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基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特征识别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特征表示和识别效率是基于神经网络特征识别技术所面临的基本问题。在研究特征拓扑结构信息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应用特征构成面及其邻接边信息构成特征编码的特征表示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特征识别方法。最后,应用此方法实现了对典型加工特征的识别。  相似文献   

2.
加工特征识别是实现CAD/CAPP/CAM系统集成的关键技术.针对传统基于符号推理加工特征识别模式存在鲁棒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加工面点云数据深度学习的加工特征自动识别方法;基于PointNet点云识别框架,构建了一个面向加工面点云数据的加工特征自动识别卷积神经网络;通过收集CAD模型中的加工特征面集和采样点云,构建了适...  相似文献   

3.
根据数字字符整体特征, 提出一种基于字符整体特征的Bp神经网络数字二次识别方法. 该方法首先根据Bp神经网络原理对数字字符进行预识别; 然后对预识别结果中存在混淆的字符按照字符整体特征进行二次识别, 从而准确获得识别结果. 该方法结合了神经网络非线性、自主学习特点和字符整体特征形状结构不变性特点, 有效的在低样本量情况下, 获得较高的字符识别精度.  相似文献   

4.
卷积神经网络特征重要性分析及增强特征选择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泓宇  张敏  刘奕群  马少平 《软件学报》2017,28(11):2879-2890
卷积神经网络等深度神经网络凭借着其强大的表达能力、突出的分类性能,已在不同领域内得到了广泛应用.当面对高维特征时,深度神经网络通常被认为具有较好的鲁棒性,能够隐含地对特征进行选择,但由于网络参数巨大,如果数据量达不到足够的规模,则会导致学习不充分,因而可能无法达到最优的特征选择.而神经网络的黑箱特性使得无法观测神经网络选择了哪些特征,也无法评估其特征选择的能力.为此,以卷积神经网络为例,首先研究如何显式地表达神经网络中的特征重要性,提出了基于感受野的特征贡献度分析方法;其次,将神经网络特征选择与传统特征评价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在非海量样本的情况下,传统特征评价方法对高重要性特征和噪声特征的识别能力反而能够超过神经网络.因此,进一步地提出了卷积神经网络增强特征选择模型,将传统特征评价方法对特征重要性的理解结合到神经网络的学习过程中,以辅助深度神经网络进行特征选择.在基于文本的社交媒体用户属性建模任务下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识别的特征自组织技术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特征识别是CAD中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一类智能化程度较高的图形模式识别问题,神经网络的智能性和并行性使它成为特征识别的最新方法,在特征的扩展型面邻接图表达方法基础上,运用神经网络识别技术,提出并实现了特征和自组织技术,从而为特征造型和特征识别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特征选择的优化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标识别成为战争胜败的关键,而对目标识别的关键之一是对目标特征的提取与选择.因此,特征的选择尤为重要.为了提高效率,通过一种算法选择较少(优化)的特征是所希望的.鉴于此该文简单介绍基于扩张矩阵与粗集理论的算法、启发式搜索算法、自适应神经网络、混沌神经网络等几种典型特征选择的优化算法的原理,并比较它们的性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结合混沌神经网络和自适应神经网络的特征选择的改进方法,并对其原理进行简单介绍.最后用MATLAB编程验证启发式搜索算法特征选择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圆角过渡特征的识别在特征识别与设计特征重构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设计意图推理的圆角过渡特征识别方法. 该方法首先对圆角过渡面几何形状进行识别,然后捕捉一般圆角过渡特征的设计意图,并识别过渡特征、推理出过渡特征之间的先后顺序,用有向无环图描述过渡特征之间的关系,对有向无环图进行拓扑排序得到过渡特征的一个线性序列. 文章最后给出了实例来证明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张秋红  苏锦  杨新锋 《计算机仿真》2012,(8):235-237,245
研究人体步态识别问题,根据人体步态变化特点,提出一种基于特征融合和神经网络的步态识别算法。首先采用时域差分法对运动人体轮廓进行分割,然后分别提取空间特征和频率特征,将两步态特征融合在一起,最后将得到的融合特征向量输入到神经网络进行学习,从而实现步态的分类和识别。在CASIA步态数据库上进行对比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方法不仅克服了单一特征提取方法存在的缺陷,同时提高了步态识别正确率。  相似文献   

