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朱建宁 《中国园林》2012,(10):61-65
中国美丽的自然环境孕育出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山水文化,并由此衍生出了强调“意境”美的山水园林.古人通过将客观自然提炼为主观意向,并以园林创造的于法将其再现,增强了对自然的欣赏与认知,同时也在游园的过程中获得了身心的放松与愉悦.然而随着中国山水园林的发展,造园者开始过分强调人的主观意志,而忽略自然的客观规律,导致园林逐渐模式化与装饰化.在当代的园林建设中,应当传承中国古代园林的精髓,以客观的态度对待自然,创造出真正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园林景观.  相似文献   

2.
依托典籍、诗文中有关六朝时期园林造园意境的论述,从史学角度对中国园林意境理论的起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晋永嘉前后至刘宋末年的南渡徐人在解放个性、亲近自然的过程中,思想、情感与自然山水相互融通,提出一种全新的造园理念——"师造化""意境念"。这是目前有据可查的中国园林意境理论最早的论述,亦是中国园林意境理论之发端。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3)
古典园林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园林体系,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植物是古典园林的重要内容,它与建筑、山石、水等共同构成了幽静、雅致的山水园林意境。在古典园林建造中,应根据植物的象征意义、文化意蕴、生长特性、基本特征等配置植物,创造出带有浓重诗情画意的园林意境。  相似文献   

4.
古典园林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园林体系,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植物是古典园林的重要内容,它与建筑、山石、水等共同构成了幽静、雅致的山水园林意境。在古典园林建造中,应根据植物的象征意义、文化意蕴、生长特性、基本特征等配置植物,创造出带有浓重诗情画意的园林意境。  相似文献   

5.
中国园林意境构成的历史考察章采烈中国园林经过三千多年的发展,其内容也随着历史的进程、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时局的改变而逐步丰富和完美起来。园林是既可供居住、避暑、宴客等的场所;又是获得高级精神享受,倾心游赏山水林泉自然之美的地方。中国园林在喜爱自然、...  相似文献   

6.
《城市环境设计》2023,(5):406-411
<正>浙江温州WENZHOU,ZHEJIANG项目基地位于温州,瓯江江边,素有“东南山水甲天下”之美誉。两面环水、一江相伴的优越条件为翠湖里项目增加了桃源般的意境。中国人对山水园林的向往承载着他们对亲近自然、寄情山水的渴求以及归隐田园、慢享生活的希望。翠湖里项目以人们神往的花园居住梦出发,力求创造一个山水园林中的理想人居,满足人们的居住梦和花园梦。  相似文献   

7.
王少锐  韩怡 《重庆建筑》2005,(10):18-20
中国历代的造园师们在师法自然的观念指导下,以千姿百态的山川林泉为源泉,创造了以山水为景观骨干的造园风格。明清私家园林小巧精致,为了在一个有限的人工环境里展现无限的大自然,造园家们合理组织,使其空间层次极富变化,空间序列曲折多变,园林内向而又开放,富有意境之美。  相似文献   

8.
《中国建设信息》2013,(13):10-15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中国园林博物馆承天地之灵气,接山水之精华,从自然而来,呈山水园林之意境。值2013年第九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举办的契机,兴建首座国家级园林博物馆,展现中国传统园林理法及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园博会的点睛之作。园博馆用地规模约6.5公顷,北至永定河新右堤,西至鹰山公园东墙,南至射击场路,东至规划京周公路新线,与园博轴西端连接。基址傍  相似文献   

9.
楚芳芳 《山西建筑》2012,38(2):213-214
通过对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了解和认识,结合现代园林的特点,就如何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园林的优势,借鉴中国古典园林意境创作的艺术手法,创造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中式园林景观进行了探索和分析,为园林艺术特有的意境创造提供了手段。  相似文献   

10.
江南古典园林厅堂建筑的空间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凡  沙左帼 《华中建筑》2003,21(3):84-85,91
中国古典园林“咫尺山林”的特点,不仅体现在园林掇山理水的山林形象设计,更体现在建筑的巧妙构思和流变空间的创造。厅堂建筑是园林中的主要景观和游憩,观景的重要空间环境,厅堂建筑在园林总体布局中的选址,以及其本身设计中室内外空间的往复交融,都反映出中国人特有的时空观念和对于创造无限自然山水意境的追求。  相似文献   

