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姜森  邢辉  陆柱  庄继良 《净水技术》2009,28(1):28-30
以自来水为原水对砂滤-陶瓷膜装置连续供水,考察了膜通量随时间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预处理方式相比,采用砂滤-陶瓷膜工艺可以长时间在较高膜通量下连续运行,通量为80L/h,并且在去除浊度、总铁、细菌等方面具有较明显的优势,出水浊度低于0.1NTU,总铁的去除率达到90%,细菌的去除率接近100%。因此,采用砂滤-陶瓷膜工艺作为反渗透膜的预处理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相容性对合金膜的结构和性能的意义。液相共混高分子合金膜的结构与其共混体系的相容性密切相关 ,影响合金体系相容性的因素包括共混体系的性质、组成、分子结构、分子质量、结晶度、增塑作用、溶剂和操作温度等 ,因此可以通过以上途径来调控合金体系的相容性 ,进而得到理想的膜性能  相似文献   

3.
膜生物反应器(MBR)是废水处理领域里的一项新型、高效处理工艺。文章介绍了MBR的特点,从膜材料、稳定运行的影响因素、膜污染的控制等方面综述了该技术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今后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膜分离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几种高分子膜和无机陶瓷膜的应用现状、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聚偏氟乙烯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城市污水的膜污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膜污染是制约膜生物反应器应用的关键因素,通过实验分析了聚偏氟乙烯膜生物反应器运行操作压力的变化.膜通量为10/L(h·m2)时,操作压力在3.73×104Pa以下,比较了降低膜污染的不同方法:水力清洗能恢复操作压力77%;倾斜50°放置,压力增长缓慢;膜组件离容器底部最佳位置为20 cm.计算了膜总阻力的组成.  相似文献   

6.
The present study investigates the formation of silicalite-1 seed layers on a porous carbon support of 0.5 μm pore size and α-A12O3 supports with different pore sizes (0.1 μm and 4 μm) via the slip-casting technique. The effects of support property, seed size and solvent on the formation of seed layers were investigated in detail. The growth of silicalite-1 membranes on different seeded supports by hydrothermal synthesis was also evaluated. The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and X-ray diffraction (XRD) characterizations indicate that a continuous seed layer can be obtained on the smooth support of 0.1 μm pore size by using any seed of 100 nm, 600 nm or 2.2 μm in size, whereas, on the coarse supports with either 0.5 μm or 4 μm pore size, a continuous seed layer cannot be formed using the above seed sizes and the same seeding time. At a longer contact time, a seed layer can also be formed using 100 nm seed on the supports with larger pore size. However, the layer is not uniform and smooth. For a hydrophobic porous carbon support, seeding ethanol suspension, which has weak polarity, favors the formation of a continuous seed layer. The seed layers and membranes grown from the smaller seed are more uniform and continuous and possess smoother surfaces than those from the larger seed. The seed layer and respective grown membrane formed from nanosized seed (100 nm) are the most uniform and compact. With this method of seeded secondary synthesis of zeolite membranes, the quality of a membrane mainly depends on the quality of the seed layer. Translated from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2006, 20(4): 520–526 [译自: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相似文献   

7.
膜生物反应器中膜的污染与清洗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不同清洗方法对膜通量恢复效果的评价以及对污染膜和各步清洗后对膜表面和断面形貌的观察,对膜生物反应器工艺中的膜污染特征和膜污染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清水冲洗能消除纤维膜之间淤积的污泥和膜表面松散的污染层,次氯酸钠可以清除膜表面的微生物和有机污染物,而硫酸和柠檬酸能清除膜上的无机物垢。在膜外表面的污染物主要为生物膜和凝胶层污染,而膜内表面的污染物主要为滋生的微生物和无机污染物。对应各步清洗后膜通量的恢复,可以推出,在试验的工艺条件下,无机物污染对膜过滤阻力的影响较大。在此基础上.为延缓膜污染对膜生物反应器提出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无机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啤酒废水及其膜清洗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4,自引:5,他引:29  
无机膜-生物反应器(IMBR)是90年代兴起的一种废水生化处理的新技术。笔者介绍了无机膜-生物反应器用于啤酒废水的处理研究。采用好氧分置式膜生物反应器,膜组件是无机陶瓷膜,生物反应是活性污泥曝气池。  相似文献   