9.
改进的圆角特征识别与抑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利用圆角面截面线曲率特性识别圆角特征的改进方法.该方法首先识别出圆角面和点过渡面,然后将相邻圆角面和点过渡面组成圆角特征,并对圆角特征中包含的所有面进行整体抑制.通过曲面延伸求交计算圆角特征抑制后新模型的点、边几何信息,并调整相应的拓扑关系重构新模型.该方法扩展了现有方法的适用范围,支持含有自由曲面的实体模型中的等半径、变半径圆角特征的识别和抑制.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10.
根据人体步态变化特点,提出一种基于特征融合和神经网络的步态识别算法。首先采用时域差分法对运动人体轮廓进行分割,然后分别提取空间特征和频率特征,将两步态特征融合在一起,从而实现步态的分类和识别。在CASIA步态数据库上进行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克服了单一特征提取方法存在的缺陷,同时提高了步态识别正确率。  相似文献   

11.
针对人脸识别过程中所提取特征向量的信息不完整性与整体图像信息数据量较大的问题,提出一种类矩阵神经核特征融合的人脸识别方法。该方法为深度神经网络的首层升维操作,首先将人脸数据作为特征向量的集合,利用随机矩阵列采样构成随机特征矩阵;其次设计深度神经核将随机特征矩阵映射为高维空间中的新特征向量;最后利用快速收缩算法求解匹配过程中的不定线性代数方程组,使收敛速度达到二阶收敛。该方法既克服了直接使用人脸图像数据空间复杂度较大的问题,又增加了特征的非线性结构,提高了特征向量的表达能力。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识别率高、稳定性强、鲁棒性好,适合处理大型数据。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传统人脸识别算法特征提取困难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卷积特征和贝叶斯分类器的人脸识别方法,利用卷积神经网络提取人脸特征,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特征降维,最后利用贝叶斯分类器进行判别分类,在ORL(olivetti research laboratory)人脸库上进行实验,获得了99.00%的识别准确率。实验结果表明,卷积神经网络提取的人脸图像特征具有很强的辨识度,与PCA(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和贝叶斯分类器结合之后可有效提高人脸识别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3.
深度学习在面部特征点识别领域已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然而在处理遮挡、光照、角度不当等复杂条件下的面部图像时,预测数目较多的面部特征点仍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为解决面部多特征点在复杂条件下的定位问题,设计了一种C-Canny算法和改进单层神经网络相结合的网络结构,将传统Canny算法应用到面部区域定位阶段,使得神经网络可以快速进行面部区域重定位,从而提升识别的准确率。实验结果表明,在300-w和300-vw数据集上与一些传统方法、神经网络相比,该神经网络结构将损失函数的值平均降低了12.2%。  相似文献   

14.
方涛  陈志国  傅毅   《智能系统学报》2021,16(2):279-285
由于人脸面部结构复杂,不同人脸之间结构特征相似,导致难以提取到十分适合用于分类的人脸特征,虽然神经网络具有良好效果,并且有很多改进的损失函数能够帮助提取需要的特征,但是单一的深度特征没有充分利用多层特征之间的互补性,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多层特征信息融合的人脸识别方法。首先选择ResNet网络结构进行改进,提取神经网络中的多层特征,然后将多层特征映射到子空间,在各自子空间内通过定义的中心变量进行自适应加权融合;为进一步提升效果,将所有特征送入Softmax分类器,同时对分类结果通过相同方式进行自适应加权决策融合;训练网络学习适合的中心变量,应用中心变量计算加权融合相似度。在同样的有限条件下,在使用AM-Softmax损失函数的基础上,融合特征在LFW(Labeled Faces in the Wild)上的识别效果了提升1.6%,使用融合相似度提升了2.2%。能够有效地提升人脸识别率,提取更合适的人脸特征。  相似文献   

15.
林乐平  李三凤  欧阳宁 《计算机应用》2005,40(10):2856-2862
针对人脸校正中单幅图像难以解决大姿态侧脸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姿态特征融合生成对抗网络(MFFGAN)的人脸校正方法,利用多幅不同姿态侧脸之间的相关信息来进行人脸校正,并采用对抗机制对网络参数进行调整。该方法设计了一种新的网络,包括由多姿态特征提取、多姿态特征融合、正脸合成三个模块组成的生成器,以及用于对抗训练的判别器。多姿态特征提取模块利用多个卷积层提取侧脸图像的多姿态特征;多姿态特征融合模块将多姿态特征融合成包含多姿态侧脸信息的融合特征;而正脸合成模块在进行姿态校正的过程中加入融合特征,通过探索多姿态侧脸图像之间的特征依赖关系来获取相关信息与全局结构,可以有效提高校正结果。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基于深度学习的人脸校正方法相比,所提方法恢复出的正脸图像不仅轮廓清晰,而且从两幅侧脸中恢复出的正脸图像的识别率平均提高了1.9个百分点,并且输入侧脸图像越多,恢复出的正脸图像的识别率越高,表明所提方法可以有效融合多姿态特征来恢复出轮廓清晰的正脸图像。  相似文献   

