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阿南低渗透油藏开发特征及剩余油分布预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方法 以阿南油田为例,从钻井、地质、地震、测井、开发动态资料入手,以小层为单元,用数值模拟的方法,重点剖析了阿31断块剩余油潜力分布,并提出扩边挖潜区块。目的 为低渗透油田的开发提供参考,并为阿南油田的稳产提供地质依据。结果 指出侈渗透油藏的开发特征及开发中存在的问题。预测了剩余油分布富集区,实现了油田的稳产。结论 低渗透油藏开发时应注意注采系统的匹配、井网的适应性;多套井网开发区应以各种调整措施  相似文献   

3.
大庆外围低渗透油藏井网加密调整作用与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低渗透油藏有效驱动体系理论,系统介绍了大庆外围低渗透油田井网加密调整技术和方法,确定了井网加密界限及不同类型油藏的加密方式。通过实际资料分析,证明了井网加密的作用和效果。这些技术和方法对于外围“三低”油藏或类似油藏注水开发综合调整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大庆外围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调整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依据大庆外围已开发扶杨油层油藏的地质特征和注水开发动态特点,研究了低渗透储层有效驱动体系、裂缝基质系统渗流特征、裂缝储层水驱油特点、裂缝储层渗吸法采油机理。应用矿场资料求取启动压力梯度,建立了有效驱动模型。在此基础上,以提高扶杨裂缝性油层有效动用为核心,进行了线状注水方式和井网加密调整的研究。将这些技术用于大庆外围扶杨油层的注水开发调整,提高和改善了外围油田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5.
大庆长垣外围低渗透油田开发机理   总被引:1,自引:8,他引:1  
从大庆长垣外围低渗透油田孔隙结构和渗流特征分析出发,综合运用理论、实验和计算方法研究了特低渗储层非达西渗流机理、压敏性及对开发效果的影响、CO2驱有效动用机理以及空气驱开发的可行性等问题.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低渗透储层开发机理和规律的认识,给出了有效开发动用这类储层的思路和建议:注水开发实践表明,这类储层难以建立有效的驱动体系,一般要实施人工压裂、缩小井距才能达到工业产量和注水量,并提高采收率;由于压力敏感性和非达西渗流规律的存在,注水开发能量损失大,要求必须保持一定的压力水平开采;另外,注气开发比注水易于建立有效驱动体系,驱油机理表明还可能带来额外采收率,是具有一定前景的开发技术.  相似文献   

6.
低渗透薄互层油藏地质特征复杂,油水运动规律认识难度大,措施挖潜实施效果迥异。为进一步提高该类型油藏采收率,综合利用动态监测、油藏工程和数值模拟方法,针对低渗透薄互层油藏W7断块开展了油水运动规律研究,探讨了其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规律,明确了低渗透薄层砂体油藏纵向非均质性与平面储层变化对剩余油富集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如何认识大庆外围低渗透油藏勘探开发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庆外围油田经历了不断勘探与开发,探明储量与原油产量不断的增长,形成了年产400×10~4t以上的产量规模,在大庆油田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开发时间不断地延续,对处于高含水后期、产量逐渐递减的大庆油田来说,若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寻找后备储量资源的开发问题将越来越重要。文中对大庆油田外围低渗透油藏勘探开发面临的问题及其勘探开发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魏岗断块油藏开发后期调整挖潜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魏岗油田为高凝复杂断块油田,目前已经进入高含水后期开发阶段,地下剩余油呈“整体高度分散、局部相对富集”的状态。通过应用四区断块的储层建模、微构造精细解释结果,开展低序级断层的封闭性认识,结合历史井网、水驱前缘监测资料、新钻油水井资料,搞清剩余油分布规律,在剩余油富集部位部署侧钻井及综合调整措施的实施,有效地挖掘剩余油,提高断块油田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9.
在通过油藏精细描述弄清构造和剩余油的分布的基础上,应用井网综合调整技术,实现了中原油田文51块多层砂岩特高含水期油藏开发对象的转移。通过井网综合调整,提高了二、三类储层的水驱动用程度,水驱动用程度提高12个百分点,综合含水下降了5.23个百分点,年产油增加1.6×104t,提高采收率3.1个百分点,开发效果得到了明显改善,对同类油藏开发井网调整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大庆长垣外围油田的开发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对大庆长垣外围油田的地质情况、油藏类型综合分析评价的基础上,论述了开发这些油田的一系列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1.
大庆长垣外围特低渗油藏开发及治理分类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庆长垣外围特低渗透油藏开发已进入中含水阶段,含水上升速度快。为达到稳油控水的目的,基于长垣外围特低渗透油藏分类结果,建立了分类标准,完善了特低渗透油藏水驱开发效果综合评价方法。通过对开发指标、注采系统、压力系统、动用状况和管理指标5大系统进行效果评价,找出了同类油藏中各区块开发效果的差异。应用对标方法,找差距、找问题、找潜力、定对策。结果表明:经过4年的治理,共有6个特低渗透区块实现了档次提升。  相似文献   

