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竹炭对溶液中Cu2+的吸附性能.研究内容包括接触时间、pH、投料量、吸附温度和溶液中铜的初始浓度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竹炭能有效地除去水溶液中的铜,竹炭对铜吸附的最佳pH=1.6,吸附平衡时间为180 min,温度升高,吸附量减小,说明吸附是放热过程.研究表明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能较好地描述吸附过程.用水和微波加热的方法对吸附后的竹炭进行再生,竹炭的吸附能力可恢复到原来的98%以上.竹炭可作为理想的除铜吸附材料.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改性竹炭对溶液中Cr(VI)的吸附性能,考察了pH值、吸附时间、溶液初始浓度和改性竹炭用量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溶液呈强酸性时,竹炭和改性竹炭均有很好的吸附效果;溶液呈弱酸性时。竹炭几乎不吸附;而改性竹炭却有较好的吸附性能,且经1000℃高温煅烧和氧化改性后的竹炭的吸附效果最佳.溶液初始浓度减小,改性竹炭用量增大,吸附率增大.当Cr(VI)初始质量浓度为40mg/L时。其饱和吸附量约为5mg/g,吸附平衡时间约为48h.采用一级、二级吸附速率方程对吸附能力的影响进行拟合,表明二级吸附动力学比一级吸附动力学更符合改性竹炭的动态吸附过程.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改性竹炭对溶液中Cr(Ⅵ)的吸附性能,考察了pH值、吸附时间、溶液初始浓度和改性竹炭用量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溶液呈强酸性时,竹炭和改性竹炭均有很好的吸附效果;溶液呈弱酸性时,竹炭几乎不吸附;而改性竹炭却有较好的吸附性能,且经1000℃高温煅烧和氧化改性后的竹炭的吸附效果最佳.溶液初始浓度减小,改性竹炭用量增大,吸附率增大.当Cr(Ⅵ)初始质量浓度为40 mg/L时,其饱和吸附量约为5 mg/g,吸附平衡时间约为48 h.采用一级、二级吸附速率方程对吸附能力的影响进行拟合,表明二级吸附动力学比一级吸附动力学更符合改性竹炭的动态吸附过程.  相似文献   

4.
采用聚乙烯醇(PVA)、聚丙烯酰胺(PAM)为原料,戊二醛(glutaraldehyde)为交联剂,制备了一种互穿网络(IPN)水凝胶。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研究了PVA和PAM按不同配比及交联剂的不同用量制备的IPN水凝胶的吸水性和Cu2+的吸附性,主要探讨了吸附时间、pH、吸附温度等对吸附Cu2+的影响,分析了吸附行为及其动力学特性,并对其吸附机理做出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在本实验研究范围内,30wt.% PAM含量的PVA-PAM IPN水凝胶在pH=5时对Cu2+的吸附效果最佳;在一定温度范围内,PVA-PAM IPN水凝胶对Cu2+的平衡吸附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吸附行为符合准一级和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扩散机制为颗粒内扩散和膜扩散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201×7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浓海水中溴的动力学行为,测定了吸附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考察了温度、溶液初始浓度、搅拌转速和pH值对树脂吸附溴的动力学实验的影响.研究表明:该树脂对溴的最大吸附量为2.489 4 mg/mL;吸附过程的控速步骤主要为颗粒扩散控制;吸附过程的表观活化能Ea=8.98 kJ/mol,反应级数n=0.531 4;搅拌转速对该吸附过程的影响不大;pH值控制在3.0~3.5范围内有利于树脂对溴的吸附.  相似文献   

6.
研究XAD-4树脂对水相中邻氨基苯酚(OPA)吸附的动力学和热力学参数.动力学实验表明:树脂对邻氨基苯酚的吸附拟用准一级动力学处理.并测定不同温度下树脂对邻氨基苯酚吸附的表观速率常数及活化能.热力学研究表明:树脂对邻氨基苯酚的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测得吸附热ΔH为-22.0 kJ/mol,说明树脂对邻氨基苯酚的吸附过程为放热过程,且ΔH〈40kJ/mol,表明吸附过程主要为物理吸附.同时测得吉布斯自由能ΔG〈0,表明吸附质从溶液到吸附剂表面的吸附过程是自发过程.  相似文献   

