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2 毫秒
1.
富马酸二乙酯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顺酐和乙醇为原料,硫脲作异构化催化剂、硫酸氢钠作酯化催化剂合成富马酸二乙酯。讨论了最佳合成工艺条件:n(顺酐):n(乙醇)=1:10、反应时间10h、催化剂硫脲和硫酸氢钠的质量分别占顺酐质量的6%和4%,产品产率可达80.4%。  相似文献   

2.
通过采用负载双金属路易斯酸的KC104树脂作催化剂,催化合成了增塑剂柠檬酸三丁酯。最佳试验条件为:柠檬酸和正丁醇的酸醇摩尔比为1:4.5;选用KC104树脂催化剂,催化剂用量为柠檬酸质量的8%.反应温度为回流温度,产率大于95%,选择性可达98%,增塑效果接近增塑剂DOP。KC104树脂催化剂,使用寿命长,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3.
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合成阿魏酸乙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乙醇和阿魏酸为原料,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直接酯化合成了阿魏酸乙酯,考察了树脂类型、催化剂用量、物质的量比、反应时间、催化剂重复使用性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为:m(树脂)/m(阿魏酸)=0.12,n(乙醇)∶n(阿魏酸)=6∶1,加热回流反应7 h。在最佳反应条件下,阿魏酸转化率为83.4%,产品收率为78.1%。732型树脂催化剂重复使用4次,阿魏酸转化率不低于81%,收率不低于75%。  相似文献   

4.
使用负载双金属路易斯酸的树脂催化剂,采用连续法工艺催化合成了柠檬酸三乙酯(TEC)。在原料摩尔比n(乙醇)/n(柠檬酸)=2/1、空速1m3/(m3.h)、反应压力1MPa,反应温度80℃,催化剂选用KC124树脂的条件下,酯化反应产率在90%以上。本实验制备的TEC增塑的聚氯乙烯(PVC)样品,力学、耐低温及耐久性能均优于用邻苯二甲酸辛酯(DOP)和己二酸二辛酯(DOA)增塑的PVC样品。KC124树脂催化剂的稳定性好,可长期使用。  相似文献   

5.
以工业顺酐和甲醇为原料,强酸性大孔阳离子树脂为催化剂,采用固定床反应与催化精馏相结合的技术。实验结果表明:在所筛选树脂催化剂和合适的工艺条件作用下,顺酐的转化率达到100%,马来酸二甲酯的收率达到99%以上。  相似文献   

6.
叶俊  华平 《精细化工》2012,29(8):742-745
采用碳基固体酸作酯化反应催化剂于常压下反应的方法合成了乙二醇双子琥珀酸2-乙基丁基酯磺酸钠,酯化反应无需有机溶剂,磺化反应不外加相转移催化剂。最佳工艺条件为:单酯化反应,n(乙二醇)∶n(顺酐)=1.00∶2.10,催化剂碳基固体酸用量为顺酐质量的2%,100℃反应4.7 h,酯化率99.21%(质量分数);双酯化反应,n(2-乙基-1-丁醇)∶n(顺酐)=1.30∶1.00,于210℃反应1 h,酯化率95.17%(质量分数);磺化反应,n(亚硫酸氢钠)∶n(顺酐)=1.05∶1.00,于120℃反应1 h,磺化率100.65%(质量分数)。对产物结构进行了IR和1HNMR光谱表征,对产物性能进行了测定:CMC为2.99×10-3mol/L,γCMC为27.96 mN/m,乳化力4.35 min,渗透力为11.6 s,耐硬水力为13.3 min。  相似文献   

7.
以丙二酸二乙酯(DEM)、冰醋酸、亚硝酸钠为原料合成肟基丙二酸二乙酯(DEOM),n(DEM)∶n(HAC)∶n(Na NO2)=1∶1. 8∶1. 2,反应温度45℃,收率为96. 2%(以丙DEM计)。DEOM与甲醛、催化剂A进行羟甲基化反应,然后与还原剂B进行还原反应,再经水解、脱羧得到DL-丝氨酸,n(DEOM)∶n(CH2O)∶n(催化剂A)∶n(还原剂B)=1. 0∶1. 2∶1. 2∶3. 5,甲醛浓度15%(%),羟甲基化反应温度45℃,还原反应温度100℃,DL-丝氨酸收率为86. 8%(以DEOM计)。  相似文献   

