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 毫秒
1.
随着网络问政的日益发展,广大网民通过网络问政平台建言献策、表达诉求的热情空前高涨,各级政府、企业对网络问政工作的高度重视也进一步增进了网民通过网络问政的途径解决诉求的信心。同时,互联网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在供水行业中,各种供用水矛盾是客观存在、不可避免的。作为供水企业,如何充分用好这把"剑",把网络问政打造成供水服务的新平台,是供水企业在网络时代必须积极面对的重大课题。本文介绍了惠州水司开展网络问政工作的一些经验做法,对网络问政个案进行了剖析,并引发了对供水行业开展网络问政工作的深度思考。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5)
近几年,网络社会崛起,网民数量急剧增加。越来越多的网民参与到信息的发布与扩散中来,一系列事件都在网络舆论的漩涡中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网络正成为舆论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舆论的风起云涌,一方面表明我国网民的网络使用程度越来越高,另一方面也暴露了网民存在媒介使用水平不高、媒介素养缺失等弱点,构建完善的网络舆论机制,发挥网民的作用才是关键。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4)
本文以武汉电视台"电视问政"节目为案例,结合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理论,分析电视问政作为新闻评论的新形式如何建构新的公共领域。本文将围绕公共领域三大要素——"公众"、"公共舆论"、"公共媒介",探析公众在节目中扮演的角色,问政中公共舆论如何形成的,媒体如何作为"公共舆论的载体"提供政府与人民交换意见的场所。  相似文献   

4.
随着互联网通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社交活动越来越多地依赖微信、微博、QQ等手段。这些方便快捷的沟通方式,不仅节约时间,而且解决空间距离的问题,可足不出户,便知晓“天下事”。在这种背景下,微信营销应运而生。微信营销是网络经济时代企业营销模式的一种。是伴随着微信的火热而兴起的一种网络营销方式。微信不存在距离的限制,用户注册微信后,可与周围同样注册的“朋友”形成一种联系,订阅自己所需的信息,商家通过提供用户需要的信息,推广自己的产品,从而实现点对点的营销。
  根据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的承诺,中国成品油零售业务将在2004年彻底完全放开。作为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市场,中国成品油市场正在进入一个多元竞争的年代。而作为成品油销售最前端的加油站被推到了市场的最前沿。如何提升加油站管理水平,提升服务水平,成为提高成品油销售市场份额的关键。加油站系统应该多措并举,在发扬传统优势的基础上,能否利用微信营销来丰富加油站的营销方案,以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消费需求和消费体验。具体的微信营销策略将进行以下阐述。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4,(3)
近年来,微信的发展势头强劲,凭借着其庞大的用户群和功能的不断更新,越来越多的个人及企业试图对微信的商业价值进行开发和利用,微信作为一种新的媒介渠道在品牌推广中注定会扮演重要角色。本文主要从微信的自身价值、微信用户的视角及广告主对微信公众平台的运用这三个方面分析微信在品牌推广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5,(10)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网民数量的日益增加,以微博、微信、SNS等为代表的网络新媒体被越来越多的网民所使用。同时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突发性事件频发,很多网民会利用网络新媒体这一平台对突发事件的信息进行传递,如果网民对事件本身理解有误,就很可能会对突发事件的进一步发展和解决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本文通过分析网络新媒体在信息传递中的优缺点,以及政府在应急管理中应该承担的责任,探究政府如何顺应时代发展,利用网络新媒体优化应急管理。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11)
随着微信的广泛使用,其内嵌的微信公众平台作为一种兼具创新性与价值性的学习媒介越来越被广大学习者所接受。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应用型本科双语课程教学特点及存在问题,对双语课程教学的目标定位和混合式教学特点进行阐述,结合微信公众平台的自身特征,探讨基于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应用型本科双语课程混合式教学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20,(5)
2020开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中的网络传播问题,折射出中国相当数量的网民在媒介素养方面的诸多短板。而提升公众媒介素养,规范网络行为、消除舆情和谣言等等都是网络文化安全治理的重要内容。经此一役,信息时代的种种风险,尤其网民媒介素养缺失给我国网络文化安全带来的巨大压力可谓前所未有。维护网络文化安全既是维护国家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也是保障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手段。加强全社会的媒介素养教育,提升公众媒介素养水平,是当前构筑网络文化安全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3,(4)
