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禾  刘振鸿 《广东化工》2014,41(21):151-152
根据实际的污水处理厂的设计参数和进出水监测指标,利用Bio Win软件进行模拟,验证该软件的与实际指标的拟合度并进行修正。对实际模型进行修正后,开始对原有的工艺进行优化。结果显示:当混合液回流比为150%,污泥回流比在20%~30%的条件下,该污水厂的出水达到最佳值,符合出水一级a指标,可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2.
采用A2/O工艺处理生活污水和粪便的混合污水,进行了不同HRT、DO、混合液回流比和污泥回流比等条件下的脱氮效果的研究,进行了6种不同工况下的脱氮和有机物去除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当好氧池水力停留时间(HRT)为5 h、好氧池DO为3 mg·L-1、混合液回流比R为120%和污泥回流比r为80%时,A2/O工艺能获得较好的脱氮效果和有机物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3.
北京某污水处理站为600 t/d设计水量,由于处理后外排水质不达标,设计将原CASS工艺改造为A/A/O+MBR工艺,改造处理后的出水水质为北京市《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307—2013)规定的B排放限制标准。工程运行后出水达到北京市河道排放标准并恢复外排。本项目改造采用A/A/O+MBR膜生物反应器为主体工艺,该反应器内的微生物可保持控制在8 000~15 000 mg/L的超高浓度,可以提高系统的有机负荷,使污染物分解彻底;同时系统的产泥量少;由于膜的分离作用,能够高效地进行固液分离,出水悬浮物和浊度接近于零,对于出水水质要求高或回用非常合适,出水水质非常稳定。  相似文献   

4.
对传统A/O工艺的硝化液回流方式和污泥培养方式进行改进,设计一种新型一体化内循环式A/O反应器,并以组合填料和火山岩为微生物载体,预处理后的模拟印染废水为原水,研究该反应器的启动过程。结果表明:进水COD、氨氮分别为205、22.9 mg/L时,A/O系统出水COD、氨氮分别为66.2、2.1 mg/L,降解率分别达到67.6%、90.9%。硝化液内回流比降至80%时,该一体化A/O反应器对模拟印染废水的有机物和氨氮仍有较好的降解作用。  相似文献   

5.
采用缺氧/好氧生物铁法处理维生素B1厂中间产物乙酰嘧啶生产段实际废水,探讨了处理乙酰嘧啶废水的污泥驯化方法以及水力停留时间(HRT),污泥负荷(Ns)、污泥龄(θc),污泥回流比(R)以及硝化液内循环比(r)对生物处理效果的影响,得到了A/O生物铁法处理乙酰嘧啶废水的最佳工况条件:HRT为15 h,Ns为0.28kgBOD.kg-1MLSS·d-1,θc为20 d,R为100%,r为400%/,,且预处理后废水经A/O生物处理工艺使COD、TN及氨氮总去除率分别达到93.3%,81.7%及78.6%,出水pH为6.5~7.5.  相似文献   

6.
臭氧氧化联合A/A/O工艺污泥减量的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寇青青  朱世云  覃宇  汤正泽  荣春  侯天骏  杜晶 《净水技术》2012,31(4):102-104,133
针对目前污水处理厂污泥产量大、处理处置费用高的问题,该文以A/A/O工艺构建了模拟城市生活污水小试处理系统,通过添加臭氧研究不同臭氧投加量对出水水质及污泥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进水条件下,系统的稳定污泥浓度为2 000~3 000 mg/L,且当将约50%产泥量的污泥经臭氧化返回至系统中时,加入臭氧与不加臭氧的两套系统显示出相当的污水处理能力。在不同污泥浓度和相同污泥负荷(0.91 g COD/g SS.d)条件下,当MLSS为1 500、2 500、3 500和4 500 mg/L时最佳臭氧投加量分别为0.095、0.11、0.129和0.129 g O3/g SS。  相似文献   

7.
为增强传统A/O工艺脱氮效率,将A/O工艺结合双污泥体系是提高出水水质的有效措施。以改良A/O工艺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在实验室与实际污水厂不同进水负荷下的处理效能。结果表明,实际污水厂改良A/O工艺对氨氮与COD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出水符合《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一级A标准。实验室改良A/O装置对COD平均去除率保持在80%左右,但脱氮率低,原因可能在于硝化污泥停留时间长、污泥老化。此外,进水负荷在承受范围内波动时,改良A/O装置有较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  相似文献   