12.
为了有效开发表外储层,在介绍了表外储层概念的基础上,系统论述了大庆喇萨杏油田表外储层地质特征、渗流特征、渗流机理以及剩余油潜力状况.从研究结果看,该区表外储层属于裂缝不发育(或发育差)的低渗透储层,与表内储层、外围低渗透裂缝储层在渗流机理和规律上有明显差异;喇萨杏油田表外储层目前采出程度10%左右,剩余油主要分布在厚度较薄、动用较差的薄层中,以独立型表外储层为主.总结了开采中取得的认识和实践中获得的系列配套开发技术,展望了表外储层开发前景,认为今后可采用三次加密、三次采油等技术进一步提高采收率,但三次采油井网部署、注剂还需进一步优化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低压、低渗气藏压裂改造化学增能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中原油田文23气田储层渗透率低、压力系数低、返排率低、压裂措施后压裂液滞留地层中对储层造成伤害等地质特征,研究了化学增能工艺技术,利用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来减缓或解除液体的滞留,从而达到提高返排、减少储层伤害和提高工艺效果的目的。实验研究了自生气体剂自生热化学剂组分、配方优选和性能评价等方面。研究表明:80 ℃条件下,90 min可使密闭容器中含有1.0 mol/L自生气体剂水溶液的压力达到1.92 MPa;在液体起始温度为10 ℃的条件下,可使液体温度在10~20 min升高到95 ℃。另外,通过自生热化学剂发生反应生成的泡沫质量为92.7%,而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半衰期在28.9 min。现场试验表明,该技术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4.
密井网条件下,基于两步法地质建模策略,综合应用地质、测井、录井、试井多尺度信息,从点一面一体的角度,对单砂体进行预测描述,考虑储层内泥岩隔层和砂体连通性、尖灭的分布,采用高斯序贯随机建模方法建立了单砂体骨架模型和单砂体物性空间分布模型,达到了密井网下多尺度信息解剖单砂体空间分布特征的目的。结合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在历史拟合的基础上,优化了肇源油田源121—3特低渗透油藏加密试验5套布井方案、4口水平井水平段长度及压裂半径,进而分析确定了合理的射孔方位和孔密,结果表明,试验区共布加密井51口,其中油井49口,水井2口,老井注采系统调整转注20口,水井转抽2口,形成线性井网,水平井水平段为400m、压裂规模半径为70m、在600射孔相位角附近、孔密为40—50孔/m之间时能获得最大产能。  相似文献   

