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酞菁系类颜料生产废水氨氮高、Cu2+含量高、盐分高,并含有大量SO42-及苯胺类等难处理物质,处理难度大。设计采用"分流预处理+混合生化"工艺对河北某酞菁系类颜料生产厂废水进行处理,处理后废水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2.
利用Fenton-石灰沉淀联合工艺处理某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高苯胺类/硝基苯类、高硫酸根、高盐废水。结果表明,经过Fenton-石灰沉淀联合工艺处理后,废水中苯胺类的去除率高达98. 7%,硝基苯类的去除率达96. 7%,硫酸根的去除率达到95. 0%,全盐的去除率也达到90%,该废水经过预处理后,其B/C值由原来的0提高至0. 35,可生化性大大增强。此外,本预处理工艺的实际运行成本仅为37. 4元/吨废水。  相似文献   

3.
南化公司磷肥厂苯胺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硝基苯废水毒性大,属难治理的废水之一。公司环科所会同磷肥厂利用HSB微生物菌种,采用全生化法,进行多次试验,最终攻克了难关。2001年12月,南化公司磷肥厂全生化处理硝基苯废水的三种方法全部通过了江苏省环保厅专家组的技术鉴定。南化公司投资建设的全生化处理硝基苯废水装置已投入正常运行,排放水中的COD、MB含量、苯胺含量、pH值等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南化公司治理污水成效显著$镇江精细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沈镇平  相似文献   

4.
江西某企业主要生产N-取代苯胺类系树脂促进剂,产生的废水含较高浓度的COD和苯胺类化合物,难生物降解,单一的生化处理工艺难以达到排放标准。采用铁碳微电解+混凝沉淀+水解酸化+BAF组合工艺处理苯胺类生产废水,运行结果表明:系统运行稳定,COD总去除率为97.6%,苯胺总去除率为99.6%,出水COD≤100 mg/L,苯胺≤1 mg/L,出水达到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排放标准。工艺处理成本为2.68元/m3。  相似文献   

5.
《应用化工》2022,(4):985-988
针对化学合成类制药废水高盐高COD、可生化性差的特点,对化学合成类制药废水根据水质不同进行分质收集与预处理,再进行生化后处理。对高浓度难处理的废水进行"铁碳微电解+芬顿氧化"预处理,提高其可生化性,对高盐高COD废水进行"单效蒸发"进行减量化预处理。预处理后的废水与其余废水混合,进入水解酸化、IC反应、接触氧化,进行后续末端处理。运行结果表明,"分质物化预处理+生化处理"的组合工艺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定、成本较低,各项水质指标均达到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96)的三级标准。  相似文献   

6.
《应用化工》2019,(4):985-988
针对化学合成类制药废水高盐高COD、可生化性差的特点,对化学合成类制药废水根据水质不同进行分质收集与预处理,再进行生化后处理。对高浓度难处理的废水进行"铁碳微电解+芬顿氧化"预处理,提高其可生化性,对高盐高COD废水进行"单效蒸发"进行减量化预处理。预处理后的废水与其余废水混合,进入水解酸化、IC反应、接触氧化,进行后续末端处理。运行结果表明,"分质物化预处理+生化处理"的组合工艺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定、成本较低,各项水质指标均达到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96)的三级标准。  相似文献   

7.
曾土德  张晓伟  汪健桦  韩坚峰 《广东化工》2012,39(14):109-110,159
采用"气浮+混凝沉淀"预处理工艺结合"水解酸化+MBR"生化处理工艺处理可生化性差,含盐量高的原油脱水废水及污泥脱水滤后液废水。试验结果表明,在进水电导率为6500-8000μs/cm、COD7824-18334 mg/L、石油类390-579 mg/L的情况下出水COD平均为32 mg/L、石油类平均为3.7 mg/L,去除率分别为99.7%和99.2%,出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8.
陈鹏  郑国辉  邱鸿荣 《广东化工》2013,(16):136-137
通过对石油化企业炼油废水水质特性的分析,采用隔油+二级气浮+氧化沟+接触氧化(二级生化)工艺处理炼油废水。实践表明,二级气浮+二级生化处理工艺对炼油废水COD平均去除率为95%、氨氮平均去除率为92%,石油类平均去除率为99.8%,挥发酚去除率99.8%,硫化物去除率为98%。出水满足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一级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9.
秦皇岛某修船厂生产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含油废水属于典型的“三高”废水,该废水水质水量波动大,污水站现有处理工艺不能达标且无除盐能力。针对该含油废水的高盐、高 COD 特点,采用沉淀隔油调节+破乳沉淀+电催化氧化/电气浮+二级过滤+蒸发结晶脱盐+生化臭氧安保系统工艺来处理。经调试运行实现含油污水达到 GB/T31962-2015 中 A 标准和 GB 8978-1996 中表 4 三级标准,污水中石油类、COD、Cl-与 TDS 的平均去除率为 97.4%、98%、99.6%、99.6%。  相似文献   

