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 毫秒
1.
研究了硅含量分别为1.5wt%和1.0wt%的冷轧低碳硅锰TRIP钢两相区退火温度对残留奥氏体量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两相区退火温度的升高,两种钢的残留奥氏体量和残留奥氏体中的含碳量以及其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都上升。当硅含量降至1.0%时,对钢的残留奥氏体量没有影响,但是降低了残留奥氏体中的碳含量,同时降低了钢的抗拉强度。两种钢的最大强塑积值相近,约为22000MPa%。  相似文献   

2.
Al对TRIP钢两相区退火组织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SEM、XRD以及拉伸试验对1.2wt% Al TRIP钢的微观组织和性能进行检测和分析;结合模拟相图研究了合金元素Al对TRIP钢组织转变的影响.结果表明,Al元素加入TRIP钢中改变了合金相图的相区分布,对合金在热处理过程中的组织转变和随后的性能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3.
等温淬火温度对含铌TRIP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等方法研究了0.15C-1.46Si-1.56Mn-0.06Nb冷轧TRIP钢板等温淬火温度对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钢最佳的临界热处理工艺:在840℃两相区保温180 s,再快速冷却到420℃并在该温度保温240 s,进行贝氏体等温转变处理。采用这种热处理工艺,试验钢的微观组织为铁素体+贝氏体+残留奥氏体,其中铁素体占72%,贝氏体占20%,残留奥氏体占8%,可获得较佳的相变诱发塑性和较好的强韧性配合,其强塑积可达到2.5×104MPa.%,提高或降低贝氏体等温淬火温度都会降低强塑积。结果还表明,在840℃,适当的延长热处理时间可以提高残留奥氏体体积分数及残留奥氏体的碳含量,有助于提高材料的强塑积。  相似文献   

4.
采用连续退火模拟试验机对TRIP590钢进行不同工艺条件的快速热处理模拟试验,用金相显微镜、透射电镜和拉伸试验机对试验钢的组织和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时效温度对强塑积的影响最大,其次是两相区退火温度,再次是时效时间。850℃退火,430℃时效,时效时间420 s时可以达到最大强塑积,为最优组合工艺。  相似文献   

5.
TRIP1000钢的连续退火工艺及组织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低碳硅锰钢进行了一系列的两相区退火和贝氏体区等温处理,通过拉伸试验测试热处理后的力学性能,采用X-Ray衍射分析方法检测了热处理后残余奥氏体含量的变化,并利用扫描电镜对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进行观察.结果表明,两相区退火温度为820℃,贝氏体区等温温度为420℃,等温240 s时,TRIP1000钢呈铁素体、贝氏体和残余奥氏体三相组织,晶粒大小为2~4μm,残余奥氏体及其碳含量较高,TRIP1000钢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强塑积达到23088 MPa·%.  相似文献   

6.
采用ART (奥氏体逆相变)退火热处理工艺,研究了两相区温轧和退火过程中冷轧中锰TRIP钢中残余奥氏体体积分数变化与加工硬化行为。结果表明:冷轧实验钢经两相区温轧退火处理后,获得了临界铁素体与残余奥氏体或马氏体组成的超细晶复相组织。在645℃,随退火时间的延长,受少量碳化物析出及溶解与C、Mn元素富集程度的影响,残余奥氏体含量由20. 8%先下降至18. 7%后回升至22. 8%最后又骤降至4. 5%。退火时间小于5 h时,实验钢持续加工硬化水平较高,其中均匀塑性形变阶段中,加工硬化指数随退火时间增加,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在退火1 h时加工硬化能力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两相区加热(奥氏体化)对低碳Si-Mn系TRIP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试验用钢分别经750℃、780℃、810℃、840℃加热,保温50 min,随后迅速将试样放入420℃的盐浴炉中等温1 h,再油冷至室温,结果得到贝氏体、铁素体、残留奥氏体的三相组织。通过拉伸试验,测得加热温度为810℃时,钢的综合性能Rm×A5达到最大值18 590 MPa.%,断后伸长率也达到最大值22%。在该温度奥氏体化的钢硬度和冲击韧度也达到了较高值。  相似文献   

8.
铜元素和退火温度对TRIP冷轧钢板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含铜和不含铜的两种TRIP钢板(0.2%C、1.5%Si、1.5%Mn)冷轧至1mm厚,然后分别在750℃、760℃、770℃、780℃下退火5min,最后在450℃等温3min,获得了不同含量和不同稳定性的残留奥氏体。金相和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铜元素能提高残留奥氏体量和钢板的力学性能;退火温度影响残留奥氏体量和力学性能,当退火温度选择在Ac1 10%时可获得最佳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9.
采用CCT-AY-Ⅱ型钢板连续退火机模拟分析了V元素添加对TRIP800钢组织性能的影响规律。采用SEM和TEM等微观分析方法观察含钒与不含钒TRIP的微观组织,利用XRD法测量了残留奥氏体量,实验室测量了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试验钢铁素体相比例降低,贝氏体相比例升高,且含钒TRIP钢中有V(C,N)析出。820℃保温时,试验钢均获得最佳的综合力学性能。V元素的添加增加了试验TRIP钢的抗拉强度,而降低了屈服强度,有效降低了TRIP钢屈强比。且含V TRIP钢瞬时加工硬化指数前期大于无V TRIP钢,后期则小于无V TRIP钢。  相似文献   