15.
低渗复杂断块油藏开发方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低渗复杂断块油藏一般含油面积较小,由于砂体小而多,储量动用程度低,油层非均质性严重,横向变化大,连通性差,油藏类型多,油水界面多,沉积类型复杂、多变,油层物性差,油气水分布关系复杂,使得油藏开发的初期地质认识的难度大.以贝中次凹南一段的地质特征和开发中获得的资料为基础,运用油藏工程方法,通过对贝南一段储层岩性、物性、敏感性等特征的研究,对其进行注水开发的可行性分析论证.在此基础上,通过油藏数值模拟技术研究包括注水方式、天然能量利用与注水时机等开发方式对断块油藏开发效果的影响,从不同开发方式驱油特征的角度分析了造成开发效果差异的原因.研究结果对低渗断块油藏的早期开发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将有助于提高此类油藏的开发水平.  相似文献   

16.
大庆喇萨杏油田特高含水期开发阶段,剩余油呈现出"高度分散、局部富集"的分布格局,剩余地质储量仍主要分布在河流相储层中.为寻找和挖掘厚油层剩余油,开展了密井网条件下的河流相储层精细描述技术研究,从平面宏观砂体分布到储层内部建筑结构,从二维定性微相模式预测到三维定量夹层建模表征,对储层的认识程度逐步加深.近年来在河流相储层...  相似文献   

17.
低渗储层自生热压裂改造技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自生热压裂技术是应用化学药剂代替压裂前置液以提高压裂返排率和油井产能的低渗透储层压裂改造技术。从自生热压裂技术原理、室内药剂优选试验及施工工艺上论述了自生热压裂工艺的可行性,并结合现场试验对自生热压裂取得的降低污染、提高产能效果进行了分析,得出:自生热压裂改造技术能提高压裂液返排率,减小地层污染;能提高渗流能力,增加产能。  相似文献   

18.
目前,超低渗透油井普遍采用控制抽油机间歇式启停的方式来抽汲原油,通常是由人工制定间抽启停时间并定时启停抽油机采油。针对油田间抽现状,本文设计了一种抽油机智能间抽设备,以控制抽油机合理间抽为主要任务,从而实现减轻采油人员的工作量,减少油井事故,并达到节能不减产。该智能间抽设备采集示功图数据并以分析其面积为间抽控制依据,动态地选取抽油机间抽标准和停机时间,运用对比优化的方法,合理地控制抽油机启停,使其工作效率尽可能最大化。  相似文献   

19.
大庆长垣南部葡萄花及敖包塔地区构造上位于松辽盆地北部中央坳陷区大庆长垣背斜二级构造单元南部,主要目的层为姚一段的葡萄花油层。在分析各区带的油气成藏过程、油气藏形成机制和分布特点基础上,研究了葡萄花油层成藏模式。研究结果表明,构造主体及边部主要发育构造、构造—岩性以及岩性油藏3种油藏类型,其中构造主体大部分区块已探明开发,待评价区均处于构造两翼及斜坡区的构造—岩性及岩性油藏带内。进一步分析研究分段生长断层传递带控砂、异常高压成藏条件,提出了油藏评价工作的3个转变,为研究区评价部署指明了方向。同时,对研究区内油气成藏主控因素进行分析,明确了油气富集部位。  相似文献   

20.
大庆长垣多学科集成化油藏研究技术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7,他引:1  
回顾了大庆油田多学科集成化油藏研究提出的背景、条件及其思路、做法和技术流程.对2项最核心的技术,即沉积相控制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和大规模油藏数值模拟历史拟合技术作了详细的表述.总结了8年来在油田开发过程中的应用规模、领域和效果,提出了大庆油田多学科集成化油藏研究进一步发展的认识和展望.研究及应用表明,大庆油田多学科集成化油藏研究的技术特点:一是体现了学科之间的集成,静动相结合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二是数字化,借助以计算机为主要手段的信息技术,实现研究的预测定量和优化定量,易于存储和传输;三是可视化,生成的油藏数据体,容易展示,使研究者在感官上与油藏认识互动,易于加深理解和启发;四是方案设计个性化,多学科集成化油藏研究的储层非均质性描述、剩余油分散性描述和措施效果的预测功能,容易实现方案设计的个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