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市集中供热系统,是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其发展水平是城市现代化的标志。发展城市集中供热区已成为我国城市建设的一项基本政策,城市集中供热系统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及社会效益,本文以辽阳市集中供热改造二期工程为例,对集中供热系统的优越性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2.
城市集中供热系统,是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其发展水平是城市现代化的标志之一。伴随着城市建设飞速发展和城市供热需求的增加,集中供热发展和规划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这就要求集中供热企业对集中供热进行合理的战略规划,并且能够合理利用城市热力网系统中现有热源和拟建热源等资源,以充分发挥城市热力网的输配能力。本文通过阐述供热规划领域关于热源、热网等的规划建设现状、存在问题,提出合理源、网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3.
城市集中供热是城市的基础设施中一,是城市能源重要组成部分。实现城市集中供热,有利于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节约大量能源;有利于减轻城市环境污染;有利于改善人民生活条件。发展城市集中供热事业,是实现城市现代化的需要。我国城市集中供热事业是在建国初期发展起来的。在五十年代期间,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电力工业的建设,在北京、吉林、哈尔滨、长春等市新建了一批热电厂,向工厂  相似文献   

4.
一、引言 城市集中供热是节约能源的重要途径,逐步实现集中供热是供热事业的发展方向。在短期内要全部实现集中供热还有一定的困难。当前,分散小锅炉房供热仍占有相当数量。作好小型供热系统的设计,加强运行管理工作乃是城市现代化建设和加强能源管理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5.
集中供热,是城市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积极发展城市集中供热事业,是把城市变成清洁、卫生、环境优美、生活方便,实现城市现代化的一项重要措施。最近,国务院明确规定:今后,新建工业区和住宅区,应由当地人民政府负责组织有关部门作好规划和设计,实行集中供热。因此,发展城市集中供热,应作为节约能源,建设现代化城市的一条重要的技术政策,要认真研究,逐步加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我国城镇集中供热事业在八十年代有了长足的发展。不仅大中城市,连北方的小城市和部分乡镇也积极兴办集中供热事业。集中供热设施是现代化城市的基础设施之一,供热单位是与社会稳定,经济稳定,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单位,因而在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由  相似文献   

7.
杨婷 《区域供热》2009,(2):20-23
集中供热是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也是体现城市现代化水平的一个标志。发展集中供热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对节约能源、改善环境质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搞好城市集中供热工程,必须要全面提高供热技术水平,特别是要提高供热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水平。供热工程中的自动控制对于保证供热系统优质供热、安全运行、经济节能、环境保护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针对供热系统控制方式由最初的传统人工管理模式分步转变为监测监控的高效管理经历的三个阶段进行分析,利用测控系统技术手段的特点实现稳态自动控制,有效提高城市集中供热控制管理的自动化程度。  相似文献   

8.
国务院最近批准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和国家计划委员会,关于加强城市集中供热管理工作报告,这是城市集中供热工作中的一件大事。 近些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城市集中供热事业有了较快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发展城市集中供热对节约能源、减轻污染、促进工业生产、方便人民生活等方面起了积极作用。 城市集中供热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为了适应城市现代化建设需要,我们要坚决贯彻执行国务院的指示精神。 加强管理,积极发展城市集中供热,努力作好这项工作。我们相信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我国城市集中供热事业必将有一个较大的发展,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为了贯彻国务院文件指示精神,建设部拟于今年下半年召开城市供热工作会议,我们将以实际行动迎接这次会议的召开,为发展我国城市集中供热,再展宏图,做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城市集中供热是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改善人民生活条件的重要措施,在四化建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当前,城市集中供热事业亟待立法。这是因为: 首先,城市供热是新兴的公用事业,应有法可依。城市集中供热事业在世界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目前在三十多个国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我国的集中供热始于解放初。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建设的北京第一发电厂、长春汽车制造厂、吉林化工公司和哈  相似文献   

10.
黄毅诚同志的讲话很重要。他讲了集中供热的热源、发展方向、管理体制、科学技术等问题,实际上对我们的供热会议作了一个很好的总结,讲得很好,我完全赞成。这次会议已经开了四天,代表们对《城市集中供热“七五”建设规划及二○○○年发展设想》、《城市集中供热工作暂行条例》、《城市集中供热技术政策要点》三个文件,  相似文献   