9.
纳滤和反渗透膜表面形貌结构、亲疏水性的性质与膜脱盐率、水通量等性能存在一定关系。对几款商用纳滤、反渗透膜进行表面形貌结构、表面粗糙度、亲水性表征。结果表明,纳滤膜表面平整粗糙度低、亲水性强、脱盐率较低,但水通量高。反渗透膜表面存在大量疏松的峰谷结构,比纳滤膜粗糙度更大、亲水性强。对比两款海水反渗透膜,推测调整反渗透膜"叶片"大小和数量可调节反渗透膜的脱盐率和水通量性能。  相似文献   

10.
分子筛膜制备技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综述了近十余年来分子筛膜制备技术的进展,详细介绍了评述了分子筛膜的制备方法如原位水热合成法,二次生长法,汽相法等合成方法及其优缺点,此外还介绍了膜上缺陷的形成及其去除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载体选择、膜的制备方法及表征、分子筛膜在气液分离、反应过程等方面总结了分子筛膜领域研究现状及进展情况,重点介绍了金硅沸石、ZSM-5沸石膜的制备、表征方法,并提出了一些关于开展分子筛膜制备及工业性应用研究方面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关于膜法污水回用过程中的膜污染的研究一直备受关注。膜污染限制了膜的渗透通量,使膜的使用寿命缩短,严重制约着膜技术的应用和发展。结合膜技术在石化污水回用方面的应用和本实验室的研究成果,主要从膜前预处理工艺、膜材料、膜孔径的选择方面介绍了膜污染的防治措施,旨在给膜技术处理领域研究人员的研究提供一个简单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氧化改性型纳滤膜元件的透盐率、产水量、膜压降这三项性能指标在运行及清洗过程中的稳定性,进行了氧化改性型纳滤膜与标准反渗透膜的性能稳定性比较,证明了氧化改性型纳滤膜元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可以用于实际系统运行。  相似文献   

14.
甲壳素在膜分离方面的应用有着其它膜不可比拟的优越性。综述了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对甲壳素及其衍生物成膜方法和性能进行了介绍和对比,总结了影响成膜性能的几个因素。  相似文献   

15.
简要概述了我国离子膜法烧碱的发展历程,对其现状进行了全面分析,重点探讨了我国离子膜法烧碱的发展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仿生膜生物反应器处理高浓度有机农药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对自制仿生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农药废水进行了七个多月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好氧仿生膜生物反应器对农药废水有较好的处理效果,系统抗负荷冲击能力强,出水水质好。当进水CODCr为650mg/L时,出水CODCr为100mg/L,达到了国家污水综合排放一级标准(GB8978—1988)。CODCr去除率为80%以上,出水浊度小于10度,CN-小于0.5mg/L。仿生膜稳定膜通量为115.2L/(h·m2),高于一般无机膜的膜通量,并且不需清洗,降低了运行费用。  相似文献   

17.
利用自制的膜电极进行膜电容去离子(MCDI)实验,并对离子交换膜的性能指标进行了表征。探讨了各因素对膜电容去离子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安装1对电极、电极面积共400 cm2的实验装置,电吸附的最佳操作条件:施加电压1.2 V、进水流速17.0 m L/min、Zn2+45 mg/L,最佳条件下对Zn2+的去除率为97.64%。在对矿山开采废水处理时,MCDI的TDS吸附量为26.61 mg/g,高于电容去离子(CDI)的18.75 mg/g。  相似文献   

18.
梳理了我国膜产业发展现状与应用情况,通过对比国外的实例,剖析了我国膜产业所存在的问题和差距。指出了如不加以突破,我国膜技术产业将较难在市场竞争中更进一步。分析认为我国膜产业需要在提升产品性能、推动行业自净、完善行业标准、建立产业平台方面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19.
反渗透膜污染及其清洗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反渗透膜分离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膜污染也日益受到重视。就常见的膜污染情况进行研究,针对不同的污染情况提出了几种常用的清洗方式,并比较了几种清洗方式的优劣,重点揭示了化学清洗机理,为反渗透膜的清洗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20.
超滤膜和微滤膜的应用范围和规模正在逐年扩大,作者引用了29篇文献,概述了超滤膜和微滤膜在污(废)水处理领域的应用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