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引言 集合式并联电容器的箱壳内充满着许多绝缘油,因受到环境温度变化及产品运行温升的影响,这些绝缘油必然地出现热胀冷缩,所以需要进行体积补偿。传统的补偿方式同变压器一样,在产品的箱盖上加设油枕,但由于普通油枕上的吸湿器长期与大气相通,绝缘油不免会受到环境的污染,进而影响产品性能和质量。目前虽有采用盒式膨胀器的结构形式,但存在着补偿量小,体积大和无温度指示等缺点,为此我们同配套厂共同开发研制了一种密封式油枕,较好的解决了集合式并联电容器的油体积补偿问题,本文就其结构、原理、特点和应用等做如下简述。  相似文献   

2.
就运行中国产变压器绝缘油介损增大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以期发现和找出影响绝缘油介损增大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变压器绝缘油的色谱分析是判断变压器内部故障的重要手段,通过分析连城电厂2号主变压器绝缘油总烃量突然升高的原因,找出了影响2号主变压器安全运行的隐患,并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4.
高压XLPE电缆户外终端中填充绝缘油作为绝缘介质,绝缘油对户外终端的运行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对户外终端中绝缘油与绝缘带的相溶性、绝缘油膨胀后的内部压力和绝缘油对电场强度的影响3个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简要分析了运行变压器绝缘油油质劣化的原因及维护处理对策,着重介绍了油再生处理的好处和经济性,给出了变压器绝缘油的再生实例及进行油再生处理应注意的问题,以期有助于变压器绝缘油的运行维护工作。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特高压直流输电在我国迅速发展,换流变压器是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核心设备之一,长期运行时其出线处电极表面易发生纤维固体杂质物的集聚沉积,影响绝缘油的耐受能力。改变电极间距以及杂质微粒的初始浓度和材料等参数进行仿真计算和实验,探究杂质的集聚特性及其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改变电极间距会影响电场的分布和杂质的受力,长间隙下杂质会在电极表面进行聚集,短间隙时改变间距还会影响“纤维小桥”是否形成;杂质的浓度越高,其集聚程度越高;纤维杂质比金属杂质更易集聚。该研究有助于明确绝缘油中杂质在电极表面的集聚沉积机理,为合理设计换流变压器出线装置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有利于防止电力设备出现绝缘事故、提高电力设备长期运行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绝缘油的流动带电计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顾宏 《电网技术》2003,27(5):82-83
文章对高压电网中变电设备在真空注油或运行中,由于绝缘油的高速流动引起的流动带电现象进行了定量分析。通过讨论二维流动稳态均布电荷的计算方法、边界条件的确定,得出影响流动带电的相关因素及其影响程度,最后给出了建模变压器中绝缘油流动带电电流和极限电流的计算公式、各系数的确定方法及其近似计算公式。公式表明控制绝缘油的流速是避免变压器流动带电灾害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电力系统中使用了大量的高压充油电气设备 ,如油浸变压器、油浸互感器、油断路器、油浸电力电容器等 ,这些设备使用的绝缘油是电力系统中高压充油电气设备的主要绝缘介质 ,它主要起了绝缘、散热冷却、熄灭电弧和防止其他绝缘发生氧化及浸潮的作用。由于受温度、空气、电场等运行条件的影响 ,绝缘油会发生氧化而生成有机酸 ,这些酸性物质会提高油的导电性能 ,降低油的绝缘强度 ,在较高的运行温度下 ,酸性物质还会使固体绝缘材料老化和受到腐蚀 ,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绝缘油的酸值表示油中所含有机酸的数量 ,中和 1克试油中所含酸性物质所需要…  相似文献   

9.
植物绝缘油变压器内部油纸绝缘结构中水分的存在会加速油纸绝缘老化,降低其介电性能及力学性能,导致变压器的故障发生率提高。因此,研究不同植物油纸绝缘组合老化过程中水分变化规律对保障变压器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3种植物绝缘油、普通变压器矿物绝缘油与B级耐热的DMD变压器专用绝缘纸的4种油纸绝缘组合为对象,在实验室进行加速热老化试验,探索了植物绝缘油纸老化过程中水分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绝缘油的类型是影响油中水分含量的原因之一,老化过程中植物绝缘油中水分含量明显低于矿物绝缘油,油中水分含量随老化时间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张正敏  李冲 《电力电容器》2000,(3):17-18,26
1 引言集合式并联电容器的箱壳内充满着许多绝缘油 ,因受到环境温度变化及产品运行温升的影响 ,这些绝缘油必然地出现热胀冷缩 ,所以需要进行体积补偿。传统的补偿方式同变压器一样 ,在产品的箱盖上加设油枕 ,但由于普通油枕上的吸湿器长期与大气相通 ,绝缘油不免会受到环境的污染 ,进而影响产品性能和质量。目前虽有采用盒式膨胀器的结构形式 ,但存在着补偿量小 ,体积大和无温度指示等缺点 ,为此我们同配套厂共同开发研制了一种密封式油枕 ,较好的解决了集合式并联电容器的油体积补偿问题 ,本文就其结构、原理、特点和应用等做如下简述。2…  相似文献   

