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碳质金矿的碳质物及生物氧化预处理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碳质金矿是一种重要的难处理金矿。研究发现,其碳质物主要包括元素碳、有机酸和烃类物质。在氰化浸金过程中碳质物可通过类活性炭的吸附方式将已溶解的金劫走。目前,已有的预处理方法主要有高温焙烧法、生物氧化法、化学氧化法、竞争吸附法、覆盖抑制法、微波加热法。生物氧化法因具有条件温和、流程简单、能耗低、环境友好等优点得以迅速发展。与生物氧化预处理有关的微生物主要有氧化亚铁硫杆菌、氧化硫硫杆菌、氧化亚铁钩端螺旋菌等化能无机自养菌。有关黄孢原毛平革菌、假单胞菌、多毛链霉菌在碳质物降解和钝化方面的研究也已展开。最后,分析了该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采用自加热化学液相沉积法制备碳/碳复合材料。考察了不同材料在不同温度、时间下的氧化失重率,研究了碳毡体密度与碳/碳复合材料氧化行为的关系。探讨了氧化温度和氧化时间对材料氧化侵蚀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毡体密度大的碳/碳复合材料具有更好的抗氧化性。扫描电镜观察材料氧化前后的显微形貌发现,基体碳更易被氧化。  相似文献   

3.
采用热重测试系统、高温显微镜等材料性能测试仪器设备和分析测试方法,研究了增碳(碳质量分数由约0.54%增加到约0.63%)降钒(钒质量分数由约0.17%降至约0.12%)对54SiCrV钢在不同氧化工艺条件下的氧化动力学曲线的影响,研究增碳降钒对高温氧化增重特征的影响,为从高温氧化增重特征角度评价通过增碳降钒降低该钢生产成本的有效性提供实验和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氧化工艺下,增碳降钒使得54SiCrV钢的单位氧化增重值升高,氧化速率常数值升高,氧化激活能降低。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有涂层与无涂层的碳/碳复合材料的高温氧化行为。等离子喷涂的陶瓷涂层,在氧化温度不大于1000℃条件下,对碳/碳复合材料有良好的保护作用,无涂层的碳/碳复合材料在600 ̄900℃温度范围内的氧化机制相同;而有涂层时,氧化机制在760℃左右发生变化。碳毡增强碳基复合材料的氧化从表面碳毡开始,碳毡的氧化速率较基体碳的氧化速率大。  相似文献   

5.
铝电解槽烟气焙烧时阴极及扎固糊的氧化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烟气焙烧启动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阴极的加热速度及温度分布 ,能方便地按要求焙烧好阴极 ,同时使侧部扎固糊取得很好的焙烧效果。但焙烧过程中的氧化问题一直为人们所关心 ,用电阻炉加热试样、向炉膛内通入燃烧烟气来模拟烟气焙烧过程的方法测定阴极及扎固糊的氧化特性。实验表明 ,在正常的空气配比下 ,炭阴极及扎固糊在烟气中的氧化速度约为在空气中的 8%左右 ,并且炭阴极及扎固糊在烟气中的氧化速度随温度的变化较小  相似文献   

6.
离子氮碳共渗后的氧化处理对40Cr钢耐蚀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进一步提高离子氮碳共渗后40Cr钢的耐蚀性能,对离子氮碳共渗后的试样进行了后氧化处理.氧化处理分别采用不同氧化气氛的炉内氧化处理和盐浴氧化、高温发黑、水蒸汽氧化等.试样的耐蚀性能分别采用极化曲线和盐雾腐蚀试验法测定.试验结果表明,用w(H2):W(02)=4:1的混合气体进行炉内氧化处理的试样耐蚀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7.
试验了蒸汽脱蜡工艺、铸型焙烧工艺对铸型除蜡和残留碳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蒸汽脱蜡有利于减少石膏型焙烧时的残留碳问题,蒸汽脱蜡时问为90min时,除蜡效果较好,且对铸型内壁没有破坏;铸型最高焙烧温度和保温时间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焙烧是否彻底,采用金镶焙烧制度比蜡镶制度有更好的焙烧效果,在焙烧高温阶段向炉膛内通入空气,有助清除铸型内壁的残留碳.  相似文献   

