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lanning》2013,(5)
长期以来,我国的媒介批评多集中于学界和业界,普通受众的参与可谓寥寥,在一定意义上是一种囿于学者书斋里的"高雅"理论。微博的出现正在改变这一现状。本文结合相关案例,通过对媒介批评内涵及微博特性的探讨,就微博对媒介批评的影响做了分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7)
微博等新媒体的发展使得媒体在报道中呈现新闻事实的相互呼应、印证的现象出现,然而媒体传者和受者的重合特性可能使得电视媒介仪式在形成价值认同力量的功能方面受到冲击。本文认为微博等新媒体的介入对媒介仪式有解构作用,并以2013年春节联欢晚会和新浪微博对其发表的微博为例,分析微博对春晚这种媒介仪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慕晓东 《风景园林》2023,30(3):33-41
【目的】风景园林批评学因自身复杂的历史缘由和现实境况,在当前尚未得到系统的理论建构,亟须建立一套可供参阅和讨论的研究框架。【方法】研究拟从本体论、价值论、认识论、方法论和主体论5个方面展开论述。【结果】1)本体论主要界定风景园林批评的定义、内容、思维、类型、步骤和功能;2)价值论主要从学科、社会、生态和文化4个维度讨论风景园林批评的价值;3)认识论在四位一体(批评、历史、理论与设计)的认知基础上,深入理解风景园林批评的理论范畴;4)方法论依托于人文主义、实证主义和设计科学3种研究和批评范式,进而尝试重构风景园林批评核心方法论(即山水之境);5)主体论介绍了批评家的职责和呈现风景园林批评的多重媒介。【结论】这份研究框架旨在推动风景园林批评学的建立和发展,以期在学科层面、教育层面、行业层面、社会层面和时代层面均发挥相应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建筑理论、建筑历史、建筑批评三位一体,是建筑设计最为重要的一部分,三个因素是不可分割的。但是目前中国的建筑批评学发展是处于弱势的地位,并且影响到了建筑的发展。本文通过对本土建筑批评体系的研究,指出其中不足,进而总结出建立本土化建筑批评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媒介实践的角度,考察20世纪80年代建筑专业期刊在中国当代建筑批评场域初始构建阶段,对于推动、决定建筑批评核心区域、场域特征、批评内容、批评惯习、主体圈层等建筑批评场域形态中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3,(6)
近几年来,微博的发展十分迅速,并以其独有的传播优势成为传播领域的新生力量。本文从微博作为一种媒介技术、微博对受众的控制以及受众在以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平台下的表现为切入点,对微博的流行进行了反思,并从法律的完善、观念的转变以及媒介技术控制的视野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8,(1)
随着批评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CDA)的发展,其自身发展的局限性也逐渐凸显,如语料收集和文本研究太过主观性和片面性。语料库定量分析的实证研究方法则为CDA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方法和思路。本文从大众媒介,教育和法律类三个角度进行文献梳理,阐释语料库在批评话语分析研究中的实际运用及意义。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20,(11):103-106
语料库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对不同语言的研究以及与其有紧密联系的翻译批评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翻译批评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发展状况下,通过某种翻译准则和翻译方法对翻译作品、翻译现象进行的评价。具体而言,就是通过翻译标准或标准译本对翻译作品进行衡量、分析和评价该作品翻译内容的翻译方式、翻译技术、翻译手段和翻译现象。翻译批评过程集合了翻译批评的主观性和客观性,翻译的主观性是指对翻译作品的感性表达,比如作品的可读性和整体印象都属于直观的感受。本文基于此从语料库对翻译批评研究的重要作用着眼,重点分析探究了适用于翻译批评研究领域的语料库的目的、流程以及具体方法。对于语料库的相关应用情况进行了深入探讨,同时对于语料库在翻译研究中的下一步发展方向和前景给予了期望。  相似文献   

9.
无痕的批评     
《Planning》2016,(9)
批评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教育手段,也是一门艺术。在实际教育工作中,我们不难发现,同一种内容的批评,用不同的方法去表示,往往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本文从方式和作用上对批评进行了转变。无痕的批评在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3,(4)
互联网与传统的大众媒介有明显不同的特点,互联网是否对议程设置理论产生不同于传统媒介的冲击十分值得研究。微博作为近两年依托于互联网产生的一种传播方式,它兼具了互联网传播的各种特点,本文通过微博来考量互联网对于议程设置理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4,(5)
微博作为多种媒介功能融合的产物,以其独有的特点,通过与其他媒体的互动,促进了信息传播方式的变革。同时,它也成为收集并发布新闻消息的重要传播途径之一。本文通过介绍微博的发展及其特点,阐述了微博对新闻信息传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华珺 《新建筑》2012,(2):151-153
"元语言"是20世纪西方哲学"语言转向"以来一个重要的概念,把元语言和对象语言这对范畴纳入建筑批评的研究视野,可以更好地区分建筑批评中概念的结构与层次,避免将不同层面的价值理念相混淆。通过对元语言不同层次的分析,建立建筑批评的三个研究层次及其相应的元语言,即建筑语形元语言、建筑语义元语言和建筑语用元语言,而不同层次间批评元语言的交流与对话,也会丰富建筑批评话语自身。  相似文献   

