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位曾在服装行业工作过的买手朋友说,有电视台邀请她做节目嘉宾,揭秘行业的暴利黑幕。尽管电视台答应可以不播出正面形象,并且还有挺不错的报酬,买手朋友还是拒绝了。原因是:尽管我现在不从事这份工作了,但还从事相关工作,那个圈子里也还有不少朋友。就算不出正面,人家也会认出我,以后还怎么混啊。我觉得她做了正确的选择。一旦成为行业"揭秘者",便从此站在了行业的对立面,成了行业的叛徒,是得担心一下"以后怎么混"。因为揭秘行业内幕,是要付出代价的,这代价比媒体或电视台给  相似文献   

2.
<正>"敏于行而纳于言"的阿倪,不鸣则已,一鸣惊人。长假的某一天中午,他对我说:"有位朋友在恒通路恒丰路那边一家叫"江南汇"的餐厅当行政总厨,今天去吃吃看好吗?"我问:"做什么菜呢?"阿倪说:"那朋友学本帮,也会烧粤菜、川菜,他父母亲曾下放去江西,恐怕也知道几个江西菜。至于现在做什么菜,我也不太清楚。"不多时来到恒通路357号的现代交通商务大楼,楼下就是"江南汇",推门登堂入而入,餐厅蛮有腔调。  相似文献   

3.
正对许多人而言,英国料理与法国菜和意大利菜相比,是出了名地乏善可陈。如果你问对英国略知一二的朋友:"英国有什么料理?"他大概会提及以水、牛奶、鸡蛋及面粉制成、搭配肉汁食用的"约克郡布丁";他大概也会说,伦敦东区有名的传统料理,是长相奇异的"鳝鱼冻";如果去过苏格兰,他可能还会补上"哈吉斯"这种在羊胃里面塞入羊内脏、洋葱、燕麦、羊脂、高汤的古老料理;当然,他一定会提到包在报纸里、油滋滋的"炸鱼薯条",还有英国随处可见、充满油烟  相似文献   

4.
危笑天 《中国食品》2012,(13):59-59
初到纽约,朋友热情地拉我上中餐馆为我接风。时值NBA球赛热播,提及新近大红大紫的NBA球星,朋友突然问道:"你知道,在纽约最受欢迎的两位华人是谁吗?"我想了想,脱口而出:"你不会告诉我说有一个是林书豪吧?"。朋友笑了:"是的,一个正是当下最火的NBA球星林书豪,还有一个嘛,估计你怎么也想不到了。"我连忙问道:"那会是谁?你赶紧告诉我。""嘿嘿,你别急呀,等菜上来了再告诉你!"朋友向我挤了挤眼。  相似文献   

5.
伊琪 《饮食科学》2008,(5):55-55
我在一个魁北克朋友家里品尝了一次正宗的“中国馅饼”,这种纯正的“中国馅饼”也只有在魁北克的老百姓家里才能吃到。一位去过魁北克的朋友曾如是说:“想在魁北克吃到地道的中国菜实在是太难了,连那里的中国餐馆都做不出正宗的中国菜。”而当地的老外又何以家家会做“中国馅饼”?这您还得听我细细道来。  相似文献   

6.
三秋树 《美容院》2013,(8):18-19
这一生,有一件事,你做得很辛苦,那就是做我的、我们的妈妈。其实,我不用那么完美,因为在我的、我们的心里,你一直是个好妈妈。参加我的家长会,每一次你都打扮得很庄重你第一次来幼儿园参加我的家长会,从一大早就开始挑选衣服、化妆,还戴上了你平时很少戴的手饰。直到出门之前,你还一直在问我:"妈妈这样可以吗?"当然可以,在我的眼里你最漂亮,我忍不住在你的脸颊上亲了一口。那天的家长会有亲子同乐的内容,所有  相似文献   

7.
因为职业的关系,我偶尔会与朋友一起逛一逛潘家园。应该强调一句,我只是“逛”,而且大多陪朋友,几乎从来不买。最近又有朋友相约去潘家园。一进大门就看见一个摊位摆满了金箔画,摊主高声叫卖:“纯金制品,比金店便宜10倍!”我感到奇怪,因为按常理只有获银行特许的金饰专卖店才能经销此类黄金饰品。朋友突然问我:“你说,有一天金砖会不会也卖到这里?”他的问话令我吃惊,也确实难以回答。我只好顾左右而言他。我们在潘家园逛了3个小时,朋友买了两件瓷器。  相似文献   

8.
《美食》2007,(4):34-37
我叫张明,生于1987年2月。安徽巢湖人。来南京已经有两年了,现在在江苏议事园酒店做服务员。我性格外向,活泼好动,平常喜欢跟朋友一起吃饭、聊天、唱歌。我比较爱吃鱼。也爱吃新鲜的蔬菜,吃得最多的零食就是饼干。业余时间也会自己做做饭。最拿手的莱是时令蔬菜。  相似文献   

9.
粤来粤识食     
正看了这个标题,有人会说我写错别字,其实这是我近些年来对粤菜从不懂、初识、喜欢到沉迷的真实写照。16年前,我只知道粤菜是我国著名的八大菜系之一,俗称"广东菜",别的就没有印象了。直到有缘认识了一对做餐饮、祖籍广东的朋友,开启了我对粤菜的认知大门。广东人喝早茶的标配是"一盅两件",就是一壶茶加两笼点心。当我第一次饮茶,看到桌上虾饺、烧卖、叉烧包、凤爪、排骨、  相似文献   

10.
在妞六个月的时候就有朋友对我说:"母乳已经没有什么营养,快断奶加奶粉吧!""六个月的娃还喂母乳,要是我怎么也做不到!""孩子越大越不好断奶,并且以后你的乳房还会越来越小。"听着朋友们的这些话  相似文献   