10.
采用热模拟试验研究了两相区退火温度对TRIP590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两相区退火温度的升高,铁素体体积分数先减少后增加,铁素体平均晶粒尺寸在整个实验温度范围内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一直减小;780~860℃范围退火时,残留奥氏体量和残留奥氏体富碳量都在820℃附近出现一个低谷,温度低于或高于820℃,残留奥氏体含量和残留奥氏体富碳量都增加,860℃退火时,残奥量和富碳量都最大;两相区退火温度的变化对抗拉强度基本影响不大,屈服强度随退火温度的变化略有增加,伸长率在820℃出现一个低谷,退火温度低于820℃时,伸长率随退火温度升高而降低,退火温度高于820℃时,伸长率随温度升高而升高,860℃退火时,伸长率达到最大值23%.  相似文献   

11.
对不同成分的低Si连续TRIP钢的力学性能进行研究。研究发现,采用以Al代Si的思路来开发低Si连续退火TRIP钢是可行的,但是对成分中C和Si的含量有一定要求,其成分体系满足0.20%C-0.50%Si才能满足780MPa级TRIP钢对性能要求。在对力学性能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彩色金相、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方法对0.20%C-0.50%Si系TRIP钢微观组组织进行了观察。发现与传统高Si系TRIP钢相比,这种低Si含Al的TRIP钢其铁素体晶粒偏大,而残余奥氏体分布则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热镀锌退火温度对DP780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研究了热镀锌退火温度对DP780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利用OM、SEM、TEM等技术对显微组织进行了观察和分析,并结合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退火温度升高,抗拉强度呈稳定或降低趋势,主要是因为奥氏体的淬透性降低,产生了非马氏体组织,导致马氏体的复相强化作用降低.受非马氏体组织的影响及可动位错密度降低的作用,屈服强度、屈强比随退火温度升高而升高.总体来说,在780~800℃退火,细小弥散的马氏体均匀分布在铁素体中,具有这种组织的钢综合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3.
《铸造技术》2017,(12):2809-2812
以低碳硅锰钢为研究对象,采用两相区退火(I&Q)和两相区退火+奥氏体化+贝氏体等温处理(I&Q&PB)工艺,对两相区退火过程中的Mn配分行为以及I&Q&PB工艺中两相区保温时间对钢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两相区保温过程中Mn元素由铁素体向奥氏体扩散。I&Q&PB工艺中,当两相区保温时间为5~10 min时,显微组织主要是粒状贝氏体;当达到20~60 min时,随着保温时间延长,显微组织主要为弥散分布的马奥岛以及晶界边缘逐渐出现的块状马奥岛组成的粒状组织,抗拉强度未发生明显变化;受到残余奥氏体稳定性的影响,伸长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樊爱珍  赵丽 《铸造技术》2014,(6):1204-1206
研究ZG400在退火热处理时网格状珠光体组织的形成条件,分析了该组织与ZG400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当退火温度在900℃时珠光体呈明显的网格状分布,而在800、850和950℃温度下退火处理时并没发现这种组织。网格状珠光体的出现使ZG400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冲击韧度和疲劳性能降低,但并未对其塑性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记者 《铸造技术》2014,(11):2588-2589
以Zr47Ti45Al5V3合金为研究对象,采用DSC、电子万能试验机、XRD和TEM,研究热处理对Zr-Ti合金微观组织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合金的初始组织为α+β结构,具有高强度低塑性;在560750℃时合金发生α→β相转变,出现明显吸热峰,在此温度范围内进行回火处理会导致合金抗拉强度下降;800℃回火时,合金中的α相几乎全部转变为β相,塑性达到最大,但抗拉强度降至950 MPa;Zr-Ti合金的最佳回火温度为590℃,此时合金的抗拉强度为1 398 MPa,伸长率为3.1%。  相似文献   

16.
对冷轧后TA18管材分别进行不同温度退火处理,分析退火温度对TA18管材力学性能和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退火温度低于470℃时,TA18管材微观组织为加工态变形组织,力学性能随温度的升高发生小幅变化;470~550℃退火时,管材力学性能稳定在同一个水平;550~700℃退火时,TA18管材发生再结晶,随温度的升高,再结晶程度加大,力学性能发生急剧变化;750℃退火时管材则已经完全再结晶.变形量为65%时,经过380~550℃退火,TA18管材力学性能可以达到抗拉强度≥862MPa,屈服强度≥724 MPa,伸长率≥12%.  相似文献   

17.
采用电子万能试验机、金相显微镜、显微硬度测试和扫描电镜(SEM)观察等手段,对不同退火温度下7005高强铝合金的力学性能、显微组织及硬度等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退火温度的升高,铝合金抗拉强度和硬度明显下降,断后伸长率呈线性增长,达到再结晶温度450℃后性能趋于稳定.力学性能的变化与组织均匀性的变化相关.分析拉伸断口形貌,主要由韧窝和撕裂棱组成,属韧性断裂.  相似文献   

18.
In this study, the effect of isothermal temperature on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a high Al-low Si TRIP steel was investigated using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X-ray diffraction, electron back scattered diffraction, and tensile tes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ypical microstructure containing ferrite, bainite, and retained austenite can be obtained when two-stage heat treatment process was utilized. When annealing temperature is 840 ℃ and austempering temperature is 400 ℃, the tensile strength is 542 MPa and the product of strength and elongation is 17,685 MPa%. The morphologies and stability of the retained austenite in low silicon/high aluminum TRIP steel were finally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