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环保型瓦楞纸箱用疏水防潮助剂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环氧树脂和有机硅树脂混合物为主要成膜物质,使用低毒环保型溶剂,同时填充纳米级气相硅微粉,制备了一种溶剂型环保防潮助剂。使用该助剂进行涂覆后,瓦楞纸板的表面接触角最高可达172.4°。试验确定的最佳工艺配方(质量分数),环氧树脂为16%,固化剂为7%,有机硅树脂为4%,气相二氧化硅为6%,碳酸二甲酯为60%,丙二醇丙醚醋酸酰胺酯为7%。  相似文献   

2.
在不同条件下在有机化改性的海泡石粉体悬浮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进行偶联改性,然后进行超声、离心脱水、洗涤、干燥和研磨制得粉体,再使用无水乙醇和分散制成涂料,将涂料涂敷于载玻片表面制备出海泡石超疏水涂层.使用OCA 20接触角测试仪测试涂层与水的接触角(CA)和滚动角(SA),使用BRUKER-80v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分析改性...  相似文献   

3.
赵霆  凤仪  曹梦丽  汪丽丽  周子珏 《功能材料》2021,52(11):11209-11214
采用喷涂的方法,将含氟聚合物和氟化后的纳米SiO2粒子喷涂到聚苯乙烯塑料表面,制备有机-无机复合涂层,研究涂层中含氟聚合物与纳米SiO2的比例对涂层表面疏水疏油性的影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及3D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涂层表面形貌,发现相较于单一含氟聚合物涂层,添加氟化SiO2粒子后,涂层的表面形貌由平坦结构向多尺度粗糙结...  相似文献   

4.
基于溶胶凝胶(sol-gel)工艺,采用两步法,以正硅酸乙酯(TEOS)、甲基三乙氧基硅烷(MTES)、己二酸、聚乙二醇400(PEG 400)为原料,制备了疏水型醇酸树脂/SiO2有机无机杂化材料。MTES的Si-CH3基团赋予材料的疏水性能,随着MTES含量的提高,接触角θ增大,当MTES(质量分数,下同)超过15%时,接触角θ增大不明显,并最终稳定在126°左右。红外图谱(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结果显示,硅溶胶与醇酸树脂间发生了的杂化反应,形成了Si-O-C键。DSC分析结果显示,随SiO2%的提高,杂化材料的耐热性能提高。  相似文献   

5.
孟晴  李江涛 《无机材料学报》2022,37(10):1037-1042
具有分级结构的BN纳米薄膜展现出优异的超疏水性, 但由于该薄膜的制备过程复杂、成本昂贵, 不适宜大规模的生产和应用。与之相比, 基于疏水BN粉体的超疏水涂层的应用会更为便捷。本研究采用镁热还原氮化燃烧合成法结合酸洗工艺制备了疏水的单相BN粉体, 水接触角为(144.6±2.4)°, 疏水性可以归因于BN粉体颗粒具有的微纳分级结构。在此基础上, 以这种燃烧合成的疏水BN粉体为填料制备的BN/氟硅树脂复合涂层进一步表现出超疏水性, 其中质量分数30% BN/FSi树脂涂层的水接触角为(151.2±0.7)°, 滚动角约为8°。该涂层与文献报道的通过CVD方法制备的BN纳米薄膜的性能相当, 但工艺更加简单。这是一种利用陶瓷粉体的疏水性来制备超疏水有机无机复合涂层的简便易行的新方法, 有望获得广泛的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6.
7.
以纳米二氧化硅(SiO2)和不同有机硅含量改性的聚氨酯(PU)为原料,以乙酸乙酯为分散剂,采用简单的喷涂工艺,通过仿生的方法制备出与荷叶表面结构相似的SiO2/PU微-纳米复合涂层。用扫描电镜(SEM)对涂层表面进行了表征,研究了SiO2与PU的质量比以及有机硅含量对涂层表面结构及接触角的影响,并考察了涂层结构的稳定性,分析了涂层的形成机理和结构特点。结果表明,涂层表面具有与荷叶表面相似的微-纳米结构,SiO2与PU的质量比在4∶5至3∶5之间,有机硅质量分数大于15%时,涂层的水接触角为158°,滚动角为3°,具有超疏水特性,并且结构稳定,测试胶带剥离6次后,涂层仍具有超疏水特性。  相似文献   