8.
《应用化工》2017,(1):70-73
针对城镇污水的水质、水量特性,设计了"复合A/O硅藻精土"工艺的小型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考察其对城镇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1硅藻精土投药量150 mg/L、系统运行负荷80%时,处理效果最佳,COD去除率40%~50%、NH3-N的去除率仅为30%左右,TP去除率可达70%~80%;2本系统污泥接种周期较传统活性污泥法明显缩短,且无需投加营养物质,微生物便能很好生长;3污泥回流和混合液回流对系统出水水质影响较大,清水回流对系统处理效果不明显。好氧池气水比2.5∶1~7.5∶1(体积比)时,系统对N-NH3去除效果能达到85%以上;4开启混合液回流的状态下,硅藻精土投加量150 mg/L,运行负荷为80%时,厌氧池HRT为1.5 h,好氧池HRT为2.0 h,污泥回流比50%~100%,好氧池气水比2.5∶1~7.5∶1时,出水水质稳定达到我国《城镇生活污水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9.
张杰  雷玉进 《大氮肥》2016,(6):423-426
采用A/O工艺处理炼油、甲醇及化肥装置所产生的废水,运行过程中二沉池中活性污泥大量上浮并随放流水漂出,通过分析原因及时进行工艺调整,确保污水装置各项出水水质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10.
在某蛋白饲料生产企业生产废水处理工程中,针对植物油精炼废水的特点,采用"三级隔油-气浮"工艺进行预处理除油,然后与其它污水混合再采用A/O工艺处理的组合工艺。处理后出水水质达到排放标准(DB 44/26-2001)和回用标准(GB/T 18920-2002),20%出水回用于绿化和冲洗路面,其余排放。调试阶段,接种污泥取自邻近工业废水站脱水后的生化污泥(含水率为80%),通过控制进水浓度、维持适当的营养比并采用连续闷曝、污泥回流的方式快速培养驯化污泥。工程投产后,系统处理出水达标并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1.
以典型高浓度城市污水为处理对象,在生产性试验规模上,比较了不同回流比条件下倒置A2/O工艺与改良A2/O工艺在脱氮除磷效果上的不同,并研究了通过缩短初沉池水力停留时间缓解脱氮除磷碳源矛盾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以较低污泥回流比运行的倒置A2/O工艺可以保持较好脱氮除磷效果,与相同污泥回流比而硝化液回流比为300%平行运行的改良A2/O工艺脱氮效果基本相当,但除磷效果优于改良A2/O工艺;提高倒置A2/O工艺污泥回流比至200%左右时,其脱氮除磷效果均优于改良A2/O工艺;通过缩短初沉池水力停留时间可以有效缓解生物脱氮除磷碳源的矛盾,提高系统整体脱氮除磷效果.  相似文献   

12.
吕春芳  王婕  高盼盼 《应用化工》2013,(12):2142-2144
采用A/O工艺处理印染废水,重点探讨了二沉池污泥回流比为50%和80%对废水水质的影响,以COD去除率,pH的变化,色度的去除率为指标。结果表明,采用此工艺处理废水使COD、色度、pH均有明显降低。其中COD至少降低60%,在一定条件下可达到85%左右,且回流比为80%对COD的降解及色度的去除均优于回流比50%;而回流比80%与回流比50%对pH的影响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混合液内回流对分段进水循环A/O工艺脱氮性能的影响,对比分析了不同内回流比下的COD、NH4+-N和TN去除情况,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提高内回流比可显著提高TN去除率,但超出这个范围则效果不明显,甚至会降低TN去除率,说明内回流比并不是越大越好,而是有一个适当的范围;分段进水循环A/O工艺在处理低碳氮比污水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与分段进水A/O工艺相比,TN去除率可从60%多提高到80%以上,出水各项指标均能稳定达标;该系统在内回流比为100%时可实现低费用、高去除率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南平市塔下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为5×104m3·d-1,原设计为SBR工艺,2006年升级改造为A2/O工艺.介绍了该厂A2/O工艺特点及其设计、运行参数.A2/O反应池总污泥龄约为15~25 d,采用混合液内回流+污泥回流的脱氮除磷模式.进水为生活与工业混合污水(约12∶1),COD和BOD分别在180~400 mg·L-1和30~160mg·L-1范围内变化.工艺优化后,COD、BOD5、SS、NH3-N、T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可达90%、96%、95%、90%、64%、64%,出水水质可达到GB 18918-2002的一级B标准,说明对于进水COD和BOD5较高的混合污水,采用A2/O是可行且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根据化肥工业废水氨氮含量高、波动大等特点,设计了初曝池-兼气池-好氧池(O/A/O)组合工艺。利用模拟废水考察了水力停留时间(HRT)、溶氧(DO)浓度、硝化液回流比和污泥回流比对除氮效果的影响。在模拟废水实验参数基础上,得出实际运行参数为:污泥回流比100%,硝化液回流比400%,缺氧池DO0.5mg·L~(-1),好氧池DO 3mg·L~(-1)。采用O/A/O组合工艺对化肥工业产生的COD在100~1 100mg·L~(-1)、氨氮在20~130mg·L~(-1)范围波动的实际废水进行处理,出水COD均值为35.5mg·L~(-1),出水氨氮均值为1mg·L~(-1),达到《综合污水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一级标准。该技术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改良A^2/O工艺脱氮除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研究了污泥回流比和混合液回流比对改良A2/O工艺脱氮除磷的影响.预缺氧池能够让NO3--N在进入厌氧池前被完全反硝化,保证磷的正常释放.污泥回流比对整个系统的处理效果影响较大,污泥回流比减小,生物反应器中的细菌数量会逐渐减少,出水水质变差;污泥回流比过大,系统处理效果也会变坏,实验采用50%、100%和150%污泥回流比,污泥回流比为50%时脱氮除磷效果最好.混合液回流比为200%、300%和400%对TN、TP的去除研究表明:混合液回流比增大为反硝化提供了更多的基质,从而提高总氮的去除效果,但是随着混合液回流比进一步增加,不会提高氮的去除效果,反而使能耗大大增加.因此,运行条件优选为污泥回流比为50%,混合液回流比为200%.  相似文献   