7.
通过硫代乙醇酸对巯基棉进行改性后对废水中的镉离子进行了吸附研究。结果表明:50mL 25mg·L~(-1)的镉标准溶液中,在pH=7以及巯基棉用量为0.2g时能达到良好的吸附效果(吸附率超过90%)。巯基棉对镉离子的吸附可用伪二级动力学方程拟合,吸附在100min左右达到平衡。吸附等温线可用Langmuir等温式拟合,温度升高饱和吸附量减小,因此低温有利于该吸附反应的进行。  相似文献   

8.
选用氧化镁改性活性炭(MgO—AC)为新型吸附剂,用于去除水溶液中的氟离子.系统地研究了反应时间、吸附剂最佳投加量、pH、温度等因素对吸附剂除氟性能的影响情况.反应系统达到吸附平衡的时间为180min.吸附剂最佳投加量为2.8g/L.pH值是影响吸附过程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最佳反应pH范围为6.0—8.0.吸附等温线研究发现MgO—AC除氟剂吸附等温线方程均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线模型,且吸附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吸附动力学研究发现动力学数据较好的的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模型.本研究对MgO—AC除氟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廉价以及较高的吸附性能等优点表明MgO—AC是一种有实际应用潜力除氟材料.  相似文献   

9.
通过交联壳聚糖微球树脂对Cu(Ⅱ)的静态吸附实验,研究树脂对cu(Ⅱ)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pH5—6时,树脂对Cu(Ⅱ)的吸附量较高;Cu(Ⅱ)在交联壳聚糖树脂上的吸附动力学过程符合Lagergren一级动力学吸附方程;吸附速率常数随吸附温度的增加而增大;表观吸附活化能为20.702kJ/mol.  相似文献   

10.
赤泥处理含镉废水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赤泥对模拟废水中镉离子的吸附作用,以及反应时间、溶液中镉离子初始浓度、赤泥的掺加量、温度和pH值等因素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赤泥对镉离子有很好的吸附作用,对废水中镉离子的去除率最大可达99.4%.溶液中镉离子初始浓度不但影响吸附率而且影响吸附量,最大吸附量可达5.34 mg/g.在碱性环境中,该反应是吸附和沉淀共同作用的结果.该吸附以化学吸附为主,符合二级动力学方程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  相似文献   

11.
稻壳活性炭对废水中Cr(Ⅵ)的吸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农业废弃物稻壳为原材料制备活性炭,并对其吸附水中Cr(Ⅵ)的行为进行了研究.采用单因素法探索溶液pH值、稻壳活性炭投加量、吸附时间、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吸附性能的影响,并对其动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稻壳活性炭对Cr(Ⅵ)的吸附在120 min到达平衡;pH对吸附率影响较大,当pH为2,温度为30℃时,对Cr(Ⅵ)的吸附率可达96%以上.动力学数据分析表明,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等温吸附过程可以用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来描述,吸附过程以单分子层吸附为主.  相似文献   

12.
用静态吸附法研究了硅胶负载氧化锆的吸附除氟性能,考察了溶液pH、吸附剂投加量、初始浓度以及不同温度和不同初始浓度下吸附时间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溶液pH对吸附有很大影响,最大吸附的pH值为3~4.吸附速率可用拟二级动力学方程描述,200min内可达到吸附平衡.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方程,计算的吸附平衡常数为1.31L/mg,饱和吸附量为7.46mg/g,表明该吸附剂对氟有较大的亲和力和高的饱和吸附量.  相似文献   

13.
高岭石吸附水溶液中铜离子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高岭石对水溶液中铜离子的吸附行为,进行了吸附等温实验和吸附动力学实验,探讨了振荡时间、温度、溶液pH及吸附剂量等因素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岭石对铜离子的吸附符合Langmuir,Freundlich及Dubinin-Radushkevich(D-R)等吸附等温模型。吸附过程中焓变ΔH>0,表明铜离子的吸附是吸热的,ΔG<0表明该吸附反应是自发的;吸附动力学实验表明高岭石对铜离子的吸附反应更好地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高岭石对铜离子的吸附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在40℃时最大吸附量为17.01 mg/g;pH从2增加到6时,高岭石对铜离子的吸附量逐渐增大;吸附剂量增大,水溶液中铜离子去除率增加;离子强度增大,高岭石对Cu2 的吸附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14.
竹炭吸附-微波辐射法去除糖蜜酒精废水中的COD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试验研究了竹炭类型、粒径、投加量、微波辐射功率与时间等因素对竹炭吸附-微波辐射法去除糖蜜酒精废水中COD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竹炭的吸附效果优于中温竹炭;竹炭粒径越小,废水COD去除效果越好;废水COD去除率随着微波辐射时间与功率的增大而增加;废水的初始COD浓度越大,COD去除率越大。正交试验表明(废水用量50mL、COD初始浓度为540mg/L):在振荡时间45min、竹炭投加量0.5g、微波功率600W、辐射时间4min时处理的效果最好,此时COD去除率可达84.98%。  相似文献   