11.
园林设计之于城市景观   总被引:46,自引:4,他引:46  
孟兆祯 《中国园林》2002,18(4):13-16
首先从概念方面探索城市,园林,绿化和景观,继而论证了城市景观的综合性和应遵循的理念“人与天调,天人共荣”,并结合实例印证这些理念,论文还简要地分析了生物的多样性与城市景观多样性之间的关系。主张为不同生态习的植物创造不同的生态环境以实现植物的多样性和生物的多样性,最后论述了城市景观的特色,指出竞相模仿的时风是不能形成特色的病因,而治病的良方是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园林设计的主要理法“巧于因借,精在体宜”。要因地制宜而不是因“宜”制地。  相似文献   

12.
园林、景观与中国风景园林的未来   总被引:9,自引:10,他引:9  
王绍增 《中国园林》2005,21(3):24-27
通过分析园林、景观、风景园林等几个术语的缘起、演变和优缺点,指出综合性是风景园林学科的突出特性,而中国风景园林有着自己以辩证的综合性思维和实事求是方法为传统的特长.在摆脱封闭守旧文化环境的羁绊和掌握现代科技发展的成果后,中国风景园林必将超越以个人表现和分裂式思维为特征的所谓西方工业时代景观设计,再创辉煌.  相似文献   

13.
杨锐  侯姝彧  曹越 《中国园林》2021,37(7):6-12
山水是中国风景园林的文化核心,反映出中国人独特的自然观、人文观和实践观.中国古代山水营建智慧是基于"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核心思想,在"人与天调"的实践观下形成的实践理论体系.在其指导下的山水营建实践以人地关系的和谐为核心,主要体现为"因地制宜"与"因时制宜"."地"和"时"分别对应空间和时间的维度,"营建"是...  相似文献   

14.
责任时代已经来临,时代的发展要求创造人类美好生活环境的风景园林行业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在西方发达国家和日本,风景园林行业的社会责任已经成为推动行业发展、提高行业地位、衡量行业业绩的重要指标.中国风景园林目前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阶段.在新的挑战下,本行业应该结合国情制定我国风景园林社会责任LSR制度,风景园林师更应该树立社会责任的价值观.在政府引导、社会监督等机制的综合协调下,风景园林社会责任的实现必将引领我国风景园林行业走向新的高峰,在世界范围内发出中国风景园林的责任之音.  相似文献   

15.
风景园林评论是以一定的价值观为基础,对风景园林作品及其所赖以存在的社会环境、风景园林师的创作思想与过程等方面的评判。风景园林作品评论以遵循自然规律,实现人与天调为价值观,其重点涵盖风景园林作品的形成过程、文化语境、艺术审美、使用评价和社会责任五个方面。风景园林作品评论作为信息反馈,是为了创造可持续风景园林作品而存在,是为了促使作品有科学而民主的形成过程,在彰显地域特色的语境下创作,满足使用者的行为需求,并能愉悦心情、感动灵魂,促进社会文明的进步。  相似文献   

16.
做一个神圣的风景园林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建宁 《中国园林》2008,24(1):38-42
风景园林是一个历史悠久、不断发展而又错综复杂的行业。其本质特征在于对有生命的、不断生长变化的自然领土景观的保护与利用,以确保其完整性与典型性。作为风景园林师应抓住中国园林发展的时代脉搏,在建设和谐社会、节约型社会的背景之下,将风景园林建设与改善生态环境的发展要求紧密结合。应加强对自然的真正理解与认识,充分利用自然能力开展整治并制定合理的领土利用方式,使风景园林建设真正成为改善领土景观、展示领土风貌的神圣行动。  相似文献   

17.
郑越 《风景园林》2008,(4):80-83
国家大剧院是中国国家级文化活动场所,由中法合作共同设计。环境规划体察场地环境背景,切合建筑使用功能,营造适宜的景观氛围,同时与天安门地区大环境总体规划密切融合。  相似文献   

18.
天人合一的哲学深深地影响着古典园林的设计理念,形成了以写意为主的东方美学精神。在当代多元文化不断融合的背景下,景观设计该适当融合中外文化,营造与自然和谐、有意境又不失特色的现代东方写意景观。  相似文献   

19.
杨锐 《中国园林》2023,39(1):23-25
针对《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的相关调整,对风景园林学科专业2011—2022年的发展状况进行评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风景园林学科专业所面临的知识、结构和名实三重困境,提出了突破困境的4个方向:硬核化、体系化、时代化和中国化,以及风景园林学科建设的2项任务:传承中国风景园林知行传统、创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