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 毫秒
1.
臭氧破解活性污泥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鼓泡型臭氧接触反应柱,探讨了臭氧氧化对活性污泥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初期MLSS降幅不大,在臭氧投量为0.04~0.10 gO3/gMLSS阶段,臭氧直接作用于污泥,MLSS下降明显;MLVSS呈现与MLSS类似的下降趋势;随着臭氧投量的增加,MLVSS/MLSS值从初期的0.75降至试验末期的0.60。臭氧溶胞引起上清液中SCOD浓度的上升,但同时由于臭氧的矿化作用导致其增加量低于经验值,为0.628 4 gSCOD/gMLVSS。另外,上清液中硝态氮和总氮浓度呈上升趋势,氨氮浓度先上升后下降,在臭氧投量为0.08 gO3/gMLSS时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2.
运行温度对活性污泥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对比研究了低温[(5±2)℃]和常温[(20±1)℃]运行的活性污泥系统处理生活污水的污泥特性,低温和常温时的污泥沉降指数(SVI)分别为250mL g和65mL g,污泥比阻分别为2.19×1012cm g和1.42×1012cm g,体积粒度分别为161μm和112μm。低温运行时颗粒密度是影响污泥比阻的主要因素,而常温运行时颗粒大小是影响污泥比阻的主要因素;与常温运行时相比,低温运行时活性污泥所携带的负电荷少而具有更高的亲水性,胞外分泌物含有更多的粘性物质,污泥难于压缩、沉降。  相似文献   

3.
以中试为基础研究了给水厂深度处理中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的主臭氧投加量优化问题,并对不同主臭氧投加量下有机物去除率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以CODMn为评价指标时,本试验条件下的最佳主臭氧投加量为1.7 ~2.1 mg/L,整个系统对CODMn的最大去除率为69%;当以TOC为评价指标时,最佳主臭氧投加量为2.1~2.5 mg/L,整个系统对TOC的最大去除率为57%.从优化角度看,主臭氧投加量的确定应以整个系统对CODMn的去除效果为主要依据;此外,在实际应用中确定主臭氧最佳投加量时还应综合考虑臭氧浓度、投加方式、接触时间、后续活性炭性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铝盐投加对生化工艺活性污泥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铝盐混凝剂对生化处理工艺活性污泥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200mg/L投量的硫酸铝,即会对污泥活性产生一定抑制作用,800mg/L投量的硫酸铝对污泥活性产生强烈抑制作用,30min内SOUR下降50%。微生物具有自我修复特性,采用人工强化生物活性修复,可以加速微生物活性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活性污泥工艺中剩余污泥的减量化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阐述了剩余污泥减量化的理论基础和技术策略,指出剩余污泥的减量化可能会导致污泥沉降性能的改变和出水中氮浓度的上升。  相似文献   

6.
臭氧投加方式对溴酸盐生成量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为研究饮用水臭氧氧化过程中臭氧投加方式对溴酸盐生成量的影响,采用水库水添加溴离子的配水进行烧杯试验,比较瞬时单点投加、多点投加和连续投加臭氧时的溴酸盐生成量。结果表明:在臭氧投加量相同和接触时间一致的条件下,采用连续投加或多点投加时生成的溴酸盐量大大低于瞬时单点投加时生成的溴酸盐量。最后探讨了相关的机理,提出了溴酸盐的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7.
活性污泥膨胀的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1 概述 目前,我国约有60%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和大部分工业废水处理厂采用活性污泥法生物处理过程,活性污泥系统工作的好坏,将直接关系污水厂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8.
9.
臭氧投加量对提高水处理效果的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水厂概况昆山市自来水集团有限公司的泾河水厂始建于1991年,以阳澄湖、傀儡湖为水源,常规处理工艺为前加氯-絮凝-沉淀-气浮-过滤-后加氯,目前设计供水能力为60万m3/d。常规处理后耗氧量在3mg/L左右,有时达不到新的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要求。另外,加氯消毒副产物将危害人体健康。  相似文献   

10.
金属离子对活性污泥微生物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寇明旭  刘全阳 《山西建筑》2007,33(5):176-177
介绍了金属离子对活性污泥微生物的影响,对其影响的机理进行了研究,结合国内外有关金属离子对活性污泥影响的研究成果,提出通过研究投加金属离子而提高污水处理效果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1.
通过不同臭氧投加量对剩余污泥的破解试验,系统地研究了臭氧破解过程中剩余污泥基质和上清液中相关指标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臭氧破解能够有效减少污泥中固体物质的含量,在臭氧投加量为250 mg/g(O3/TS)的条件下,总残渣(TS)和挥发性固体(VS)分别减少了31.33%和35.59%;臭氧破解使得污泥上清液中的溶解性化学需氧量(SCOD)、总氮、总磷、氨氮含量均明显上升,pH值则呈下降趋势,但降幅不大。  相似文献   

