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沉积微相研究的基础上,选用流动分层指标法,将陆丰13-2油田2370层划分为6类流动单元。研究表明,流动单元与沉积微相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Ⅰ和Ⅱ类流动单元物性较好,主要发育于内砂坝;Ⅲ和Ⅳ类流动单元物性中等,主要发育于外砂坝;Ⅴ和Ⅵ类流动单元物性较差,主要发育于下滨面砂。流动单元的划分加深了对储层内部结构的进一步认识,在沉积微相的指导下,纵向上将2370层划分为31个次一级的构成单元,并实现了流动单元在井间上的对比和预测。  相似文献   

2.
曲流河型砂体流动单元划分方法   总被引:1,自引:7,他引:1  
油田进入高含水期后,曲流河型河道砂岩为主的储层层内非均质性造成储层内依然存在一定未动用或含油饱和度较高的部位,因此引入流动单元的分析方法精细研究曲流河型砂体内部非均质性.首先进行储层内部构型分析,按照不同级次沉积界面和构型单元的特征分析界面间沉积屏障遮挡状况,建立精细的砂体层内构型分布模型.曲流河砂体划分为3个流动单元级别,Ⅰ类储层流动单元K ≥1 200×10-3μm2,储层质量最好,主要分布于河道、点坝微相中;Ⅱ类储层流动单元400×10-3μm2≤K <1 200×10-3μm2,水洗程度一般在弱-中水洗级别,为剩余油相对富集的部位;Ⅲ类储层流动单元K <400×10-3μm2,以中低孔、低渗透率为主要特征,分布于废弃河道及溢岸砂微相中.进而对沉积微相层次的流动单元分布和点坝砂体内部流动单元进行了精确表征,为曲流河砂体层内剩余油的挖潜及大孔道的治理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描述方法.  相似文献   

3.
依据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将濮城油田Es_3~中6~10油藏划分为3类27个流动单元。Ⅰ类流动单元物性好,储量和储量丰度大;Ⅲ类流动单元物性差,储量及储量丰度小;Ⅱ类介于Ⅰ类与Ⅲ类之间。Ⅰ类和部分Ⅱ类流动单元是目前开发的重点层位,动用较好,采出量较大,是目前剩余潜力集中的层位;Ⅲ类流动单元动用较差,但由于其本身的储量和可采储量较小,剩余潜力较小。  相似文献   

4.
随着浅部油气资源的逐步查明,目前的油气勘探方向开始向深部转移。为此,从沉积控制方面对渤海湾盆地深部储层展布及其物性特征进行了研究,以期为深部油气勘探提供地质依据。应用录井、测井及岩心资料,测定了孔隙度、渗透率等物性参数,查明了渤海湾盆地石炭-二叠系各地层组的骨架砂岩展布特征及其物性特征;应用相比法编图对渤海湾盆地石炭纪、二叠纪岩相古地理进行了恢复,研究了沉积相对储层及其物性特征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该区下石盒子组和上石盒子组是形成油气藏最有利的储层;河流体系的边滩相和心滩相对砂体的控制作用最强,其次为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相和潮坪相;物性从好到差依次为:曲流河砂体-三角洲砂体-障壁岛砂体-潮坪砂体。  相似文献   

