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Buck是电源设计中常见的拓扑结构,使用多个Buck模块并联供电时会存在均流问题。本文基于MATLAB设计一款并联Buck变换器,并基于串电阻法和平均电流法两种均流控制策略进行仿真分析。首先提出并联电源模块的均流问题并对并联Buck变换器及均流控制策略进行简介,然后基于MATLAB搭建并联Buck电源模块的仿真模型,分别就串电阻法和平均电流法两种均流策略对并联Buck模块进行均流控制仿真,最后通过仿真结果的对比分析,发现并联Buck采用平均电流法时其均流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
交错并联磁集成技术已经成为电力电子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在介绍内燃机和电力系统的交错并联技术的基础上,引出电力电子的交错并联磁集成技术。首先介绍了各种非隔离型和隔离型DC-DC变换器的交错并联磁集成技术及其最新研究成果和应用情况;接着比较了内燃机、电力系统和电力电子三种交错并联技术;最后指出当前我国对于交错并联磁集成技术的研究在国际上并不落后,但人们对隔离型DC-DC变换器的交错并联磁集成技术的研究还相对较少,建议今后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展望未来,电力电子的交错并联磁集成技术将像内燃机和电力系统的交错并联技术一样得到更大的发展,并且为工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并联通道过冷沸腾的Ledinegg不稳定性进行了研究,通过理论分析获得了一个简化的并联通道Ledinegg稳定性判据,进而对并联双通道和并联三通道过冷沸腾的Ledinegg不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热流不均匀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并联双通道,当热流均匀度较大时,总流量可能稳定范围随着热流均匀度的增大而增大,当热流均匀度较小时,总流量可能稳定范围基本不随热流均匀度变化;对于并联三通道,当所有通道的热流密度均相等时,总流量可能稳定范围最大;并联通道的总流量可能稳定范围随着最大热流密度的减小而增大。  相似文献   

4.
针对并联虚拟同步机各自距离负荷的线路长短不一致,导致并联VSG之间将产生功率环流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虚拟阻抗并联虚拟同步机控制策略。首先,建立2台并联虚拟同步机基本结构框图。对其功率环流进行分析,为了抑制功率环流实现无功功率精确分配,设计自适应虚拟阻抗单元。其次,对2台并联虚拟同步机控制系统进行参数整定设计。最后,建立自适应虚拟阻抗并联虚拟同步机控制系统仿真模型。分别对未引入自适应虚拟阻抗并联虚拟同步机和引入自适应虚拟阻抗并联虚拟同步机控制进行仿真对比,并在孤岛运行和并网运行有功和无功额定容量分别为1∶1和2∶1的条件下进行仿真算例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基于自适应虚拟阻抗并联VSG能够很好地抑制功率环流,对系统功率能够实现精确分配。  相似文献   

5.
对变压器并联运行的经济性进行分析,结合实例,提出变压器并联经济运行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针对逆变器并联系统进行了数学建模,分析了并联系统环流与逆变器基准信号幅值和相位的关系,提出了基于有功、无功功率下垂控制的均流控制方案以及基于旋转坐标变换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计算方法.该控制方案在Matlab/Simulink进行了建模仿真,结果表明,在逆变器无互联线并联情况下,两组并联逆变器电流得到了良好的均分,系统具有较强的静态、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7.
朱玉琴 《节能》2006,25(2):5-7
综合评述了国内外单相流体在并联管组中流量分配方面的研究工作,归纳总结了研究并联管组流量分配的理论基础及计算方法,分析研究了集箱中的摩擦系数和动量交换系数等有关并联管组流量分配的基础性实验数据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指出使用自放电法或万用表来检测单体电容器并联电阻的局限性,介绍了一种针对并联电容器组不拆线测量单体电容器的电容量及并联电阻的方法,阐述了所研制仪器的原理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晶闸管逆变桥并联支路电流不均的原因和危害及均流校正的必要性。采取将小磁环加入并联支路的空心电抗线圈内,定期对并联支路的电感量予以调整和监测等方法取得了很好的均流效果,大大减少了晶闸管的损坏率,节约了维修费用。  相似文献   

10.
蔡伟  卢文华  郑浩  陈峰 《水电能源科学》2015,33(11):188-191
准确评估高压并联电抗器的运行健康状态可及时发现电抗器的潜在故障,减少电抗器发生事故的概率。以330kV油浸式并联电抗器为例,构建了基于证据理论的高压并联电抗器运行健康状态诊断模型。选取预防性试验和在线监测中具有代表性的状态量为评价指标,并将其分为油中溶解气体状态量、油化试验状态量、振动振幅和噪声等级、油中溶解气体状态量变化趋势四类。利用证据理论对四类状态量进行信息合成,进而诊断出并联电抗器运行健康状态。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该诊断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该方法可作为并联电抗器健康状态诊断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1.
张爱琴  来超 《工业加热》2021,50(4):60-68
针对催化裂化三旋中的并联旋风分离器运行中产生的不等压降现象,文章采用FLUENT软件模拟了差异分离器并联后的流场,研究结果表明:差异旋风分离器并联后会出现进气室内气量分配不均,公共灰斗内有明显的窜流返混现象,进而影响并联结构的整体效率.  相似文献   

