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Planning》2014,(8)
本文通过梳理真人秀节目中常用的造假手法,并从电视台收视率压力、受众收视心理、不良的行业风气和浮躁的社会风气几个维度,来剖析真人秀节目实事求是之难的原因,提出如何在真人秀节目中坚持实事求是的几点浅见。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3,(6)
文章通过观展表演范式中的媒介渗透,日常生活,表演,观展自恋分析美国真人秀节目《You're Cut Off》,试探析受众在媒介渗透中产生的自我迷失的原因与自我重建的重要性。从而明确真人秀节目对受众自我的正确定位所带来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7)
《爸爸去哪儿》是湖南卫视2013年第四季度推出的一档亲子互动真人秀节目,节目一经播出便引起收视狂潮,首播当天力压其他同时段综艺节目获收视第一。随着节目的热播,收视率一路飙升,同时也获得观众极高评价和追捧。作为国内首档亲子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毋庸置疑取得了巨大成功。本文从受众心理的角度分析这档节目的成功要素并简要探析如何打造成功的亲子类电视节目。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3,(15)
近年来,在全球掀起了一股强劲的电视真人秀旋风,中国的真人秀节目也蓬勃发展。在各大选秀节目大放异彩的同时,儿童真人秀节目在另一个角落安静成长,吸引受众。本文选取了收视率较高的深圳卫视的《饭没了秀》进行研究,探寻儿童真人秀节目对儿童形象的塑造。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4,(9)
在大众传媒时代,媒介娱乐功能被无限放大,电视"真人秀"节目尽其手段赢得商业利益和受众青睐。本文选择了2013年同时段播出的两档跳水秀节目,着重分析了两档跳水秀节目关于运作手段、内容的奇观现象,以及在消费社会的背景下这种奇观现象对人审美意识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3,(5)
电视节目的播出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为了满足受众的需求。因此,了解受众的心理需求是一档节目成功的关键。只有充分了解受众的心理需求,才能策划出受众真正喜欢的节目。本文从七个方面对《我是歌手》节目的受众心理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7)
在如今泛娱乐化的时代,大众文化和消费文化风行,电视娱乐行业竞争激烈,为了追求收视率,电视娱乐节目往往发现一个节目类型就一拥而上,导致同质化现象严重。在娱乐节目扎堆的情况下,有一批节目还是取得了收视奇迹,如《爸爸去哪儿了》、《我是歌手》、《花儿与少年》等,以上这一类节目都主打"明星牌",是明星真人秀。本文立足于"使用与满足"理论剖析明星真人秀节目的受众心理。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5,(31)
当下电视真人秀节目已经成为一种比较常见且十分受欢迎的文化娱乐形式,其制作和传播成为当前电视媒体传播中主要的节目形态。而作为以音乐为主要内容形式的音乐类真人秀节目,其受众需求是主导节目形成和传播的核心要素和体系支撑。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4)
湖南卫视制作的《爸爸去哪儿》是2013年收视率极高的电视节目,此节目为何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尝试从传播学的议程设置,受众研究及效果分析几方面入手,对《爸爸去哪儿》这一亲子真人秀节目做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4,(6)
《非你莫属》是国内首个求职类真人秀节目。该节目准确把握受众定位,主持人善于体谅他人,能够把握受众心理。节目内容和形式吸引受众,引起受众兴趣,同时满足了受众消遣、学习和获取成就的心理需要,很好地关照了社会心态,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本文从传播心理学角度出发,从传播者和受众双方的心理来分析《非你莫属》的成功之道。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4,(10)
电视真人秀节目在国内发展方兴未艾。《爸爸去哪儿》作为国内首推户外亲子真人秀节目,自开播来收视率遥遥领先,其关注度和讨论度都很高。本文将立足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形态和特征,分析2014年播出的《爸爸去哪儿2》的成功与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4,(7)