随着数字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在媒介中的广泛应用,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媒介融合是大势所趋。根据微信的发展特点和发展现状,本文试图分析微信环境下的媒介融合。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4,(5)
本文以移动互联网图像传播中手机网民的社交活动为研究对象,指出手机网民在移动互联网图像传播中的社交活动会随着媒介特性和功能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并通过对社交圈、社交场景、社交内容、社交体验、实用功能、图像美化等多角度剖析,提出了图像传播中手机网民的社交活动更加生活化并且更具表演性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4,(10)
近年来,社会上的奇观消费越来越盛行。本文以郭美美赌球被捕事件为切入点,分析新媒体时代的产制、"娱乐经济"的催生、网民群体性特征的助推是导致奇观消费火热的原因。同时,奇观消费一方面蕴含商机,带来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也遮蔽真相,形成"单面人",因此,广大受众应该理性地进行奇观消费。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3,(3)
随着网络技术的革新,社交媒体的活跃,越来越多的网民参与到媒介内容的生产过程中,同时,一些社会问题也由网络民意引发。鉴于网络民意的巨大影响力,研究网民互动心理和活跃度,对公共事务的处理和公共决策的执行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河马论坛作为河北省最大网络媒体——河北新闻网的互动社区,在提供研究数据和帖文内容的遴选上,具有较高参考价值,对河马论坛用户的研究也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河北省网民的总体特征。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4,(9)
在之前的很长时间里,玉林的"狗肉节"并不被外界所知。然而,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在对"狗肉节"的声讨中,新媒体平台对舆论的产生和发酵产生了重要影响,反观当下,多数网民在网络这一新媒体环境中的媒介素养却有待提高。本文以玉林"狗肉节"事件在网络中的舆论传播为研究对象,分析网民在其中的媒介表现,并对如何提高网民的新媒介素养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9,(30):210-211
我国自媒体发展现状是网民媒介素养良莠不齐,网络乱象丛生,法律法规不健全,非主流网络文化充斥网络;自媒体问题成因有网民素养发展缓慢,长期缺乏有效监管,法律法规建设滞后,主流文化遭到侵蚀;自媒体治理对策是着力提高网民媒介素养,不断加大网络空间治理,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持续构建健康网络文化。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5,(36)
在"微时代"大潮的冲击下,微信已成为当前高校大学生乐于接受的媒介,而其中微信公众平台的迅速普及,为各高校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场域。本文分析了高校辅导员微信公众平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其应用,并提出了微信公众平台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9,(5)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媒介审判也逐渐成为影响司法公正的消极力量。本文在分析网络时代媒介审判产生的原因和概括媒介审判的特征的基础上,从提高网民的媒介素养、加强媒介自律以及促进网络舆论与司法的良性互动三个方面提出了有效防止网络媒介审判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传媒行业进入了多种媒体并存及逐渐相互融合的阶段,尤其是网络与数字化科技的不断深入和普及,出现了网络、媒体、通信三者的“大融合”,使受众呈现“碎片化”趋向,媒介消费变得多元,消费心理和行为越来越难以捕捉。这些都标志着人类已经进入了分众传播时代。本文基于媒介融合的背景下,从传媒格局、传播技术与受众分析出发,探讨了媒介融合的特征与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7,(3):54-58
微信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传播媒介,凭借自身信息发布便捷、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活跃度高以及成本低等媒介优势,迅速成为高职院校文化育人新阵地。以校园微信为载体,挖掘校园微信的文化育人功能,构筑校园微信的文化育人内容,探索校园微信的育人途径,努力开创高职院校文化育人新局面。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3,(11)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媒介不断出现,微信就是代表。微信的语音聊天功能给受众带来了方便,其多种媒介功能相结合,也带来了社交方式的改变。本文对微信特点、带来的影响以及发展前景三方面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4,(5)
近年来,微信发展势头迅猛,成为网络社交的宠儿。用户可以通过微信,搭建属于自己的媒介平台。由于微信的使用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较少,只需通过智能手机即可完成操作,用户的使用自由度较大。本文通过剖析微信用户及其使用习惯,以加深人们对微信的认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