8.
采用流态化氧化焙烧方式预处理广西某难浸高碳石煤以提高钒的浸出率,对氧化焙烧过程的热力学和钒的氧化动力学进行了分析,并考察了流态化焙烧对钒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石煤在氧化焙烧过程中,碳、黄铁矿的氧化反应在热力学上比V(Ⅲ)氧化反应更易进行,它们的存在对钒氧化具有抑制作用。钒的氧化反应受扩散动力学控制,其表观活化能为347.00 kJ/mol。钒浸出率随焙烧温度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当焙烧温度为700℃和750℃时,钒浸出率随焙烧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当焙烧温度为800℃,焙烧时间0.5 h时,钒浸出率最高,达97.51%,延长焙烧时间反而不利于钒浸出。与传统的钠化氧化焙烧法相比,浸出率高,环境污染少。  相似文献   

9.
利用双层辉光等离子渗金属技术对TiA1基合金表面进行铌碳复合渗处理,且对处理后的试样进行高温氧化试验研究.通过SEM,XRD分析,对比研究了TiAl基合金表面经过等离子铌碳复合渗处理并高温氧化前后的微观形貌,且对其氧化机理做了进一步的探讨.结果表明:铌和碳的加入提高了铝的活性,促进了Al2O3的生成,经过铌碳复合渗处理...  相似文献   

10.
碳载铂纳米微粒修饰的玻碳电极对甲醇的电催化氧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对商用Pt/C催化剂反应前后的变化进行了物化表征,同时应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甲醇在碳载铂纳米微粒修饰的玻碳电极上的电催化氧化性能。结果表明,修饰电极对甲醇氧化呈现较高的电催化活性。铂氧化物的电化学还原在Pt/c催化剂中受到了抑制,该现象可能是由于Pt与载体碳间的强烈作用所引起的。通过扫描电镜和循环伏安研究表明,该催化剂对甲醇的氧化可能存在着表面结构敏感效应。  相似文献   

11.
通过金相分析、硬度测定、X射线衍射分析、耐磨性及脆性试验等方法,研究了氧化处理对固体氮碳共渗的作用。结果表明,氧化处理能加速固体氮碳共渗并使性能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测定岩石矿物中的金,因矿物的类型不同,焙烧、分解条件亦各异:1.不含硫、砷、碳及有机质的试样,可以不经焙烧,直接用酸等试剂把绝大部分的解离金和连生金提取出来。2.含砷的硫化物。As/Au 之比大(>800)时,焙烧温度以550~650℃为宜。且需避免低沸点的 As—Au 合金形成而挥发损失,焙烧温度切忌超过700℃。3.不含砷的含硫、碳及有机质试样,可在550~700℃下焙烧除尽硫、碳。含锑高的试样,必须防止锑的水解。  相似文献   

13.
生物氧化可作为含金硫化矿的预处理方法,其药剂费用低,对环境保护也很有意义。然而,该法的动力学缓慢,反应时间长,因此操作费用很高,如何通过间接接触的方法进行生物氧化,并且将化学和生物两种作用有效地分成两个作业,则其反应动力学将会得到改善,两个作业分别为:(10用三价铁进行硫化物的化学反应;(2)所产生的二价铁的生物氧化。  相似文献   

14.
测定了稀土矿加两种不同碳质还原剂的团块在常温下,773K焙烧后、1573~1773K分别攻后的气孔率与压制压力的关系。也测定了这两种团块在焙烽前、773K及1273~1673K分别焙烧后的抗压强度与焙烧温度和时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预氧化结果表明在高温氧化后对合金上附着的鳞片稀土元素起重要的作用。钇变种的附着较好的鳞片可以优质的循环焦化和防渗碳。这是因为能防止快速离子扩散的整体氧化铬层能延缓经预氧化的合金外部催化的焦化和内渗碳。对铸态合金已检测到严重的焦化和渗碳,也观察了预氧化试样,它的鳞片会严重剥落。  相似文献   