16.
林乐平  李三凤  欧阳宁 《计算机应用》2020,40(10):2856-2862
针对人脸校正中单幅图像难以解决大姿态侧脸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姿态特征融合生成对抗网络(MFFGAN)的人脸校正方法,利用多幅不同姿态侧脸之间的相关信息来进行人脸校正,并采用对抗机制对网络参数进行调整。该方法设计了一种新的网络,包括由多姿态特征提取、多姿态特征融合、正脸合成三个模块组成的生成器,以及用于对抗训练的判别器。多姿态特征提取模块利用多个卷积层提取侧脸图像的多姿态特征;多姿态特征融合模块将多姿态特征融合成包含多姿态侧脸信息的融合特征;而正脸合成模块在进行姿态校正的过程中加入融合特征,通过探索多姿态侧脸图像之间的特征依赖关系来获取相关信息与全局结构,可以有效提高校正结果。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基于深度学习的人脸校正方法相比,所提方法恢复出的正脸图像不仅轮廓清晰,而且从两幅侧脸中恢复出的正脸图像的识别率平均提高了1.9个百分点,并且输入侧脸图像越多,恢复出的正脸图像的识别率越高,表明所提方法可以有效融合多姿态特征来恢复出轮廓清晰的正脸图像。  相似文献   

17.
为了进一步提高性别识别的准确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层特征融合与可调监督函数机制的结合的卷积神经网络(L-MFCNN)模型,并将之用于人脸性别识别。与传统卷积神经网络(CNN)不同,L-MFCNN将多个浅层中间卷积层特征输出与最后卷积层特征输出相结合,融合多层卷积层的特征,不仅利用了深层卷积的整体语义信息,还考虑了浅层卷积的细节局部纹理信息,使得性别识别更加准确。此外L-MFCNN还引入具有可调目标监督函数机制的Large-Margin Softmax Loss作为输出层,利用其调节不同的间隔(margin)的机制来有效引导深层卷积网络学习,使得同种性别间的类内间距更小,不同性别间的类间距更大,获得更好的性别识别效果。在多个人脸数据集上的性别识别实验结果表明,L-MFCNN的识别准确率要高于其他传统的卷积网络模型。L-MFCNN模型也为将来的人脸性别识别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向。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卷积神经网络的识别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种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特征融合方法。论文通过构建一个深度学习网络,将多种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如ResNet、InceptionV3和VGG19提取的特征进行融合,并将融合后的特征应用到人脸识别中,据此训练出特征融合网络模型的网络参数;最后利用计算求出的阈值来区分类别。实验结果表明,在人脸库LFW数据集上,论文算法的人脸识别率可达98%;与现有的单一卷积神经网络相比,论文算法识别率更高。  相似文献   

19.
对基于Gabor小波变换的人脸特征提取方法进行了研究。对于预处理后的图像通过Gabor小波滤波器对人脸特征进行提取,获得特征向量来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值,最后应用人工神经网络实现人脸检测来检测算法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具有较高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20.
人脸特征点定位是根据输入的人脸数据自动定位出预先按人脸生理特征定义的眼角、鼻尖、嘴角和脸部轮廓等面部关键特征点,在人脸识别和分析等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基于深度学习的人脸特征点自动定位进行综述,阐释了人脸特征点自动定位的含义,归纳了目前常用的人脸公开数据集,系统阐述了针对2维和3维数据特征点的自动定位方法,总结了各方法的研究现状及其应用,分析了当前人脸特征点自动定位技术在深度学习应用中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在公开的2维和3维人脸数据集上对不同方法进行了比较。通过研究可以看出,基于深度学习的2维人脸特征点的自动定位方法研究相对比较深入,而3维人脸特征点定位方法的研究在模型表示、处理方法和样本数量上都存在挑战。未来基于深度学习的3维人脸特征点定位方法将成为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