5.
柴达木盆地英雄岭曲流河边滩的沉积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曲流河是一种常见的河流演化的终极型式,曲流河边滩沉积是曲流河的一种重要沉积单元.到目前为止,人们对山间曲流河边滩沉积的认识还很不够,严重地妨碍了人们对河流环境和河流沉积的全面认识.柴达木盆地西南角的英雄岭发育了一系列的季节性山间曲流河.在这些曲流河的某些河段发育了一些边滩沉积,这些边滩沉积形态上总体呈弧形、"u"形或"Ω"形,长宽最大可达近100m,高3~4m.有的以砾石为主,有的以砂为主,可以有少量泥质沉积.根据沉积物性质不同可以将其分为五种类型.沉积构造与一般曲流河边滩沉积相似,但发育有更多的冲刷面和平行层理.其发育演化过程中常伴有风成砂或坡积物发育,有时以垂向加积为主、侧向加积为辅.总之,山间曲流河边滩的沉积学特征有时与一般曲流河边滩相似,有时又与一般曲流河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6.
从区域地质背景出发,对岩心的颜色、岩石类型、沉积构造、生物特征及粒度分布等沉积相标志进行了综合研究,结合测井资料,认为安塞油田塞431井区长2油层沉积期主要为曲流河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环境。可进一步分为分流河道、边滩(点砂坝)、决口扇、天然堤及分流河道间洼地等五种沉积微相。对不同沉积微相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该区长2油层组沉积相模式,储集砂体以分流河道、边滩(点砂坝)砂体为主,决口扇、天然堤等次之。顺着物源方向,砂体连通性较好,物性较好,非均质性弱;垂直于物源方向砂体连通性、物性较差,非均质性强。  相似文献   

7.
安塞油田塞431井区长2油层沉积微相特征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从区域地质背景出发,对岩心的颜色、岩石类型、沉积构造、生物特征及粒度分布等沉积相标志进行了综合研究,结合测井资料,认为安塞油田塞431井区长2油层沉积期主要为曲流河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环境。可进一步分为分流河道、边滩(点砂坝)、决口扇、天然堤及分流河道问洼地等五种沉积微相。对不同沉积微相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该区长2油层组沉积相模式,储集砂体以分流河道、边滩(点砂坝)砂体为主,决口扇、天然堤等次之。顺着物源方向,砂体连通性较好,物性较好,非均质性弱;垂直于物源方向砂体连通性、物性较差,非均质性强。  相似文献   

8.
王巍  符翔 《中国海上油气》2005,17(3):179-182
以渤海周边陆区某油田一开发区块为例,研究了河流相油田沉积微相与砂体规模、储层物性及石油地质储量之间的关系。边滩微相砂体规模大、储层物性好,其次为天然堤;边滩微相砂体控制的储量约占总储量的73%,天然堤砂体控制的储量约占总储量的13%。研究结果对渤海类似油田经济有效的开发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根据油田开发需求,在喇嘛甸油田储层精细描述过程中引入了成因单砂体的概念并提出了基本研究思路.将成因单砂体作为储层描述的基本单位,结合建筑结构和沉积微相资料,将河流相成因单砂体分为河道滞留沉积砂体、边滩沉积砂体(曲流河)、心滩沉积砂体(辫状河)、天然堤砂体、决口扇砂体、决口水道砂体、河漫滩砂体、废弃河道砂体等8种成因类型.围绕河流相各类成因单砂体内部建筑结构、岩相及测井相特征,在“旋回对比,分级控制,不同相带区别对待”总体原则控制下,提出了如追溯对比法、流动特征一致性劈分法、“揭被子式”解剖等系列河流相成因单砂体解剖方法;根据地貌环境特征、主要控制因素、沉积方式类型、岩性特征、砂体剖面分布特征及测井相特征,制定了成因单砂体剖面电性特征图版;按河流相沉积体系制定了辫状河、曲流河、网状河平面相带模式图版.河流相成因单砂体解剖技术大大提高了研究区块精细油藏描述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准噶尔盆地东部侏罗系沉积体系及油气意义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准噶尔盆地东部侏罗系可划分出6个沉积层序和2个构造层序,下部构造层序包含层序Ⅰ~Ⅳ,上部构造层序包含层序Ⅴ~Ⅵ。在6个沉积层序中,发育了冲积扇、河流、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并识别出湿地扇、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及曲流河、正常三角洲、滑塌浊积扇、滨湖、浅湖等沉积环境。沉积体系的分布和演化具有明显的继承性,发育有南、北两个物源区,层序I,北物源充足,形成冲积扇-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层序Ⅱ~Ⅲ,湖盆扩张,北物源总体退却,形成了曲流河-正常三角洲-滑塌浊积扇-湖泊沉积体系;层序Ⅳ~Ⅴ,受南物源控制形成小型曲流河三角洲;至层序Ⅵ,盆地急剧萎缩消亡,形成广布的曲流河沉积。昌吉凹陷及斜坡区的含煤地层,尤以层序Ⅲ湖侵泥岩最具生烃潜力,彩南及斜坡区层序Ⅲ曲流河、三角洲砂体为主要储层,三台及北三台地区油气储层主要为层序Ⅱ,Ⅲ,Ⅴ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及层序Ⅵ曲流河道砂坝。  相似文献   