11.
浅议供热企业的理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中供热是三北地区现代化城市建设必不可少的公益性事业,是提高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可或缺的服务性行业。作为从八十年代初才普遍兴起的新型公用事业———供热企业,从保护和改善人类生存环境,以加快现代城市建设步伐角度看,它必须高度重视环境效益,减少原...  相似文献   

12.
城市集中供热智能控制系统是城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设施之一,集中供热控制系统的发展水平可以代表城市的发展程度,城市供热系统的主要发展趋势是节能和环保型的集中供热系统。使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建设城市集中供热智能控制系统是我国多年来的目标。本文通过对城市集中供热智能控制系统的研究,介绍了供热中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控制措施。在对换热站温度控制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对热网监控中心、热力站监控系统和无线通讯系统进行设计,实现降低耗能和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发展区域锅炉房供热加快城市集中供热建设速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中供热是城市建设的一个组成部份,加速发展区域锅炉房供热,是实现城市热化的主要途径。 城市集中供热,在我国已经有三十多年的历史,近几年来,为了解决能源紧张的矛盾,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节约能源的方针政策,加快了城市集中供热的进程,特别是1980年以来,随着烧油改烧煤工作的开展,在压油改炉比较集中的地区,建设了一些热电站,同时还对现有中压凝电厂进行技术改造,低真空运行或抽汽供热,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在已建和在建项目有二十多个,  相似文献   

14.
城市集中供热,是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份,是城市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向高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大力发展城市集中供热,无论是从降低能源消耗、节约能源的经济效益来考虑,还是从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环境、改善人民生活条件来权衡,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供热管道直埋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6,他引:1  
供热管道直埋技术的发展及应用梁经通(天津市热力公司,天津300381)我国城市集中供热自50年代至今已有四十年历史,近年来集中供热事业发展较快,1990年底,全国165个城市中有117个建设了集中供热设施,供热面积达21263万平米,城市集中供热普及...  相似文献   

16.
运用法律手段维护供热单位的合法权益杭州热电厂王玉珍近年来,随着城市经济建设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集中供热事业蓬勃发展,其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改善城市大气环境等优越性日益显著。为了更好地发展城市集中供热事业,许多城市的政府...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集中供热事业也得以相应发展。到1990年底,全国已有117个城市建设了集中供热设施,而且尚在扩展之中。然而,目前我国集中供热的热能利用率并不高,有的甚至只达30%,而集中供热最大的技术优势就在于节能,因此,如何发挥集中供热的节能优势,如何提高运行管理水平,正摆在供热工作者的面前。 供热系统是由热源、热网及热用户三部  相似文献   

18.
集中供热,热电合产是合理利用和节约能源的重要途径,是建设现代化城市的有效措施。据有关资料介绍,许多技术发达国家都在大力发展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其中苏联居于首位,据1977年统计,苏联热电联产的供热能力达21万百万大卡/小时,供热汽轮机组占汽轮机组总容量的35%。其次是西德,  相似文献   

19.
《区域供热》是目前国内供热行业中发行的唯一专业性刊物,它为供热行业之间开展技术交流、信息报道、经验介绍等发挥了很大作用。 一九八二年到一九九二年是我国城市集中供热事业发展迅猛的时期。党中央和各级政府部门都非常关心城市集中供热的建设,在方针政策、建设资金、收费价格、立法等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城市集中供热事业近年来出现了蓬勃发展的景象。工业用热和民用采暖用热也在逐年大幅度的增加。仅“三北”地区平均每年新建住宅面积就达4000万平方米。而现在城市应采暖的建筑面积中实现集中供热的只占百分之几,所以当前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速发展城市集中供热已势在必行。 发展热化事业,改造旧电厂,实现热电联产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新建热电厂一次性投资大,建设周期长,还要受到厂址、灰场、水流等条件的制约,因之大规模发展还有很多困难。所以要结合国情走自己发展热化事业的道路,把某些条件适宜的冷凝机组改造成供热机组,这是近期内实现热化事业的一条捷径,同时在那些条件具备的城市安装大型冷凝式供热机组或建设集中锅炉房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