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涂抚洲  蒋汉瀛 《材料保护》1999,32(10):12-13
研究发现,非晶态Ni-P合金电镀体系中加入少量的Fe,W等元素对镀层性能有影响,非晶态Ni-P镀层中引入少量Fe,W元素既能保护镀层优良的耐蚀性又可大大提高其硬度和耐磨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改善Ni-W-P化学镀层的耐蚀性,提高镀层硬度,将其在不同温度下进行热处理,通过扫描电镜、能谱分析、X射线衍射等技术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对镀层结构、耐蚀性、硬度及表面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处理后,镀层具有较高的硬度,400℃时高达1 120 HV;镀态镀层为非晶态,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镀层经历了非晶态、混晶态、晶态过程,且热处理后镀层晶粒长大.  相似文献   

3.
非晶态Cr-C合金镀层与晶态Cr镀层的耐蚀性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电化学方法对同积法制备的非晶态Cr镀层在几种常见腐蚀介质中的耐蚀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非晶态Cr-C合金镀层的耐蚀性均明显优于晶态Cr镀层,文化馆速率约为晶态Cr镀层的0.5%~2.5%,通过对镀层孔隙率和表面形貌的研究表明,非晶态Cr-C合金镀层表面细致、均匀、无微裂纹,抑制了腐蚀微电池的形成,耐蚀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
电沉积Ni-W-P合金层的组织结构与性能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金相显微镜、显微硬度计研究了电沉积Ni-W-P合金的组织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用本工艺可以得到三元合金Ni-W-P的非晶态镀层,镀层的高温耐蚀性优良;经过不同温度热处理后,镀层结构以非晶态→混晶态→-结晶态的顺序变化;随着结构的变化,镀层的硬度和耐蚀性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Fe-Mn合金镀层结合强度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镀层的结合强度是修复机械零部件的关键指标,本文研究了Fe-mn合金镀前处理、施镀工艺、镀后处理等因素对镀层结合强度的影响衣其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6.
Ni-Fe-P化学镀层的耐腐蚀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云霞 《材料保护》2011,44(4):61-63,8,9
为了进一步改善Ni-P化学镀层的耐蚀性,扩大化学镀层的应用范围,在Ni-P化学镀液中加入FeSO4,制备了Ni-Fe-P镀层.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和分析了Ni-P和Ni-Fe-P镀层的表面形貌和成分,通过2273电化学设备测试了2种镀层在3.5%NaCl腐蚀溶液中的动电位极化和交流阻抗曲线.结果表明:Ni-Fe-P镀层比N...  相似文献   

7.
化学镀Ni-W-P合金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为了研究化学镀Ni-W-P镀液中硫酸镍、钨酸钠、次亚磷酸钠、柠檬酸三钠、稀土添加剂含量对镀层中磷、钨含量和镀速的影响以及镀层中钨含量对其耐蚀性和耐磨性的影响,采用721B分光光度计、EDTA络合滴定法和磨损试验法对化学镀Ni-W-P合金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加入适量稀土添加剂可提高镀速1/4左右,但镀层中钨含量下降,磷含量增加;在硫酸和盐酸中镀层的耐蚀性随钨含量的增加而提高,本工艺性能稳定,操作方便。  相似文献   

8.
镍—铁—磷非晶态合金电镀新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卫东  陈永言 《材料保护》1994,27(11):21-24
报道了一种Ni-Fe-P非晶态合金电镀新工艺,讨论了镀层成分与工艺参数间的关系,解决了镀液因Fe^3+存在及PH值不稳定产生的问题,通过X射线衍和电子显微镜扫描检测结果表明在H3PO3体系中得到了含量在20%-60%,含磷量在8%-16%的Ni-Fe-P非晶态合金镀层。  相似文献   

9.
Fe-Mo-P非晶态合金电镀工艺及镀层耐蚀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电镀Fe-Mo-P非晶态合金的电解配方和工艺条件,获得了外观呈银白色、平整光滑的非晶态镀层。镀层硬度比1Cr18Ni9Ti不锈钢大,在3%NaCl和0.5mol/LH2SO4溶液中的耐蚀性与1Cr18Ni9Ti不锈钢相当,但不耐氧化性介质的腐蚀。  相似文献   

10.
镍—磷非晶镀层的表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XRD、AES和XPS研究了晶态和非晶态Ni-P镀层的表面结构和体相结构。结果表明:Ni-P非晶态镀层的形成与电镀工艺条件有关,碱式碳酸镍的使用对非晶态的形成和镀层耐蚀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样品表面的磷以两经学态,分别为Ni-P合磷和磷酸根的磷,为了形成蜚 晶态镀层,Ni-P原子比应控制在3.36以上,此外,Ni-P非晶态合金镀层的腐蚀实验还表明,非晶态合金镀层的耐蚀性能要比晶态镀层高得多。  相似文献   