17.
多点进水倒置A2/O工艺处理某工业园污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某大型工业园综合污水氮磷含量高的特点,应用多点进水倒置A/A/O工艺处理该工业园排放的综合污水,通过改变内回流的回流点及回流比例,使倒置A/A/O工艺可以根据进水水质,既可按缺氧-厌氧-好氧顺序运行,也可按照厌氧-缺氧-好氧顺序运行,而多点进水方式可以有效地解决反硝化菌和聚磷菌对有机底物的竞争.采用该工艺处理后出水...  相似文献   

18.
《水处理技术》2021,47(5):98-101,110
为强化A~2/O-MBR工艺的生物脱氮除磷效果,以河北省某城镇污水处理厂旋流沉砂池出水进行中试,对工艺进行工况调整和运行条件优化。探究工况优化后的污染物处理效果及碳氮比、回流比、回流方式对出水水质的影响。运行结果表明,在不投加除磷药剂,膜池回流至好氧池250%,好氧池回流至缺氧池200%,缺氧池回流至厌氧池30%条件下,该组合工艺出水COD为21.01 mg/L,NH_3-N、TN、TP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0.53、8.03、0.04 mg/L,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准Ⅳ类(ρ(TN)≤10 mg/L)。优化后的A~2/O-MBR工艺同步生物脱氮除磷的最佳C/N比(COD/TN)为6~7,该工艺在生物除磷方面有显著的效果,适用于污水处理厂准Ⅳ类地表水提标改造工程。  相似文献   

19.
污泥运行指标对A/A/O氧化沟生物脱氮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实际城市污水,研究污泥回流比、污泥龄和污泥浓度(MLSS)对中试A/A/O氧化沟脱氮的影响。结果表明:系统脱氮能力随污泥回流比增大而增强,大于90%时,NH4+-N和TN去除率没有明显提高,还会增加能耗。污泥回流比为60%~90%,泥龄为15~20 d时脱氮效果较好,还需根据进水负荷和脱氮效果进行调节。MLSS对工艺同时硝化反硝化(SND)有显著影响,当MLSS从3 000 mg/L增至6 000 mg/L时,NH4+-N去除率从81.7%增至98.8%,TN去除率从47.2%增至66%,SND/TN从19.8%增至37.4%。  相似文献   

20.
针对高速公路中南部服务区生活污水经过传统A/O法处理后,出水中COD、BOD_5、N、P、石油类和粪大肠菌群等指标仍不能稳定达标等诸多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工艺,即采用A/O法和人工湿地相结合的技术,对经过前处理(A/O法)后的出水采用人工湿地深度处理技术,进一步降解污水中的各种有机物,提高出水水质.此法由二工艺组成,相得益彰,可以保证寒冷冬季出水水质达标,而且可以保证长时间的稳定畅通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