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多嵌段聚氨酯与PVC与CPVD共混体系相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示差扫描量热法研究了相同硬段及含量的3种不同类型软段的聚氨酯与聚氯乙烯(PVC)、氯化聚氯乙烯(CPVC)的相容性。结果表明,多嵌段聚氨酯与PVC、CPVC的相容性次序为:PCL-PU〉〉PTMO-PU〉PPO-PU,而PVC和CPVC在共混体系中具有相似的相容行为。  相似文献   

2.
用DSC及FTIR方法研究了聚四亚甲基醚型多嵌段聚氨酯(SPU)与氯化聚氯乙烯(CPVC)共混物的相容性。结果表明,共混物具有两个分立的Tg,属不相容体系。FTIR结果表明随共混物中CPVC含量的增加,其SPU组分的氢键键合的C=O、N-H吸收峰所占的分数明显减少,CPVC与SPU分子间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多嵌段聚氨酯硬段含量的增加,加强了SPU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同时也减小了共混物两组分的相容性。  相似文献   

3.
聚醚型多嵌段聚氨酯与氯化聚氯乙烯共混物的相容性 …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DSC及FT-IR方法研究了聚四亚甲基醚型多嵌段聚氨酯与氨化聚氯乙烯共混物的相容性。结果表明,共混物具有两个分立的Tg,属不相容体系。多嵌段聚氨酯硬段含量的增加,加强了SPU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同时也减小了共混物两组分的相容性。  相似文献   

4.
PVC/CEVA共混体系相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DSC对PVC/CEVA溶液共混物的玻璃化转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CEVA/PVC质量比分别为1:9、2:8、4:6、8:2的共混体系,各共混物均分别出现一个明显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表明VAc质量含量为5.9%,但氯含量为58%的CEVA与PVC具有较好的相容性,这是CR-MMA-CEVA接枝共聚物对增塑PVC人造革显示出较高粘合性能的主要根源。  相似文献   

5.
聚苯醚与含有机硅嵌段共聚物共混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差热扫描量热计(DSC)、动态粘弹谱仪(DDV)和力学性能测试等手段研究了PPO/PHS-PDMS、PPO/PPO-PHS-PDMS和PPO/PS/PPO-PHS-PDMS3个共混体系的形态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PPO/PHS-PDMS为一相容体系。当PPO分子量与PPO-PHS-PDMS中PPO分子量相同时,PPO/PPO-PHS-PDMS与PPO/PS/PPO-PHS-PDMS是两个相容体  相似文献   

6.
PEG嵌段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的形态结构和性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熔融预聚二步法合成了以环氧乙烷-四氢呋喃无规共聚醚和聚乙二醇混合聚醚为软段,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和1,4-丁二醇为硬段的热塑性体,利用TEM、WAXD、DSC对聚合物进行了表征,并测试了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聚合物具有微相分离的特征,随着聚乙二醇分子量的增大,微相分离程度增加,拉伸强度和延伸率也随着增加。当PEG分子量为4000时,聚合物的综合性能达到最优。  相似文献   

7.
HPVC/TPU共混物的相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傅立叶变换红外不谱,动态力学分析,对高聚合度聚氯乙烯/热塑性聚氨酯共混物的相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共混物中TPU分子上的氨基与HPVC分子上的氯形成了类氢键结构。HPVC与TPU分子间有一定的相容性,并且TPU的结构组成与共混对体系的相容性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聚氨酯/磺化聚苯乙烯共混体系的相容性及力学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聚醚型聚氨酯/磺化聚苯乙烯共混体系的相容性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PU/SPS-9.83mol%共混体系中存在的离子-离子等特殊相互作用,使组分 容性明显增加,界面状况改善。离子-离子相互作用的增强和组分离子交联结构的形成,使共混物的拉伸强度出现极大值,但也导致了材料的脆性断裂。  相似文献   

9.
讨论以聚乙二醇为亲水软段 ,聚己二酸乙二酯为疏水软段的嵌段型 APU(BAPU)的结构表征及其透湿性能。用调制温度示差扫描量热分析方法研究了 BAPU的玻璃化转变 ,发现具有混合软段 BAPU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热容增量均介于纯亲水和纯疏水性软段 BAPU的相应值之间 ,透湿性能测定证明 ,BAPU的透湿系数随其亲水性及交联密度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0.
用DMA和DSC研究了NBR和氢化NBR对PVC/HDPE共混体系的增容作用。由于增容剂在相界面与PVC和HDPE所产生的作用改变了界面分子的作用形式,使体系中PVC和HDPE相的内耗峰内移。而DSC的结果表明,增容剂降低了体系中结晶相HDPE的熔点,说明增容剂增加了PVC/HDPE的相容性。  相似文献   