11.
厚烧吐司 某日,长居日本东京的闺蜜发了组吐司的照片给我,说那里开了家"厚烧吐司专卖店",没想到火得一塌糊涂,用"门庭若市"来形容再恰当不过.我边看边兀自嘴硬:这种很简单的,我也能做.那天正好约了几个朋友小聚,巧了,还真有送我一大堆某"网红"吐司的:小巧且内含乾坤的"飓风土司"、硕壮松软的"生吐司",都叫我心生无限欢喜.  相似文献   

12.
试水潮州菜     
正上海虹桥友谊商城四楼的"东亚潮州酒楼"在沪开业30年左右了,始终宾客盈门。酒楼老板姓郑,与我和太太是多年的朋友,潮州人,房地产、制造业做得很大。郑老板非常好吃,据他称,开饭店首先是解馋,然后再是"服务大众"。郑老板的好吃有时简直匪夷所思,他会从潮州空运回上海一些特别的、地道的潮州土产,上海的大部分食客均闻所未闻,由店里的厨师长亲手烹调,自己吃或者与朋友共享。  相似文献   

13.
朋友讲了一个笑话给我听,说是从前有一个善人做了极多好事.很多人对他说来世做牛做马报答他.却有一个人说来世为了报答他要做他的妈妈。朋友说到这儿已经笑做一团了,我只是淡淡一笑.说.如果是我.我也会这么讲,朋友一愣.我告诉她.如果她已经成了母亲,就会明白了。  相似文献   

14.
我家一向是老公下厨,因为他做的菜比我做的好吃。朋友得知,总是一脸羡慕:"你好幸福呀。"初时,我也自觉无比幸福,不过,我的体重三年间迅速飚升10kg,并且有了轻度脂肪肝。当医生告诉我不锻炼,一日三餐里多油、多肉、多精细米饭是这个  相似文献   

15.
冬至赴宴记     
沈涛 《四川烹饪》2001,(2):16-17
成都的冬天难得有暖阳高照的时候。中午饭刚一吃过,我就急忙寻了一处地方晒太阳。正要昏昏睡去,突然电话铃响了:"沈老师,今天晚上请到我这里来过节。"说话的是喻波。"过节﹖今天是啥子节哦﹖"我不解地问。"冬至节,我今天请了几位朋友,顺便弄了几个菜,请大家看看要得不。"喻波答道。喻波是我的朋友,也是一位名厨,现在正主理一家名为"世合园"的餐厅。喻波做得一手好菜,他做人也和他做菜一样,诚恳、认真、尊重传统并富有创新精神。以前每次我和喻波相聚都有新的收获,于是我便爽快地答应了。下午6点刚过,我便早早地来到了喻波的餐…  相似文献   

16.
高巍 《电击高手》2004,(2):18-19
刘太太一直想买保险,给家里增添一份保障.借着春节走亲访友的机会,她也打听了不少买保险的经验教训.但是一位保险代理人朋友关于保险"马上就要涨价"的两个说法让她很着急.一个说法是"‘生命表'正在调整.因为现在的人比以前活得长了,所以寿险保费就要涨价了";另一个说法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所有的商品基本都涨价了,这几年养老型保险的保费也涨了不少,今后保费还会上涨"."要买保险,就趁早吧!"看人家说得头头是道,刘太太真有些坐不住了,急忙来请卓越理财专家指点迷津.  相似文献   

17.
正俗话说,食在广州。老上海人喜欢吃的粤菜由广州、潮州、东江三个地方风味菜组成。上海开埠后乘着海船来此经商,做买办的许多是广东人,海鱼吃得多,鱼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摄入多,所以脑子灵活,会做生意,南京路上许多大公司也都是广东人开的。前不久,我到广州出差,住在近郊的佛山三水温泉度假酒店,晚上有人送来几个白色的香瓜,我说:"这不是上海白梨瓜吗?"朋友说,这是本地乐平镇的特产雪梨瓜。剖开,瓜肉厚,汁水  相似文献   

18.
经常会接到这样的电话:"喂,亲爱的,我家明天有几个朋友要过来吃饭,做什么菜比较适合呢?"有朋友来家里吃饭是件值得高兴的事儿,起码,你的朋友相信你的厨艺。在家请客吃饭,首先要考虑自己拿手的菜式,如果自己都没有信心,感觉随时有失败的可能,最好还是事先在家偷偷苦练修成正果再拿出来,当然,有甘愿当小白鼠  相似文献   

19.
现在进入市场的新员工基本上都是90后。负责眼镜店人员招聘的小谭告诉我,与80后、70后相比,90后有几个非常显著的不同,比如:他们更喜欢按着自己的意愿做事,喜欢表达"我喜欢做什么"以及"我不喜欢做什么";他们也在乎薪水,但更在乎是否受到足够重视,当不满工作安排或受到惩罚时,常在微信好友圈、QQ签名上个性  相似文献   

20.
谈吃及其他     
不久前,一位朋友从上海回来对我说:"现在的上海真是大变样啦不要说几年,就是你一年没去,到了那里也会使你感到惊讶。"这位朋友还说:"现在看来我们北京在吃的方面,无论怎样都比不过上海罗"朋友接着说道:"如今在上海,富人们可以花很多钱吃它个'食不厌精',当然普通人也可以只花个三五元钱吃得很舒服。"朋友一谈到吃,我的兴趣就来了。因为我不仅喜欢吃,而且还吃遍了大江南北和大西南。朋友这时说道:"你以前是在上海住过的,恐怕知道,在抗日战争爆发以前,一些知识分子如叶浅予、黄苗子等都住在上海的亭子间一种正房后面的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