12.
剩余污泥的处理与处置已成为影响污水厂正常运行的重要挑战之一.基于溶胞—隐性生长原理,将经过预处理的污泥回流至好氧单元实现源头污泥减量被认为是一个有效的方法.微波预处理技术被认为是具有良好前景的技术之一,但目前尚未有工程规模的微波预处理—污泥回流减量的报道.基于微波预处理的源头污泥减量工程(污水设计处理规模为300 m3/d)运行结果表明,活性污泥系统引入微波预处理单元后,污泥产生量由32.20 ~ 54.12 kg/d减少至21.96kg/d,污泥减量率达29.1% ~40.9%.浓缩污泥经微波预处理后,污泥中碳、氮、磷的释放效果显著,但预处理的污泥回流后对活性污泥系统的出水水质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3.
针对污水厂活性污泥易于发生丝状菌污泥膨胀问题,以西安市第二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为研究对象,在次氯酸钠投加量为15 mg/L的条件下,探索高浓度消毒剂对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杀灭效果以及对胞外聚合物(EPS)含量和不同类型微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次氯酸钠能有效杀灭丝状菌,从而控制污泥的丝状膨胀现象,但在杀灭丝状菌的同时也会影响菌胶团絮体内的部分微生物,且对不同微生物的杀灭效果不同,亚硝酸盐氧化菌(NOB)是最易被杀灭的类型。当次氯酸钠投加量为15 mg/L时,反应3 h后污泥胞外聚合物总含量降低了15. 48%,硝化活性丧失殆尽且再未恢复,反硝化活性下降明显;恢复7 d后,絮体内部微生物可以得到有效恢复,而丝状菌大多依然处于死亡状态,EPS总含量继续下降。总之,高浓度消毒剂作用于活性污泥后,可以达到控制丝状菌的目的,但是污泥的硝化和反硝化活性也受到了影响。  相似文献   

14.
污泥接种量对剩余污泥水解酸化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厌氧条件下水解酸化污泥接种量及污泥浓度对剩余污泥水解产酸、污泥减量的影响.在各反应瓶污泥浓度不同的情况下接种等体积的水解酸化污泥,当污泥停留时间为7 d时,剩余污泥具有较高的产酸量,超过7 d则反应进入厌氧消化的产甲烷阶段,表明接种污泥在反应的前7 d对剩余污泥产酸具有促进作用;水解酸化污泥接种量最多(35%)时其产酸量最高,7 d后作用逐渐减弱,污泥浓度成为影响产酸的主要因素.剩余污泥的水解过程与产酸过程具有相似的规律,MLVSS浓度随着时间的增加而逐渐下降,7 d后降幅趋缓,经过7 d的反应,污泥接种量最多(35%)的MLVSS浓度较开始时下降了27%,MLSS浓度下降了25.5%.  相似文献   

15.
采用双SBR和人工配水进行试验,考察了厌氧选择器中硫酸盐还原对好氧反应器内活性污泥沉降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进水硫酸盐浓度一定时,厌氧选择器的水力停留时间越长,则硫酸盐的还原程度越高;当厌氧选择器的水力停留时间一定时,进水的硫酸盐浓度越高,则硫酸盐的还原程度越高。当进水硫酸盐浓度为85 mg/L、在厌氧选择器水力停留时间为60 min时,好氧反应器内已有污泥膨胀迹象;当进水硫酸盐浓度为125 mg/L、在厌氧选择器水力停留时间为60min时,好氧反应器内开始发生污泥膨胀,镜检发现活性污泥中存在大量丝状菌;当进水硫酸盐浓度为250 mg/L、在厌氧选择器水力停留时间为20 min时,好氧反应器内活性污泥膨胀严重,反应器内污泥浓度降低,出水漏泥现象严重,影响到反应器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降低大幅快速降温对活性污泥系统的影响,采用SBR反应器,控制平均DO浓度1.5 mg/L左右,考察了大幅度降温对活性污泥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系统温度从25℃大幅度降温到14℃时,可引发活性污泥沉降性指标恶化,SVI值明显升高并导致污泥膨胀.当系统温度恢复至常温25℃后,SVI值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并未恢复到SVI的正常范围.大幅度降温对活性污泥系统磷和COD的去除效果影响较小,而对活性污泥硝化效果有较大影响.大幅度降温后系统的氨氮去除率下降至20%左右.当系统温度恢复到常温后,活性污泥的硝化效果可以恢复.  相似文献   

17.
考察了四环素(TC)对活性污泥系统降解COD及污泥产率的影响,并研究了活性污泥系统对TC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TC对活性污泥产率及其降解底物的能力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抑制性随着TC浓度的增大、MLSS的降低而愈加明显.当TC浓度由零升至20 mg/L时,系统对COD的去除率由89.2%降至39.1%,污泥表观产率由0.53 gMLSS/gCOD降为零,污泥停止生长;好氧活性污泥系统主要通过快速吸附作用去除水中的TC,在TC初始浓度分别为5、10和20mg/L时,系统对水相中TC的去除率分别达95%、91.24%和90.54%.随着TC浓度的升高和MLSS的降低,活性污泥对TC的吸附平衡时间延长,单位吸附量增大,吸附去除率降低.活性污泥对TC的吸附符合伪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R2>0.999).  相似文献   

18.
变参数活性污泥系统的最优鲁棒控制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改进的Riccati方程设计不确定参数的污水处理控制系统,提出了一种设计新方法,并在某小型污水处理厂进行了数字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用该方法设计的LOC(Linear Optimal.Controller)具有良好的动态品质,抗冲击负荷强,提高了控制系统对参数变化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