11.
根据试验数据分析了绝缘油各个运行阶段的理化特性及其品质,提出了延长绝缘油使用寿命及其再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在运行过程中绝缘油不断地老化,严重影响其运行寿命,因此评估变压器绝缘油老化程度对确保变压器安全可靠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回复电压的极化谱方法是一种无损的绝缘诊断方法,可以方便地对变压器的绝缘状态进行现场诊断,已经被用来评估变压器的绝缘状态。通过对由三种不同老化程度的绝缘油和普通纤维素绝缘纸组成的绝缘系统进行的回复电压测试,研究了回复电压极化谱在不同老化程度绝缘油下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绝缘油老化程度对中心时间常数的影响最为明显,对峰值电压和初始斜率的影响则不大,初步建议用中心时间常数来判断绝缘油的老化程度,将峰值电压和初始斜率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13.
绝缘油具有非常优良的绝缘性能,然而在运行过程中长期受到电、热、化学、局部放电以及混入杂质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会出现油质劣化、被氧化现象,逐渐失去绝缘性能。基于此,以VR-32电压调节器为例,探讨了其免维护绝缘油的性能特点,分析了导致电压调节器免维护绝缘油油质劣化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效的处理对策和维护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绝缘油介质损耗是判断运行中变压器绝缘油品质、电气性能及变压器绝缘性能的重要指标。本文详细介绍了大型变压器绝缘油介损增高的处理方法。对绝缘油介损增高的原因、影响机理及数据特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5.
绝缘油介质损耗是判断运行中变压器绝缘油品质、电气性能及变压器绝缘性能的重要指标。本文详细介绍了大型变压器绝缘油介损增高的处理方法。对绝缘油介损增高的原因、影响机理及数据特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6.
《电力系统装备》2005,(4):56-57
新变压器绝缘油在储存一定时间后会自然老化,水分、固态或气态杂质会影响其冷却与绝缘性能,因此需要经常对绝缘油进行过滤。广东顺兴电力设备有限公司引进了南非的先进设备——菲达滤油机,在国内开展变压器油专业维护工程。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低温下水分含量对天然酯绝缘油介电特性的影响,搭建了低温试验平台,在-15~5℃温度区间内对不同水分含量天然酯绝缘油进行交流击穿试验、直流击穿试验和工频介电特性测量。结果表明:低温下天然酯绝缘油的击穿电压随着温度的降低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其中直流击穿电压小于交流击穿电压,随着水分含量的增加,交、直流特性曲线逐渐接近;低温条件下水分的形态变化会影响天然酯绝缘油的介质损耗因数,随着温度的降低,天然酯绝缘油的介质损耗因数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并在-5~0℃内出现极大值,但在低含水量时温度对其介质损耗因数影响不大,水分的存在会增大天然酯绝缘油的介电常数,而温度变化对天然酯绝缘油的介电常数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8.
做好相关的相容性试验,防止因相容性较差而导致植物绝缘油或者橡胶材料的劣化影响电力设备安全运行,具有积极的意义.通过对丁腈橡胶、氢化丁腈橡胶、耐植物油丁腈橡胶等与植物绝缘油的相容性测试,整理和对比测试数据,分析试验结果,解释了在相容性试验中发现丁腈橡胶在植物绝缘油中使用存在的一些缺陷,为植物绝缘油变压器的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植物绝缘油及其应用研究关键问题分析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剑  姚舒瀚  杜斌  姚伟 《高电压技术》2015,41(2):353-363
植物绝缘油作为一种高燃点、可降解的环保液体电介质,被普遍认为是矿物绝缘油的良好替代品。目前,植物绝缘油已在配电变压器中得到良好应用,并逐步开始应用在大型电力变压器中。介绍了植物绝缘油及其应用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分析了植物绝缘油在制备方法、电气与理化特性以及植物油纸绝缘寿命模型和植物绝缘油变压器故障诊断方法等方面取得的进展。通过对关键问题的分析,说明了植物绝缘油相比矿物绝缘油具有的一些新的优点。植物油纸绝缘可有效延缓绝缘纸的老化速率,通过良好的变压器设计和运行维护,植物绝缘油可提高变压器的过负荷能力,植物绝缘油变压器将比矿物绝缘油变压器具有更低的全寿命周期成本。最后,提出了植物绝缘油及其应用在未来研究中,应重点关注植物绝缘油化学及纳米改性、油中长间隙放电、植物绝缘油变压器运行维护和纳米植物绝缘油等方面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20.
边耀维 《电网技术》1994,18(1):41-43
本介绍了运行电器设备绝缘油带电处理的设备和工艺。并以泾川1#主变(110kV,10000kVA)带电绝缘油处理为例,评价了该方法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