国内首档网络自制户外真人秀节目《侣行》的剧场版进驻央视一套,并获得骄人收视率。此档打破国外户外真人秀版权垄断的节目,记录了"极限情侣"实践梦想的故事。央视引进该节目,不仅提升了收视率,也实现了其软实力的扩张。真人秀节目《侣行》的播放,对央视改版而言是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3,(1)
电视选秀节目在经过一段低迷期后,被以《中国好声音》为代表的新型节目所唤醒,在看到其赢得受众好评的同时,其成功背后的原因更值得我们来探究。本文从传播心理学角度,探求受众心理对电视选秀节目发展带来的影响,以期制作出更符合社会需要的电视节目。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3,(5)
去年夏天,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短短数周,便迅速引爆国内收视率。如果说该节目的"盲选"环节成为观众朋友们的眼前一亮点,让喧嚣了多年的音乐真人秀节目回归宁静、尊重声音;那么今年年初湖南卫视《我是歌手》则是顺着"尊重声音"的阶梯,实现了音乐真人秀节目方向的"新拐点"。从两个节目第一期的收视率来看,《我是歌手》与《中国好声音》持平,均为1.477%。自从1月18日首播至今,《我是歌手》收视每况愈佳,近期央视索福瑞收视数据显示,第六期节目收视居于全国第一。《我是歌手》缘何在首期就能与《中国好声音》的首播收视率旗鼓相当,其原因值得分析。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4,(7)
电视娱乐节目已经发展到野外"真人秀"节目时代,湖南卫视播出的《爸爸去哪儿》火爆荧屏,其核心竞争力是节目内容的创新以及媒介产业链的整合延伸。本文以《爸爸去哪儿》为例分析其产业链整合延伸以及节目创新取得的成功及不足。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3,(7)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物质需求得到基本满足,人们对精神需求的满足愈加重视,各种各样的娱乐节目应运而生,获得长足发展。《我是歌手》是湖南卫视打造的中国首档的顶尖歌手音乐对决的真人秀,在播出之初就获得了极佳的收视率,获得广泛关注。据央视索福瑞全国网收视数据表明,《我是歌手》在首播便获得了收视率1.06和收视份额6.07%的佳绩,《我是歌手》在同时段节目中排名为全国第一。在观众对各大卫视不断推出的各类真人秀节目日渐审美疲劳的当下,《我是歌手》为什么能够一经推出便受到广大观众的青睐和认可,让我带您一同探究。  相似文献   

17.
<正>相信任何一位中国电视观众都不会忘记2012年浙江卫视的《中国好声音》,更不会忘记真人秀这一电视节目类型。近年来,真人秀电视节目蓬勃发展,这种在西方国家生根发芽的节目形态,一出现便也引起了中国电视人的强烈关注,国内各大电视媒体在新一轮收视率鏖战中纷纷使用这一节目形式来扩大自身影响。有人将真人秀节目的历史溯源到《家庭录影》一类节目,其实真正的真人秀形态的电视节目应该是MTV在1992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5,(4)
E·卡茨(Elihu Katz)提出的"使用与满足"理论是站在受众的立场,通过分析受众对媒介的使用动机及其所获得的需求满足,来考察大众传播为人类带来了哪些心理和行为上的效用。电视媒体具有创造力和一定的冲击力,覆盖面的成本效益,"抓"观众眼球,选择力与灵活性等优势。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5,(8)
<正>近几年,我国真人秀节目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着,特别是在2014年,出现了大量优秀的电视节目,其中影响最大、呼声最高、收视率频频破新纪录的真人秀节目要属浙江卫视的《奔跑吧,兄弟》。该节目是从韩国SBS的真人秀节目《running man》引进的,结合了我国传统的特色。自开播以来,收获了很多的赞誉。《奔跑吧,兄弟》是引进《running man》的版权,由浙江卫视联合韩国SBS团队共同制作的新型真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3,(2)
进入21世纪,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媒介融合形态逐渐成熟,媒介环境的改变促使受众观念发生变化,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必须树立正确的媒介受众观,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受众对信息的需求,也只有这样,媒体才能赢得受众支持,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本文主要研究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受众观念的转变,指出了当前受众观念的总体特征即权利主体,并从媒介、受众及媒介和受众关系三个层次分别阐明了受众观的特点和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