8.
丁二酸单乙酯的绿色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丁二酸酐和乙醇为原料,在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催化作用下,合成了丁二酸单乙酯.对影响目标产物合成的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对目标产物进行了表征.得到了合成丁二酸单乙酯的最佳工艺条件为n(乙醇)/n(丁二酸酐)为1.4,反应温度为95 ℃,反应时间为1.5 h,催化剂用量为20%(质量分数).该工艺消除了传统酯化反应催化剂对环境的不利影响,符合绿色生产工艺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以阳离子交换树脂(NKC-9)为催化剂,乳酸和乙醇为原料,采用0.4nm分子筛吸附脱水技术合成乳酸乙酯。考察了n(乙醇)∶n(乳酸)、NKC-9用量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确定最佳酯化反应工艺条件为:n(乙醇)∶n(乳酸)=1.2∶1、w(NKC-9)=5%(以乙醇和乳酸总质量计),回流温度,反应时间4.0h;在该条件下乳酸的转化率达到97.9%。催化剂重复使用4次后,乳酸的转化率仍可达到90%以上。研究了反应动力学,确定反应级数为二级,表观活化能为52.94kJ/mol。  相似文献   

10.
催化酯化-吸附脱水联合工艺合成特戊酸乙酯及动力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阳离子交换树脂(NKC-9)为催化剂,特戊酸和乙醇为原料,采用分子筛吸附脱水技术对合成特戊酸乙酯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原料配比、催化剂用量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过程的影响,分别测定了50℃,60℃和70℃下的反应速度常数.通过实验得到了酯化反应工艺条件:n(乙醇):n(特戊酸)=1.3:1,NKC-9的用量为乙醇和特戊酸总质量的10.0%.反应温度≤100℃,反应时间4.0 h,在该条件下特戊酸的转化率达到94.3%.催化剂重复使用15次,特戊酸的转化率仍然可达到94.1%.该反应为二级反应,表观活化能为71.31 kJ/mol.  相似文献   

11.
郝凤岭  丁斌  关昶  李祥 《弹性体》2012,22(6):56-61
以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甲苯为带水剂,以马来酸酐和十八醇为原料合成马来酸双十八酯。考察了原料配比、催化剂用量、带水剂用量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过程的影响,并测定了动力学数据。通过实验得到了反应工艺条件:n(十八醇):n(马来酸酐)=2.3:1,对甲苯磺酸用量为马来酸酐和十八醇总质量的0.5%,甲苯用量为马来酸酐和十八醇总质量的96%,反应温度≤130℃、反应时间为4.0h,在该条件下马来酸酐的转化率达到98.76%。合成马来酸单十八酯的反应为二级反应,速率方程中的指前因子为O.655152L/(mol·min),活化能为17.82kJ/mol。合成马来酸双十八酯的反应为二级反应,速率方程中的指前因子为1.53951×1011L/(mol·min),活化能为98.05kJ/mol。  相似文献   

12.
新型催化剂一步法合成防腐防霉剂富马酸二甲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磷酸-硫脲为催化剂,结合甲醇精馏回流,马来酸酐为原料,一步法合成了富马酸二甲酯。优化工艺条件为:催化剂组成m(阳离子交换树脂)∶m(磷酸)∶m(硫脲)=1∶0.08~0.1∶0.21~0.25,以马来酸酐计,催化剂用量质量分数w(催化剂)=10%~12%,物料比n(马来酸酐)∶n(甲醇)=1∶5,反应温度70~75℃。所得产品含量达99%以上,主催化剂阳离子交换树脂可直接重复使用6次,再生容易。与传统工艺比较,对设备腐蚀和环境污染大大减轻,产品收率达91%以上。  相似文献   

13.
以蓖麻油酸(RA)、聚乙二醇(600)为原料,马来酸酐为连接基,合成了一种新型的非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MARAPEG-15,考察了催化剂用量、物料摩尔配比、反应时间及温度对酸酐与蓖麻油酸聚乙二醇硼酸酯酯化的影响,并测定了产物的临界胶束浓度和表面张力。马来酸酐与蓖麻油酸聚乙二醇硼酸酯酯化较佳的工艺条件为:催化剂用量为总质量的3%,n(酸酐)∶n(蓖麻油酸聚乙二醇硼酸酯)为3.1∶2,反应温度为110℃,时间为4 h;硼酸酯键水解时间为1.5 h。产物的表面张力及其临界胶束浓度为γCMC=35.73 mN/m,CMC=1.96×10-5mol/L。  相似文献   