13.
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艺术设计、电影、摄影和诗歌构成了艺术体系的核心,在形象表达和图像作用的类比方面,当代建筑与艺术具有共性,建筑是社会、城市空间和场所的艺术。建筑批评与艺术批评在意识形态批评、价值批评、符号批评及方法论上具有相似性,在许多情况下甚至具有同一性。由于建筑与艺术领域的扩展,建筑与诸多艺术领域的融合导致建筑批评必须从哲学和心理学等学科汲取理论源泉。  相似文献   

14.
简述了20世纪哲学经历了从科学主义到人文主义的转向,而西方建筑批评范式也由语言学批评转向话语学批评.提出语言学批评方法重视研究对象的共性,排除其特殊性,强调确定性研究;话语学批评采用的是一种"不确定性"的对话批评方法,提供的是一个有多种对话形成的话语语境.而不再是某些确定的观点和结论,批评的意义便是由多个批评话语组成的复合意义,是一种多元的,不确定的,复杂的意义;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分别构成了语言学批评和话语学批评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15.
徐千里 《新建筑》1998,(1):35-38
批评是理论与实践的重要中介。建筑批评变革的普遍要求反映了人们对批评现状的不满和对批评中理论建设的呼声。批评的理论化和理论的批评化是探索这种理论建设的一条重要途径,它为我们重建思想的能力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3,(14)
微博的频繁使用形成了一种新型的媒介文化,即微博文化。微博文化链接了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和大众传播的多重空间和文化形态,体现强大的渗透力和影响力,本文通过微博文化的共享性、延伸性、流动性,结构化和碎片化的冲突以及难以对抗外来干扰的特征,提出微博文化传播面临的问题,其一,消费主义对微博文化的影响,其二、微博文化缺少统一的价值引导和精神约束,因此必须建立有效地市场化规则,实现和谐有序的微博文化空间。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3,(11)
在信息时代,媒介素养是大学生应具备的一个基本素养,是其实现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重要砝码。本文结合对绥化学院大学生微博使用情况的问卷调查情况,分析了微博平台上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自维特鲁威(Vitruvius.公元前1世纪)的《建筑十书》(De architectura libri decem)以来,与建筑理论一样.建筑批评经历了从历史批评、艺术批评到智性批评.又进入哲学和文化批评的阶段。建筑批评与建筑的历史演变十分密切.建筑批评反映了建筑的这种演变,尤其是反映重大的历史变化。20世纪的建筑经历了十分重大的转型.尤其是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生了激烈的动荡和变化。随着建筑的发展,这个时期以来的建筑理论和建筑批评  相似文献   

19.
建筑批评学     
建筑批评学是研究建筑批评的学科 ,也就是元批评 ,是建筑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批评是对建筑以及建筑的创作思想、建筑作品与设计、建造和使用建筑的过程、使用建筑的社会个体和社会群体的鉴定和评价 ,对建筑进行全面而又系统的研究、描述、分析、阐释、比较、评价、论证、判断和批判。运用正确的思想方法 ,客观地、科学地、艺术地和全面地对建筑及其作者———建筑师的价值和品质作出评价。建筑是人和社会存在的环境 ,建筑也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文化符号。为了建筑和人类自身的进步 ,建筑批评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建筑批评是对建筑、建筑所…  相似文献   

20.
批评为何?     
《建筑与文化》2011,(4):6-11
《建筑与文化》杂志自2011年第4期开始正式设"建筑批评专栏",由王家浩主持。专栏每期内容,将选择一个中国建筑界的具体现象为话题,邀请与话题相关的建筑界与批评界人士,以"微博体"的形式,从对现状的诊断到开放的可能性的探讨展开提问与回答。我们希望,通过对这些话题的讨论,不仅可以折射出中国近三十年以来的其他相关文化领域的发展状况的共相,也形成一个"正在发生"的建筑批评力量,深入探讨中国建筑批评的现状及未来实践的可能。本期内容特别采用"刊中刊"形式,以独立、醒目的版式风格,呈现了我们对建筑批评所进行的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