8.
透明超疏水疏油涂层的制备及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朝杨  程璇 《功能材料》2013,44(6):870-873
以纳米SiO2和聚合物为原料,采用喷涂的方法,在不同基材的复杂工件表面形成均一涂层,并研究了SiO2含量对涂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得涂层与水接触角>150°,与油的接触角超过90°,具有超疏水性和疏油性。此外,涂层具有很好的透明性,涂层硬度高达6H,附着力达到5B。适当添加纳米SiO2,涂层的疏水性、疏油性以及透过率均得到增强。  相似文献   

9.
周垲杰  辛蕾  黄小文  李好 《材料保护》2023,56(5):71-75+126
为延长镁合金的使用寿命,使用喷涂法在AZ31b镁合金基体上制备出稳定的超疏水涂层。首先在基体表面涂覆环氧树脂粘结层,向其喷涂微米SiO2颗粒,以构建微米级框架,紧接着喷涂纳米聚四氟乙烯颗粒,以提供疏水性粒子。所制备的超疏水涂层接触角约为157.40°,滚动角仅为2°。试验结果表明:该超疏水涂层具有优异的化学与机械稳定性,良好的耐腐蚀性能以及自清洁、防污特性。  相似文献   

10.
羊思洁  杨新  罗松  杨岚淞 《材料保护》2023,56(4):116-123
为了探究不同脂肪酸盐超疏水涂层的微观结构、成分及性能的差异,通过电沉积在粗糙的TC4钛合金表面制备3种脂肪酸盐超疏水涂层.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接触角测量仪对超疏水涂层的微观形貌、化学组成、物相和润湿性进行了表征分析,并通过线性摩擦实验、长时间加热实验以及电化学测试分别研究了超疏水涂层的耐磨性、耐热性和耐蚀性.结果表明:无论是通过阳极沉积还是通过阴极沉积得到的脂肪酸盐涂层都具有无黏附超疏水性.3种脂肪酸盐涂层表面颜色和状态不同,但微观形貌都为\"花菜\"团簇状,且有明显的微纳分级结构.3种超疏水涂层的耐磨性和耐热性都因脂肪酸盐的不同而有所区别.3种超疏水涂层的耐蚀性都比基体的好.其中,耐蚀性最好的是CSHS-Cu,其Jcorr约为裸基体Jcorr的1/5,Rct是裸基体Rct的25倍.  相似文献   

11.
ZnO纳米材料杂化硅丙乳液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合成机械稳定性合格的ZnO纳米材料杂化硅丙液的前提条件和合成方法;制备了各种稳定性合格的具有核—壳型结构的ZnO纳米材料杂化硅丙乳液;利用该纳米杂化乳液制备了耐人工老化达到1700小时的外墙乳胶涂料。  相似文献   

12.
车庆浩  孙诚  刘功 《包装工程》2006,27(3):39-41,46
研究了几种新型四层瓦楞纸板结构,并将四层瓦楞纸板和五层瓦楞纸板的平压强度、边压强度等几种强度进行了性能比较,最后得到新型四层瓦楞纸板的主要特.最是:比按以往工艺生产出来的五层普通瓦楞纸板的厚度要薄。节省了夹芯纸的用量,降低了瓦楞纸板的成本,而且强度高,对制作成品纸箱、纸盒提供了高强度的优良新型结构。  相似文献   

