剂漆可显著地提高其耐热性能,可作为F、H级绝缘材料使用。但是,马来酰亚胺类化合物通常熔点较高,  相似文献   

15.
采取立面浇筑办法,用普通混凝土作为老混凝土,浇筑橡胶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的黏结试件,从不同界面剂的类型和掺入橡胶的颗粒粒径、掺入数量及改性方法等方面对黏结试件斜剪强度的影响开展研究。试验结果显示:黏结斜剪强度值与橡胶颗粒粒径大小成反比关系。橡胶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的黏结斜剪强度随着橡胶颗粒掺入数量的变化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但整体上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在结合面涂新型环氧界面剂比未涂界面剂和涂敷水泥浆界面剂显著提高了黏结剪切强度;复合改性对橡胶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黏结剪切强度的影响取决于橡胶颗粒粒径的大小。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硅橡胶复合绝缘子伞裙易被鸟啄伤和踩踏损伤的问题,采用力学性能和电性能优异的环氧材料制备悬式绝缘子。分析添加Al(OH)3和纳米Al2O3对环氧伞裙材料性能的影响,并与目前的硅橡胶伞裙材料进行性能对比。结果表明:Al(OH)3填料的加入能提高环氧树脂的耐电痕化性能;纳米Al2O3的加入能有效提高环氧树脂的电气强度和体积电阻率;除憎水性外,环氧伞裙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电性能均优于硅橡胶伞裙材料,满足绝缘子型式试验的各项要求。但环氧绝缘子的结构设计必须考虑环氧固化物内应力释放而造成的开裂问题。  相似文献   

17.
以DER 331、含磷环氧与自制改性环氧为基体树脂,氢氧化铝为阻燃填料,甲基四氢苯酐为固化剂,成功制备了一款高性能无卤阻燃环氧灌封胶,并对其力学性能、电气绝缘性能和阻燃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含磷环氧树脂添加量为30份、自制改性环氧树脂为20份、阻燃填料为30份时,环氧灌封胶的性能达到最佳,其中拉伸强度达到36.1 MPa,阻燃性能达到UL94 V-0级,相比电痕化指数(CTI)达到600 V。  相似文献   

18.
综述了环氧树脂改性氰酸脂的反应机理及反应条件特别是催化剂和物料比对反应的影响。讨论了改性树脂的耐湿热老化性能、力学性能和电性能,简述了环氧树脂改性氰酸脂树脂在现代工业中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大型高压发电机主绝缘用F级粉云母带的粘合剂进行了研究,对其中几种典型的固化体系,如环氧树脂-桐油酸酐-双马来酰亚胺体系、环氧树脂-羧酸盐(苯甲酸铅)体系以及此二者的混合体系的介电性能、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进行了分析,并对有关体系的固化反应作了探讨.研究结果认为体系中引入双马来酰亚胺可提高热变形温度、热态强度和介电性能,双马来酰亚胺在固化中主要是自聚而不是和环氧基共聚.环氧-羧酸盐体系虽然热变形温度和热态强度较高,但高温下介电性能差,耐热老化性能也不好.但如严格控制铅盐的用量,把上述两种体系结合起来还是值得重视的.  相似文献   

20.
在甲苯溶剂中通过预先接枝在SiO_2粒子上的硅烷偶联剂二次接枝环氧链段的方法,制备了接枝环氧链段的SiO_2粒子。采用不同偶联剂处理方式制备了3种SiO_2添加量为1份的SiO_2/环氧树脂纳米复合材料,对纳米粒子进行了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A)和透射电镜(TEM)表征,测试了复合材料的热力学性能及介电性能。结果表明:偶联剂可起到桥接作用,将环氧链段接枝到SiO_2粒子上,改善了纳米粒子的团聚现象。接枝后的SiO_2粒子表面与树脂基体有良好的相容性。接枝改性后的SiO_2/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大幅提高,冲击强度提高了11.9%,玻璃化转变温度变化不大,SiO_2对复合材料的复介电常数实部和虚部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相比不使用偶联剂或直接在复合体系中添加偶联剂的方法,通过偶联剂在SiO_2粒子表面接枝环氧树脂能有效降低复合材料复介电常数的实部和虚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