14.
将加热至一定温度的邻苯二甲酸酐和甲醇,送入装有催化剂强阳离子交换树脂的串联列管式固定床连续催化试验装置,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连续反应生成邻苯二甲酸二甲酯。最佳反应条件为:在n(甲醇)/n(苯酐)=2、空速1h^-1、反应压力1MPa,温度130℃的条件下,采用下进料方式,在催化剂选用A45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的含水量为0.5%以下时,酯化反应产率可达90%以上。用试验合成的DMP增塑的PVC的力学性能接近用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和用己二酸二辛酯(DOA)增塑的PVC。  相似文献   

15.
以纳米TiO2为载体,通过浸渍法制备得到负载型催化剂W/TiO2,通过催化氧化顺丁烯二酸酐合成酒石酸,研究了催化剂的催化性能。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物配比和催化剂用量等反应条件对氧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70 ℃,反应时间6 h,掺杂钨质量分数为10%的W/TiO2催化剂用量为顺丁烯二酸酐质量的4%和n(H2O2)∶n(顺丁烯二酸酐)=3时,顺丁烯二酸酐转化率达90%。  相似文献   

16.
以H-732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进行了酯化反应研究,合成了丁二酸单乙酯和乙酰水杨酸,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优化了反应工艺。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用量为丁二酸酐质量的20%、乙醇与丁二酸酐的摩尔比1.8∶1、反应时间2 h、反应温度90 ℃时,丁二酸单乙酯产率最高为68.76%;在丁二酸单乙酯的合成体系中加入分离出的副产物丁二酸二乙酯可以抑制副反应的发生,大大提高单酯的产率(90.79%)。正交实验结果表明:乙酸酐与水杨酸的摩尔比为3∶1,催化剂用量为水杨酸质量的14.50%,反应时间2 h、反应温度60 ℃时,乙酰水杨酸产率最高为77.57%;催化剂连续使用5次时,催化能力才有明显下降,对连续使用过5次的催化剂重新活化后催化能力无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7.
王文志 《四川化工》2010,13(6):8-9,12
以八氟戊醇与马来酸酐为原料,经过酯化反应来合成八氟戊醇琥珀酸单酯,考察各种影响反应的因素,优化了实验条件,同时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n(八氟戊醇):n(马来酸酐)=1:1.5、反应温度为160℃、最佳反应时间5h、催化剂为硼酸,产品纯化后收率为94.52%。  相似文献   

18.
许凌子 《化学与粘合》2013,(1):42-43,56
以苯胺和顺丁烯二酸酐为原料,维生素B1为催化剂,醋酸酐为脱水剂,在丙酮溶剂中采用两步法(醋酐法)合成N-苯基马来酰亚胺。通过对催化剂浓度、反应时间以及脱水剂醋酸酐与顺丁烯二酸酐的配比等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维生素B1有着很好的催化活性,脱水剂乙酸酐与顺丁烯二酸酐配比为1.6∶1时,催化剂浓度为1.5%(以顺丁烯二酸酐质量计)时,反应时间为4h时为最佳反应条件。在最佳反应条件下,产率可达到63.2%。对丙酮溶剂进行重复使用考察,结果证明溶剂重复使用性好。  相似文献   

19.
以马来酸酐为原料,过氧化氢为氧化剂,钨酸盐为催化剂合成环氧琥珀酸,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物料配比、氧化剂及催化剂用量对环氧化反应和水解反应的影响规律,研究了提纯方法。结果表明,反应温度65℃,反应时间1.5h,催化剂用量3%(wt%),氢氧化钠与马来酸酐摩尔比2∶1,过氧化氢与马来酸酐质量比1.2∶1,环氧琥珀酸收率88%。采用间接法计算环氧琥珀酸产率,可精确计算收率。甲醇重结晶法可以提纯环氧琥珀酸,所得产率与间接法计算结果基本一致。经红外光谱仪分析确定产物为环氧琥珀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