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燕国强 《工程力学》2001,(A03):743-748
徐州淮海食品城大门跨度40米,是一座仿古建筑。笔者通过对该工程所采用的有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技术进行设计与施工的介绍,阐述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技术的优越性,对一些具体的结构体系既有好的结构性能又可取得满意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1 前言 机械工业第五设计研究院与天津市建筑科学研究院合作承担了2002年天津市建委《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技术的研究》的科研项目(编号2002-08)。经过研究和试验,一种外形和常用的无粘结筋一致,后期握裹力良好,粘结时间为3-9个月的缓粘结材料已研制成功。2004年应用于天津市工业改造重点项目-天津力神电池锂离子电池扩建工程主厂房建设中。  相似文献   

3.
本文作者结合工程实例,主要就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张斐 《中国科技博览》2012,(23):506-506
采用有粘结预应力技术来解决大跨度混凝土梁的挠度和抗裂问题,介绍后张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施工工艺要点和质量控制措施。减轻结构自重、有效降低楼盖结构层高度、增加建筑面积、突破以往的跨高比限制,实现大柱网大开间、提高建筑平面布置的灵活性及节约建设投资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施工角度阐述了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控制及施工工艺,介绍了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工艺及需重点注意的问题,从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和模板工程三方面介绍了无粘结预应力的施工技术,结合工程实例归纳了该技术的应用特点。  相似文献   

6.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艳辉  赵世春 《工程力学》2000,1(A01):665-669
通过两榀两种类型的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模型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对强柱弱梁型框架的破坏形态、延性、强度、网度及耗能进行了分析研究,文中提出了构造措施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后张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工艺及需重点注意的问题,并分析了其目前存在的不足,指出后张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大大简化了常规的预应力混凝±施工工艺,必将得到很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房贞政  陈国栋 《工程力学》1999,2(A02):301-306
对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板柱体系及梁板体系进行了试验研究,以研究大开间预应力混凝土板的构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结合工程案例,介绍无粘结预应力技术控制收缩裂缝的有效方法,对超长结构地下室外板收缩裂缝控制这一施工难题进行了分析,并对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0.
由于先进的施工技术和工艺,能为建筑工程创造出多姿多彩的建筑艺术形象。后张拉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以其结构性能良好、施工方便、工艺新、自重轻、刚度大、抗裂度高、经济效应良好等优点,不断被广泛用于高层建筑工程,本文通过工程实例探讨后张拉无粘结预应混凝土结构技术的施工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1.
楼铁炯  项贻强 《工程力学》2007,24(8):137-142
为跟踪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全过程响应,建立了一种基于法平面弧长算法的有限元模型。该算法能较好地处理梁加载过程的响应变化,可穿越梁破坏前可能出现的极值点问题。设计了7根含有不同非预应力筋配筋率的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利用提出的数值模型对这些梁进行非线性全过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没有配置受拉区非预应力筋的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弯曲性能非常不理想,在梁内配置少量的受拉区非预应力筋,能极大改善梁的性能;随着非预应力筋配筋率的提高,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开裂刚度和极限承载能力有显著提高,而后弹性挠度以及无粘结预应力筋极限应力则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2.
本文作者通过对无粘结预应力楼板设计计算基本原理进行了分析,主要就无粘结预应力楼板设计步骤、参数选择及内力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基于四对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与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较为系统地研究了上述两种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延性、耗能性、变形恢复能力及破坏特征等抗震性能。研究表明: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延性和变形恢复能力优于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其延性系数平均高出20%;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的耗能能力优于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其等效粘滞系数平均高出29.2%;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承载力略高于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其承载力平均高出7.42%;研究成果为不同工程情况下预应力梁的设计与选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从技术的角度分析了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变形计算方法,并通过与《结构设计原理》中提供的变形方法对试验梁的数值计算结果和试验实测的结果对比分析,验证本文提出的计算方法正确性和计算精度,为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在公路桥梁中的推广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本文总结了无粘结预应力施工的特点,针对高层建筑详细介绍了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平板结构的施工技术,对现场的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从技术特点、施工工艺及操作要点、施工质量及安全要求等方面分析了筒仓结构无粘结预应力施工技术,并对其技术经济效益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彭春 《安装》2002,(1):15-16
讲述了在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上进行设备安装所采取的施工措施,从而加快了施工进度,保证了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某采用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的高层建筑在施工过程中发生的质量事故:六层局部楼板在预应力筋未张拉的情况下就拆除了板底模板支撑,导致楼板局部开裂,之后才进行了预应力筋张拉。本文对该部分 楼板做了现场静荷载试验和计算分析,计算结果与荷载试验结果吻合较好,从而得出了对工程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在建筑结构中.结构构件(梁、板等)在承受外荷载前,预先对外荷载产生拉应力部位的混凝土预加压应力,造成人为的压应力状态,预加压应力可以抵消外荷载所引起的大部分或全部拉应力,这样在外荷载作用下混凝土拉应力不大或处于受压状态,使混凝土结构不开裂,提高结构的刚度和结构的耐久性。  相似文献   

20.
王强  叶列平  郭必武  李治 《工程力学》2000,17(6):98-103
武汉世界贸易大厦工程采用了两端固结超静定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楼板结构,高跨比达1/52。这种楼板结构可以使弯矩分布合理,并可减轻楼板结构的重量,增大开间。本文简要介绍了该工程楼板结构的局部模型试验研究,建立了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楼板结构的弹塑性全过程分析方法,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