12.
杨程  刘宏昭  原大宁 《太阳能学报》2015,36(7):1573-1578
对某采油厂太阳能集热系统并联管组进行实地调研,基于流体力学基本原理和FLUENT软件对该并联管组进行理论分析和仿真,提出通过增大集管直径可提高并联管组的流量分布均匀性。将集管直径改变前后并联管组内流体的压力与速度分布、支管流量进行对比,计算得出该并联管组的最大流量偏差系数Δη从33.57%减小到1.43%,为今后并联管组的设计提供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采取增加通风机进口压力和通风机并联运行方式提升通风能力以满足试验需求,同时针对通风机并联运行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解决.  相似文献   

14.
贺明智  陈茂林  孟鑫 《可再生能源》2023,(10):1401-1407
文章提出了一种并联制氢装置的效率优化控制方法。首先建立了制氢装置的效率模型;然后通过构建多并联制氢装置的效率优化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采用混合整数线性规划算法优化不同并联制氢装置最优功率分配值,实现最大效率运行;最后通过MATLAB仿真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结果表明,与分级投切、功率均分方式下的运行效率相比,所提效率优化控制方法可有效提高波动功率下并联系统的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5.
针对非线性的太阳电池等效电路,给出最大输出功率时最佳负载的迭代式;研究串并联内阻对最佳负载和最大输出功率的影响。指出随并联内阻的增大,最佳负载先增大后减小,随串联内阻的增大,最佳负载的变化趋势或单调增大或先减小后增大;串联内阻越小、并联内阻越大,最大输出功率越大。还给出太阳电池的最大功率跟踪方程及其曲线,当串联内阻较小和并联内阻较大时,为非单调性曲线,当串联内阻较大和并联内阻较小时,为单调性曲线;最大输出功率恒压跟踪(CVT)时,建议选用不同的恒定跟踪电压替代只采用一个恒定跟踪电压。数值模拟指出,串联内阻越小或并联内阻越大,CVT的区间越宽。  相似文献   

16.
文章针对下垂控制技术进行分析,将下垂控制技术应用于三电平逆变器并联系统,对并联逆变器系统中频率偏差(有功环流)、幅值偏差(无功环流)特性进行了研究。最后通过仿真验证基于下垂控制策略的逆变器并联系统的运行效果,结果表明,下垂控制技术能较好地协调微电网中逆变器并联运行时的功率分配及电压稳定。  相似文献   

17.
PLC控制的并联电梯系统,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何保障电梯高效地运行显得也越来越重要。文中在对传统的并联电梯的调度原则和算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采用两台PLC进行1:1链接的控制程序,实现两部电梯的并联调度的控制算法,该算法提高了电梯的运行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系统工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蓄电池是光伏系统的重要部件,是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设备,其使用寿命与光伏系统的实际使用寿命密切相关,使用方法不正确对其寿命有极大的影响.蓄电池组的并联方式是不正确的使用方法之一.文章阐述了蓄电池组并联使用的弊端;提出了尽量避免并联工况、采用正确的并联方式和对单节蓄电池组的差异进行控制等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9.
10 kV集合式并联电容器的选择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新疆哈密地区巴里坤县110kV变电所安装的集合式并联电容器成套装置,对无功补偿容量的确定、集合式并联电容器及其配套设备型式的选择作了说明,以及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涌流、过电压、电网谐波放大问题进行了分析,对变电站的无功补偿装置提出建议:按照变电站的无功补偿装置,仅补偿站内无功损耗的原则来确定变电站无功补偿容量;采用可调容集合式并联电容器配套的高压可调容智能综合控制器,该装置可根据变电站的功率因数和电压水平来调节有载调压变压器分接头和自动投切集合式并联电容器。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电池储能以其响应速度快、能量密度高等优点,在电力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满足实际应用的要求,电池储能系统需要将电池或电池组并联从而达到较高的可用容量,但并联电池在实际中受内阻、容量、荷电状态(SOC)等影响将出现电流不平衡现象,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电池充放电电流和使用条件,影响了电池性能。针对并联电池组支路电流采集过程繁琐且状态估计复杂的情况,以电池的二阶等效电路为基础,结合回路电流法建立了并联电池组的仿真模型。模型能够根据锂电池的性能参数及状态方程实现并联支路电流的计算,进而估计并联电池组的状态,省去了对并联支路电流的检测环节。同时重点研究了并联电池组的支路不均衡电流现象,以磷酸铁锂电池为例,分析了并联电池组的充电特性。针对并联电池组的支路不均衡电流影响因素较为复杂、难以解耦的特性,采用控制变量法,通过模型详细分析了内阻、容量、初始SOC等因素对支路电流点的影响,为并联电池组的设计、成组优化及性能分析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