13.
耐热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凌伟  顾嫒娟  梁国正 《材料导报》2007,21(10):27-31
耐热有机/无机杂化材料是一类通过化学作用或者物理作用将有机相和无机相在纳米级别上结合起来的具有优良热性能的材料,其集成了有机相和无机相的优点,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耐热性、加工性、电性能等,在许多领域都显示出巨大的应用前景.按照该类杂化材料的组成进行分类,并以此为依据逐类介绍了耐热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研究进展.现有耐热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制备仍以共混或添加型为主,含硅和(或)硼元素及其衍生物的杂化材料具有优良的耐热性.  相似文献   

14.
PMMA/SiO2有机-无机杂化玻璃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正硅酸乙酯(TEOS)为原料,丙烯酸-β-羟丙酯(β-HPA)为交联剂,采用溶胶-凝胶工艺制备出PMMA/SiO2有机-无机杂化玻璃。研究MMA与TEOS杂化机理,并进行GC、IR、TG、SEM测试,结果证实在杂化玻璃中存在Si-O-C共价链,热稳定性明显优越于有机玻璃,可耐400℃的高温,兼备有机玻璃和无机玻璃的性能优势,有着广阔的应用和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5.
对获取纸箱抗压能力的3种主要技术手段:试验测试方法、经典公式计算方法和计算机仿真模拟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对比分析。选择0201型BC楞瓦楞纸箱为对象,分别采取试验测试和经典公式计算,在纸板材料、纸箱高度、周长相同的条件下,对长宽比从1~3范围变化的纸箱抗压能力进行了计算和测试。结果表明:长宽比从1变化到3时,纸箱的抗压强度先升再降;当长宽比为1.6左右时,抗压强度达到最大值。试验结果和利用经典抗压能力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计算结果均较大地偏离了试验结果。由于不能充分考虑到纸板加工质量、纸箱成型工艺、温湿度及其它因素的影响,经典抗压能力计算公式均是偏保守的。  相似文献   

16.
溶胶-凝胶法制备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综述了溶胶-凝胶法制备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途径和产物的结构特征,并对有机/无机杂化材料进行了分类;阐述了溶胶-凝胶法制备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相似文献   

17.
溶胶-凝胶法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溶胶-凝胶法制备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原理、分类和制备方法,对杂化材料性能研究的表征手段和应用领域进行了简要的论述,这类性能优异的新材料在未来的高科技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与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8.
TEOS-PEG无机-有机杂化复合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阐述了溶胶凝胶法合成TEOSPEG(正硅酸乙酯聚乙二醇)无机有机杂化复合材料的基本原理,且成功地合成出该材料,同时进行了红外表征及热分析,探索了TEOSPEG凝胶比表面积、折射率及结构的影响因素。TEOSPEG无机有机杂化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物化性能及光学性能,可广泛用作各种特殊用途的光学元件。  相似文献   

19.
Radiative cooling shows great promise in eco-friendly space cooling due to its zero-energy consumption. For subambient cooling in hot humid subtropical/tropical climates, achieving ultrahigh solar reflectance (≥96%), durable ultraviolet (UV) resistance, and surface superhydrophobicity simultaneously is critical, which, however, is challenging for most state-of-the-art scalable polymer-based coolers. Here an organic–inorganic tandem structure is reported to address this challenge, which comprises a bottom high-refractive-index polyethersulfone (PES) cooling layer with bimodal honeycomb pores, an alumina (Al2O3) nanoparticle UV reflecting layer with superhydrophobicity, and a middle UV absorption layer of titanium dioxide (TiO2) nanoparticles, thus providing thorough protection from UV and self-cleaning capability together with outstanding cooling performance. The PES-TiO2-Al2O3 cooler demonstrates a record-high solar reflectance of over 0.97 and high mid-infrared emissivity of 0.92, which can maintain their optical properties intact even after equivalent 280-day UV exposure despite the UV-sensitivity of PES. This cooler achieves a subambient cooling temperature up to 3 °C at summer noontime and 5 °C at autumn noontime without solar shading or convection cover in a subtropical coastal city, Hong Kong. This tandem structure can be extended to other polymer-based designs, offering a UV-resist but reliable radiative cooling solution in hot humid climat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