11.
通过流变实验和共混物中聚苯乙烯的分子量测定发现,在用过氧化二异丙苯(DCP)对聚氯乙烯(PVC)/聚苯乙烯(PS)/丁腈橡胶(NBR)(质量比(46/46/8)共混体系实施原位交联时,PS在自由基引发下发生降解,且随着DCP含量的增加,其降解程度随之增加,在适中的DCP含量(0.15%)时,共混物的冲击强度最佳,在上述体系中加入苯乙烯时,苯乙烯单体在均聚的同时还与NBR和PVC发生接枝反应,从而起增容作用,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共混物中PS的降解。  相似文献   

12.
用FT-IR、DSC及TG研究了氯化聚丙烯(CPP)/聚氨酯(PU)二元共混物的相容性.结果表明,共混物中PU分子的C=O键伸缩振动吸收峰红移,说明PU分子的C=O与CPP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其作用形式主要为C=O键与CPP分子中C-Cl键的偶极-偶极相互作用或C=O与CPP中α氢的氢键作用.这种相互作用是CPP与PU相容的分子基础,使共混物两组分之同具有好的相容性,DSC扣TG分析结果均证明了此点。此外,加入PU可以显著提高CPP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共聚物分子内相互作用对PSAN/PMMA共混物相容性的影响EI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聚(苯乙烯-共-丙烯腈)(PSAN)/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共混物相容性与PSAN共聚物中丙烯腈(AN)含量的关系,并以低分子量模型化合物代替PSAN和PMMA,用直接量热法测定其混合物的相互作用参数B,研究了乙腈体积分数φ′_1对B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聚氯乙烯树脂接枝碱性催化剂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无水THF及NaH存在下,将聚氯乙烯(PVC)树脂与N-甲氨基吡啶反应,制成聚氯乙烯支载的N-烷基-N-甲基氨基吡喧线状高分子催化剂。与其它高聚物支载的DMAP催化剂相比,该催化剂可溶于有机溶剂,使醇的酰化反应近似为均相反应,反应毕后,只要向体系办加入水,催化剂可以固体民反应液分离,处理生可循环使用。通过芳樟醇的乙酰化反应,对其催化活性进行研究,其较好的反应条件是:芳樟醇0.1mol,乙肝0.1  相似文献   

15.
熔融共混法制备出甲壳素/聚ε-己内酯(Chitin/PCL)以及含5%、15%、25%丁酰化甲壳素的共混物,并用ARES研究其动态流变性及相容性.结果表明,加入丁酰化甲壳素后,共混物的复数粘度(ETa)、储能模量(G′)和损耗模量(G″)显著降低;同时表观流动活化能(Ea)也相应地减小,而改变温度对熔体的ETa、G′、G″的影响也减弱.丁酰化甲壳素的含量越多,ETa及Ea越小;而超过15%后,ETa及Ea变化不大.初步表明在共混物中加入丁酰化甲壳素可提高Chitin/PCL的相容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Cahn的旋节分离理论,用激光散射技术测定了聚氯乙烯/丙烯酸酯类弹性体的旋节分离线,用相差显微镜跟踪观察,记录了相分离过程中相态结构的变化,并水平扫描记录了调幅结构的Vv散射图形的强度峰。  相似文献   

17.
镁铝碳酸根型LDH与聚氯乙烯的复合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改性MgAl-CO2-3型层状双金属复合氢氧化物(LDH)对聚氯乙烯(PVC)的复合和热稳定效果。结果表明:复配型硅烷偶联剂、硅烷偶联剂和铝钛复合偶联剂改性的LDH比未改性LDH在PVC中分散得均匀,团聚度减小,而且所得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均有所提高。LDH/PVC复合材料比未加LDH的空白PVC静态热稳定性好,而改性LDH/PVC比未改性LDH/PVC热稳定性好。但随着LDH加入量增加,LDH/PVC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会降低。  相似文献   

18.
用电导法、紫外-可见光谱法与Brabender流变仪综合评价磷酸氢二钠分别与有机锡、铅类稳定剂协同作用于氯化聚氯乙烯的热稳定效果,结果表明,磷酸钠盐的使用量在1~3份时可获得较好的稳定效果。同时还探讨了上述体系的协同稳定机理是吸收HCl,使主稳定剂减少消耗以及降低稳定反应副产物的有害作用。  相似文献   

19.
用浊点测定、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微差扫描热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苯乙烯-顺丁烯二酸酐共聚物(PSMA)与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PSAN)共混物的相容性。浊点测定的结果表明部分共混物加热产生相分离,呈LCST行为。从相容的共混物的红外光谱观察到丙烯腈—C≡N基团吸收带频率产生位移。研究结果表明当MA和AN含量差别不大时,PSMA/PSAN共混物相容。这是由于在一定的共聚物组成范围内,PSMA/PSAN共混物中存在较弱的特殊相互作用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