10.
对某石油化工厂废水处理站生化处理系统进行了整体性工艺改造,设计规模为1 440 m3/d。生化处理系统共分为三段,可根据废水水质采取缺氧+好氧+好氧模式,或采取三段好氧双模式运行。采用低功耗模式运行时,生化系统节能约30%。经过300 d的稳定运行表明,系统处理出水达到并优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一级标准,NH3-N、石油类、硫化物、挥发酚、COD去除率分别为92.68%、92.14%、100%、100%、95.52%。  相似文献   

11.
苯胺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水中通常含有硝基苯及酚,而硝基苯废水指生产硝基苯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该废水中通常含苯胺约几十mg/L、含硝基苯约几百mg/L。苯胺-硝基苯废水处理的难点在于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目前,已有的预处理方法主要有物理吸附法、化学氧化法和络合萃取法等多种方法,其中络合萃取法弥补了物理法和化学法的缺点,更具高效性和高选择性,且萃取剂反萃取率效率高,  相似文献   

12.
双氧水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废水中主要包含重芳烃(三甲苯及其异构体)、磷酸三辛酯和蒽醌,先通过铁、碳微电解,Fenton氧化预处理,提高其可生化性能,再经过"水解酸化+AO+生物滤池"生化工艺处理设施。其出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表4中一级标准,工程调试结果显示,COD、TP、SS平均去除率分别达97%、99%、97%,在技术和经济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含硝基苯、苯胺工艺废水的处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昶 《浙江化工》2007,38(7):26-27
含硝基苯、苯胺工艺废水毒性大稳定性强、生化性差,采用普通方法很难处理,本文采用铁碳预处理加生化处理工艺方法,达到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4.
铁碳内电解-SBR生化法处理硝基苯废水试验与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铁碳在水中发生的内电解过程可有效去除硝基苯废水的色度 ,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 ,并对CODCr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试验结果表明 :进水CODCr为 34 0 0mg/L的硝基苯废水 ,经内电解法预处理后 ,脱色率可达 75 %,CODCr去除率也可达 6 0 %左右 ;后续处理采用SBR工艺 ,其去除CODCr效果较好 ,处理后的出水水质可达到国家有关标准排放要求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分别采用次氯酸钠、Fenton氧化处理含间硝基苯磺酸钠的退镀废水,探讨了二者对退镀废水COD、色度、硝基苯类和苯胺类的去除效果,以及Fenton预处理对电镀废水处理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次氯酸钠对硝基苯类、苯胺类基本无去除效果,Fenton预处理过程中,HO·首先氧化去除EDTA、柠檬酸钠等有机物,而后再去除硝基苯类和...  相似文献   

16.
介绍促进剂M的生产工艺技术以及生产过程中"三废"的产生和处理方法。促进剂M的主要生产方法为以苯胺为原料的高压合成法:苯胺法(间歇法)和苯胺/硝基苯法(连续法),2种方法的收率分别约为85%和89%。促进剂M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硫化氢可制成硫酸或液态硫;废渣目前用作混凝土添加剂或用于防水卷材,今后向制作热塑性树脂和硫化剂发展;废水经电解氧化预处理与生化处理后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17.
王煜乾  李胜  何媛君 《应用化工》2009,38(7):1049-1051,1055
石油化工工业废水含有较多的难降解的有毒有害物质,如硝基苯、苯胺等,属于难降解有机化工废水,不宜直接采用好氧或厌氧工艺处理,需要进行预处理,以提高其可生化性。因此,高效可行的预处理成为此类废水的达标处理关键。进行了铁炭微电解+调碱混凝工艺对难降解有机化工废水的预处理研究。结果表明,在进水pH 3.5,曝气反应时间为60 min条件下,硝基苯的去除率可达到73.2%,废水的BOD5/CODCr值可由0.13提高到0.299,为废水的后续生化处理提供了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18.
姜刚村  程迪  李鹏 《染料与染色》2012,49(2):39-41,22
研究了染料废水中苯胺类污染物的处理工艺.催化湿式氧化预处理后的水经A/O工艺生化处理,可以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催化湿式氧化的预处理条件的最佳工艺条件:温度170℃,催化剂投加量1000 mg/L,空气压力5.0 MPa,反应时间2小时,苯胺类去除率99%.  相似文献   

19.
《广东化工》2021,48(8)
某叶酸废水处理站采用"芬顿"工艺,出水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2017年当地环保部门提高纳管标准,对氨氮、TN等指标提出了要求,废水站处理不能满足要求。针对叶酸废水有机氮、TN浓度高、盐分高等特点,采用"厌氧水解+缺氧+好氧+混凝沉淀"工艺。该废水处理站升级改造后,出水平均COD、苯胺、氨氮、TN分别为209.5、1.99、10.5、16.1 mg/L,稳定运行至今,出水水质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与下游废水站纳管标准。  相似文献   

20.
根据对国内外现有水处理技术的分析,提出采用"吹脱预处理+厌氧生化处理+好氧生化处理"组合治理工艺处理高浓度和高毒性的甘氨酸冷凝废水。处理后,出水COD、氨氮和甲醛的平均质量浓度为1 044、218、133 mg/L,去除率分别为93.1%、86.5%、47.8.%。后续可直接进入常规好氧生化处理系统及其他常规工艺处理系统,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