16.
微弧氧化前,用打磨和喷砂两种方法对基材进行预处理,获得两种氧化膜试样,对比了这两种试样的形貌、化学组成及耐腐蚀性能,分析了预处理方法对微弧氧化电压值的影响。结果表明:打磨后微弧氧化的电压值高于喷砂后微弧氧化;微弧氧化膜的耐蚀性能较基体大幅度提高,打磨试样的耐蚀性能较喷砂试样提高了40%左右;喷砂试样的氧化膜表面整体保留了喷砂后粗糙不平的形貌,而打磨试样的氧化膜较喷砂试样平整,微孔尺寸均匀且较喷砂试样的尺寸小;氧化膜表面的化学成分主要有O,Mg,Si,Al等,预处理对氧化膜化学成分及含量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利用化学刻蚀、化学氧化方法在304不锈钢表面制备微纳米结构并实现超亲水性质,改变时效处理温度,研究亲水表面润湿性的稳定程度。方法以2 mol/L的FeCl_3溶液、HCl、H_2O_2按照15:1:1的体积比混合得到刻蚀溶液,氧化液采用CrO_3与H_2SO_4的混合溶液。刻蚀完成后,通过接触角测量仪(OCA15EC)、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及自带的能谱仪(EDS)表征试样表面的接触角、微纳米级表面形貌及试样表面元素,并分析不同处理条件下润湿性的变化规律。结果在本征润湿角为45°左右的304不锈钢基体上,通过化学刻蚀、化学氧化的复合处理方法可以获得超亲水表面。常温条件下,试样能够维持一定时间的超亲水性质。高温时效处理后,超亲水表面的润湿性发生变化,经400℃时效处理后,重新获得超亲水特性。结论该方法较易在耐腐蚀基体不锈钢表面制备微纳米结构,对基体表面润湿性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8.
工艺因素对热分析碳当量仪测试结果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黎振华  李言祥  耿慧远 《铸造》2004,53(12):1043-1046
针对铸铁炉前碳当量仪成分检测存在的问题,分析了热分析试样浇注量和浇注温度等操作工艺因素对碳当量仪测试结果的影响并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热分析曲线液相线温度TL受试样浇注量影响较大是导致碳当量仪的测试结果出现误差的主要原因,在浇注量足够的前提下,浇注温度对TL、TE和碳当量仪的成分分析结果影响较小.操作时保证热分析试样具有足够且波动小的浇注量和合适的浇注温度是提高碳当量仪成分分析精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肖发新  张伟哲  张德坤  教光辉 《贵金属》2019,40(S1):115-120
分别采用活性炭吸附法、絮凝剂吸附法和氧化法处理钯碳催化剂工业废水,重点考察了试剂加入量及处理时间对废水化学需氧量(COD)的影响,其中氯酸钠氧化法具有最佳处理效果。正交试验表明,氯酸钠处理催化剂废水COD的影响因素中,氯酸钠加入量影响最为显著,优选的条件下,在50 mL废水中加入氯酸钠2.5 g/L,在40℃以200 r/min搅拌处理1 h,可以使废水COD去除率达到87.6%,达到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20.
针对东南亚沿海地区使用的大型轧钢机拉杆(材料为42CrMo钢)易发生腐蚀磨损的问题,采用单热源脉冲离子渗氮炉对拉杆进行氮碳共渗+后氧化复合处理。通过对模拟试样的预氧化工艺、氮碳共渗工艺及后氧化工艺的研究,得到了满足产品要求的复合处理工艺:350℃×2 h预氧化;550℃×24 h氮碳共渗(炉压为260 Pa, NH3∶CO2=20∶1)和520℃×2 h氮氧共渗(炉压为300 Pa, NH3∶O2=6∶1),共渗完毕,关闭电源,同时以0.5 L/min向炉内通入空气,直至炉温降到300℃,打开炉盖,待试样冷至150℃左右,迅速在试样表面均匀涂上防锈油。在此复合工艺下,渗层深度达到0.39~0.41 mm,化合物层达到10~12μm,与同工艺无预氧化试样渗层及化合物层厚度相比均增加;经盐雾试验检测,试样在70 h后出现腐蚀斑,和只经氮碳共渗处理无后氧化处理相比,耐蚀性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