11.
化学镀Ni-Fe-P 及 Ni-Fe-P-B合金膜的磁性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由单一还原剂NaH2PO2或NaH2PO2与KBH4的复合还原剂分别在类镍溶液中获得Ni-Fe-P及Ni-Fe-P-B合金膜,研究了这些新型合金膜的磁性。结果发现,铁磁性元素Fe含量增加导致原子平均磁矩μ^-及饱和磁化强度Ms增大;结构为非晶态的合金膜具有较优的矫顽力Hc值;合金膜磁滞回线出现较低的矩形比说明化学镀制备态样品不够均匀;热处理温度高于400℃后,合金膜的饱和磁化强度连续减小,矫顽力急剧增大;同时,镀层的均匀性明显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2.
13.
在已镀铜涤纶织物表面采用电镀技术制备了一种非晶态Ni-Fe-P合金屏蔽织物。选用8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对制备工艺进行了探讨研究,分析了电镀液组成对镀层沉积速率及组分的影响,借助SEM、EDS和XRD对镀层表面形貌、成分及结构进行了分析,并测试了合金织物的电磁屏蔽效能。结果表明,制备非晶态Ni-Fe-P合金织物的电镀工艺为硫酸镍135 g/L,硫酸亚铁105 g/L,次亚磷酸钠8 g/L,抗坏血酸24 g/L,柠檬酸36 g/L,亚磷酸22 g/L,温度65℃,p H值=1.5,电流密度13 A/dm2,合金织物表面镀层致密均匀,结晶细致,镀层为非晶态结构的Ni-FeP合金,其中P的质量分数为18.67%,在300 k Hz~1.5 GHz频率范围内,合金织物电磁屏蔽效能达到了60.82~73.63 d B。  相似文献   

14.
玻璃纤维化学镀Ni-Fe-P合金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李鹏  黄英  熊佳  王琦洁 《功能材料》2005,36(2):263-266
通过化学镀方法在玻璃纤维表面沉积了Ni Fe P合金,所用镀液经钯盐法测试稳定性很好,所得镀合金玻璃纤维热震实验后表面无鼓泡、起皮现象,说明镀层的抗冲击强度高,结合力良好。并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分析了镀层的表面形貌,同时使用 X射线能谱仪对镀层成分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铁的质量百分含量最大可达 21.8%,并得出了镍含量、铁含量对镀层导电性能的影响情况,制备的镀合金玻璃纤维电阻率可为7.32×10-4Ω·cm。最后还对所得 Ni Fe P合金玻璃纤维的电磁参数进行了初步的测定分析,所得镀金属玻璃纤维的磁损耗为0.307;介电损耗为1.44。  相似文献   

15.
通过在已化学镀铜涤纶织物上电沉积非晶态Ni-Fe-P合金,制备出一种镀层致密均匀的柔性金属化屏蔽织物。研究和分析了电流密度、温度和p H值对合金织物方阻值、增重率及屏蔽效能的影响,从而制定出最佳工艺。通过对比腐蚀前后非晶态Ni-Fe-P合金和非晶态Ni-P合金镀层表面形貌、成分和电磁屏蔽效能可以得出,在电流密度为8.7 A/dm2,温度为60℃,p H值=1.5的工艺条件下所制备的非晶态NiFe-P合金织物结晶更加细化、光亮,致密性和均质性都得以明显提高,并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且在300 k Hz~1.5 GHz频率范围内的电磁屏蔽效能达到了69.20~80.30 d B。  相似文献   

16.
王森林  吴辉煌 《功能材料》2004,35(Z1):532-535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研究了化学沉积Ni-Fe-P合金的晶化行为和表面形貌.结果表明,镀态合金呈非晶结构,367.6℃下热处理出现亚稳态Ni5P2(P3)和Fe-Ni(Im3m),499.2℃下热处理进一步晶化为稳定的Ni3P(I-4)和FeNi3(Pm3m).镀层经过500℃热处理生成许多粒径为30~50nm的纳米颗粒,而经过600℃热处理后颗粒变大.研究了热处理对镀层显微硬度和磁性能的影响.发现该镀层在镀态时和经过200℃热处理后几乎没有磁性,随着退火处理温度的升高,镀层的显微硬度和磁性能不断提高;500℃达到最高,随后这些性能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17.
AZ91D镁合金化学镀Ni-P/Ni-W-P双层镀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镁合金的耐磨耐蚀性,研究了一种镁合金直接化学镀Ni-P/Ni-W-P双层镀层的方法.采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分析射仪(XRD)分析了镀层的微观结构.对镀层进行了极化曲线分析,并进行了盐酸腐蚀试验和结合力试验.结果表明,该复合镀层组织致密无孔,具有较高的显微硬度和高耐蚀性.镀层硬度可达622HKV,试样在10%的HCl溶液中可保持近3h不腐蚀基体,对镁合金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19.
化学镀Ni-P-PTFE的工艺及性能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在化学镀镍溶液中加入适量PTFE乳液,成功获得了化学镀Ni-P-PTFE复合镀层,并着重研究了镀层的耐磨减摩性能及镀层的两步热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20.
The changes in structure and the hardness of two electroless deposited Ni-P alloy coatings (with P content of 1.5 and 9.5 wt pct) with heat treatment have been studied by XRD and TEM. The deposits containing 1.5 wt pct P can be represented as an fcc NiP supersaturated solid solution of 5~10 nm microcrystallites. whereas the deposits containing 9.5 wt pct P are amorphous. The heat treatment process induces crystallization of amorphous Ni to Ni phosphides and fcc Ni.Both of the deposits reach maximum hardness after annealing at 400℃ for 1 h. All coated steel specimens are inferior in fatigue strength to uncoated steel specimens mainly due to the poor fatigue resistance of the coating itself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