15.
法国梧桐球果制备生物吸附剂,研究了其对水体中直接大红的吸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法国梧桐球果能有效的吸附水体中的直接大红.通过不同影响因素下(pH、吸附剂量和温度)的吸附试验,确定了试验的最佳条件,并且得出了吸附平衡和动力学参数.25℃时吸附经7 h接近平衡,并且随着温度升高吸附接近平衡的时间明显缩短,35℃和45℃时分别为3 h和2 h.试验结果显示吸附过程符合一级和二级动力学吸附模型,二级吸附方程的数据拟合优于一级吸附方程,由动力学常数可求得吸附过程的表观活化能Ea=536.7 kJ/mol.吸附等温线的研究表明直接大红吸附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由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可求得直接大红的最大吸附量为66.23 mg/g.  相似文献   

16.
用改性茶叶与Fe3+反应,制得吸附材料茶叶质铁,用此吸附剂吸附水溶液中的活性艳红K-2BP染料和活性嫩黄K-6G染料,对吸附pH值、温度和时间等工艺条件和吸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茶叶质铁对2种染料的吸附最佳pH值都小于1,平衡吸附量随着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茶叶质铁对结构式中含酚羟基的活性艳红K-2BP染料饱和吸附量大;动力学吸附速率方程表明茶叶质铁对2种染料的吸附反应符合一级反应.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活性炭为吸附剂,对罗丹明B溶液进行吸附。考察了活性炭加入量、pH值和温度对吸附的影响以及吸附动力学。结果表明,随着活性炭加入量的逐渐增加,吸附值逐渐减小;随着pH逐渐升高,吸附值呈下降趋势。吸附值随温度升高呈下降趋势,表明活性炭对罗丹明B溶液的吸附是一个放热过程。活性炭对罗丹明B的吸附较好的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  相似文献   

18.
D001大孔树脂吸附Co2+离子的动力学与热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D001大孔树脂吸附Co2 的动力学与热力学的特性.动力学研究表明,在298K温度下,D001大孔树脂吸附Co2 的吸附符合拟一级动力学方程和拟二级动力学方程,内扩散过程为吸附的主要控速步骤.在实验温度下,D001大孔树脂吸附Co2 的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方程.热力学研究表明,吸附焓变ΔHθ=11.643kJ/mol,熵变ΔSθ=0.093 kJ/(mol.K),反应吉布斯自由能ΔGθ随温度升高向负方向增加.热力学参数表明吸附过程为吸热和自发的.  相似文献   

19.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了Zn/Fe型类水滑石(Zn/Fe-HTlc),并用SEM-EDAX元素分析、XRD与IR表征其结构和元素组成.研究了腐殖酸(HA)初始浓度、pH值、温度、电解质浓度等对Zn/Fe-HTlc吸附水中HA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Zn/Fe-HTlc吸附水中HA的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ich吸附等温线模型.随着初始pH增大,HA吸附量降低.无机电解质能明显抑制HA在Zn/Fe-HTlc上的吸附.当温度为25℃,初始浓度为25 mg/L,pH=5.00,吸附时间为40 min时,Zn/Fe-Htlc对HA的饱和吸附量达12 mg/g.  相似文献   

20.
新型磁性Fe/Mn纳米复合材料对水中铅离子的去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有效去除水中的铅离子,实验制备以MnO2为吸附表面的磁性Fe/Mn纳米复合吸附剂,并进行了吸附实验研究,分析pH、温度等参数对吸附的影响.结果发现,从298 K Langmuir等温吸附曲线可以计算出Fe/Mn复合吸附剂对Pb2+的饱和吸附量(Q0=118.06 mg/L).复合吸附剂对Pb2+的吸附总量正比于pH(1.5~5)和温度(303~323 K).在研究纳米复合材料对铅离子的吸附动力学实验中发现,纳米复合材料和铅离子之间的吸附动力学符合假二级模型,通过相关热力学研究计算得到纳米材料和铅离子之间为吸热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