11.
河流相砂体横向相变快,连续性和连通性差,储层非均质性强,严重影响了河流相储层的开发效果。依据储层沉积学的研究方法,对苏里格气田苏 14 井区盒 8 段河流相砂体展布与演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苏 14 井区盒 8 段属于早期辫状河沉积向晚期曲流河沉积逐渐转化的沉积背景,其主要沉积微相包括河道滞留沉积、心滩、边滩、决口扇、天然堤、河漫砂及泛滥泥。 受基准面升降与沉积物供应的共同作用,该区河流相砂体演化呈阶段性变化,大致经历了辫状河繁盛发育期、辫-曲共存转化发育期及曲流河繁盛发育期 3 个阶段,其中辫状河繁盛发育期的心滩砂体与辫-曲共存转化发育期的心滩及边滩砂体是主力含气储层。 研究区优质储集砂体的发育受沉积微相展布与基准面旋回的控制。  相似文献   

12.
通过埕岛油田馆上段河流相储集岩流动单元划分研究,建立河流相储层流动单元剖面组合模式,揭示了不同流动单元类型的空间分布规律,对油藏油水井部署及注采井网调整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通过岩心照片、分析化验资料、岩性岩相及组合特征、测井相应特征等分析,对澳洲F油田早二叠系T砂岩与P砂岩进行划分地层单元,确定沉积微相类型,进行单井沉积学分析,总结辫状河-曲流河叠置体沉积模式和分布规律,并探讨这种叠加模式对于古气候、古构造和沉积物供给的指示意义。这种辫状河-曲流河叠置体的识别和认识对于陆相盆地河流相砂体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根据可分性、合理性、实用性三原则,把临盘油田盘40馆Ⅲ~7储层流动单元分为极好(Ⅰ)、好(Ⅱ)、中等(Ⅲ)、差(Ⅳ)4类,通过对盘40地区流动单元分布规律的研究,认为各类流动单元在平面上一般沿着河道呈条带状分布,而靠近河道边缘和河道边缘部位,物性、渗流能力相对较差,为较差类型的流动单元,分布也往往顺着河道呈条带状分布,而在河道中心的心滩部位往往为比较好的流动单元。其中Ⅰ、Ⅱ类流动单元主要沿主河道中心分布,Ⅲ类流动单元主要靠河道边缘带分布,另河道中心少数心滩也发育Ⅲ类流动单元,Ⅳ类流动单元主要为河道边缘带,并且流动单元的复合和联合比较普遍。  相似文献   

15.
由于曲流河储层构型横向岩性变化快、储层空间变化复杂、单砂体厚度小,而海上油田井距大、井网稀疏,因此采用陆上密井网条件下的多井预测方法很难准确表征曲流河储层构型;地震解释方法受常规地震资料及常规反演资料纵向分辨率的限制,只能识别厚度为10~20m的大套厚层砂体,无法识别薄互层小砂体,也不能满足曲流河储层构型分析的精度要求。为此,在曲流河砂体沉积模式的指导下,以不确定性高精度反演数据为基础,结合测井数据分析,采用"垂向分期、横向定边、三维定型"的方法对渤海W油田明化镇组下段Ⅱ油组3小层(N_(2m)~LⅡ-3)的R23砂层组的曲流河砂体构型进行层次分析。根据测井曲线形态差异和反演地震数据特征将R23砂层组在垂向上划分为R23-1和R23-2两个沉积单元,在R23-1和R23-2两期复合河道中识别出6条近SN向展布的单一河道,且在单一河道内识别出多个规模不等的复合点坝,在海上油田稀疏井网条件下精细识别了不同级次曲流河砂体构型边界,有效提高了复合河道、单河道及点坝体的识别精度。  相似文献   

16.
高集油田高6 块阜宁组剩余油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集油田已进入高含水后期开采阶段,为了提高采收率,需要寻找剩余油开采潜力.高6块是高集油田稳产的主力区块,在对高6块阜宁组精细油藏描述的基础上,根据单井隔夹层识别、沉积微相划分、流动单元划分和剩余油饱和度计算,结合动态资料,分析总结了该区剩余油控制因素和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垂向上不同流动单元组合与隔夹层空间配置关系会形成不同的剩余油分布模式;平面剩余油分布主要受沉积微相和流动单元的控制.通过研究,识别了高6块沉积微相差异型剩余油、小隔层遮挡剩余油、夹层型剩余油和流动单元型剩余油共4种剩余油类型,其中小隔层、夹层封挡的砂体内部,河道侧翼溢岸砂沉积及Ⅱ类、Ⅲ类流动单元是剩余油的富集区.  相似文献   

17.
河流相砂体是埕岛地区中浅层主要的油气输导层和储集层,研究其输导性对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认为,断层相连是中浅层河流相砂体输导油气的前提,构造背景影响着油气输导方向;河道沉积砂体输导性最好,堤岸沉积砂体次之,泛滥平原沉积的砂体最差。不同岩性中细砂岩输导性最好,中砂岩次之,粉砂岩第三;输导砂体物性下限随着埋深增加而减少;砂体连通性越好,输导性越好。根据砂体宏观连通基本类型,建立了厚砂体直接连通型、微断层连通型和薄砂体或物性较差砂体连通型三种输导模式,并提出中浅层河流相砂体输导性的评价思路。  相似文献   

18.
渤海湾盆地上第三系发育着大量的曲河流相沉积砂体,它们在中国东部的油气储量和产量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由于其分布复杂,给勘探和开发工作造成了很大困难。本文以埕岛油田上第三系馆陶组上段的曲流河相沉积砂体为例,对其沉积相,测井相和地震相进行了精细的定量的综合研究,并在三维地震勘探区内对储集砂体作了定量预测和描述,经实际钻探,取得了良好的地质效果和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柴达木盆地北缘第三系碎屑岩储集层特征及评价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综合分析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35口井的钻井、测井及岩心资料,从沉积角度对该区第三系碎屑岩储集层进行分类及评价。该区储集层以细砂岩和粉砂岩为主,主要沉积微相包括冲积扇、河道、三角洲分流河道、滨浅湖滩坝以及泛滥平原砂滩等,非均质性很强。根据岩性、沉积相带和物性参数,将储集层划分为3类。物性最好的I类储集层是曲流河道和三角洲分支河道的中—细砂岩,主要分布在南八仙、马海以及北丘陵等地区;物性中等的Ⅱ类储集层岩性为中—粗砂岩和含砾砂岩、砾状砂岩,以辫状河道砂体为主,包括部分滨浅湖滩坝砂体;物性较差的Ⅲ类储集层主要是冲积扇、泛滥平原砂滩、滨浅湖滩坝砂体,岩性为砾岩、粉砂岩及泥质粉砂岩。Ⅱ类、Ⅲ类储集层的分布范围比较广泛。  相似文献   

20.
埕岛油田馆陶组上段油藏地质模型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埕岛油田馆陶组上段属河流相砂岩 ,油气富集程度高 ,该层系已探明石油地质储量占埕岛油田总储量的 89.6% ,产能高 ,原油性质相对较好 ,该油田目前仍处于天然能量开采阶段。通过对馆上段油藏的综合分析 ,建立了高度概括的油藏概念地质模型 ,认为馆上段河道砂油藏为曲流河相正韵律细粒沉积为主 ,具有高孔隙度、高渗透率、高黏度、高饱和度、高非均质程度等特点 ,砂体变化快 ,油层疏松易出砂。采用测井约束地震反演与井资料密切结合 ,建立了描述储集砂体分布和油藏属性参数特征的静态地质模型 ,采用随机模拟方法建立了馆上段 1 2砂组至 6砂组的三维定量地质模型。图 1参 3(徐英霞摘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